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检验立克次体检验支原体检验螺旋体及检验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糖:生殖道支原体、肺炎支 原体 不分解葡萄糖、利用精氨酸:人型支原 体、口腔支原体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
种类: 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溶脲脲原 体 传播途径: 性传播 垂直传播 所致疾病: 非淋病性尿道炎 早产、流产
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培养:菌落特征、形态观察、生化反应 冷凝集试验:检测冷凝集素 PCR技术:采用基因扩增技术检测支原体 的DNA
莫氏立克次体
所致疾病:地方性斑疹伤寒
传染源:鼠等
鼠
传播媒介:鼠蚤
传播方式: 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鼠
地方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 病后免疫力牢固
衣原体
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的细胞内 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 生物。
衣原体共同特征
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 有细胞壁 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二分裂繁殖 细胞内寄生 对抗生素敏感 种类: 沙眼衣原体
病毒的鉴定--最后鉴定
中和试验
已知抗体+待检病毒-→细胞培养-→观察有无细胞病变
交叉保护试验
病毒免疫动物-→2周后,用标准动物作攻击试验 不接种病毒的动物-→2周后,用标准动物作攻击试验
病毒的血清学诊断
标本采集:早期和 恢复期双份血清
急性期单份血清IgM 的测定
双份血清的IgG 的测 定
常用方法 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 酶免试验 胶乳凝集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体液免疫损伤
通过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损伤 细胞免疫损伤
通过Tc细胞和Th1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 同时造成组织细胞损伤 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艾滋病毒直接杀伤CD4T细胞
抗病毒免疫
干扰素
干扰素概念:干扰素是个体出生后,由病毒 或干扰素诱导剂刺激多种细胞所产生的一种 糖蛋白。 种类: Ⅰ型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素 Ⅱ型干扰素:γ干扰素(免疫干扰素) 干扰素的产生及干扰素的作用机制 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
病毒的分类
根据宿主不同分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 根据核酸类型分类: DNA病毒、RNA病毒 根据有无包膜分类: 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 临床分类 呼吸道病毒、消化道病毒、肝炎病毒、虫媒 病毒、出血热病毒、肿瘤病毒
亚病毒
类病毒: 只有单股RNA,无蛋白质衣壳 主要引起植物疾病
朊粒 只含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
宿主细胞
病毒增殖示意图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 释放
病毒的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病毒的异常增殖:顿挫感染、缺陷病毒 病毒的干扰现象
概念: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 胞,可发生一种病毒干扰另一种病毒增殖的 现象。 干扰机理 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竞争干扰 干扰类型:同种干扰、异种干扰、自身干扰 实际意义:指导疫苗的合理使用
免 疫
特异性抗体
制 治疗性疫苗
剂
补体结合试验
抗原-抗体
+ 补体
+ 绵羊红细胞-溶血素
病毒与抗体不对应
病毒与抗体对应
溶血
不溶血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试验: 血凝素+鸡红细胞-→红细胞凝集 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素-抗体+鸡红细胞-→红细胞不凝集
20面体立体对称
螺旋对称
RNA
Capsomere(壳粒)
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 抗磷脂抗体(梅毒反应素)对机体无保 护作用,仅供血清学试验。
微生物学检查
硬性下疳、梅毒疹 渗出液
非特异性试验
血
清
标
特异性试验
本
镜检梅毒螺旋 体
查梅毒反应素
测定梅毒螺旋体 特异性抗体
防治原则
加强性卫生教育和严格社会管理。 梅毒确诊后,宜用青霉素等药物及早 予以彻底治疗
二期梅毒
包膜
化学成分:类脂、多糖和蛋白质 类脂、多糖来自宿主细胞 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编码 包膜蛋白形成刺突
包膜蛋白的作用: 具有抗原性 参与病毒感染 可引起机体发热
病毒的增殖
病毒的增殖周期
吸附
穿入
脱壳
组装与释放
生物合成
病毒的增殖周期
吸附:特异性吸附 穿入:通过胞饮、融合、转位作用方式 脱壳: 生物合成: 病毒mRNA的转录 复制子代病毒核酸 转译子代病毒蛋白 组装与释放 芽生释放、破胞释放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与送检: 用于培养:注意时间、部位、处理、保 存 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标本 检查方法: 显微镜观察:电镜、光镜 血清学:查病毒标记物、检测特异性抗 体 病毒基因检测
病毒的分离培养
组织细胞培养:将组织或细胞模拟体 内的生理条件在试管或培养瓶内培养, 使其生存或生长,称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方法
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抗病毒免疫血清 丙球
药物治疗
抗 金刚烷胺:抑制病毒脱壳-----预防感冒
病 核苷类药物:疱疹净,阿昔洛韦
毒 药
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物:indinavir
物 抗病毒基因治疗:asODN,asON,核酶
其他: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中草药
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衣原体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与发育周期: 原体(感染型) 始体(繁殖型) 培养特性: 专性细胞内寄生 鸡胚卵黄囊接种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内毒素 、外膜蛋白
所致疾病 沙眼 包涵体性结膜炎 非淋病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性病淋巴肉芽肿 呼吸道感染
免疫性:病后免疫力不牢固
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镜检: 结膜病灶刮片Giemsa染色,查包涵体 免疫荧光染色查衣原体 碘液 分离培养 鸡胚卵黄囊接种 核酸检测
支原体“荷包蛋”样菌落
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电镜图
恙虫病立克次体
所致疾病:恙虫病
传染源:鼠等
传播媒介:恙螨
传播方式:
鼠 类
恙 螨 幼 虫
卵
成虫
稚虫
稚虫
成虫 卵
第 二 代 幼 虫
人
恙虫病传播方式
病毒
病毒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 酸,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 胞型微生物。
病毒特征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温度:病毒耐冷不耐热,应低温保存病 毒 辐射:破坏病毒核酸结构,导致病毒灭 活 脂溶剂: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 消毒剂:可灭活病毒 抗生素: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抗生素 治疗病毒性疾病无效
病毒的变异
变异类型: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抗原性变异 温度敏感性变异
变异机制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碘液染色
原体 衣原体免疫荧光染色
沙眼
独特的发育周期
外斐反应
变形杆菌OX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 行交叉凝集反应,以检测患者血外斐反应的交叉凝集
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OX19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球杆状、常用Giemsa染色, 在感染的细胞中排列不规则 培养方法: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 培养 抗原构造:与变形杆菌OX菌株有共同 抗原(用于外斐反应)
所致疾病
种类
传播媒介
所致疾病
普氏立克次体 人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 鼠蚤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螨
恙虫病
特征
有细胞壁 有DNA 和RNA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敏感
钩端螺旋体
引起钩端螺旋体病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细长、螺旋细密、两端弯曲如钩 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染成棕褐色 运动活泼 培养:适宜温度28~30℃,常用柯氏培 养基,生长缓慢 抵抗力:一般,对青霉素敏感,在水中 存活时间长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病毒结构
基本结构 (核衣壳)
辅助结构
核心 衣壳(壳粒→衣壳) 包膜
核心
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分别称DNA 病毒和RNA病毒) 控制病毒的增殖、变异、毒力等性状 除去病毒衣壳仍具有感染性的核酸称感染 性核酸
衣壳
化学成分为蛋白质 构型:螺旋对称、20面体立体对称、复合 对称 具有保护核酸的作用 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参与感染
隐性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获得免疫 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 慢性感染 潜伏感染: 慢发感染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影响细胞的生命力 杀细胞感染 非杀细胞感染 细胞融合 形成包涵体: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普通光学显 微镜下可观察到胞浆或胞核内出现圆形或卵圆形 的斑块状结构 细胞转化 细胞凋亡
支原体
概念: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 上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滤菌器,并能 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 核细胞型微生物。
形态染色
无细胞壁,能通过滤菌器 高度多形性 革兰阴性,不易着色 常用吉姆萨染色,呈淡紫色
培养特性
细胞膜含胆固醇 营养要求高 二分裂繁殖为主 生长缓慢 “荷包蛋”样菌落
原代培养:如原代猴肾细胞等 次代培养: 二倍体细胞株:如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传 代株W1-38 传代细胞系:多为肿瘤细胞或突变的二 倍体细胞,如Hela细胞、Hep-2细胞等
鸡胚接种
鸡胚接种的优点 鸡胚接种的缺点 鸡胚接种部位
卵黄囊接种 尿囊腔接种 绒毛尿囊膜接种
动物接种
病毒的鉴定--初步鉴定
动物感染:根据病毒感染动物的表现初 步判断 鸡胚接种:根据接种部位不同,收获不 同材料,进行观察 细胞培养:细胞病变效应 红细胞吸附 干扰作用 物理化学实验
NK细胞
非特异性杀伤 不受MHC限制 通过依赖抗体的杀伤作用(ADCC) 不依赖抗体的杀伤作用(自然杀伤) 干扰素可调节NK细胞的杀伤作用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 中和抗体:阻止病毒吸附 依赖抗体的细胞毒作用(ADCC):杀 伤病毒寄生的细胞 细胞免疫的保护作用 TH1:释放细胞因子 效应Tc(CTL):特异性杀伤病毒寄生 的细胞
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需用电子显 微镜观察 非细胞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 核酸组成, 核酸类型单一:只含一种核酸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以复制方式增殖 抵抗力特殊:耐冷不耐热,对抗生素不 敏感
病毒的基本性状和分类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体:指完整的、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 毒颗粒。 病毒的测量单位:纳米(nm) 病毒形态:球形、杆形、丝状、弹状、砖形 蝌蚪形等 研究病毒大小和形态的方法: 电子显微镜 超滤膜法 超速离心法
临床特征: 钩体血症:“眼红腿疼淋巴大;寒热酸 痛一身乏” 临床类型: 流感伤寒型 黄胆出血型 肺出血型 肾功衰竭型等
免疫性
病后对同型钩体有牢固免疫力 以体液免疫抗感染为主
微生物学检查
血清学诊断 检测特异性抗体
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治原则
防鼠、灭鼠,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 流行地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治疗首选青霉素
梅毒螺旋体
是引起梅毒的病原体 梅毒属性传播疾病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两端尖直、螺旋细密规则、运 动活泼 培养特性:不易人工培养 抗原性:
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凝集抗体 复合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梅毒反应素
抵抗力:极弱,对青霉素、四环素等敏感
致病性
致病物质:荚膜样物质、粘多糖酶 所致疾病--梅毒 后天梅毒--经性接触传染 临床分期 一期梅毒: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二期梅毒:全身梅毒疹 三期梅毒:皮肤粘膜溃疡、侵犯内脏器官或组织 先天梅毒--经胎盘传给胎儿 胎儿表现为流产、死胎 出生后表现为锯齿形牙、鞍形鼻等
+++ +++
_
变形杆菌
OX2
+ + _
OXK
_ _ +++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
主要性状
支原体
细菌L型
来源 返祖 遗传
自然界中独立存在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变 成细菌 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细菌细胞壁缺陷的变异 型
除去抗生素等诱因可回 复为细菌原有形态
在遗传上与原菌相关
培养 培养基中需加入胆固醇 一般不需要胆固醇
(分子量3.0×104 ) 与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症、脑组织 海绵状淀粉样变(疯牛病)等有关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感染方式
水平传播:
通过黏膜表面: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 道 通过皮肤传播:媒介昆虫叮咬皮肤 医源性传播:经输血、注射、拔牙、手术等 垂直传播: 经胎盘传播 经产道传播
病毒感染的类型
支原体与细菌的区别
性状
支原体
细菌L型
滤过性
有
有
细胞壁
无
无
油煎蛋状菌落 形成
形成
对青霉素
抵抗
抵抗
对胆固醇需要 生长需要
不一定需要
来源
自然界、人与动物 由细菌在环境条件下诱导形成
回复变成细菌 不能
能
遗传性
与细菌无关
与原细菌相同
立克次体共同特点
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革兰染色阴 性,多呈球杆状 专性细胞内寄生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 多引起人畜共患病 对抗生素敏感
病毒的分离培养
三大培养技术 动物接种 鸡胚接种 细胞培养
细胞病变效应 (C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