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庆 政 治 部 主 任 曹 家 庆
米食凡 、给得 荞红福 、军先 麦 生 子 代 共 劳 计 为 四 了 十 大 三 义 斗 借 升 来 正 粮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 遭遇战,平均走365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 军74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红军开始长征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 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 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 。 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 敌人终将被埋葬。 告别歌说明什么?
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 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 B 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2.对遵义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C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 ) 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 D 里长征结束 A、江西 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C、贵州 遵义 D、甘肃会宁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遵义会议 川 1935.1 渡乌江 长

占遵义 江
湖 遵义 贵 南
贵阳
江 突破四道封锁线 西
金 沙

中央革命根据地 福
瑞金 .

州 广 西
1934.10 央 建 红军开始 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内容: 意义:
1 、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 贵州遵义 1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 在党中央的统治。 2战的基本原则。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实现战略转移,坚 持与敌人斗争的革命情怀。 湘江战役,红军人数从出发时的8万多减少到3万多,意味着什么?
面对“前有堵截 ,后有追兵”以及军队人数锐减的危险境地,你 认为红军是否应该按照原计划行动?说一说你的理由。

吴起镇
图说历史

腊子口


西
康西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小组合作
阅读下列内容,感悟长征 精神:
《 长 征 组 歌 》 两 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革命乐观主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义精神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不怕艰难险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阻和牺牲的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革命英雄主 义气概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坚定革命理 想信念
说一说,议一议
1、 红军长征历时多久?经过哪些省份? 渡过哪些河?翻过哪些山?
2、 怎么理解“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 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句话?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 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 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 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革命的种 子,革命种子在人民中发芽、长叶、 开花、结果。
过雪山草地
上述片段歌唱了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你从中 感受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长征在宁夏
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村张友仁家的窑洞,是毛主席 长征途中第一次住的窑洞
乔德雄(乔生魁的孙子)老人 说: 毛主席住在他爷爷家窑 洞的故事
风貌改造后的乔家渠窑洞群
长城塬乔家渠
彭阳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曾是毛主席所指: “不到长城非好汉”
4.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 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D ) 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巧过金沙江 D.翻越大雪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遵义会议为什么是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提示:从遵义会议前红军面临的处境,遵义会后战争
形势的变化遵义会上的重大决议,这三个方面讨论。
遵义会议会场
遵义会议会址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三、红军长征路线
存根
一 九 三 七 年 三 月 八 日 给

经 手 人 高 永 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