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r15SiMn电弧炉炼钢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料平衡计算
1 计算所需原始数据
基本原始数据:冶炼钢种及成分(见表1);原材料成分(见2);炉料中元素烧损率(3);其他数据(见表4)
表1 冶炼钢种及其成分
①按末期含量比规格下限低0.03%~0.10%(取0.06%)确定(一般不低于0.03%的脱碳量);
②按末期含量0.015%来确定
2 物料平衡基本项目
收入项有:废钢、生铁、碳粉、石灰、萤石、电极、炉衬镁砖、炉顶高铝砖、火砖块、铁合金、氧气和空气。

支出项有:钢水、炉渣、炉气、挥发的铁、碳粉中挥发分。

3 计算步骤
以100kg金属炉料(废钢+生铁)为基础,按工艺阶段分为熔化期和氧化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汇总成物料平衡表。

第一步:熔化期计算。

(1)确定物料消耗量:
1)金属炉料配入量。

废钢和生铁按75kg和25kg搭配,不足碳量用碳粉来配。

其结果列于表5。

表5 炉料配入量
*碳烧损率25%。

0.515/(0.75×0.8221)=0.835
2)其他原材料消耗量。

为了提前造渣脱磷,先加入一部分石灰(20kg/t(金属料))和矿石(10kg/t(金属料))。

炉顶、炉衬和电极消耗量见表4。

(2)确定氧气和空气消耗量:耗氧项包括炉料中元素的氧化,碳粉和电极中碳的氧化;而矿石则带来部分氧,石灰中CaO被自身S还原出部分氧。

详见表6。

*令铁烧损率为2%,其中80%生成Fe2O3挥发掉成为烟尘的一部分;20%成渣。

在这20%中,按3:1的比例分别生成(FeO)和(Fe2O3)。

如表4中所述,应由氧气供给的氧为50%,即3.085×50%=1.543,空气应供氧1.543-0.270=1.273kg,由此可求出氧气与空气的实际消耗量如表7
上述1)+2)便是熔化期的物料收入量。

(3)确定炉渣量:炉渣源于炉料中Si、Mn、P、Fe等元素的氧化产物,炉顶和炉衬的蚀损,碳粉和电极中的灰分,以及加入的各种熔剂。

结果见表8。

几点说明:
①Fe的消耗量,按表6中注释97.759×2%×20%=0.391
②石灰中氧化钙的计算,石灰中自身S还原消耗0.002kgCa
③矿石中的Fe2O3假设全部还原,还原得到的铁为1.000×0.8977×112/160=0.628kg
(4)确定金属量:金属量Q i=金属炉料重+矿石带入的铁量-炉料中C、Si、Mn、P和Fe的烧损量+碳粉配入的碳量=100+0.628-3.194+0.515=97.949kg。

(5)确定炉气量:炉气来源于炉料以及碳粉和电极中碳的氧化物CO和CO2,氧气带入的N2,物料中的H2O及其反应产物,游离O2及其反应产物,石灰的烧减(CO2),碳粉的挥发分。

计算结果列于表9。

表9 炉气量计算
*计算条件:常温(20℃)、常压(0.1MPa)下空气相对湿度为70%,20℃的饱和蒸汽压为0.0023MPa
先求空气体积1.273/32×22.4+4.262/28×22.4=4.301m3
再求湿空气体积4.301×(273+20)/273×0.1/(0.1-0.0023)=4.725 m3
空气中水蒸气密度ρ=m/V=M×P/RT=18×2.3×70%/(8.314×293)=0.0119kg/m3
空气含水量4.725×0.0119=0.056kg
(6)确定铁的挥发量:有表6中设定,铁的挥发量为:97.759×2%×80%=1.564kg。

上述(3)+(4)+(5)+(6)便是熔化期的物料支出量。

由此可列出熔化期物料平衡表10。

表10 熔化期物料平衡表
注:计算误差=(111.676-111.298)/111.676×100%=0.34%。

第二步:氧化期计算。

引起氧化期物料波动的因素有:扒除熔化渣,造新渣;金属中元素的进一步氧化炉顶、炉衬的蚀损和电极的烧损。

(1)确定渣量:
1)留渣量。

为了有利去磷,要进行换渣,即通常除去70%左右熔化渣,而进入氧化期只留下30%的渣。

其组成见表11。

2)金属中元素的氧化产物。

根据表3给出的值可以计算产物量,详见表11。

3)炉顶、炉衬的蚀损和电极的烧损量。

根据表4的假定进行计算,其结果一并列入表11。

4)造新渣时加入石灰、矿石和火砖块带入的渣量。

见表11。

表11 氧化期渣量的确定
*石灰中CaO被自身S还原,消耗0.003kgCaO。

渣量计算的几点说明:
关于石灰消耗量:由表11可知,除石灰带入的以外,渣中已含SiO2=0.262+0.124+0.003+0.005+0.001+0.058+0.304=0.757kgCaO=0.535-0.016+0.001+0.006+0.013+0 .003=0.542kg。

取碱度 3.5,故石灰加入量为:[R∑(SiO2)-∑(CaO)]/[%CaO石灰-R%SiO2石灰]=2.108/(88.00%-3.5×2.50%)=2.660kg
关于磷的氧化量:根据表6,可近似求得[(0.073-0.033)/97.949-0.015%]×97.949=0.025kg。

关于铁的烧损量:一般可以设定,当氧化末期金属中含C约0.90%时,渣中∑Fe约达7%;且其中75%为(FeO),25%为(Fe2O3)。

因此,渣中含(FeO)为7%×75%×72/56=6.75%,含(Fe2O3)为7%×25%×160/112=2.50%,由表11知,除FeO和Fe2O3以外的渣量为2.880+0.824+0.281+0.331+0.288+0.086+0.027=4.717kg,故总渣量=4.717/(100-6.75-2.50)%=5.198kg。

于是可得(FeO)=0.351kg,(Fe2O3)=0.130kg。

其中,有Fe氧化生成的(FeO)和(Fe2O3)分别为0.238kg和0.056kg。

(2)确定金属量:根据熔化期的金属量以及表11中元素烧损量和矿石还原出来的铁量,即可得氧化末期的金属量为
97.949-(0.058+0.113+0.025+0.224+0.009+0.318*)+0.628=97.830kg
(*为碳的烧损量近似值,即1.70(1-30%)-0.89%×97.949=0.318kg)
(3)确定炉气量:计算方法如同熔化期。

先求净耗氧量(见表12),再确定氧气消耗量(见表13),最后将各种物料或化学反应带入的气态产物归类,从而得其结果(见表14)。

表12 净耗氧量的计算
如表4中所述,应由氧气供给的氧为50%,即0.923×50%=0.462,空气应供氧0.462-0.275=0.187kg,由此可求出氧气与空气的实际消耗量如表13
表13 氧气和空气实际消耗量
表14 炉气量
表 15 熔化期和氧化期综合物料平衡表
注:计算误差=(117.470-117.404)/117.470=0.06%。

表16氧化末期各金属成分
二、热平衡计算
以100kg金属料(废钢+生铁)为基础。

1 计算热收入Q s
(1)物料的物理热。

计算结果列于表17。

(2)元素氧化热及成渣热。

计算结果列于表18。

(3)消耗的电能。

根据消耗的热量确定,为92294.71kJ。

详见下面的计算。

表17 物料带入的物理热
注:其他入炉原料都假设是25℃
表18 元素氧化热及成渣热
*因熔化期和氧化期所需要的O2量50%由氧气提供,由表3和13可知,该气态O2总用量为1.543+0.462=2.005kg。

其中,氧化成Fe2O3的量为1.662(见表6) 所需氧量为1.662×48/112=0.712kg。

其余O2均设定为将铁氧化成FeO,即该部分Fe的氧化量为(2.005-0.712)×56/16=4.526kg.这些铁为金属中C、Si、Mn、P提供部分氧源。

2 计算热支出Q z
(1)钢水物理热Q g。

该钢熔点为1536-(0.891×70+0×8+0.086×5+0.015×30+0.024×25)-6=1466℃;出钢温度控制在中下限,本计算中取1600℃。

则:
Q g=97.830×[0.699×(1466-25)+272+0.837×(1600-1466)]=136122.33kJ
(2)炉渣物理热Q r。

计算结果见表19。

表19 炉渣物理热
(3)吸热反应消耗的物理热Q s。

详见表20。

表20 吸热量
(4)炉气物理热Q x。

令炉气温度为1200℃,热容为1.137 kJ/(kg·K),由炉气量可得:
Q x=9.316×[1.137×(1200-25)]=12445.94kJ
(5)烟尘物理热Q y。

将铁的挥发物计入烟尘中,烟尘热容为0.996kJ/(kg·K);则得:
Q y=(1.564+0.600)×[0.996×(1200-25)]=2532.53kJ
(6)冷却水吸热Q l。

如炉子公称容量为30t,冷却水消耗量为20m3/h,冷却水进出口温差为20℃,冶炼时间平均为1h,则得:
Q l=(20×1000×1×4.185×20)/300=5580.00kJ/100kg(金属料)
(7)其他热损失Q q。

包括炉体表面散热热损失、开启炉门热损失、电极热损失等。

其损失量与设备的大小、冶炼时间、开启炉门和炉盖的总时间以及炉内的工作温度有关。

时间表明,该项热损失占总热收入的6%-9%,本设计中取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课程设计
(8)变压器及断网系统的热损失。

一般,该热损失为总热收入的5~7%。

本计算取5%。

令炉子总收入等于Q s,则:
Q s=136122.33+17162.48+7158.23+12445.94+2532.53+5580.00+Q s×(8%+5%)
即 0.87Q s=181001.51
Q s=208047.71kJ
故应供应电能为:208047.71-521.33-49059.00=158467.38kJ;Q q=208047.71×8%=16643.82kJ;Q b=208047.71×5%=10402.39kJ。

总热平衡计算结果列于表21。

表21 热平衡表
①单位电耗计算:因1kJ=2.773×10-4kW·h,故单位电耗为(158467.38×2.773×10-4)×1000/97.830=449.2kW·h/t(钢水)。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