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3.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 铁生锈B. 灯泡发光C. 木头燃烧D. 酸碱中和4.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非生物环境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分解者5. 在下列天体中,哪个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A. 太阳B. 月亮C. 金星D. 北极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

()8.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9.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10.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1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三个过程。

13.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14. 生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15.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7.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8.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

19. 简述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

20. 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计算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

22.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来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23.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24. 解释如何通过食物链来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25. 描述如何通过观察星空来辨别方向。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26.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白天比冬天长。

27. 分析植物为什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大行星?A. 第三B. 第四C. 第五D. 第六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哺乳动物?A. 猫B. 狗C. 鸟D. 马答案:C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20成员国?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挪威5.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A. 万有引力定律B. 相对论C. 能量守恒定律D. 牛顿第一定律答案:D7.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A. 蓝鲸B. 大象C. 长颈鹿D. 犀牛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元素?A. 水B. 氢C. 空气D. 石墨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法国的首都?B. 巴黎C. 柏林D. 罗马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钙C. 钠D. 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液态水的行星是________。

答案:地球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_。

答案:水13.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__吸收太阳能的过程。

答案:叶绿素14.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力。

答案:引力15.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脾脏16. 法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百合花17. 人体最长的神经是________。

答案:坐骨神经18.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19. 人体最大的肌肉是________。

答案:股四头肌20.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

答案:卵细胞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确凿(záo)菜畦(qí)收敛(liàn)怪诞(yán)B.讪笑(shàn)骊歌(lí)伫立(chù)踱步(duó)C.哺育(bǔ)狂澜(lán)秕谷(bǐ)污秽(huì)D.嫉妒(jí)炽热(zhì)可汗(hán)亘古(gèn)2. 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

(5分)当韩麦尔先生穿(dài) 整齐地给我们上最后一课,我很(àohuǐ) , 因为我没有好好地学习法语,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期待这一课晚点结束,我更想(chéngfá)自己,想让自己做得更好一点。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每到夜幕降临,好吃一条街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大排档、夜啤酒、麻辣烫、串串香……好不热闹。

B.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案件虽然扑朔迷离,但公安人员不急不躁,通过细心调查,终于真相大白。

D.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

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以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A.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种尘世的俗累B.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些尘世的俗累C.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D.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吧!(31分)1、古诗文积累填空(12分)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畔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与韦应物在郊野渡口,悠然空泊,体会“,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深远意境;我们还在幽静的竹林当中体会“深林人不知,”的恬淡与静谧。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嗥.鸣.(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è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B.懊诲蝉蜕丑陋来势凶凶C.讪笑崎岖屏嶂九曲连环D.澎湃祈祷脑髓回环曲折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最早是出现文字的一个国家。

C、能否提高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

D、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1.计算:(12)﹣1=()A.2B.-2C.12D.﹣122.地球是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还住着许多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微小生命,在冰岛海岸的黄铁矿粘液池中的古菌身上,科学家发现了基因片段,并提取出了最小的生命体,它的直径仅为0.00 000 002米,将数字0.00 000 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x10﹣7B.2x10﹣8C.2x10﹣9D.20x10﹣83.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A. B. C. 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6+a2=a8B.a6÷a2=a3C.a6·a2=a12D.(a6)2=a125.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x+a)(x-a)B.(a+b)(-a-b)C.(-x-b)(x-b)D.(b+m)(m-b )6.如果"□×2ab=4a2b”,那么"口"内应填的代数式是()A.2bB.2abC.aD.2a7.如图,某污水处理厂要从A处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渠PQ,为了节约用料,铺设垂直于排水渠的管道AB.这种铺设方法蕴含的数学原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第7题图) (第10题图)8.如果a=(﹣2024)0,b=(﹣2022)﹣1,c=(-2)2024.则a ,b ,c 三数的大小关系是( ) A.c>a>b B.a>b>c C.a>c>b D.c>b>a9.若(3x+2)(3x+a )的化简结果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常数a 的值为( ) A.-2 B.-1 C.0 D.210.如图有两张正方形纸片A 和B ,图1将B 放置在A 内部,测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图2将正方形AB 开列放置后构造新正方形,测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0,若将3个正方形A 和2个正方形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正方形如图3,(图2,图3中正方形AB 纸片均无重叠部分)则图3阴影部分面积( )A.22B.24C.42D.4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 11.计算:a(a+3)= .12.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出直线AB 、CD ,得到AB ∥CD 的理由是 .(第12题图) (第15题图)13.若x 2-kx+4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 14.42020×(﹣0.25)2021= .15.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比∠2大50°,则∠1= . 16.观察下列运算并填空: 1×2×3×4+1=25=52; 2×3×4×5+1=121=112; 3×4×5×6+1=361=192;根据以上结果,猜想并研究:(n+1)(n+2)(n+3)(n+4)+1= . 三.解答题(共16小题) 17.(12分)计算:(1)(﹣1)4+(3.14-π)0+(﹣13)﹣1 (2)(-1)3+(3+π)0-|﹣2|+(13)-2(3)(-1)2023-(3.14-π)0-(12)﹣2+|﹣3| (4)﹣12023×|﹣34|+(3.14-π)0-2﹣118.(12分)(1)(a+2b)(3a -b) (2)(12m ³-6m 2+2m)÷2m(3)x 2·x 6-(2x 2)4+x 9÷x (4)m 2·m 4+(m 3)2-m 8÷m 219.(12分)用乘法公式进行简便运算:(1)102x98 (2)10032(3)20242-20232 (4)20232-2023×2048+20242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x+y)(2x -y)-(2x -y )2,其中x=﹣2,y=﹣1221.(4分)如图,已知∠2=∠3,求证:AB∥CD.证明:∵∠2=∠3(已知)又∠1=∠3()∴= ()∴AB∥CD()22.(6分)如图,CE平分∠ACD,若∠1=30°,∠2=60°,求证:AB∥CD.23.(10分)观察以下等式:(x+1)(x2-x+1)=x3+1(x+3)(x2-3x+9)=x3+27(x+6)(x2-6x+36)=x3+216...(1)按以上等式的规律,填空:(a+b)(a2-ab+b2)= ;(2)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说明(1)中的等式成立.(3)利用(1)中的公式化简:(x+y)(x2-xy+y2)-(x+2y)(x2-2xy+4y2)24.(12分)实践与探究,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证方形,把图1中的阴影部分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所示)。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瞠目结舌(chēng)C. 迸溅(bèng)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______。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文章内容略)...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荷塘的哪些特点?(5分)2. 作者通过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3. 文章中的“月色”有哪些象征意义?(5分)四、作文(共40分)题目:《我眼中的春天》要求:1. 不少于6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学习4. 下列哪个句子是感叹句?A. 你去哪儿?B. 这本书真好看!C. 他正在吃饭。

D. 明天会下雨。

5.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人勤奋的?A. 一丝不苟B. 一落千丈C. 一举两得D. 一知半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杜甫的名句。

()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李清照的诗句。

()4. 汉字是表音文字。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

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其中的“凌”字读音是______。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矩”字部首是______。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其中的“啼”字读音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2. 请解释一下“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 请解释一下“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kù zú、shuāng bīng、liáng shí、méi tàn、fēng shōu。

2.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欢天喜地、画龙点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掩耳盗铃。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shì()②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③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④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4分)长江很在便醒过来了。

它以鱼肚色________(A.扫B.抹C.涂)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_____(A.宽阔B.辽阔C.宽广)的江面上的黎明,他以四月的风_______(A .吹动B.轻拂C.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_____( A.舒展B.展开C.绽开)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7、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4的算术平方根是()A.-2B.2C.±2D.22.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A.有且只有一解B.有无数解C.无解D.有且只有两解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a2>0B.a2≥0C.(a+1)2>1D.(a﹣1)2>1 4.下列语句: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③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以画6条直线;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5.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0.38B.πC D.2276.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ABE B.∠A=∠EBDC.∠A=∠ABE D.∠C=∠ABC7.如图,已知AB∥CD,∠A=40°,∠D=45°,则∠1的度数是()A .80°B .85°C .90°D .95°8.下列语句:①同一平面上,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三条直线中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A .①、②是真命题B .②、③是真命题C .①、③是真命题D .以上结论皆错9.线段MN 是由线段EF 经过平移得到的,若点E(﹣1,3)的对应点M(2,5),则点F(﹣3,﹣2)的对应点N 的坐标是()A .(﹣1,0)B .(﹣6,0)C .(0,﹣4)D .(0,0)10.当a<0时,-a 的平方根是()A .aB a -C .aD .-a 11.若﹣2a m b 4与5a n+2b 2m+n 可以合并成一项,则m n 的值是()A .2B .0C .﹣1D .112.不等式组12x a x <+⎧⎨>-⎩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a≤2B .0<a≤1C .0≤a<1D .1≤a<2二、填空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MN 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M (-4,-1)、N (0,1),将线段MN 平移后得到线段M ′N ′(点M 、N 分别平移到点M ′、N ′的位置),若点M ′的坐标为(-2,2),则点N ′的坐标为_________.14.关于x 的某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如图,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15.如果电影院中“5排7号”记作(5,7),那么(3,4)表示的意义是_____.16.若()1231a a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17.某商品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为促销,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商店最多降____元出售商品.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点P′(-y+1,x+2),我们把点P′(-y +1,x+2)叫做点P(x,y)的终结点.已知点P1的终结点为P2,点P2的终结点为P3,点P3的终结点为P4,这样依次得到P1,P2,P3,P4,…,P n.若点P1的坐标为(2,0),则点P2017的坐标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120.解方程组:35215x yx y-=⎧⎨-+=⎩.21.解不等式组21023 23xx x+>⎧⎪-+⎨≥⎪⎩.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3.如图,已知∠1=∠2,∠3+∠4=180°.求证:AB∥EF24.某花卉种植基地欲购进甲、乙两种君子兰进行培育.若购进甲种2株,乙种3株,则共需成本l700元;若购进甲种3株,乙种l 株.则共需成本l500元.(1)求甲、乙两种君子兰每株成本分别为多少元?(2)该种植基地决定在成本不超过30000元的前提下购入甲、乙两种君子兰,若购入乙种君子兰的株数比甲种君子兰的3倍还多10株,求最多购进甲种君子兰多少株?2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 的坐标分别是(a,0),(b,0)420a b ++-=.(1)求a,b 的值;(2)在y 车由上是否存在点C ,使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点P 是y 车由正半轴上一点,且到x 车由的距离为3,若点P 沿x 轴负半轴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平移至点Q ,当运动时间t 为多少秒时,四边形ABPQ 的面积S 为15个平方单位写出此时点Q 的坐标.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因22=4,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答案选B.考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2.B【解析】【详解】解: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中a,b都没有限制故a,b可任意实数,只要方程成立即可,故原成有无数解,故选B3.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偶次方具有非负性解答即可.解:a2≥0,A错误;B正确;(a+1)2≥0,C错误;(a﹣1)2≥0,D错误.故选B.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4.C【解析】①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故①错误;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故②正确;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故③错误;④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④错误;⑤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4或6条直线,故⑤错误;⑥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故⑥正确.所以错误的有4个,故选C.5.B【解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结合选项找出无理数的选项.解:A、0.38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π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C、=2,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227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6.C【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本选项错误;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本选项错误;C、∠A=∠AB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AC,故本选项正确;D、∠C=∠ABC只能判断出AB=AC,不能判断出EB∥A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7.B【解析】试题分析:∵AB∥CD,∴∠A=∠C=40°,∵∠1=∠D+∠C,∵∠D=45°,∴∠1=∠D+∠C=45°+40°=85°,故选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8.A【解析】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所以①正确;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所以②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③错误。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蓓蕾(bèi lěi)气氛(qì fēn)恬静(tián jìng)窠巢(kē cháo)B. 惬意(qiè yì)轻蔑(miè)谄媚(chǎn mèi)女红(gōng)C. 蜷伏(quán fú)拮据(jū jù)殷勤(yīn qín)瞥见(piē jiàn)D. 荫蔽(yīn bì)狡黠(jiǎo xiá)瞳孔(tóng kǒn g)惬意(qiè yì)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会议,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B. 面对越来越紧张的资源,科学家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 每到春天,这座山变成了姹紫嫣红的大花园。

D. 他喜欢独来独往,真是个不合群的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看到这个结果,他喜出望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B. 这部电影太感人了,观众们纷纷泪流满面。

C. 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他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

D. 他很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B.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要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C. 他的身体很虚弱,需要好好调养。

D.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大家都很喜欢看。

B. 这个电影的情节很紧凑,观众们都很喜欢。

C.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我们要认真思考。

D.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圆满,大家都感到很满意。

二、判断题1.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朱自清。

()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ó嗥.鸣háo 澎湃. bài 鲜.为人知xiǎnB、哺.育 bǔ山巅. diān 选聘. pìn 潜.心贯注qiǎnC、屏.障 píng 迭.起 dié抹.杀mǒ妇孺.皆知 rúD、校.对jiào 殷.红 yān 深宵.xiāo 锋芒毕露.lóu2、默写古诗文(7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3),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 A ),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 B )。

因为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所以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⑴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A 遨游漫游B 境界格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是《烙印》。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哺乳动物C. 鱼类D. 爬行动物2.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铁3.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美国B. 巴西C. 英国D. 澳大利亚4. 下列哪个行星距离太阳最近?A. 金星B. 地球C. 火星D. 木星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A. 唐朝B. 秦朝C. 汉朝D. 清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哺乳动物。

()2.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

()3.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4.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2.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3.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5.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3. 请简述中国四大发明。

4. 请简述人体的呼吸系统。

5. 请简述牛顿三大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距离学校3公里,他每天步行上学,速度为4公里/小时,请问小明上学需要多长时间?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米、3米、4米,请计算其体积。

3.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男生?4. 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50元,打8折后付款,请计算小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厘米,请计算其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 请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初一下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比赛,他日夜不停地训练,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友谊。

C. 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 下列词语中,与“精益求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高瞻远瞩B. 画龙点睛C. 精益求精D. 举一反三4.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D.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D. 你去哪儿?我去图书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请用“渐”字组词各写一个句子。

(2分)7. 请用“流”字组词各写一个句子。

(2分)8. 请用“惊”字组词各写一个句子。

(2分)9. 请用“散”字组词各写一个句子。

(2分)10. 请用“圆”字组词各写一个句子。

(2分)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太阳的话太阳说:“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公园玩吧!”小草说:“我正在努力生长,等我长高了再去。

”小鸟说:“我正在练习飞翔,等我飞得高了再去。

”小河说:“我正在奔腾,等我流得远了再去。

2021-2022-2中学七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21-2022-2中学七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素养评估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详解】①贾平凹.(āo)——wā;⑥高藐——高邈;⑨累.(lèi)赘——léi;⑩以身做.则——以身作则;⑪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答案】C。

【解析】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近义词为年轻气盛、年富力强。

3.【答案】C。

【解析】①“橘子洲是……好季节”,主宾搭配不当;②“通过……让”,成分残缺,缺主语;④语序不当,应是先“吹散了白天的酷热”再“消退了人们心中的浮躁”。

4.【答案】B。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用反选排除法,第一空,“乐观”是因为②“坚强”。

第二空比较容易判断,根据“豁达”一词可知选③句“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第三空,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虑,与“严谨”衔接。

再判断第四空,根据“他人着想”可知选④句“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故选B。

5.【答案】A。

【解析】B.“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C.端午节喝雄黄酒;D.“杜工部、王荆公”不是以字号来称谓。

“工部”是杜甫官职,“荆公”是王安石的爵位。

6.【答案】(1)B(2)我认为B画更符合祝寿的主题。

(1分)鹤的形体超凡脱俗,举止优雅,在我国传统信仰中,是仙气十足的吉祥物,象征着成仙长寿。

(1分)松树龄长久,四时常青,也是长生长寿的象征。

(1分)松与鹤一起出现在《祝寿图》中,有“松鹤延年”的意味,希望老人能够生命持久、寿运永继。

(1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选择合适的对联,要看对联送给谁,是干什么用的。

本题是给爷爷过七十大寿,这就需要对联的内容与祝寿有关。

A.由“双栖”“比目”“并蒂”“交柯”可知,这是一幅新婚的对联,不能用于祝寿;B.由“祝长龄”可知只是祝寿用的对联,适合送给爷爷;C.由“迁新居”“创大业”可知这是祝贺乔迁新居的对联,不适合祝寿;(2)选择的画,也要贴合祝寿的主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小题,共30分)1. 在下面各数中,−√5,-3π,12,3.1415,√643,0.1616616661…,√9,√8无理数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D.1个2.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 )A.15∘B.35∘C.25∘D.40∘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36=±6B.√(−3)2=−3C.√8=4D.(√−83)3=−84. 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下,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A+∠2=180∘B.∠A=∠3C.∠1=∠4D.∠1=∠A5.下列语句中,真命题有( )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④对顶角相等;⑤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A.2个B.3个C.4个D.5个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上,EC交AD于点G,已知∠EFG=58∘,则∠BEG等于( )A.58∘B.116∘C.64∘D.74∘7.直线a上有一点A,直线b上有一点B,且a∥b.点P在直线a,b之间,若PA=3,PB=4,则直线a、b之间的距离()A.等于7B.小于7C.不小于7D.不大于78.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24B.40C.42D.489.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A.√a2+1B.√a+1C.a+1D.√a+110.如图,AB∥CD,∠BED=130∘,BF平分∠ABE,DF平分∠CDE,则∠BFD=()A.135∘B.120∘C.115∘D.110∘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11.比较大小:√7+1_______3(填“>”、“<”或“=”).12.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度.13. 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 、C 、D 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 =120∘,∠BCD=80∘,则∠CDE =_______度.14. ∠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另一边互相平行,∠1=60∘,则∠2= _______ . 15. 如图,将面积为3的正方形放在数轴上,以表示实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作圆交数轴于点A 、B ,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55分)16. (1)计算:√9−√1253+|1−√5|+√214 (5分)(2)解方程:(2x-1)2=25 (5分)17.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C ,OF ⊥OE 于O ,且∠DOF=75∘,求∠BOD 的度数.(6分)18.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5a+2b-2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3a-4b的平方根.(7分)19.如图,已知AB∥CD,∠A=∠D,求证:∠CGE=∠BHF.(7分)20.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化简|a|+|b|+|a+b|−√(c−a)2−2√c2(7分)2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8分)(1) 272.25的平方根是________ (2分)(2) √259.21=_______,√27889=_______,√2.6244=_______ (3分)(3) 设√270的整数部分为a,求﹣4a的立方根.(3分)22.直线AB∥CD,点P在两平行线之间,点E、F分别在AB、CD上,连接PE,PF.尝试探究并解答:(10分)(1) 若图1中∠1=36∘,∠2=63∘,则∠3=_________;(2分)(2) 探究图1中∠1,∠2与∠3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分)(3) ①如图2所示,∠1与∠3的平分线交于点P1,若∠2=α,试求∠EP1F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分)②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若∠BEP1与∠DFP1的平分线交于点P2,∠BEP2与∠DFP2的平分线交于点P3…∠BEPn-1与∠DFPn-1的平分线交于点Pn,且∠2=α,直接写出∠EPnF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分)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共10小题)第1题:【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是无理数,-3π是无理数,是分数,是有理数,3.1415是有理数,=4是有理数,0.1616616661…是无理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A.第2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1=65°,∴∠3=65°,∴∠2=90°-65°=25°.故选:C.第3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A、,故原题计算错误;B、,故原题计算错误;C、,故原题计算错误;D、,故原题计算正确;故选:D.第4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解:A、∵∠A+∠2=180°,∴AB∥DF,故本选项错误;B、∵∠A=∠3,∴AB∥DF,故本选项错误;C、∵∠1=∠4,∴AB∥DF,故本选项错误;D、∵∠1=∠A,∴AC∥DE,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第5题:【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真命题;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假命题;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是假命题;④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⑤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是假命题,故选:A.第6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AD∥BC,∴∠AFE=∠FEC=58°.而EF是折痕,∴∠FEG=∠FEC.∴∠BEG=180°-2∠FEC=180°-2×58°=64°.故选:C.第7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如图,当点A、B、P共线,且AB⊥a时,直线a、b之间的最短,所以直线a、b 之间的距离≤PA+PB=3+4=7.即直线a、b之间的距离不大于7.故选:D.第8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ABC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平移距离为6,∴S△ABC=S△DEF,BE=6,DE=AB=10,∴OE=DE﹣DO=6,∵S阴影部分+S△OEC=S梯形ABEO+S△OEC,=S梯形ABEO=×(6+10)×6=48.∴S阴影部分故选:D.第9题:【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这个自然数是a2,∴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为:a2+1,∴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选:A.第10题:【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AB ∥CD ,∴EM ∥AB ∥CD ∥FN ,∴∠ABE+∠BEM =180°,∠CDE+∠DEM =180°, ∴∠ABE+∠BED+∠CDE =360°,∵∠BED =130°,∴∠ABE+∠CDE =230°, ∵BF 平分∠ABE ,DF 平分∠CDE , ∴∠ABF =∠ABE ,∠CDF =∠CDE ,∴∠ABF+∠CDF = (∠ABE+∠CDE)=115°,∵∠DFN =∠CDF ,∠BFN =∠ABF ,∴∠BFD =∠BFN+∠DFN =∠ABF+∠CDF =115°.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第11题:【正确答案】 > 无 【答案解析】∵2<<3,∴3<+1<4, 即+1>3,故答案为:>. 第12题:【正确答案】 54 无【答案解析】∵AB ∥CD ,∴∠BEF=180°﹣∠1=180°﹣72°=108°,∠2=∠BEG , 又∵EG 平分∠BEF ,∴∠BEG=12∠BEF=12×108°=54°, 故∠2=∠BEG=54°. 故答案为:54.第13题:【正确答案】 20 无【答案解析】过点C作CF∥AB,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AB∥DE,∴CF∥DE,∴∠BCF+∠ABC=180°,∴∠BCF=60°,∴∠DCF=20°,∴∠CDE=∠DCF=20°.故答案为:20.第14题:【正确答案】 60°或120°无【答案解析】如图:当α=∠2时,∠2=∠1=60°,当β=∠2时,∠β=180°-60°=120°,故答案为:60°或120°.第15题:【正确答案】1−√3无【答案解析】∵正方形的面积为3,∴圆的半径为,∴点A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第16题:【正确答案】解:原式=3﹣5+﹣1+.【答案解析】见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球的自然特征?A. 地球的形状B. 地球的颜色C. 地球的自转D. 地球的公转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德国C. 印度D. 法国答案:C3. 光年是用来表示什么的长度单位?A. 时间B. 距离C. 质量D. 速度答案:B4. 以下哪种植物不属于被子植物?A. 玫瑰B. 松树C. 菊花D. 百合5.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6.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氧C. 碳D. 氢答案:A7.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重庆D. 杭州答案:D8.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哺乳动物?A. 狗B. 猫C. 鸟D. 马答案:C9.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非洲?B. 埃及C. 印度D. 澳大利亚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2.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氧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5.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

答案:太平洋6.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钙7.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苏必利尔湖8.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________。

答案:氯化钠9.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亚马逊河10.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维生素是________。

答案:维生素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球的公转周期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

地球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因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

2024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24.03一、句子默写1.默写(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3)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4)《木兰诗》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词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调羹(gāng)暄闹(xuān)鲜为人知(xiǎn)B.殷红(yān)暑名(shǔ)选聘(pìn)妇儒皆知(rú)C.哺(pǔ)育难堪(kān)燕山(yàn)苛捐杂税(kē)D.开拓(tuò)不懈(xiè)昼夜(zhòu)扑朔迷离(shuò)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学校程序设计大赛的冠军小李,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说起土肥原贤二,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可是家喻户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

三、课内阅读课内文言文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文选自《___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___体通史。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初一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C.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答案:B2.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年是时间单位B. 光年是速度单位C. 光年是长度单位D. 光年是质量单位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牛顿是数学家B. 牛顿是物理学家C. 牛顿是化学家D. 牛顿是生物学家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B. 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C. 氧气是由氧离子构成的D. 氧气是由氧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C.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D.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热能转化为光能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是由物体静止产生的C. 声音是由物体运动产生的D. 声音是由物体摩擦产生的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B. 电流的方向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C.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D.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B.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C. 磁场是由电荷产生的D. 磁场是由电场产生的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B.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C.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D.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织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年。

答案:112. 联合国的总部设在________。

答案:纽约13.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其长度约为________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试姓名班级分数考前寄语:同学们,每一份试卷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仔细观察,你才能发现奥秘;认真思考,你才能看透风景;悄然回首,你便会惊讶,原来美的不是画卷中的风景,而是风景中的你!卷面分:2分一、语文知识积累(3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爱阅读”行动寄语有时候,我们会在花pǔ_______里碰到xī shuài________。

如果你正饶有兴趣的欣赏花时,它们突然跳到你眼前,那是非常令人kǒng jù________的事情;所以,你赏花前最好还是qí dǎo________不要见到它们吧。

2.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幽寂轻捷相宜来势凶凶B.屏障懒惰书塾人声鼎沸C.臃肿瞬息搏学人迹罕至D.懊诲急燥徘徊回环曲折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2分)A.为了防止学生不再抄作业,每个班级都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

“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

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1)其文理..其父宾客:__________________ ..皆有可观者文理:___________ (2)稍稍宾客(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_____________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立就:_________________7.默写:(9分)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②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③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⑤《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⑥《逢入京使》一诗中,诗人借别人之口向家人传报平安,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童年》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_(1分),书中主人公是_________(1分),请你结合情节简单介绍书中外祖母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至11题。

最后一课老舍①铃声,对一个做贯了教员的,有时侯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的好好的。

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

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

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

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②铃声响了。

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

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

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

低着头,他进了课堂。

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上了讲台,把颤抖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

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仰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

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

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③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④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

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

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

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

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点的把泪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

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⑤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

今天,今天,不上了!”⑥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

他也很想说,好像他们或者能够得到一点点安慰。

可是他说不出来。

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

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

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

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

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

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9.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很静,祁瑞宣老师“最后一课”的课堂气氛也很静。

两个国度,不同的时代,为什么课堂上气氛如此相似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祁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第④段中祁瑞宣老师“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

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

这两位老师的表现为何如此相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而祁瑞宣老师在最后一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

今天,今天,不说了!’”对于这截然相反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谈一谈你对文中第④段“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这句话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捕捉自己亲自经历过的生活中的痛苦或幸福的感受,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写一段话,突出“真正的苦痛或幸福是说不出来的”这一中心。

(200字以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至16题。

(一)(5分)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5.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分)16.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

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

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

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

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