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全9-1-3第三讲
全国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考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考点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中的信息安全考点,涵盖了众多关键领域,对于想要在信息安全领域有所建树的考生来说,深入了解这些考点至关重要。
首先,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基石之一。
在这个考点中,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加密算法,如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 )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 RSA )。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则更适合用于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等场景。
此外,哈希函数也是密码学中的重要概念,如 MD5 、 SHA 1 等,考生要明白它们的用途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是另一个重要的考点。
这包括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 DDoS 攻击、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 XSS )等。
同时,也要掌握相应的防御措施,比如防火墙的配置与使用、入侵检测系统( IDS )和入侵防御系统( IPS )的原理等。
对于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分配、子网掩码等基础知识,考生也应该烂熟于心,因为这是理解网络通信和安全策略的基础。
操作系统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不同操作系统(如 Windows 、Linux )的安全机制和配置是考点之一。
考生要熟悉用户权限管理、文件系统权限设置、系统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等内容。
比如,在 Windows系统中,了解如何设置用户账户的权限,以及如何通过组策略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在 Linux 系统中,掌握文件权限的数字表示方法和chmod 、 chown 等命令的使用。
数据库安全同样是关键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的访问控制、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
了解如何防止 SQL 注入攻击,以及如何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对于数据库加密技术,如字段加密、表空间加密等,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信息安全管理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级考试版·Windows 7平台)(第三版)课件第9章

1.防火墙防外不防内 2.防火墙难以管理和配置,容易造成安全漏洞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 破坏性。破坏是广义的,不仅破坏计算机软件系统,还能破坏计算 机硬件系统 (2)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指病毒具有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 中的特性。
(3) 隐蔽性。当运行受感染的程序时,病毒程序能首先获得计算机系 统 的监控权,进而能监视计算机的运行,并传染其他程序,但不 到发作时机,整个计算机系统一切正常。
(4) 潜伏性。它是指计算机病毒具有依附其他媒பைடு நூலகம்而寄生的能力。
(5) 寄生性。计算机病毒程序是一段精心编制的可执行代码,一般不 独立存在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成以下 几方面。
(1) 破坏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使计算机无法启动。 (2) 破坏文件中的数据,删除文件。 (3) 对磁盘或磁盘特定扇区进行格式化,使磁盘中信息丢失。 (4) 产生垃圾文件,占据磁盘空间,使磁盘空间变小。 (5) 占用CPU运行时间,使运行效率降低。 (6) 破坏屏幕正常显示,破坏键盘输入程序,干扰用户操作。 (7) 破坏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使网络系统瘫痪。 (8) 破坏系统设置或对系统信息加密,使用户系统紊乱。
第9章 计算机安全与维护
主要内容
9.1 计算机病毒 9.2 网络黑客及防范 9.3 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 9.4 防火墙技术
9.1 计算机病毒
9.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及危害★★★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 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 代码。
9.2.1 网络黑客
计算机安全9-1-2第二讲

思考题:
从网上查找计算机犯罪的案例, 思考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黄色淫秽图像等;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 款; 非法盗用计算机资源,如盗用帐号、窃取国家秘 密或企业商业机密等; 利用互联网进行恐吓、敲诈等其他犯罪。
计算机犯罪的危害
从1966年美国查处的第一起计算机犯罪案算
起,目前计算机犯罪的年增长率高达30%,法 国达200%,美国的硅谷地区达400%。 平均每起计算机案件45万美元 美国损失几千亿美元 德国每年50多亿美元 英国25亿/年
计算机犯罪的例子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郑州分公司的计算机犯罪案:
黑客非法侵入公司网络系统和数据库,使保单上打印的公 司服务电话号码被更改为寿险经理室的电话,越来越多的保 单交费额异常,技术部门确认有人更改了部分关键数据。
全国首例黑客操纵股价案:
作案人利用营业部电脑安全防范上的漏洞,修改该营业部 部分股票交易数据,致使下午股市开盘不久,两只股票瞬间 便被拉到涨停板价位,成交量也急剧放大。仅仅维持了片刻, 这两只股票的价格又迅速回落,从而引起股价在短时间内剧 烈震荡。
计算机犯罪特点
智能性 隐蔽性 危害性 广域性 诉讼的困难性 司法的滞后性
如何防范计算机犯罪
制定专门的反计算机犯罪法
加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
建立健全国际合作体系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加强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防范病毒控制 规范用户网上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97年3 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新《刑法》首次界 定了计算机犯罪,该法第285、286、287条以 概括列举的方式分别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 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及利用 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等。
计算机安全基础复习

计算机安全基础复习1. 导言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干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安全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安全的基础知识展开复习,帮助读者加深对计算机安全的理解和掌握。
2.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2.1 计算机安全的定义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干扰的技术和措施。
2.2 计算机安全的目标计算机安全的目标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2.3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蠕虫、僵尸网络等。
3. 计算机网络安全3.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干扰的技术和措施。
3.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和身份认证等。
3.3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包括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ARP欺骗和中间人攻击等。
4. 加密与解密4.1 加密与解密的概念加密是将明文通过某种算法转化为密文,解密则是将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
4.2 常见的加密算法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4.3 加密与解密的应用加密与解密在计算机安全中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身份认证等领域。
5. 计算机病毒5.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的程序或代码,会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破坏或干扰。
5.2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包括文件感染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宏病毒和蠕虫等。
5.3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包括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谨慎下载和打开附件等。
6. 计算机入侵与防范6.1 计算机入侵的定义计算机入侵是指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或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行为。
6.2 常见的计算机入侵方式常见的计算机入侵方式包括口令破解、网络钓鱼、ARP欺骗和远程控制等。
网络安全 1-3

第三组:方莉 崔吉萍 唐嫄嫄 徐佳
任务分配
1 2 3
加密算法——崔吉萍 PKI体系——方莉 入侵检测及防火墙——唐嫄嫄
4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徐佳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 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 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 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加密算法
•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 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 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 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 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 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 • 根据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是否是同一个密钥,加密技术可分为
• 4) Web(安全通信平台) Web 有Web Client 端和Web Server 端两部 分,分别安装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具有高强度密码算法的SSL 协议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身份验证。 5) 自开发安全应用系统 自开发安全应用系统是指各行业自开发 的各种具体应用系统,例如银行、证券的应用系统等。完整的PKI 包 括认证政策的制定(包括遵循的技术标准、各CA 之间的上下级或同 级关系、安全策略、安全程度、服务对象、管理原则和框架等)、认 证规则、运作制度的制定、所涉及的各方法律关系内容以及技术的实 现等。
PKI体系
• PKI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首字母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公钥基 础设施;PKI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 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提供加密 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及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简单来说, PKI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 • 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用户可利用PKI平 • 台提供的服务进行安全的电子交易,通 • 信和互联网上的各种活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第3章3.4 计算机网络安全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3.4.2 网络安全的防护 1. 数据加密
(1)保密密钥加密法(Secret_key Cryptography) (2)公开密钥加密法(Public_key Cryptography) (3)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3.4.2 网络安全的防护 2. 架设防火墙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3章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本课件的文字及图片版权均为南京凤凰康轩所有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本章学习重点 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2 因特网初步知识 3.3 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3.4 计算机网络安全 3.5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3.4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的蓬勃发展,导致网络安全出现 了许多问题,比如:黑客入侵企业网、个 人数据被窃取、信用卡被盗刷等。这里我 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使用网络时要注意哪 些问题。
任务目标: 1. 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2. 掌握Windows安全中心防火墙的设置。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本节学习重点
主要内容
3.4.1 常见的网络犯罪
3.4.2
网络安全的防护
因特网的应用与计算机安全
3.4.1 常见的网络犯罪 1.贩卖盗版光盘 2.网络欺诈 3.网络诈骗 4.网络谣言 5.网络色情
防火墙可以管制数据包的流向,并限制外界仅能 存取指定的内部网络服务,藉此可以保护主机中的数 据,防止黑客入侵。
第三讲计算机安全理论与攻防技术综述

• 购买方式 1.下载站内测试程序测试效果 2.如果您对程序感兴趣请联系购买客服购买
2014-6-24
18
网络安全现状(续)
案例——―顶狐”病毒网上银行盗窃案
• 2007年12月16日,“3.5‖特大网上银行盗窃案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 人全部落入法网。8名疑犯在网上以虚拟身份联系,纠集成伙,虽 不明彼此身份,却配合密切,分工明确,有人制作木马病毒,有 人负责收集信息,有人提现,有人收赃,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窃得 人民币300余万元。徐伟冲提供信息,金星通过网上购买游戏点卡 ,转手倒卖给湖南长沙的“宝宝”,即陈娜。因信息太多,忙不 过来,金星又在网上将信息倒卖给“小胖”,“小胖”再转卖他 人提现。陆瑛娜则不停地在网上购游戏点卡,她到外地制作了两 张假身份证,在数家银行开了账户,忙着到苏州、昆山、常州等 周边地区银行去取赃款。 • 2008年4月11日,无锡市滨湖区法院对一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重大 网络犯罪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金星 、徐伟冲 、陆瑛娜、 方少宏因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分别被判处十四年至三年 不等的有期徒刑。
10
网络安全现状
近十年主要漏洞发布与蠕虫爆发时间间隔表
近十年来典型蠕虫爆发与漏洞发布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天)
Ramen
Nimda
Sasser
Zotob
CodeRed
SQL Slammer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3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3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 我国实行的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的标准里将机房的安全等级分为( )个等级;2. 我国的国家标准里划分的安全等级,( )级的安全性最高,( )级的安全级别最低;3. 文件名域的第一个字节为某些特殊值时,具有特殊的含义。
当它的值为( )时,标识文件已经被删除;4. 硬盘锁的原理是利用( )引导操作系统的机制,将原先的( )保存到一个隐蔽扇区,再将硬盘锁程序写入该区域。
5. IC卡的全称是( ),在IC卡家族中档次最高的是( )卡,这一类卡不但有存储数据的( )和对外联络的通讯接口,还带有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 )。
二、选择题1. 在下述的安全项目里,我国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等级C 类安全机房有要求的是( ):(A)防火;(B)空调;(C)消防报警;(D)防水;2. 下述哪个不属于用特殊格式化法对扇区进行软加密的技术范围( ):(A)扇区间隙加密;(B)软指纹加密;(C)超级扇区加密;(D)区域写保护;3. 下述哪个不属于用硬盘锁的技术范围( ):(A)热键式;(B)隐藏程序;(C)密码锁;(D)区域写保护;4. 下述哪些对硬盘的主引导区的描述是正确的( ):(A)512字节;(B)0柱面;(C)0扇区;(D)0磁头;5. IC卡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别( ):(A)逻辑加密卡;(B)信用卡;(C)存储器卡;(D)CPU 卡。
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实行的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的标准里划分的安全等级,及其主要特点;2. 简述一下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的标准里对机房的选址有什么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 简单描述计算机硬件物理安全可以采用的几种主要方法;4. 简要描述一下硬盘加锁可以采用哪些技术;5. 简单描述一下IC卡相比磁卡具有的优点。
课后练习答案一、填空1.三2.A C3.E5H4.BIOS读取硬盘主引导扇区内容主引导扇区的内容5.集成电路卡智能IC卡存储卡二、选择1.A B C2.A B C3.A B C D4.A B D5.A C D三、简答1.见3.2节;2.见3.2.4节;3.固定设备;设备加锁;设备标签;访问控制;UPS;防止静电;监听输入输出设备;详见3.3.1节;4.热键式硬盘锁;密码式硬盘锁;硬盘隐藏程序;隐藏式硬盘锁;硬盘密码锁;区域写保护硬盘锁;写保护卡;详见3.3.4。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一、密码学密码学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加密算法、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的协议和技术。
在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中,密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1. 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的算法,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3DES、AES等。
这些算法通过将明文与密钥进行处理,生成密文,再通过相同的密钥进行解密还原为明文。
2. 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使用一对密钥,一把是公钥,一把是私钥。
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 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加密速度慢、安全性高等特点,常用于数字签名和密钥协商等场景。
3. 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转换为固定长度的输出数据的算法。
常见的哈希算法有MD5、SHA-1、SHA-256等。
哈希算法具有不可逆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常用于数据完整性校验和密码存储等场景。
4.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认证数据来源的技术。
数字签名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将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摘要,再使用私钥进行加密生成签名。
接收者使用公钥解密签名,再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新的摘要,比较两个摘要是否一致,从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认证数据来源。
二、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和网络应用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篡改和泄露的威胁。
在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考试中,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1. 防火墙防火墙是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的安全设备。
防火墙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检测,阻止不合法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2. 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入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网络中潜在的入侵行为,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日志等数据,发现并报告可能的入侵事件。
入侵防御系统在检测到入侵行为后,可以采取主动防御措施,如阻止攻击流量、断开攻击者的连接等。
计算机导论课件9.3 网络安全技术

9.3 网络安全技术
2)入侵检测的主要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特征检测、统计检测、专家系统。 (1)特征检测是对已知的攻击或入侵方式作出确定性的描述,
当被审计的事件与已知的入侵事件模式相匹配时,给出报警信息。 目前基于对包特征描述的模式匹配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种方法 对无经验知识的入侵和攻击行为无能为力。 (2)统计检测常用于异常检测。通过审计事件的数量、间隔时 间、资源消耗情况,如果该事件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则可能 是入侵。 (3)专家系统是通过建立知识库,针对有特征的入侵行为进行 检测。检测的有效性取决于知识库的完备性。
9.3 网络安全技术
9.3 网络安全技术
计算机连入互联网后,容易受到来自网 络的攻击。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做好计 算机的网络安全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下 面介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9.3 网络安全技术
1. 操作系统权限设置 登录操作系统时,默认的权限是管理员,这样
便给病毒和黑客留下了攻击的后门。对账户权 限进行修改,要求手动输入登录密码才可以进 入系统,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管 理工具】→【计算机管理】选项,打开【计算 机管理】窗口,如图9.49所示。
9.3 网络安全技术
9.3 网络安全技术
(2)选择【本地用户和组】→【用户】 选项,在Administrator上右击,弹出快 捷菜单如图9.50所示。
9.3 网络安全技术
9.3 网络安全技术
(3)选择【设置密码】,打开【为 Administrator设置密码】对话框,为 Administrator设账户设置密码,如图 9.51所示。
计算机安全机密第三章

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保密的战略与策略
14
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保密的战略与策略
2.实体层次模型 从实体层次看,系统安全可用下图表示:
15
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保密的战略与策略
三、实现途径 1.实施信息安全等级分类 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的实现,首先应根据信息密级程度,确定系
统的安全等级类别,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具体环境等对信息系 统进行安全等级分类。分类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安全设计费用与安全等级最优 化。
3
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保密的战略与策略
二、“二项规划” “二项规划”,即战略规划和战术规划。战略规划,
也可称宏观规划或国家规划。信息安全保密关系国家的前 途命运,因而,国家应像抓国防建设一样来抓信息安全保 密工作。必须要有战略规划,整体考虑,构筑一个技术先 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国家信息安全体系,绝不能头 痛治头、脚痛治脚,想到安全讲安全、发现安全抓安全。 国家要制定安全产业化政策,建立民族信息安全产品基地。 战术规划,即微观规划或实战规划。要从战术上重视信息 安全,做好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甚至每台机器、每个使 用者的安全保密工作。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保密的战略与策略
二、建立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协议层次模型和
实体层次模型。 1.协议层次模型
从网络体系结构的协议层次角度考察安全体系结构,得到网络安全的协 议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成为研究、设计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评估、改进现有系统的理论依据,是 实现网络安全的基础。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国际标准化组织 在提出该模型后又制定了一个OSI安全体系结构(OSI Security Architecture,OSI-7498-2),从而使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技术研究具有全面性、 协调性和有效性。该体系结构可用下图表示:
《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计算机科学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作为一门思政课,我们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讲:计算机科学导论- 讲解计算机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讲:计算机组成原理- 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对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第三讲:数据结构与算法- 讲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引导学生思考算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作用。
第四讲:操作系统- 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和优化。
第五讲:计算机网络-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协议;- 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社会交流的影响。
第六讲:数据库原理- 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管理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第七讲:软件工程- 讲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软件工程对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第八讲:计算机安全- 讲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基本理论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机科学在社会实践中的案例,并进行讨论;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答疑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改进;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4.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精讲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精讲计算机安全,被认为是现代信息科技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和互联网,而计算机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安全的基础知识进行精讲,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一、计算机安全概述计算机安全,简单来说,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信息免受非法或恶意访问、使用、破坏、泄露的技术和措施。
计算机安全的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如网络安全、软件安全和硬件安全等。
网络安全主要关注网络通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软件安全则关注于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的安全问题,硬件安全则关注于物理硬件设备的安全问题。
二、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1.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是指通过密码、指纹、虹膜等手段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
访问控制则是指根据用户身份和权限,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进行限制和管理。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一种将敏感信息转化为密文,以保护数据机密性的手段。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解密,效率高;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进行加密,私钥进行解密,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3.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位于计算机系统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设备或程序,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通信流量。
它可以根据设定的规则控制或限制网络访问,有效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4. 恶意软件防护恶意软件是指用于窃取信息、破坏系统或获取非法利益的恶意软件程序。
为了防范恶意软件的攻击,需要使用安全软件进行实时监测、防护和修复。
三、计算机安全的关键技术1. 安全认证技术安全认证是指通过密码、数字证书等手段对用户或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
常见的安全认证技术有单因素认证、双因素认证和多因素认证。
2.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用于检测和防御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入侵行为。
它可以监控系统日志和网络流量,快速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攻击。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课件——10网络安全

2
防止网络攻击
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可以防止黑客、病毒和恶意软件对系统和数据的攻击。
3
维护业务连续性 ⏰
网络安全可以保护企业的业务运行,防止中断和停顿,确保正常运营。
网络攻击的种类
黑客攻击
病毒和恶意软件
拒绝服务攻击
黑客利用技术手段入侵系统,
病毒和恶意软件通过网络传播,
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请求,使
窃取数据或破坏系统。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
技术课件——10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主题。本课程将涵盖网络安全的重
要性、网络攻击的种类、密码学和加密技术、网络防御和安全措施、常见的
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法律和法规以及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
保护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确保敏感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战,发展量子安全解决方案成为
威律要求。
针对网络空间的威胁和罪行制定的法律,
规定了网络安全的责任和举措。
3
隐私法
保护个人隐私权利,限制个人数据的收
集和使用。
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
AI 和机器学习
物联网安全
量子安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保护连接设
量子计算为密码学提出了新的挑
助自动识别和应对新的网络安全
备和传感器的安全变得越来越重
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密码学和加密技术
密码学和加密技术是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基础。它们通过使用算法和密钥来将信息转化为不可读的形式,防
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网络防御和安全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网络安全人员积极防备美方黑客的攻击。中国 一些黑客组织则在“五一”期间打响了“黑客反击 战”!
每天都要发生40―50起 。
自从撞机事件发生以来,两国网站上的黑客攻击事件
白宫历史协会被黑截图
黑客工具
所谓黑客工具 , 即是编写出来用于网络安全方面 的工具软件,其功能是防止黑客程序入侵,监测系统等 功能。 有些是用来防御 , 而有些则是以恶意攻击为目的 攻击性软件 , 常见的有木马程序 , 病毒程序 , 炸弹程序 等 , 另外还有一部分软件是为了破解某些软件或系统 的密码而编写的,一般也大都出于非正当的目的。
如何防止黑客入侵系统?
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
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
90年代,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有权力,越
来越多的人都掌握了这些技术。现在的黑客 已经成了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的计 算机系统的人。
黑客具备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
破解口令,开天窗,走后门,安放特洛伊木 马等。
黑客攻击
获取口令 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 WWW的欺骗技术 电子邮件攻击 通过一个节点来攻击其他节点
网络监听
寻找系统漏洞 利用帐号进行攻击 偷取特权
黑客的行为特征
隐蔽攻击型 定时炸弹型 制造矛盾型 职业杀手型 窃密高手型
思考题:
黑客的危害性主要在哪些方面?
黑客及防御策略
黑客概述
黑客工具
黑客的行为特征
黑客概述
黑客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是出现在麻省理工学
院里,一群在贝尔实验室里专门钻研高级计算机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人,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
60年代他们反对技术垄断,70年代他们提出电脑应
该为民所用,80年代他们又提出信息共享,可以说 今天的全球信息化他们也有一份功劳。
2001中美黑客大战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海
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北京时间上午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正常飞行时, 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 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失踪。
4月4日以来,美国黑客组织不断袭击中国网站。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