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老人”冰心的养生秘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世纪老人”冰心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她不仅是文坛不老松,而且在养生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启迪。

【关键词】淡泊;品茗;心态
“世纪老人”冰心的养生秘籍
姻钟晨
冰心生于1900年10月5日,病逝于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是不折不扣的世纪老人。

冰心年轻时身体并不是很好,还经常吐血,但她却能活到将近百岁,其间的养生要领颇值得我们关注。

宁静淡泊
在82岁的时候,冰心曾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主题来总结她的养生经验。

她说:“我最喜欢诸葛亮说过的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所谓淡泊,我理解就是一个人对于物质生活不要过分奢求,安于过得清简朴素一些;宁静则是心里尽可能排除掉个人的杂念,少些私心。

这样,人生在世,不为个人私利操劳所累,把自己的志向同革命事业融合在一起,他的心胸就会宏大起来,精神就会充实起来,心情自然就可以乐观,情绪自然就会昂奋。

一个性格爽朗、心静总是愉快的人,是不会因伤神而伤身的,再加上适合自己情况的经常性锻炼,起居饮食养成一定的规律,他(她)终会健康长寿。


心境确实会对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神经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很难保证身体健康的,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稍一不慎就可能患病。

人生的旅途很难一帆风
顺,学习上的挫折、工作中的逆境、人际关系的紧张,这些都是每个人难以逃避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困难,寻求办法解决问题,攻克难关。

如果只是忧心忡忡、怨天尤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不仅悲伤,有时过度惊喜也会带来悲剧,搓麻自摸,彩票中奖,这些本是好事,但有人却因此兴奋过度而猝死。

面对人生中的大悲大喜,如果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那么健康长寿恐怕就真的会成为一种奢望了。

在冰心的福州老家,其祖父的书桌旁挂有一副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充分地描绘出祖父的恬淡而清高的性格。

”冰心很好地继承了其祖父这种性格,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是面对荣誉还是诋毁、褒奖还是批评,她都能超然物外,这是她得享高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品香茗
冰心的故乡福建长乐是我国著名的茶乡,茉莉花茶是当地的特产。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很喜欢饮茶,但据冰心回忆说,自己是“从中年以后,才有喝茶的习惯。

”冰心在青少年时期是不习惯喝茶的,“我从小就看见我父亲喝茶的茶碗里,足足有半杯茶叶,浓得发苦。

发苦的茶,我从
来不敢喝。

我总是先倒大半杯
养生圈
指南
60RRJK
开水,然后从父亲的杯里,兑一点浓茶,颜色是浅黄的。

那只是止渴,而不是品茶。

”23岁以后,冰心到美国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也是“习惯于喝冰冷的水”。

直到抗战爆发以后,冰心一家从沦陷的北平迁到云南,两年后又到了重庆。

她的丈夫吴文藻住在重庆城里,冰心和她的孩子们为了躲避日机的轰炸而住到了郊外的歌乐山。

“百无聊赖之中,我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字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

这时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的特别香冽。

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


晚年冰心的饮茶习惯是“每天早上沏一杯茉莉香片,外加几朵杭菊。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能够“理气,开郁,辟秽,和中”。

杭白菊味甘苦,性微寒,在茶水中加入杭白菊,可以提神醒脑,缓解头痛。

此外,杭白菊可以有效防止胆固醇升高,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发病的概率。

冰心在中年以后坚持饮茶,为其延年益寿添上了一块重要的砝码。

心态年轻
重视健康是无可厚非的,但物极必反,有一些老年人在养生方面过于患得患失,身体稍有不适就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终日,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冰心在步入晚年之后,始终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并没有过分关注养生,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在写作上。

“对我来说,保持健康的方法,不是讲营养、吃补药,而是一句话:在微笑中写作。

我写了一辈子,虽年纪大了,但未停笔,心情总是乐观的,写作使我增加了旺盛的活力。


生理上已经衰老的冰心从来不去想自己已经老了。

20世纪90年代初,曾有人写信给冰心,让她以“论老年”为题作文一篇,冰心在回信中说自己“想来想去,无从下笔。

”因为冰心的“朋友圈”里,没有一个
人比她年纪大,最老的也比她小几十天。

“他们在写作上也都没有停笔,如夏衍、巴金、萧乾等。

其他的都是我的小朋友,从五六岁到四五十岁的都有。

他们和我谈话或写信,虽然也有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话,但还都是朝气蓬勃、天真乐观,我们从来没有提到一个‘老’字!至于我自己呢,和儿孙们在一起谈笑,也没有关于‘老’字的话。

总的说来,我自己从来没觉得‘老’,一天又一天地忙忙碌碌地过去,但我毕竟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一天就忽然死去。

至圣先师孔子说过:‘自古皆有死’,我现在是毫无牵挂地学陶渊明那样‘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冰心在91岁的时候说自己年轻时绝想不到自己能活到如此高龄。

冰心从小就有吐血的毛病,1923年赴美留学之前,她曾到北京协和医院做彻底的检查,得到的结果不是肺痨,而是肺气枝胀大,发病的时候静卧几天就可以了,无药可治。

1958年4月,冰心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的一员到欧洲进行访问,在开往英国伦敦的列车上,又忽然大口吐起鲜血,为了不惊动其他人,冰心“悄悄地把一口一口的鲜血,吐在一个装水果的牛皮纸袋里,扔到了窗外。

”下车之后,冰心也没有多少静卧的时间,因为第二天要参加英国作家为她特意准备的欢迎酒会,她举着酒杯站了一下午。

但是从那天以后,冰心就再也没有吐过血。

每个人都渴望健康长寿,因而就有很多人畏惧衰老,对衰老的恐惧会加重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势必对身体造成损害。

冰心将生死看淡,每当听到身边朋友离世的消息,她并不感到悲伤,只是请人代送花圈。

她说:“我觉得‘死’是一种解脱,带病延年,反而痛苦。

”以释然的心态走自己的人生旅程,虽也偶有疾病缠身,但终得享高寿。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中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冰心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似乎是再贴切不过了。

61RRJ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