特色蔬菜楤木高效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蔬菜楤木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特色蔬菜楤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床选择、播种、苗床管理、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楤木的栽培。

关键词楤木;特色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楤木(Arlia.chinens L),又叫刺龙牙、五龙头,属五加科楤木属植物。

楤木嫩芽中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钙、铁、锰、钛、镍、铜、钴、锗等,且含量比人参高,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

同时,还具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祛风活血和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糖尿病的功效,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丰富蔬菜种植种类与品种,调节与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布局,于2010年开始从江苏省林科院引进无刺楤木,示范种植了10hm2,通过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南京地区栽培的技术规程。

1 育苗床选择
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壤土作育苗床。

苗床整地要精细,翻土深约35cm,打细土团,清除杂物,施足底肥,一般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7.5~45.0t/hm2作底肥,整地时与土壤混匀。

做畦,一般畦宽1.0~1.2m,畦长视需要而定;地块干燥,无积水,畦面平整。

2 播种
2.1 种子处理
楤木种子通过后熟后秋末播种。

播种前,种子采用纱布包裹,用清水洗净种子外部的果肉,用纱布过滤,一般清洗5~10次。

2.2 撒种
在整平的床面上开宽3~4cm、深2cm、行与行之间宽25cm的播种沟。

用5%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消毒时要均匀喷雾床面,2d后再将处理好的种子播于沟内。

种子与种子之间间隔3~5cm为好。

播后立即耙平床面,浇1次透水。

床面用遮阳网覆盖,中间用绳固定,四周用泥土固定防止风吹,至发芽前注意床面保湿。

为保证足够的出苗率,一般用种量75kg/hm2(含种子外部果肉重量)。

撒种时,采用拌土撒种的方式,先用处理后的种子与同等重量的砂壤土混匀后撒种。

因楤木种子小,撒种要均匀,保证出苗密度整齐一致,有利于获得健壮苗[1]。

3 苗床管理
做床栽苗前要深翻土壤,施入腐熟有机肥45.0t/hm2、复合肥750kg/hm2,耙细整平,苗床呈南北向,排水沟深20cm。

秋末播种后浇水,加盖一层无纺布保温,种子或幼苗在大棚内可安全越冬。

种子发芽前,需适度淋水,以保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

翌年3月种子发芽后,要注意揭开覆盖的保温层。

楤木苗期一般无重大病害,栽培过程中注意防治虫害即可,一般提倡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等方式防治虫害。

4 大田移栽
4.1 移栽时间
南京地区冬春无严重干旱,以秋季楤木苗刚落叶后进行移栽最好。

移栽前约15d先剪除幼苗顶端,使其木质尽可能老化。

此时移栽后枝叶停止生长,根系长势恢复较快,保证来年春季可以收获楤木嫩茎叶[2]。

4.2 精细整地
种植地宜选择肥力较高的砂壤土地块,栽植前深翻40~45cm,打细土团,清除杂物。

4.3 起苗
起苗时尽量少伤根,避免阳光曝晒根部,同时应剪除所有带叶枝;幼苗运输过程中要用湿布覆盖以保持苗根部湿度,有利于定植后幼苗成活。

4.4 定植
做畦栽培,畦宽1.0~1.2m,畦长视需要而定;地块干燥,无积水,畦面不要隆起。

采用垂直于畦面的小行栽培,每行4~5株,株距28~33cm,行距约50cm,栽植3.75万株/hm2。

栽培时梳理幼苗直根,覆土至楤木幼苗根茎部,轻踏紧实,浇足定根水。

可视需要覆盖一层稻草以保持土壤湿度。

幼苗定植后,要及时锄草、追肥与补水,阴雨天要及时排出地里的积水。

楤木生长期内提倡施用沤肥和菜饼肥,以保证芽的品质。

5 田间管理
5.1 水肥管理
楤木用作蔬菜通常以春季第1季的嫩芽为最好,因此早春干旱阶段要适时浇水。

此外,早春及秋季,沟施有机肥30.0~37.5t/hm2,楤木每采收1次,可以随着灌溉施用液态肥进行追肥。

如果大规模种植,则建议种植绿肥,具体方法:选择紫云英或紫花苜蓿,于秋季雨季末在畦内行间和管理行内种植,为保证绿肥生长期需要的水分,在冬春干旱时应适度浇水灌溉。

5.2 病虫草害防治
楤木抗病虫能力强,种植过程中病害较少,主要有根腐病与黑斑病。

根腐病会引起根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生产上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进行灌根防治。

南京地区在梅雨季节常发生黑斑病,开始时叶片上出现病斑,逐渐蔓延至全叶、全株和其他植株,造成大面积发病,植株提早枯萎。

防治方法:用波尔多液1 000~12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8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药1次,全生育期用药不超过3次。

同时,为了保证楤木芽的使用质量安全,生产上建议采用黄色粘虫板与杀虫灯进行虫害防治,既可以降低用药成本,又利于生产绿色、无污染的蔬菜。

少量杂草,以人工除草的方式去除,禁止使用除草剂[3]。

6 采收
楤木露地栽培,一般在春季采收1次,可采收2250~3000kg/hm2;大棚栽培,一般可在冬、春季采收2次,第1次采收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进行,收后追施复合肥300~450kg/hm2并进行及时补水,以促发二次芽;第2次采收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采收后也要及时追肥与补水,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

采收时,做到采主芽,留侧芽,以保证植株营养生长正常,一般产量5250~9000kg/hm2。

采摘的鲜嫩芽通过分级、挑选与整理,将长短一致的嫩芽按500g或1000g进行包装,装入扎有小孔的塑料袋或纸箱中。

7 参考文献
[1]朱学文.龙芽楤木人工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4):86-87.
[2]张庆有,王昕,刘文华.龙牙楤木栽培技术[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7):91.
[3]董艳辉,刘秀岩.长白楤木无公害栽培技术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0):5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