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单元写作学案 语文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训练目标 1.学习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写作中能够落实“写真话、抒真情”的原则。

2.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冰心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所以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文本借鉴
总评本文写真事,写自己的生活,写“他”亲身经历的被老师歧视的两件事,新鲜动人。

技法总结
1.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要用眼观察生活,要用心感受生活。

要善于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精细的观察,不放过生活中每个有意义的变化。

只有如此,才会有真情实感。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当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味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时,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感悟构建基础。

我们要把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人、事,放到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观察,这样就能以小见大,窥斑见豹。

(2)要写真生活。

真实是一切作品的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真实的生活不仅指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而且指作者客观经历的生活,依照他人的真实生活适当加工而成的“艺术真实”。

在这里要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虚构不等于虚假,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

虚构是生活的再加工,它反映的是艺术的真实。

但虚构不是胡编乱造,寓言和神话没有一种是真的,但它们都是生活情理的艺术再现。

所以,我们说“感情真挚”不是说不允许
虚构,但要注意的是,作文应在生活的基础上去加工提炼,酝酿出动人的效果。

(3)要学会捕捉细节,对典型细节浓墨重彩,通过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发掘感动点时,注意捕捉细节;要通过细节,形象地再现感动点。

细节指人物的某些细小的却是典型的举止行动。

细节虽然细小,但有了细节,文章就有血有肉;没有细节,记叙类的
文章就没有真切动人的形象。

要努力捕捉能够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形象地表现主题的细节。

(4)要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

所谓的“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时要心中有人,有个可以与之进行倾诉、交流的对象。

这个对象是潜在的,它既可以是具体的、特定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确定的。

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文体和内容的不同表达需要,来预设、选择、变换自己文章的“读者”。

2.在写作时,要注意:
(1)提倡说自己想说的话,但不可误认为可以不问是非、不加选择、不负责任。

(2)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不代表可以信口开河,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病文呈现
小人物
袁野
晚上,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竹篮走过来。

(1)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弓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同学正在讲一段笑话,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询问。

她一连问了几遍,都被同学们的说笑声淹没,只好站在一边。

(2)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出五块钱,她迅速地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地退回去,走向下一桌。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3)大概50多岁吧,头发灰白,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有时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

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

超市里人来人往,刚擦过的地面马上又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只好回过头,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垂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只看见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红的血丝。

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正语气凛凛地训斥着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下次一定小心,要不慢慢扣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逛街回来,遇上红绿灯。

我们被交警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绿茶,在马路上骨碌碌地转
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

忽然,我身后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跑到马路中间,伸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和喇叭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袋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那个瓶子,不过是一两毛钱,可对这个贫穷的母亲来说,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4)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她们身份低微,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挺直腰杆,只为绽放属于自我的微弱色彩。

(5)
病因分析
(1)细节描写不突出。

“走”,显得太平常,不能体现老妇人在人群中穿梭的困难。

(2)细节描写过于笼统。

老妇人问的过程,更多的是体现她内心强烈的期待,但“一连问了几遍”,如何问?问了没人理会是什么表现?缺少细致地刻画,使后文“急慌慌”显得突兀,不能反映老妇人情感的变化。

(3)与上文缺乏过渡,内容上联系不够紧密。

(4)三个片段之间缺少一条线索,作为一篇记叙文,自然会考虑片段安排的顺序,即记叙的顺序;这篇文章行文比较散乱。

(5)感情的升华不够,不能发散出人性之大美的感觉。

记叙文的最高境界在于情感抒发的自然和热烈。

结尾太平淡。

佳作再续
小人物
袁野
每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

大概50多岁吧,头发灰白,黑红的脸上总是布满细密的汗珠,有时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

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

超市里人来人往,刚擦过的地面马上又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只好回过头,重新擦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

她垂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

只看见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

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红的血丝。

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正语气凛凛地训斥着她:“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下次一定小心,要不慢慢扣不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
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从超市出来,正遇上红绿灯。

我们被交警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

这时,马路中间正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个绿茶瓶子。

瓶子里还有半瓶绿茶,在马路上骨碌碌地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碾上。

忽然,我身后的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跑到马路中间,伸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

她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和喇叭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她一边赔着笑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袋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

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那个瓶子,不过是一两毛钱,可对这个贫穷的母亲来说,可能是一小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晚上,和同学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弓着身子,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当时,同学正在讲一段笑话,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询问。

她于是将身子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她一连问了几遍,都被同学们的说笑声淹没,只好尴尬地站在一边,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出五块钱,她迅速地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解开口,才慢慢地退回去,走向下一桌。

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清洁工,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低微,都是社会的小人物,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崇高,为了孩子,胸膛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命题呈现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