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面部表情相对识别的眼动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面部表情相对识别的眼动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面部表情是人类交流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非语言信息表达方式。

人们通过观察对方面部表情,往往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意图。

然而,视觉认知方式不同的个体在识别面部表情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因此,深入探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面部表情相对识别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
1.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包括语言主导型和视觉主导型)在相对识别面部表情任务中的表现差异。

2.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相对识别面部表情时的眼动轨迹差异,以及与表情识别的相关性。

三、研究方法
1. 实验参与者:60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

2. 实验材料:选取20张常见的面部表情图片,包括高兴、惊讶、害怕等不同情绪的表达。

3. 实验设计:采用2×20重复测量设计,其中2代表视觉主导型和语言主导型两组,20代表20张不同的面部表情图片。

4.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学科背景测试,根据学科背景评估参与者的认知方式。

第二部分为实验任务,参与者需要对比较两张不同表情图片,选择表情差异更大/小的一张(任务难度不同)。

同时,使用眼动采集仪记录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的眼动轨迹。

5.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为深入探究人类情感识别的认知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可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和实证研究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