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技术在中西部地区农田灌溉中的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 第 4期 (第 48卷)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eilongjiangHydraulicScienceand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7596(2020)04-0158-03
No4灌技术在中西部地区农田灌溉中的运用研究
孙兆强
(山西省灵丘县水务局 山西,大同 34400)
12%、50%和 70%。 122 节省肥料
将易容肥 料 与 水 充 分 混 合 后,经 管 道 浸 润 到 农 作物根系的土壤中,能够降低肥料的流失以及挥发, 提升肥料的 利 用 率。 同 时,膜 下 滴 灌 有 助 于 提 升 土 壤的疏松性 和 通 透 性,促 进 土 壤 中 微 生 物 参 与 有 机 物的分解、合成,进而提升土壤的活性和肥力。 123 有效驱盐,抑盐
2 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配套技术不完善 通过膜下滴 灌 技 术 的 运 用 情 况 分 析 可 知,此 技
术有助于提升肥料的使用率,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大 力的提升了 农 作 物 的 产 量,与 传 统 方 式 相 比 有 着 明 显的优势。同时,由于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类 技术也趋于成熟。但由于中国农作物的种类较多, 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特征与要求有着巨大的区别, 因此膜下滴灌技术也要求与之相匹配。中国关于膜 下滴灌的配 套 技 术 还 有 所 欠 缺,导 致 其 多 元 化 发 展 受阻。例如,棉花、烟草等种植的配备技术差异差别 明显,而细化的配套技术亟需深入研究。 22 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有待增强
膜下滴灌中,水滴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系,且水 量均匀、量小,弱 化 了 杂 草 的 生 存 环 境,进 而 减 少 杂 草的生长,减少了除草等劳动工作。同时,此技术的 运用增强了土壤的活性,减少锄地、翻地的工作。肥 料与农药均 是 通 过 水 滴 进 入 土 壤,不 再 需 要 田 中 施 肥和喷洒农药,同时滴灌工作通过控制系统操作,降 低了作物灌 溉 的 劳 作 工 作 量。 另 外,滴 灌 可 能 运 用 于各种地形,同样可满足于地势不平的土地环境,因 此节省了大量平整土壤、开沟等劳动工作量[1-6]。
膜下滴灌技 术 与 地 表 的 灌 溉、喷 灌 等 技 术 相 比 较更能节水,其 优 势 较 为 明 显,同 时 也 是 目 前 节 水、 节能效果最 为 明 显 的 灌 溉 方 式,主 要 优 点 主 要 表 现 为六点: 121 高效节水
膜下滴灌技术的运用中,滴水的量非常少,同时 能够在土壤 和 地 膜 间 形 成 水 分 循 环,既 可 以 降 低 农 作物之间的 水 分 蒸 发,还 能 够 提 升 水 资 源 的 利 用 效 率。另外,地膜覆盖的应用还能够减少杂草的生长, 避免杂草消耗过多的水分。与传统灌溉、喷灌、露地 滴灌的 用 水 量 相 比,膜 下 滴 灌 的 用 量 占 比 分 别 为
1 膜下滴灌概述
11 膜下滴灌的概念 膜下滴灌技 术 综 合 了 滴 灌 与 覆 膜 种 植 技 术,借
助滴灌枢纽 系 统,按 照 农 作 物 生 长 周 期 的 需 求 配 置 水、肥、农药的混合物,通过管道的方式均匀的、定时 定量的浸润 农 作 物 的 根 系 发 育 区 域,从 而 起 到 节 约 水源的 灌 溉 作 用。 膜 下 滴 灌 技 术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技 术,能够借助可控制的管道系统实现供水,经过加压 的灌溉用水过滤后与水溶性肥料均匀融合成肥水溶 液,随后进入 到 输 水 管 道,经 干 管 到 支 管 再 到 毛 管, 最后由毛管 上 滴 水 器 进 行 定 量、定 时 的 浸 润 农 作 物 的根系,促进农作物生长。 12 膜下滴灌的特点
膜下滴灌中,毛管置于地膜下,降低了生长空间 中的湿度,强化了通透性,植株间土壤与空气保持干 燥,有助于预防灰霉病、叶黑斑病等疾病的发生。另
[收稿日期]2020-03-20 [作者简介]孙兆强(1972-),男,山西大同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
— 158—
2020年 第 4期 (第 48卷)
膜下滴灌的 运 用 有 助 于 植 物 的 生 长、节 省 了 大 量的水源,但 对 于 肥 料、水 分、盐 分 的 定 量 研 究 还 有 着缺乏,其应用灵活性需要强化。不同条件下,不同 种类的作物 对 肥 料 等 资 源 有 着 不 同 的 要 求,生 长 规 律也会受到 环 境 的 变 化 而 改 变,但 中 国 现 有 的 有 关 研究较少。 23 技术应用的广度有待扩大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eilongjiangHydraulicScienceandTechnology
No42020 (TotalNo48)
外,农药的使 用 同 样 溶 于 水 经 管 道 输 送 滴 入 到 植 物 的根系区域,有效的降低了农药的挥发,避免病菌的 繁殖与生长,进而预防病虫害对植物的侵害。 126 降低劳动量
膜下滴灌技术中,水管将水滴浸入土壤的表层, 在滴灌水滴浸润的范围内,土壤中的盐分被水冲走, 通过水滴对农作物主根系的冲洗,实现盐分的冲刷。 与此同时,覆膜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土壤中水分的 蒸发,进一步预防地下水盐分转移到植物根系,发挥 出抑制盐分上移的作用。 124 增产效果明显
膜下滴灌技术的运用,能够定时、定量的为农作 物根部输送水和肥料,改善植株的温度与湿度,进而 优化植物生 长 的 微 量 空 间 气 候。 与 此 同 时,膜 下 滴 灌有助于为 植 物 的 生 长 创 造 更 好 地 环 境 与 条 件,满 足植物生长不同周期的需求,从而起到增产的效果。 125 防止病害
摘 要:膜下滴灌是一种综合了覆膜种植、滴灌的节能技术,能够起到节水与增加产量的作用, 在中国干旱以及半干旱的中西部地区有着广泛性的运用,高效节水灌溉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水 资源紧缺的困境。文章首先对膜下滴灌技术的概念、特点、现状进行阐述,随后分析该技术存 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未来研究与提升膜下滴灌技术的方向。 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农田灌溉;运用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eilongjiangHydraulicScienceand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7596(2020)04-0158-03
No4灌技术在中西部地区农田灌溉中的运用研究
孙兆强
(山西省灵丘县水务局 山西,大同 34400)
12%、50%和 70%。 122 节省肥料
将易容肥 料 与 水 充 分 混 合 后,经 管 道 浸 润 到 农 作物根系的土壤中,能够降低肥料的流失以及挥发, 提升肥料的 利 用 率。 同 时,膜 下 滴 灌 有 助 于 提 升 土 壤的疏松性 和 通 透 性,促 进 土 壤 中 微 生 物 参 与 有 机 物的分解、合成,进而提升土壤的活性和肥力。 123 有效驱盐,抑盐
2 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配套技术不完善 通过膜下滴 灌 技 术 的 运 用 情 况 分 析 可 知,此 技
术有助于提升肥料的使用率,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大 力的提升了 农 作 物 的 产 量,与 传 统 方 式 相 比 有 着 明 显的优势。同时,由于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此类 技术也趋于成熟。但由于中国农作物的种类较多, 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特征与要求有着巨大的区别, 因此膜下滴灌技术也要求与之相匹配。中国关于膜 下滴灌的配 套 技 术 还 有 所 欠 缺,导 致 其 多 元 化 发 展 受阻。例如,棉花、烟草等种植的配备技术差异差别 明显,而细化的配套技术亟需深入研究。 22 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有待增强
膜下滴灌中,水滴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系,且水 量均匀、量小,弱 化 了 杂 草 的 生 存 环 境,进 而 减 少 杂 草的生长,减少了除草等劳动工作。同时,此技术的 运用增强了土壤的活性,减少锄地、翻地的工作。肥 料与农药均 是 通 过 水 滴 进 入 土 壤,不 再 需 要 田 中 施 肥和喷洒农药,同时滴灌工作通过控制系统操作,降 低了作物灌 溉 的 劳 作 工 作 量。 另 外,滴 灌 可 能 运 用 于各种地形,同样可满足于地势不平的土地环境,因 此节省了大量平整土壤、开沟等劳动工作量[1-6]。
膜下滴灌技 术 与 地 表 的 灌 溉、喷 灌 等 技 术 相 比 较更能节水,其 优 势 较 为 明 显,同 时 也 是 目 前 节 水、 节能效果最 为 明 显 的 灌 溉 方 式,主 要 优 点 主 要 表 现 为六点: 121 高效节水
膜下滴灌技术的运用中,滴水的量非常少,同时 能够在土壤 和 地 膜 间 形 成 水 分 循 环,既 可 以 降 低 农 作物之间的 水 分 蒸 发,还 能 够 提 升 水 资 源 的 利 用 效 率。另外,地膜覆盖的应用还能够减少杂草的生长, 避免杂草消耗过多的水分。与传统灌溉、喷灌、露地 滴灌的 用 水 量 相 比,膜 下 滴 灌 的 用 量 占 比 分 别 为
1 膜下滴灌概述
11 膜下滴灌的概念 膜下滴灌技 术 综 合 了 滴 灌 与 覆 膜 种 植 技 术,借
助滴灌枢纽 系 统,按 照 农 作 物 生 长 周 期 的 需 求 配 置 水、肥、农药的混合物,通过管道的方式均匀的、定时 定量的浸润 农 作 物 的 根 系 发 育 区 域,从 而 起 到 节 约 水源的 灌 溉 作 用。 膜 下 滴 灌 技 术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技 术,能够借助可控制的管道系统实现供水,经过加压 的灌溉用水过滤后与水溶性肥料均匀融合成肥水溶 液,随后进入 到 输 水 管 道,经 干 管 到 支 管 再 到 毛 管, 最后由毛管 上 滴 水 器 进 行 定 量、定 时 的 浸 润 农 作 物 的根系,促进农作物生长。 12 膜下滴灌的特点
膜下滴灌中,毛管置于地膜下,降低了生长空间 中的湿度,强化了通透性,植株间土壤与空气保持干 燥,有助于预防灰霉病、叶黑斑病等疾病的发生。另
[收稿日期]2020-03-20 [作者简介]孙兆强(1972-),男,山西大同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
— 158—
2020年 第 4期 (第 48卷)
膜下滴灌的 运 用 有 助 于 植 物 的 生 长、节 省 了 大 量的水源,但 对 于 肥 料、水 分、盐 分 的 定 量 研 究 还 有 着缺乏,其应用灵活性需要强化。不同条件下,不同 种类的作物 对 肥 料 等 资 源 有 着 不 同 的 要 求,生 长 规 律也会受到 环 境 的 变 化 而 改 变,但 中 国 现 有 的 有 关 研究较少。 23 技术应用的广度有待扩大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eilongjiangHydraulicScienceandTechnology
No42020 (TotalNo48)
外,农药的使 用 同 样 溶 于 水 经 管 道 输 送 滴 入 到 植 物 的根系区域,有效的降低了农药的挥发,避免病菌的 繁殖与生长,进而预防病虫害对植物的侵害。 126 降低劳动量
膜下滴灌技术中,水管将水滴浸入土壤的表层, 在滴灌水滴浸润的范围内,土壤中的盐分被水冲走, 通过水滴对农作物主根系的冲洗,实现盐分的冲刷。 与此同时,覆膜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土壤中水分的 蒸发,进一步预防地下水盐分转移到植物根系,发挥 出抑制盐分上移的作用。 124 增产效果明显
膜下滴灌技术的运用,能够定时、定量的为农作 物根部输送水和肥料,改善植株的温度与湿度,进而 优化植物生 长 的 微 量 空 间 气 候。 与 此 同 时,膜 下 滴 灌有助于为 植 物 的 生 长 创 造 更 好 地 环 境 与 条 件,满 足植物生长不同周期的需求,从而起到增产的效果。 125 防止病害
摘 要:膜下滴灌是一种综合了覆膜种植、滴灌的节能技术,能够起到节水与增加产量的作用, 在中国干旱以及半干旱的中西部地区有着广泛性的运用,高效节水灌溉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水 资源紧缺的困境。文章首先对膜下滴灌技术的概念、特点、现状进行阐述,随后分析该技术存 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未来研究与提升膜下滴灌技术的方向。 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农田灌溉;运用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