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42分)
一、(24分,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鼓枻.yì传飧.xiǎng 喋.血dié长歌当.哭dàng
B.没.世mò缧.绁léi 处.士chǔ呱呱
..而泣guā
C.曩.者nǎng 激湍.tuān 漂.洗piāo 力能扛.鼎gāng
D.徵.声zhǐ睥.睨pì龟.裂jūn 东渐.于海jiān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获得校园十佳歌手称号的她,从校长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对着台下付之一笑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B.王老师上课总是生动活泼,而且循循善诱,他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总
是呼之欲出
....。

C.我校第二十四届校园艺术节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他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班主任也
忍俊不禁
....了。

D.房价是涨是跌,专家们是人云亦云
....,各有各的看法,似乎成了很难求解的谜团。

毋庸讳言,真相毕竟只有一个,而无论有关部门怎么粉饰,事实都是不容更改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东省规定从2009年起任何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烟草制品,因据调查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B.经过近千名工人的赶工,日前将要让位于市区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水街揭开神秘的面纱,水街落成开街仪式和首届盐渎民俗文化节也将在这里举行。

C.新年伊始,全球大宗商品期货正显得疲惫不堪,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跌至53.88美元左右,创出自2005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

D.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的问题,
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异爨:分开烧饭
B.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
..宾客遍赞:大肆称颂
C.樵苏
..后爨,师不宿饱樵苏:砍柴,割草
D.阴以兵法部勒
..宾客及子弟部勒:部署,约束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B.伏惟圣朝以.孝汉天下仆以.口语遭此祸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D.余扃牖而.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现象的一项是
A.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组是A.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左右欲刃.相如
B.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蝉蜕于浊秽
..
C.内.惑于郑袖无不膝.行而前
D.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善.善恶恶,贤贤贱不孝8.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提起老子和道家,许多人并不了解,有关老子和道家所处时代至今仍是悬案。

令人庆幸的是,郭店竹简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非常可贵的新线索。

《史记》载: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西出函谷,莫知所终。

而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有春秋说,有战国说,有人主张人在春秋,书在战国;有学者认为,老子即老聃(dān),老聃即周太史儋(dān),因而老子即是太史儋。

我考察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果是,竹简《老子》出自春秋末期,是老聃所作,今本《老子》为太史儋所作,后者曾将前者全部纳入并加以改造,两书各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史记》所载那位老子是太史儋而非老聃。

历史上有关争议,如关于《史记》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岁”(甲);又如梁启超在读了《史记》之后说:“前辈的老子八代孙和后辈的孔子十三代孙同时,未免不合情理”(乙)等,大致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

其实,所有这些混乱,皆根源于《老子》书的演变过程。

当年太史儋将两个人的作品熔为一炉,久而久之,人们便很自然地①存前者而废后者,②把两位作者误为一位作者,③把两本书误为一本,④在事实上使太史儋书成为老聃书的增订本。

这种对老聃与太史儋及其著作的辩白,为确定其他重要人物及其著作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坐标。

9.文中①—④顺序已被打乱,按内在联系,其顺序应当是
A.③—②—④—①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
10.文中说“历史上有关争议……大致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根据这一框架,下面对甲乙两处分别解释,合乎情理的一项是
A.甲、其实这正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老子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
B.甲、其实这正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太史儋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
C.甲、其实这正是从老聃到太史儋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老子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
D.甲、其实这正是从老聃到太史儋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太史儋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竹简《老子》的篇幅小于今本《老子》,并且今本《老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内容,有所不同。

B.今本《老子》虽与竹简《老子》有所不同,但后者的基本内容在前者中得以保留。

C.关于《老子》的诸多争议,在“老子是太史儋而非老聃”这一框架下都可以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释。

D.《史记》所载,“西出函谷关,莫知所终”的老子,其所著的五千言文字应是今本《老子》。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

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

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

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

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

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

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

”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

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

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

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

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

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

”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子羔卒去。

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

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蒉聩弗听。

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

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①冠雄鸡,佩豭豚: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A.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亡:死亡
B.子路后儒服委质.质:初次拜见长辈时送的礼物
C.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造:往、到
D.宽以正,可以比.众比:使……亲近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子路“好勇力,志伉直”的一组是
①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②恭以敬,可以执勇
③遂与其徒袭攻出公。

④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⑤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⑥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

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④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喜欢逞勇斗力,性格直率,曾经欺凌过孔子,孔子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用礼乐诱导他。

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学生。

B.文中子路性格特征赫然鲜明,他的爱好、志气、性格、穿戴、为人,及其事迹,都集于一篇,从懂礼、守义转变为逞勇、凌人,读者对该人的形象有了全面了解。

C.子路出任蒲邑大夫,向孔子辞别时,孔子告诫他“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来治理蒲邑。

D.卫出公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联合孔悝作乱。

子羔劝子路离去,他没有听从,最后被蒉聩手下的人杀掉。

第Ⅱ卷(108分)
四、(22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3分)
(2)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3分)
(3)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落梅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1)史料记载诗人因为这首诗歌而“坐罪”,诗人自己也说过“却被梅花累十年”。

试结合尾联作出简要分析。

(3分)
(2)这首咏梅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客列传》)
(2) ,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3)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

(《渔父》)
(4) ,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世家》)
(5)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本纪》)
(6)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汉子精神李国文
有一次,画家韩美林告诉我,他正要做一件大作品,计划为项羽塑一尊顶天立地的雕像。

我为他这壮举的构思,不由得击节赞赏。

他说地点定在这位英雄愧对故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自刎处。

就这处江边,项羽“令骑者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忽然,项王见重重包围着的汉军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便指而问:“若非吾故人乎?”汉骑司马吕马童一惊,马上也认出了对方,赶紧告诉身边的另一汉军将领王翳:“此项王也!”项羽对这两个人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于是,自刎死。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胜利者总是有理。

所以,历朝历代的失败者,总是会被胜利者缚在耻辱柱上。

但韩美林说:我就是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
中国最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就为这位失败者写过一首流传千古的强者之歌,题曰《绝句》,只二十个字,给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好汉,作出了最高的褒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是最早为项羽唱赞歌者。

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将项羽的传记,放在前为秦始皇,后为汉高祖的帝王本纪里,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封建社会里,这种有胆有识的勇气,也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要知道他在写作《史记》时,已经是身陷缧绁的罪人,看来项羽的挺直腰杆的汉子精神,也是使他能够秉笔直书的力量。

李清照也是一位失败者,爱情,婚姻,家庭,事业,无不使这位具有高超才华的女子抱憾终生;司马迁也是一位失败者,受诬,冤狱,蚕室,幽闭,连做人的资格都丧失殆尽,唯有埋首在竹简中著书立说,苦度残年。

所以,这两位文学大师来写项羽这位历史上的大失败者,是再合适不过了。

美林对西楚霸王投注进去这么大的感情,也许和他本人也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有关。

几十年来,他饱尝或被席卷,或被高压,或被责难,或被修理的种种滋味,所以,他刀砍斧凿下雕刻出来的项王形象,不光是情态上的维妙维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试想一下,这位头戴盔甲,身披战袍,横刀马上,面江而立的西楚霸王,有数百米高,几乎等于一座山,兀立于滔滔长江之滨,那英雄末路的悲壮感,那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武感,这该是怎样一种磅礴的气势啊!
我觉得,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

也许,近年来,读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而较少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所以,每当看到美林的雕塑绘画等大作品,马上就会涌上来此人真不愧为一条“汉子”的感喟,而且,他作品中所充满的那种“汉子精神”,也使我受到启发,得到鼓舞,因之激动不已。

翻开中国史,凡盛世,总是政治上产生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文化上产生大作品的时代。

乐山大佛,始建于盛唐的开元元年,而洛阳龙门石刻,也是到了盛唐,达到巅峰状态。

因此,我在想,当我们跨入21世纪,国家一天天富强起来,这尊西楚霸王的巨大雕像,在长江之滨矗立起来,这对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一点象征意味的。

18.文中的“汉子精神”指的是怎样一种精神?作者为什么认为“汉子精神,在当今中国,尤须张扬”?(6分)
19.韩美林为什么偏要为失败的英雄立像?请说出两点理由。

(6分)
20.文中提到李清照和司马迁,有什么作用?请作分析。

(4分)
21.你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和现代,还有哪些人堪称“汉子”?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4分)
六、语言表达(6分)
2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6个字。

(2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能为北京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将为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更多的游客。

据调查,有74%的游客考虑在观看完北京奥运会后去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香港旅游。

23.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4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

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那里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那里学得批判的精神,,。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
气,,。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生活中有美,历史中也有美;自然的是美,人文的也是美。

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便会发现人生处处有美丽:花儿是美,叶儿也是美;沐浴于阳光的沙滩是美,独步于雨中的小径也是美;靓丽的外貌是美,丑陋的长相却有善良的心灵也是美;豪放壮烈是一种美,婉约柔韧也是一种美;健康是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执着是美,放弃也是一种美……
有时我们看来是不美的甚至是丑的,它其实也是一种美。

感悟人生感受美,不为别的,只为活在美丽中。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一、(24分,每题3分)
1.D(A.传飧.sūn B.呱呱
..而泣gū C.漂.洗piǎo)
2. C(A.付之一笑:表示毫不介意。

B.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D.人云亦云:形容没有主见。

此处应为众说纷纭)
3. D(A.语序不当,迟钝与减退对调一下。

B.成分残缺,且搭配不当,日前与将要矛盾。

C.不合逻辑,最低应为确数)
4.B ( 一一介绍)
5. A(主谓间,取独。

B.用;因。

C.将要;况且。

D.修饰;转折)
6. C(A.购通媾B.趣通取D.闵通悯)
7. B( A.名作动。

B.使动;形作名。

C.名作状。

D.形作动。


8.A(提宾句,余为定语后置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9. A
10.D
11.C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
12.A(逃亡、逃跑)
13.C
14.B(“从懂礼、守义转变为逞勇、凌人”改为“从逞勇、凌人转变为懂礼、守义”)
第Ⅱ卷(108分)
四、(22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3分。

“委质”1分;“因”1分;大意1分)
(2)穿着用乱麻作絮的旧袍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大概只有仲由吧!(3分。

“衣”,穿着1分;“耻”,以……为耻,1分;“其”,大概,恐怕,1分)(3)子路说:“吃着人家的饭就不能回避人家的危难。

”(2分,“食”1分;“难”1分)附译文: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

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

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

”象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

”“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象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人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

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

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

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

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

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
子的儿辄还在。

”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

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

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

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

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卫庄公。

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

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

”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

”子羔终于离去了。

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

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

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

”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

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

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

”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

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子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


16.(1)尾联中“花”喻指人才,“东风”暗喻主宰人才命运的当权者,“谬掌花权柄”把矛头指向现实中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引起当权者的小满。

“忌孤高”暗指当权者忌妒梅花的孤傲高洁,“不主张”喻指当权者对人才的排挤、打击。

尾联流露出对压制人才、迫害人才的当权者的嘲讽与愤慨。

(2)诗歌主要采用借物咏怀、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写人,传达出落梅的悲惨境遇。

表达了对梅高沽品格的赞美,流露了人的自我情感,寄寓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和嫉贤妒能者的憎恶,对压制人才的悲愤。

17.(1)风萧萧兮易水寒(2)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可以濯我缨可以濯我足(4)君子固穷(5)时不利兮骓不逝(6)任重而道远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8.(1)是一种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无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虎死不倒架、虽败而不失尊严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

(两点各占1分)
(2)①作者认为,当今中国多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媚,少了些“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刚健。

②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当今中国要是没有这种汉子精神,怎么能在21世纪雪洗上一个百年里所蒙受的耻辱,重振中华雄风?(每点占2分)
19.(1)韩美林本身是一个经常失败的汉子,为失败的英雄立像,是精神上的贴合,心灵上的呼应。

(2)韩美林通过为失败英雄项羽立像,用项羽的精神和气概鼓舞和启发走过百年耻辱之路的中国人。

(每点3分)
20.衬托的作用。

(2分)用李清照和司马迁两位文学大师受项羽精神的感召,败而不气馁,败而有骨气,从而留下千古绝唱,来衬托项羽挺直腰干、顶天立地、败而不倒的英雄形象。

(2分)
21.所举例子能体现败而不馁,败而不失尊严,败不失骨气,不但列举出名字,还要简要写出“汉子”的事迹。

(每点2分)
六、语言表达(6分)
22.(2分)北京奥运会将惠及亚洲的旅游业。

23.(4分)(1)从老子那里学得无欲的品行,从巴金那里学得博爱的胸怀。

(2)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陆游《书愤》的壮志未酬。

(四个例子分为前后两组,每组2分。

每组中,写出一个内容和句式都符合要求的句子,给1分;写出两个,给2分。


七、作文(60分)
24.参照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切入分拟为4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