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25.00mL后,.1000mol⋅L−1 MgCl2溶液
称取MgCl2固体0.95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C.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D.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C.《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文中 “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记载:“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HgS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江西省临川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晶体硅可作光伏电池材料,其性质稳定,不与酸、碱发生反应
C.雾霾天气会危害人类的健康,“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同
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常温下,1L 0.1mol·L−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中性,则溶液中CH3COO-数为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水也含氧原子,在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的乙醇的质量为46g,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1mol氧原子;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为3mol,则含3mol氧原子,故共含4mol氧原子即4 NA个,故A正确;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式滴定管下方无刻度,充满液体,则调整初始读数为25.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溶液体积大于25.00mL,故A错误;
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
C.碘易溶于酒精,酒精与水互溶,则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可洗涤试管,故C正确;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O元素、X为F元素、Y为Mg元素、Z为K元素;
A.钾离子有三个电子层,其余离子均两层,相同电子层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Z > W > X> Y,故A错误;
B. W为O,简单氢化物为水,X为F,简单氢化物为氟化氢,水的沸点高于氟化氢,故B正确;
C. Y为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故C错误;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 X
C. 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工业上通过电解W、Y组成的化合物制备单质Y
【答案】B
【解析】
【分析】
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O元素,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则Z为K元素,X、Y、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则X、Y的原子序数为40-19=21,X为第二周期,Y为第三周期,且X的原子序数比W大,且为主族元素,应为F元素,则Y为Mg元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不是饱和甘油酯类,故A错误;
B.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硅可作光伏电池材料,其性质稳定,可与氢氟酸、氢氧化钠反应,故B错误;
C.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故C正确;
D.绿色化学” 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而不是对污染进行治理,故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B.《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配制Fe(NO3)2溶液时如加入硝酸酸化会使Fe2+氧化,故A错误;
B.氧化剂为NO3-,还原剂为Fe2+,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故B错误;
C.若有1mol NO3-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铵根离子,转移电子为1mol×[5-(-3)]=8mol,故C错误;
答案选B。
8.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存在Fe3+、NO3-、Fe2+、NH4+、H+、H2O,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配制Fe(NO3)2溶液时应加入硝酸酸化防止Fe2+水解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8:1
C.若有1mol NO3-发生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Fe2+-e-=Fe3+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故D正确;
答案选D。
9.前20号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Z > Y > W > X
【详解】A.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硫单质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离子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将I−氧化为I2,由电荷守恒、电子转移守恒与原子守恒可得:H2O2+2I-+2H+=I2+2H2O,故B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NA的应用将多个知识点整合在一个题目中,解题时除了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外,还要注意题目的陷阱,如乙醇溶液中的水。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 是
A.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S2O32-+6H+=2S↓+3H2O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中滴加H2O2得到I2:2I−+H2O2+2H+=I2+O2↑+2H2O
答案选A。
12.1mol化学式为C4H8O3的物质分别与足量的NaHCO3且和Na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不考虑空间异构)
A. 4种B. 5种C. 6种D. 7种
【答案】B
【解析】
—CO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OH与Na反应生成H2,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C4H8O3含有的羟基数目是羧基的2倍,所以C4H8O3分子含有一个—COOH和一个—OH,C4H8O3分子可看作由—COOH、—OH、—C3H6—组成,可形成CH2OHCH2CH2COOH、CH3CHOHCH2COOH、CH3CH2CHOHCOOH、(CH3)2COHCOOH、CH2OHCH(CH3)COOH等5种分子结构,故选B。
D.工业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镁,故D错误;
答案选B。
10.某物质M能实现如下的转化,则M可能是
“ ”
A. NH3B. Na2CO3C. Al2O3D. FeO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H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受热分解生成NH3,符合转化流程,故A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 AlO2-与NH4+、HCO3-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 pH=11的溶液显碱性,ClO-、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为碱性,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C.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D. 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2NO↑+4H2O
【答案】D
【解析】
D.pH试纸不能湿润,应选干燥的pH试纸测定,故D错误;
答案选C。
7.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c为阴极、d为阳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等气体
C.装置③若用于吸收NH3,并防止倒吸,则X可为苯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HCl,并吸收多余的HCl
【答案】B
【解析】
答案选A。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MnO4-、SO42-、K+、H+
B.含有大量的AlO2-的溶液:NH4+、Na+、HCO3-、SO42-
C. pH=11的溶液中:ClO-、Na+、SO42-、I-
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HCO3-、NH4+、Cl-、Ca2+
B. Na2CO3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故B错误;
C. Al2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受热不分解,故C错误;
D. Fe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故D错误;
B.胆水是指CuSO4溶液,“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指的是铁与硫酸铜发生的置换反应,置换出了铜单质,故B正确;
C. “裘”指的是动物的皮毛,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
D.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HgS,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明白化学在人类发展和进步中起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D.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故D错误;
答案为C。
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l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4NA
B.向FeI2溶液中通人适量Cl2,当有1mol Fe2+被氧化时,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C.某温度下,1L pH=2的H2SO4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出的H+总数为0.01NA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2O2的电子式: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D.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O2是共价化合物,不能写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应为 ,故A错误;
B. F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B错误;
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故C正确;
B. 的还原性强于 ,故向含有 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氧化 ,故当有1mol亚铁离子被氧化时,溶液中的 已经完全被氧化,而由于 的物质的量未知,故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
C.溶液pH=2,即 ,所以硫酸水和电离的氢离子总数为 ,故C答案正确;
D.醋酸钠溶液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a+)=c(OH-)+c(CH3COO-),由于溶液为中性,c(H+)=c(OH-),所以c(CH3COO-)= c(Na+)=1Lx0.1molL=0.1mol,故D正确;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说明SO42-与Ba2+的比例是1:1,即NH4Al(SO4)2与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氢氧根先与Al3+结合生成Al(OH)3,再与铵根离子反应,最后溶解氢氧化铝;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Ba2++NH4++Al3+++2SO42-+4OH-═Al(OH)3↓+NH3⋅H2O+2BaSO4↓,故C错误;
【详解】A.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则c为阳极,d为阴极,故A错误;
B. H2、NH3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可从a进气;Cl2、HCl、NO2、CO2等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可从b进气;故B正确;
C.苯的密度比水小,位于上层,故C错误;
D. HCl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3Fe+2NO3-+8H+=3Fe2++2NO↑+4H2O,若铁不足时生成硝酸铁:Fe+4H++NO3-═Fe3++NO↑+2H2O,Fe和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Fe过量,故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25.00mL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