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模块学习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23历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模块学习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0题)
1.(每空1分共8分)如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
④是从上述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_____________后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再用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2)①~④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
(3)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细胞器[]_____________中,提取它所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分离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①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B.图②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
C.图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由图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3.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采取人工杂交的实验方法
C.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4.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
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在较强光照下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6.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
B.由图1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分别处于图2中的BC、DE段的细胞为图1中的乙、丙
D.图1中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7.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
8.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且合成的时候有水产生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图示过程也可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中
D.④代表的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已知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由于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终发育成了一只具有生殖功能的雄蛙。
若由该蛙与正常雌蛙抱对,适宜条件下,所得后代的雌、雄性别比应是( )
A.1:1
B.2:1
C.3:1
D.1:0
10.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贮存种子②提倡慢跑③稻田定期排水④糖渍、盐渍食品⑤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D.细胞分化过程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
12.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出现老年斑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D.在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与机体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13.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分别是( )
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B.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C.①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D.①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14.(每空1分共6分)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其产生的部位是。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的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5.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
取适量小麦种子分别在2 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16.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
遗传。
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
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
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 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
17.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8.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通过下列杂交实验的结果,能判断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红花→红花②红花×红花→红花(301株)+白花(110株)
③红花×白花→红花④红花×白花→红花(98株)+白花(107株)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DNA)组成的
20.下列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都不需要加热的是( )
①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②碘液鉴定淀粉③苏丹Ⅲ鉴定脂肪④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⑤甲基绿鉴定核中的D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1)细胞膜破坏差速离心(2)②④(3)[C]叶绿体无水乙醇纸层析法(4)[A]线粒体[C]叶绿体试题分析:(1)细胞存在于细胞内,分离细胞器首先要把细胞膜破坏,然后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
(2)蛋白质、R NA属于生物大分子,②是tRNA,④是多肽。
(3)①是叶绿素,存在于C叶绿体中。
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分离用层析液。
(4)③是ATP,ATP合成场所是线粒体A和叶绿体C中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①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相同,A正确;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C正确;④分裂均等,可能是极体分裂,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孟德尔采取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包括正确的选择材料、由简以繁的研究过程、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和对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选B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空气经过A、B两瓶的过滤,为C瓶提供了O2,植物在C这个不透光的装置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通过而D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测定CO2是否产生,A正确;但若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没有二氧化碳释放,B错误;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
的种子,用此装置可测定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CO2,实验现象是相同的,C正确;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滤掉空气中的CO2,减少了实验误差,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实验能力以及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5.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产生配子种类相等,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表示雌雄配子数不等,B正确;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甲同学实验结果:DD占1/4,Dd占1/2,dd占1/4,乙同学实验结果AB,Ab,aB,ab都占1 /4,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图2AB段DNA数量增加,表示DNA复制,A正确;图1是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体细胞中有4条,B正确;图1中乙和丙都处于图2中BC段,C错误;乙细胞分裂不均等,是初级卵母细胞,其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7.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故A错;水的光解是光反应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故B错;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暗反应过程中,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故C错;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由许多个葡萄糖形成的多聚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合成,然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排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B正确;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线粒体是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XX染色体组成的雌蛙变成雄蛙,产生的精子类型是X。
与XX的雌蛙交配,雌蛙产生的卵细胞也是X,所以子代是XX,即全是雌性,选D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贮存种子应减少种子中的水分,以降低呼吸作用,
①正确;提倡慢跑是为了进行有氧运动,②正确;稻田定期排水防止植物根无氧呼吸对植物造成伤害,③正确;渍、盐溃食品是将细胞杀死,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④错;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为了抑制细菌的繁殖,⑤正确;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细胞呼吸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的结果,A正确;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
生命过程中,B正确;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C正确;细胞分化过程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D错。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存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A 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也受环境影响,B错;老年人头发变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老年斑形成是由于色素运输受阻形成的,C错;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不等于个体的衰老,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可形成ATP,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所以图中产生ATP的途径①④,人体中无②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分析、理解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4.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6分)
(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2)②①②④(3)①③
(4)1∶3试题分析:(1)葡萄糖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分解成丙酮酸,产生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呼吸需要氧,为②。
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所以①②④可在人体进行。
(3)苹果发酵产生酒精,为过程①③。
(4)有氧呼吸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6摩尔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2摩尔二氧化碳,所以比值是1:3.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5.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小麦种子萌发时能产生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同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故试管乙比试管甲含有的还原性糖多,出现砖红色的程度高于甲,丙中的淀粉没有分解,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由于斐林试剂的颜色为蓝色,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和还原性糖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3:1,A错误;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自交比为9:3:3;1,测交比为1:1:1:1,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7.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经离心后蛋白质外壳较轻在上清液中,因此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中放射性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导致细菌跟蛋白质外壳没有完全分开;故A、B正确,C错误.上述实验过程只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②组中,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③组中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表现出来的是显性性状,选B。
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9.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线粒体中没有染色体,线粒体的DNA上也有基因,A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B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0.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DNA鉴定过程需要用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选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