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_杨清华

合集下载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信息,有助于监测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模式。

本文将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并阐述其在城市化、生态环境和农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化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供详细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地等。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揭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其保护和监测十分关键。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供植被覆盖、湿地分布等生态环境信息,有助于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农业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农田分布、作物种植等信息,并通过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来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利用情况,指导农业生产计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为了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还需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因此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设备设施。

其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识别和分类需要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模型来实现,需要进行算法研究和模型训练。

此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其他数据源的融合和交叉分析也是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逐渐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情况便显得尤为重要。

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就是实现土地利用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等空间平台对地面进行高分辨率图像数据采集的技术。

与传统遥感技术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在图像空间分辨率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数据获取质量得到了较大的优化。

因此,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不仅可以获取更多、更细的信息,更能够在不同时间点获取同一地区的数据,方便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监测。

二、土地利用监测是指对土地利用情况及其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土地利用的问题,指导土地管理、开发和保护。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类型分类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土地信息,反映出更为精细的土地类型。

在土地类型分类中,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区分不同的土地类型,如水田、旱地、林地、草地等,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视性和识别度。

2. 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是指通过遥感图像对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程度和模式,并及时提出调整措施。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轻松检测地表物体的变化,并较准确地进行地表变化检测分析,从而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土地覆盖的变化。

3. 土地利用状况评价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准确反映出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状态和变化情况等详细信息。

在土地利用状况评价中,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支持,帮助其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区域土地利用的现状和趋势,为保障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1.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有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量大,处理难度大,现有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难以胜任复杂的分析工作。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不断被重视和广泛采用。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其清晰度高、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了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农业、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一、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需求尤为迫切。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能够提供农田的详细信息,包括农作物的种植情况、生长状态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实现农田的精准管理。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监测和评估农田的土壤质量、水分利用情况,以及农作物的健康状况等。

同时,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还可以用于实现农田的精准施肥和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

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调控越来越重要。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提供城市土地利用的详细信息,包括建筑物的分布、道路的布局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评估城市发展的潜力和瓶颈,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评估城市绿地的分布情况,判断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指导意见。

此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还可以用于城市交通规划和公共设施布局,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环境保护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提供环境变化的快速反馈和精确信息。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情况,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提前预警并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此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还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岸线的变化分析,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为解 决 以上 日益 突 出的 国土 资 源 问题 , 乐清
市国土资源局必须及时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
调 查 和 地 籍 调 查 , 时 查 处 违 法 用 地 现 象 , 测 及 监 基 本 农 田保 护 执 行 情 况 和 土 地 开 发 整 理 项 目执 行 情况 ,检查 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 划执 行 情 况等 , 这
2 . 2实现 过程
・ 京测 绘 ・ 北
4 7
这 样 就 确 定 了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图 上 该 图斑 已
经发生 了变化 , 并根据变化 的具体情况制定野外
调查 和 G S测量 计 划 。 P 222外 业 调查 与量 测 .. 根据 已制 定 的计 划 , 到土 地 利用 图斑 变化 的
更新 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迭加对 比发现变化信息 ,
再 通过 外 业 调查 和 G S实 测 确定 变 化 图斑 的 边 P
界 、 性 和 面 积 , 过 室 内处 理 得 到 更 新 后 的 土 属 通
全境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图~O 1 . 米快 6
鸟 ( ucBr) Q i i 数据 。 k d
系列 的工 作都 需要 快速 、 确地 获取 土 地利 用 准
及其变化信息 。 用传统变更调查 的方法根本不适
应 时 间 紧 、 务 重 、 增 线 状 道 路 缺 乏 参 考 资 料 任 新 的具 体工 作 条件 ,为 了有 效 解决 这 一 技术 瓶颈 ,
2 技术方法的实现 过程
21总体 思 路 .
1 快 鸟卫星遥 感数据 的技术优 势
快鸟 图件数据具有其 它图形数据无 可 比拟 的优 势 , 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 数 据及 时 、 面 , 星 遥感 不 受 气 候 和 时 ) 全 卫 间 限制 , 及 时提供 现 势性 很 强 的地 面 土地 资 源 能 图形数 据信 息 , 且 可 以实 现全 区域 覆盖 。 并 2 卫 星分辨 率为 0 1 数 据精 度高 , 以满 ) . m, 6 可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测绘院510500 段宏山)[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征和内容,结合此次我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项目,指出如何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怎样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和判读,阐述作业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相对于传统的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而言,它的空间信息更加丰富,地物目标的细节信息表达更加清楚。

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研究的对象是像素,而高分辨率影像就不能将研究的对象定为像素,而是由最小单元分割得到的“同类”对象图斑,这样就能获得具有相同质的的纹理、尺度、形状等信息。

充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通过建立同质图斑的对象拓扑关系来反映实体(指地球表面实地地物)之间的关系、地物分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发对遥感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因为能够在短时间内访问同一地区,而且影像具有一致的品质,所以广泛应用于变化监测中。

今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针对土地监察提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项目,结合高分辨率影像,利用逐年高分辨率影像为工作底图,利用计算机和人工目视解译的手段,获取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内容。

目前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监测的方法很多,主要都是针对遥感数据源的类型和待检验的目标类型以及变化监测的目的。

现有的变化监测方法有:像素级变化监测、特征级变化监测以及目标级变化监测等方法。

一个完整的遥感影像变化监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预处理、变化监测、精度评估、产品输出。

其中数据预处理步骤中作者认为最关键的部分应为影像配准,所以在此次广东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业和检查过程中我们把重点也集中在此项步骤。

影像配准时,我们曾经提出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利用原有的像控资料和较新的像片控制点。

通过导入像片控制点来检查像片纠正的精度,同时也可以做为控制点来配准纠正像片。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近年来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应用广泛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利用卫星、航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土地的地形、植被、水资源、土壤等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可研阶段提供丰富、直观的地籍信息,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

1. 了解土地利用现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供详细、全面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建筑分布等。

这对于土地整治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为项目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

2. 辅助选址和规划在土地整治项目的可研阶段,选址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为选址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对潜在的土地整治用地进行初步评估和选择,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监测土地资源变化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需要对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通过对比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4. 数据共享与交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遥感信息的数字化存档和传输。

这意味着遥感影像可以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可以方便和快捷地将遥感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促进项目相关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升项目的透明度和效率。

1. 辽宁省部分农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项目区域的农田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遥感影像,实现了对农田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化分析。

基于此,确定了项目区域内的治理重点和治理方向,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 遥感影像分辨率提升目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还有待提升,以满足更为精细化的土地整治项目需求。

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杨铜梅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18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土地成了日益紧张的资源。

如何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已经成为土地工作者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科技成果的应用对于提高土地调查效率与质量有极大的影响。

遥感技术因其分辨率高、图像清楚、结果客观等优势得到了土地调查工作人员的青睐。

该文从土地调查目的出发,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优势和应用情况,以期为国土资源工作者掌握土地变更情况和更新土地调查资料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 TP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28-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土地成为日益紧张的资源。

加强土地调查,不但是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也为制定科学的土地规划提供依据,保证土地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要进行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就要对当前土地的使用情况与国土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为分析现阶段土地资源与制定合理开发策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我国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充分运用了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PS或北斗导航技术和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等现代化手段。

相比较以往的技术手段,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范围广、周期短、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地面信息的变化情况,能够大范围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全面、更新的土地数据。

因此,进行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

1 土地调查目的与意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社会经济的宏观决策需要科学、准确的土地调查数据作为依据,这些调查结果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土地调查目的主要有:(1)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提供资料。

对土地基本情况的了解是否准确基本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长期计划是否合理,是实现合理、科学的土地利用的关键。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绪论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程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综合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高精度、高时效的土地利用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评价和规划研究中。

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概述高分辨率遥感技术通常是指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高频率的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

其特点包括:分辨率高、空间精度高、信息含量丰富、获取周期短等。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无人机遥感。

三、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1. 土地覆盖变化监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土地覆盖信息,并将其与历史影像进行比较,将土地覆盖变化进行准确的监测。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采用多光谱遥感影像,通过特征谱段的分析,快速准确分类土地利用类型。

同时,结合地面调查,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纠正和调整,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率。

3.土地变化趋势分析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以了解土地利用的演变规律和趋势,为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4.土地资源监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资源的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面积、土地功能分区等,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案例分析1. 西安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对2008年至2018年间西安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城市化的速度逐年加快。

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地球上的土地利用变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这些变化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全球尺度上提供土地利用变化的高分辨率数据,因此,它已经成为计算机处理土地利用变化的首选方法之一,逐渐成为了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原理卫星遥感技术是通过安装在卫星上的辐射遥感设备获取地球表面物体的反射率、辐射率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经过处理,构建出每个时间点的地表覆盖分类地图,从而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的技术。

在土地利用方面,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是利用训练样本,通过理解已经处理过的图片,将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法。

监督分类通常要求专业知识,把训练样本转换成特征空间中的明显区域,并提取特征,确定类别,同时还要调整参数使分类结果最优。

非监督分类是一种使用统计方法来将类别标示的样本组合来识别图像各区域的分类方案的技术。

与监督分类不同,这种技术不需要先了解图片并选择训练样本。

相反,图片中的像素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自然地被聚类。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优势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重要功效源于其自身携带的诸多优势。

(一)覆盖范围广卫星遥感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可以从全球尺度到微小尺度,它可以帮助地球观测、监测和管理全球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看码轨道的影响。

(二)数据更新频率高卫星遥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和合理的精度,可以观测到各种时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生成高质量的土地利用数据。

这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土地的变化,以便于及时预警并采取行动。

(三)数据处理速度快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同时获取大量数据,因此数据处理速度也非常快,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处理大量数据非常容易,可以为土地管理等提供高度的支持。

(四)多源数据融合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将卫星影像数据和地面数据、GIS等数据进行融合,不同数据类型能够有效利用各自的优势,互补数据的缺陷,并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入,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变得日益重要。

而卫星遥感技术则成为了有效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手段之一。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卫星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地球上的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无接触式观测和勘测的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利用卫星传感器采集地球表面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解析处理,提取出地物的信息,用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动态过程。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1.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任何时刻的土地利用信息,从而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的观察和监测。

卫星遥感技术的数据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辨别不同类型区域的比例和变化趋势,以及区域的形态等等。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的手段,可以帮助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提高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水平。

2. 海岛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海岛是土地利用变化比较复杂的区域之一,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多波段、多角度、多尺度等突出优势,能够清晰显示海岛内部的形态、纹理和颜色等特征,从而对海岛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和监测,能够更直观的反应出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

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也可以提供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通过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驱动因素。

这些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为干扰等等。

当某些驱动力因素得到分析后,就可以实施适当的政策措施,以协助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土地利用变化。

4. 农田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农田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显著的。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农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的状况和动态变化,进而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品质和产值。

同时,随着现代化的进展,农田土地利用的变化越来越复杂多变,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卫星遥感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1. 精度不高,需要人工干预卫星遥感技术虽然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但是其精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型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关键指标,如土地复合利用的类型识别、精度较高的土地利用密度等等,此时需要进行人工识别和分类。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重要工具。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准确获取大量土地利用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是指对某一特定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获取具体地理位置和频率信息来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并提供可视化的结果帮助分析和评估。

下面将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优势、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森林资源管理等。

首先,对于城市规划来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详细的地形地貌特征,帮助规划者快速判断土地类型的变化,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来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检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指导。

再次,对于森林资源管理来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监测森林面积、林木长势等指标,帮助森林管理者提前发现森林疾病和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

相比传统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土地利用信息,可以清晰地区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并能够捕捉到微小的变化。

其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和高效的数据获取方式,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土地利用信息。

再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进行历史追溯和长期监测,能够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此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析和跟踪。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有多种方法被应用于实践当中。

首先,基于像素的分类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影像中的每个像素都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数量,并进行监测和变化分析。

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的监测和管理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卫星遥感技术以其广覆盖、无时空限制等优势,成为土地利用监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重点探讨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的优势和挑战。

第二章: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卫星遥感数据主要通过卫星进行获取,其间包括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红外遥感等技术。

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和校正,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进行影像解译和分类等操作,获得土地利用类型的信息。

第三章: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对长期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模式。

同时,还可以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卫星遥感数据还可以制定和评估土地利用规划,为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第四章: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类,可以准确划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湿地等。

这对土地管理和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监测和变化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的策略依据。

第五章: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优势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其广覆盖能力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监测,避免了局部采样和人工调查的限制。

其次,其无时空限制性,可以实现对任意时间和地点的监测和分析。

此外,卫星遥感数据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等特点,可以提供丰富的土地利用信息,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用户。

第六章: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挑战尽管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变的尤为重要。

如何高效准确地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调查和分析,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订的重点。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让我们同时收集到大面积、连续观测的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带来福音。

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简介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是针对地球表面特定区域实时地、连续地、定量地获取大型遥感数据的一项技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各种波段辐射信息,拥有灵敏度高、精度高、速率快等优点,可以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了详尽的、高质量的卫星影像数据。

三、1. 土地覆盖变化检测卫星遥感能够获取多时相的土地覆盖数据,可以利用遥感图像直接观察或者基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分析,获得土地覆盖的监测结果,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定量化的参考。

2.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连续地观测到大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同时能对土地利用强度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每个地区、每段时间内的土地利用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意见。

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侧重于捕捉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特别是通过监测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进行相关自然保护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

四、总结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在研究土地分布、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能够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辐射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快速获取适当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和制定相关战略。

而且,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也为土地资源保护、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遥感数据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数据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数据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凭借其快速、宏观、多源、多时相等特点,在土地整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数据能够为土地整治提供丰富而准确的信息。

首先,通过遥感影像可以清晰地获取土地的现状信息,包括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等。

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能够精确识别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遥感影像还能反映出土地的破碎程度、形状特征等,有助于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潜力。

在土地整治的前期调研阶段,遥感数据大显身手。

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可以监测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例如,观察某一区域在过去几年中耕地的减少情况、建设用地的扩张趋势等,从而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需求。

这有助于明确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和目标,使整治工作更具针对性。

在土地质量监测方面,遥感数据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光谱分析,可以获取土地的理化性质,如土壤湿度、有机质含量等。

此外,还能监测土地的污染情况,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提升土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数据在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基于遥感影像获取的地形、地貌等信息,能够为规划道路、水利设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对整治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预测整治效果,降低决策风险。

在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影像,对比分析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保证土地整治项目按照规划顺利进行,提高整治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遥感数据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遥感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可能受到天气、传感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偏差。

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地利用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使用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来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的变化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潜在用途。

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是通过使用卫星传感器捕捉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然后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分析和解释这些数据。

这些图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进行分析。

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数计算,提供土地利用类型的定量化信息。

首先,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环境保护。

通过监测和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森林砍伐和城市扩张等问题上,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决策者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以便制定适当的政策和计划。

其次,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模式和结构,因此城市规划者需要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利用信息,帮助城市规划者识别土地利用类型、评估土地可持续利用性,并为新的城市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通过监测和分析土地利用,农民和农业决策者可以了解农田利用的状况,识别农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以便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决策。

卫星遥感图像还可以提供植被指数等相关数据,用于监测和评估农田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然而,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获取高质量的卫星遥感图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限制。

其次,卫星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这意味着需要专门培训人员来进行土地利用监测工作。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而又复杂。

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资源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土地的利用和管理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

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高分辨率、高频率和多时相的图像数据,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持续推广。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卫星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载荷检测土地表面的辐射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影像数据的信息获取技术。

它采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处理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采用轨道卫星和静止卫星两种方式进行监测。

轨道卫星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广覆盖面的特点,可以获取全球任意地区的信息。

静止卫星主要应用于热带气旋、洪涝、极端气温等自然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

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特征提取的方法,基于时序变化的方法和基于空间模式的方法。

基于特征提取的方法是通过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提取土地利用的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和空间关系等,进行分类和识别。

基于时序变化的方法是针对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分析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的差异,确定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基于空间模式的方法则是使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形态、演化特征、结构及其环境变量等进行研究。

第三章: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在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说明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3.1 中国的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是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会导致土地的大量开发和利用。

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评估中的应用探究

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评估中的应用探究

卫星遥感在土地利用评估中的应用探究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将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转化为数字数据,并利用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进行解译和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评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卫星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评估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

传统的土地利用评估通常通过野外调查和样点采集的方式,工作量大、耗时长,并且只能获取有限的样点信息。

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全面覆盖研究区域,获取大量的遥感影像数据,相比之下,其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目标地区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及变化等信息,为土地利用评估提供了全面的空间数据支持。

其次,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定量评估。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和遥感指数的计算,可以对土地覆盖类型、植被覆盖程度、土地利用强度等进行定量化评估。

这种基于遥感数据的定量评估方法,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问题,并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利用评估。

GIS 是一种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关联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提供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与其他地理要素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形成全面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多要素的综合评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评估中的应用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对遥感图像数据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得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资源利用的状况,这些信息对土地规划、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杨清华;齐建伟;孙永军【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年(卷),期】2001(000)004【摘要】选择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较多的北京市大兴区为试验区,通过分析印度IRS、韩国KOMPSAT-1、美国IKONOS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获取途径、覆盖周期、卫星运行状况、监测成本估算、技术条件和设备要求,对其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测算了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主要技术参数; 分析原始图像上各主要土地类型的灰度分布范围及其直方图特征,总结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融合图像变化信息的光谱特征.通过精度测算,确定了最大成图比例尺.比较利用高分辩率卫星IRS、KOMPSAT-1和SPOT与陆地卫星TM多光谱数据组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识别率、判对率、图斑边界吻合精度、可监测的最小图斑面积等),确定了不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与TM多光谱卫星数据组合后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识别能力,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解译标志.在解决了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实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总页数】8页(P20-27)【作者】杨清华;齐建伟;孙永军【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S127【相关文献】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J], 孙思阳;陈存义2.多源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J], 唐永航3.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J], 楼立明;顾春墚;张苏红4.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双喜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J], 廖克;成夕芳;吴健生;陈文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第31卷第6期2006年11月测绘科学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 app ingVol 131No 16Nov 1作者简介:廖克(1936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专题与综合制图、遥感制图与计算机制图、GI S 与地图应用、地学信息图谱与地图学理论等研究。

E Οmail:liao_ke@2631net收稿日期:2006Ο09Ο19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廖 克①③,成夕芳①,吴健生②,陈文惠③(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②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 518055;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耕地资源数量减少,非农业用地大量增加。

及时、精确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关系着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

本文选择地貌类型多样、社会经济发达、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北京市昌平区,在RS 、GI S 支持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制图与动态变化分析典型试验。

为了进行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获取了昌平地区俄罗斯K OC MOC 卫星1986年与1998年SP I N Ο22m 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同时获取了法国SP OT Ο5卫星2004年215m 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以及相应的分辨率略低的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

完成了1986年、1998年、2004三个年分的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并完成了1986Ο1998年、1998Ο2004年以及1986Ο2004年三个时期昌平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Ο2307(2006)06Ο0011Ο051 俄罗斯SP I N Ο2和法国SP O T Ο5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及其特征 前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射“K OC MOC ”系列卫星,通过轨道卫星上安置的两架高分辨率光学相机拍摄回收取得相片或影像数据。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土地整治项目的可研阶段,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和实施计划。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和空间分辨率,可以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可研阶段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的应用。

一、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提供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清晰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土地整治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明确城市内存在的老旧建筑、空闲地块、闲置工业用地等资源,有助于确定换地、改建、拆迁等整治方案。

二、土地变化监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变化日益加剧,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时空连续性和重复检测能力,可以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比对和变化检测,可以及时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并为土地整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例如,在城市拆迁改建项目中,可以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发现城市内的老旧建筑和闲置地块,并及时实施拆迁、改建等整治方案。

三、地形测绘和三维建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项目可研阶段还可以用于地形测绘和三维建模。

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和渲染,可以实现对地形地貌的精确测绘和三维可视化,为土地整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支持。

例如,在土地复垦项目中,可以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三维建模,实现对复垦后地貌地形的可视化,有助于设计农田水利设施和排水布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 100083)
摘要 : 选择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较多的北京市大兴区为试验区 ,通过分析印度 IRS、韩国 KOMPSA T - 1 、美国 I KONOS 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获取途径 、覆盖周期 、卫星运行状况 、监测成本估算 、技 术条件和设备要求 ,对其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 测算了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的主要技术参数 ; 分析原始图像上各主要土地类型的灰度分布范围及其直方图特征 ,总结不同土地 利用覆盖类型与融合图像变化信息的光谱特征 。通过精度测算 ,确定了最大成图比例尺 。比较利用 高分辩率卫星 IRS、KOMPSAT - 1 和 SPOT 与陆地卫星 TM 多光谱数据组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 果 (识别率 、判对率 、图斑边界吻合精度 、可监测的最小图斑面积等) ,确定了不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与 TM 多光谱卫星数据组合后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识别能力 ,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解译标志 。在 解决了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 、实用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 。 关键词 :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 ;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 TP 79 : S 12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070X(2001) 04 - 0020 - 08
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 分辩率卫星遥感数据主要指韩国 KOMPSA T - 1卫星 EOC全色光谱数据 ( 分辨率为 6 . 6 m) 、印度 IRS卫星 PAN 全色光谱数据 ( 分辨率为5 . 8 m) 和 I KONOS卫星全色光谱数据
收稿日期 : 2001 - 08 - 20 ; 修订日期 : 2001 - 10 - 12
(1) I KONOS 卫星数据 I KONOS 卫星多光谱图像可满足乡 、镇土地利用调查精度要求 , 成图比例尺为 1∶2 万 ,全色波段图像可用于 1∶1 万的土地利用现状成图 ,多光谱彩色合成图像 可以划分到 3 级地类如地物边界 、所有级别的道路 、田埂 、建筑物 。I KONOS 全色波段图像在 城市土地利用调查中可识别城市楼房排列方式 、形态 、林地内建筑物 、单棵树及林地类型 、单个 地块及边界 、城市护城河及堤坝 。
暗 很暗 均一质 中等 异质 线性 区域 矩形 、块状 团状
Hale Waihona Puke 暗 很暗 均一质 较好 异质 线性 区域 矩形 、块状 组成方式清楚
海岸 、森林
大面积
大面积
大面积
大小 复杂结构
湖 、森林 、城区 、山脊 农田 、城区 山体
中等 小面积 易判读
中等 小面积 易判读
中等 大面积 易判读
通过上述图像要素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高分辨率全色图像上 ,可以建立相关的土地类型解 译标志 。
KOMPSA T - 1 图像特征 很亮 不清楚 深灰
IRS 图像特征 亮 不清楚 灰
I KONOS 图像特征 很亮 清楚 ,针状 深灰
纹理 形状
草地 、河流 湖、水和海 ,光滑表面 水体 农田 、草地 城市 、山体 水渠、道路、地质线性体 湖 、水库 、农田 、森林 农田 城区 、森林
暗 很暗 均一质 中等 异质 线性 区域 矩形 、块状 团状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地面资源、环境 、社会与经济的主要内容都有清 晰显示 ,因此其作用和用途都是很大的 ,但是 ,对应的遥感数据量也是很大的 。如 1 m 分辨率 的卫星影像覆盖全球 ,其数据量可能不止 1 000 G 字节 ,要实现对其快速处理 ,难度非常大 。为 了压缩相关数据量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往往采用不同的数据编码方式进行记录 (表 3) 。 从表中可以看出 ,尽管 IRS 数据的分辨率比 KOMPSA T - 1 数据的高 ,但后者数据的动态范围 比前者大一倍 ,反映在图像清晰度方面 ,弥补了分辨率低的某些不足 。
首先用地形图对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纠正 ,再将 TM 卫星数据与之配准 ,或者利用地 形图对 TM 卫星数据和 KOMPSA T - 1 、IRS、I KONOS 卫星数据分别进行纠正 ,再按地理坐标 进行配准检查 ,经过这样的纠正 、配准融合后图像清晰 。
I KONOS(1 m 分辨率) I KONOS(4 m 分辨率)
- 45°~ + 45°
- 26°~ + 26°
- 45°~ + 45°
- 45°~ + 45°
1. 3 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定性 、定位是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两个关键问题 ,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 , 发
展了多种平台 、多种传感器 、多种处理技术和应用技术 。高分辨率传感器的产生使定性 、定位 的有机结合成为可能 , 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定性与定位结合在遥感综合技术中的充分 体现 。 1. 3. 1 不同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
·21 ·
(分辨率为 1 m) 。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应用而言 ,影响高分辨率数据应用效果的因素有大气 层 、天气状况 、侧视角 、空间分辨率和数据编码方式等 。 1. 1 大气层及天气状况的影响
目前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波谱 (全色和多光谱) 受大气影响较大 (表 1) 。对土地利用动态 监测来说 ,为了保证全色波段数据与多光谱数据的融合图像具有真彩色效果和监测精度 ,要求 卫星成像时对同种地物辐射特性的成像环境相似或相同 ,即成像时的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最 小 。成像地区的云 、雾或阴天时对图像的清晰度影响很大 ,通常云量 > 10 %时 ,获取的数据基 本没用 ; 当地表湿气较重时 ,所获取的图像也不清楚 。
第 4 期 ,总第 50 期 国 土 资 源 遥 感
2001 年 12 月 15 日 REMO TE SENSIN G FOR LAND & RESOU RCES
No. 4 ,2001 Dec. ,200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杨清华 , 齐建伟 , 孙永军
表 3 不同高分辨率数据的记录编码方式
卫星传感器 数据编码方式
KOMPSA T - 1 ( EOC) 7bit s
IRS( PAN) 6 bit s
I KONOS(1 m 分辨率) I KONOS(4 m 分辨率)
8bits/ 11bits
8bit s
2 高分辨率图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图像解译标志的建立是遥感图像应用与自动分析的基础 ,主要受地形因素 、图像像元混合
在星下点成像 。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和成像景幅宽度的减少 ,卫星成像时的侧视角变化幅度将 会加大 (表 2) 。当侧视角接近卫星传感器的转动上限时 ,成像不仅变形大 ,而且清晰度受到很 大影响 。
卫星传感器 成像侧视角
表 2 不同高分辨率卫星成像侧视角的动态范围
KOMPSA T - 1 ( EOC)
IRS( PAN)
(3) 土地利用信息系统数据的修改与补充 土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 : ①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与实际的有较大出入 ,两者相差 5 %~10 %。I KONOS 卫星全 色波段 (1 m 分辨率) 数据成图比例尺可达 1∶5 000 ,经过一定的实验和外业测量完全可以满足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1 万成图精度 ; ②线状地物的不连续性 ,如细小河流 、田埂 、机耕道等 ,可 充分发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线状地物识别的优势 。大兴区土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利用 IRS 全色波段 (5 m 分辨率) 数据对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进行核查 ,圈出错误图斑 ,并通过外业测 量修改图斑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基本实现了土地利用的高技术化管理 。 1. 3. 2 不同分辨率卫星数据源对成图比例尺的影响
在常规遥感应用作业流程中 ,依据一种信息源去作各种不同精度要求的专业应用 。而在 土地利用调查与资源管理中 ,特别强调的是不同比例尺的专题应用需要与其匹配的分辨率的 遥感数据源 。
(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动态监测 根据调查的内容 、范围和精度 ,可以使用不同的遥感 数据或组合数据 ,如陆地卫星 TM 数据或 TM 与 SPO T 数据组合可以很好地进行土地利用中 8 大地类的划分与面积统计 ,其精确度可与土地详查数据比拟 。
表 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光谱波段
卫星传感器
KOMPSA T - 1 ( EOC)
波段范围/ nm
510~730
IRS( PAN) 500~750
I KONOS(1 m 分辨率) I KONOS(4 m 分辨率)
450~900
450~520 520~600 630~690 760~790
1. 2 侧视角的影响 为了保证对地球表面的周期性重复覆盖 ,卫星在地球表面成像时很难保证对所有地区都
3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评价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任务之一 。在一些热点地区 、重要城乡结合部位 ,为 了详细了解并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需要采用更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监测 。 3. 1 数据处理
融合图像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基础图件 ,与 SPO T 卫星数据相比 , KOMPSA T - 1 、IRS、 I KONOS 卫星数据的准备工作有类似之处 ,为了保证融合后的图像上不同地物间界线更清 楚 ,对两种卫星数据的处理参数与 SPO T 卫星数据有所不同 。 3. 1. 1 数据纠正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试验区 。该区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 ,近几年来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较 大 ,土地变化类型较多 ,既有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 ,也有农业结构调整等 ,但在 1999 年 土地动态遥感监测中 ,利用 SPO T 卫星全色数据 (地面分辨率 10 m) 和陆地卫星 TM 多光谱数 据 (地面分辨率 30 m) ,一些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的小图斑很难发现 。
0 引言
为了解决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局限性所产生的监测误差 ,识别出地 物最小变化图斑 ,特别是复杂地区和农村小居民点的变化图斑 ,实现地物变化边界线的正确判 读 、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动态监测的衔接和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化 ,国土资源部在 2000 年度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任务中安排了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与研究 ,以通过对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如韩国 KOMPSA T - 1 、印度 IRS 和美国 I KONOS 卫星数据的研究与分析 , 为国土资源大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