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陇南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背景下陇南康县乡村旅游发展
的对策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文结合康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康县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同时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康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康县
一、康县乡村旅游概况
(一)康县概况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上游,西汉水之滨,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的交界地带。

康县深居内陆,属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是明显的季节性气候,素有“陇上江南”、“陇上西双版纳”的美称。

并且康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

2022年康县实现生产总值28,84亿元万元,比上年增长7.5%。

近年来,康县农业生产稳中向好,二产运行稳中加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持续恢复,金融信贷稳健运行,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二)康县乡村旅游现状
康县全县共建成美丽乡村350个,打造出70多个“高颜值”的全域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旅游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次。

全面完成8个高标准文旅示范村和完善提升的27个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

近年来康县旅游人次逐年上升,增长率也不断提高。

2017-2019年均增长率
几乎接近指数型增长曲线,增长迅猛;受疫情影响,2020 年游客接待总量
285.7万人次,相较于2019年略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以及乡村
旅游的新兴发展,预计2023年康县旅游人次将迎来新的一波增长高峰,推动康
县旅游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康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康县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文化资源,但资源相
对集中在山区,全县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不完善几乎是一个共性问题。

景区道路狭窄,车辆很难会车。

停车区域面积不宽,难承载过多的车辆停放。

卫生间数量不足,缺乏专人保洁,卫生条件不理想。

餐厅等配套服务跟不上,游
客就餐需要驱车到几公里外的农家乐饭馆就餐,给游客造成不好的体验感,降低
了游客的重游率。

(二)开发模式大同小异,乡村旅游内容单调
以凤凰谷村和桂花庄为例,凤凰古村在主打传统村落的开发模式下与主打生
态的桂花庄的开发模式大同小异,均是以有限的游乐设施与农家乐结合的形式。

两处美丽乡村游乐设施及观光游览区容量有限,农家乐也并没有突出的特色,能
短时间吸引游客玩赏,但并没有达到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程度,缺少核心产业的支
撑和带动辐射,对乡村旅游的引导和发展影响有限。

(三)管理机制以及服务满意度有待提升
康县乡村旅游点的经营者多为当地农民,经营者的水平和理念跟不上社会的
需求,服务意识缺乏,有的更不考虑当地旅游业长远的发展。

行业内部缺乏规范,缺少相互合作,甚至不正当竞争,以致于影响整体旅游大局,造成恶性的循环。

同时农家乐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卫生安全和
服务规范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乡村旅游游影响力度,宣传营销不足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康县不够重视本县旅游活动。

网络平台等宣传力度
欠缺,没有根据游客的需求对旅游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康县乡村旅游的影响力一
直不够高,若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四)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不足
目前陇南康县还没完全挖掘出本县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深度以及内涵,缺少
展示陇南康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乡村特有节庆活动,开发档次较低,吸引力
不足,资源利用率低,导致了陇南康县乡村旅游资源的旅游观赏潜力没有得到充
分发挥。

(六)全域旅游发展缺少专业人才
近年来,陇南康县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旅游专业人才
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学历和综合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全域旅游发展
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旅游专业型人才严重缺乏,更是严重制约旅游发展。

(七)乡村旅游融资难度大
陇南康县乡村地区经济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而旅游行业的发展
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政府支出占了绝大部分,但康县贫困乡村数量较多,政府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三、康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完善旅游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规划水平及实施力度
第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内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建立可覆盖景区
范围的信号基站服务器,加强各种通信运营商的覆盖程度。

公共服务设施下沉,
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第二,聚集资源力量,增加资金投人,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
设施体系,为游客提供舒适的环境。

第三,要加强对村级干部的领导,强化村级
干部的责任力度,确保惠农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底,充分保护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以提升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打造集灵山秀水准河源、红色经典淮河源、文化集成淮河源为一体的宣居生态城市。

(四)提高服务水平,规范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为
完善的配套服务是乡村旅游从粗放低效转向精细高效的关键。

此外,与游客建立情感联系,满足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增强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体验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意愿,通过游客的好评可以进一步强化乡村旅游地品牌建设,有利于推广乡村旅游新模式,增强乡村旅游地的知晓度。

(五)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明确乡村旅游主题
康县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强文化特色宣传,确定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并把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来、宣传出去是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

同时康县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线路,推出主题,推出精品,要让来的旅游者感觉自己不枉此行。

(六)做好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康县要注重外部人才吸纳,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实施“灵活引才”,此外,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与旅游专业院校、规划机构对接,做好人才输送、对口培养帮扶工作。

为了“长久留才“,可以通过“定制村官”培养工程和新乡贤培养,实现“高效用才”,在人才待遇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同时,康县要注重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培养和能力提升。

(七)改善旅游投融资体制
拓宽康县乡村旅游融资的渠道,有关旅游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进行银企合作,为旅游项目的发展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将旅游资源转本为旅游资本。

参考文献
[1]张定乾.南阳市发展乡村旅游问题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7,(12):228-229.
[2]王昭.试析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J].建筑与装饰,2019,(12):119,122.
吴明玉.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
望,2020(10):7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