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17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7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
遗传讲义
[学生用书P123])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3)方法:类比推理法。
2、实验证据(1)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的过程和现象P 红眼(♀)白眼(♂)
↓F1
红眼(♀、♂)
,F1♀、♂交配FF2 红眼(♀、♂) 白眼(♂)比例:
3 ∶ 1(2)实验现象的解释♂配子♀配子
1/2XW1/2Y1/2XW1/4XWXW(红眼)1/4XWY(红眼)1/2Xw1/4XWXw (红眼)1/4XwY(白眼)(3)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后来摩尔根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摩尔根也是利用类比推理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吗?提示:不是,利用假说11改编)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黄身和白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答案:D
2、(必修2 P37第一段文字改编)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 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性状,雌性均为非芦花性状。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
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表现型雄鸡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答案:C
3、思维诊断(1)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叙述①(xx 高考江苏卷T4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②(xx东北师大附中期末T20A)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上有许
多宽窄不一的横纹,这些横纹便于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③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④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⑤生物的性别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2)判断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①(xx曲阜师大附中期末T26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②白眼残翅雌果蝇(bbXrXr)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③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8。
(√)④交叉遗传就是隔代遗传。
()⑤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Z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考点一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学生用书P124]
1、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存在XY型和ZW型两种性别决定类型。
性染色体类型XY型ZW型雄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 常染色体+ZZ雌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X常染色体+ZW生物实例人及大部分动物鳞翅目昆虫、鸟类
2、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分析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
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1)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区段基因型(隐性遗传病)男正常男患者女正常女患者ⅠXBY
B、XBYb、XbYBXbYbXBX
B、XBXbXbXbⅡ1 (伴Y遗传)XYBXYbⅡ2 (伴X遗
传)XBYXbYXBX
B、XBXbXbXb(2)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Ⅰ区段,则有♀XaXaXaYA♂♀XaXaXAYa♂↓
↓♀XaXa XaYA♂
♀XAXa XaYa♂因此Ⅰ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仍有关。
(3)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Ⅱ1区段为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Y遗传;Ⅱ2区段为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其上的遗传为伴X遗传。
3、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1)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伴性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________一定是患者,如红绿色盲症。
(2)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________一定患病,如抗VD佝偻病,该种病的发病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3)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________。
(4)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该区段上的基因也与性别相关联。
[答案] (1)父亲、儿子(2)母亲、女儿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男性(4)同源区段Ⅱ伴性遗传的类型、特点及基因位置类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基因位置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患者基因型XbXb、XbYXAX
A、XAXa、XAYXYM(无显隐性之分)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患者全为男性;(2)遗传规律为父传子、子传孙举例血友病、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外耳道多毛症
考查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1、(基因位于X或Z染色体上)(xx安徽皖南八校二联)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性别决定类型相对性状及基因所在位置果蝇XY型:
XX(♀),XY(♂)红眼(W),白眼(w),X染色体上鸡 ZW型:
ZZ(♂、ZW(♀)芦花(B)、非芦花(b),Z染色体上
A、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B、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白眼,雄果蝇均为红眼
C、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
D、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解析:选D。
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即XWXW、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A错误;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子代中雌果蝇XWXw均为红眼,雄果蝇XwY均为白眼,B 错误;芦花公鸡有两种基因型,即ZBZ
B、ZBZb,与非芦花母鸡ZbW交配,子代中不可能出现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C错误;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交配,子代中公鸡ZBZb均为芦花,母鸡ZbW均为非芦花,D 正确。
2、(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人类的性染色体为X和Y,存在同源区段(Ⅰ区)和非同源区段(Ⅱ区,X染色体特有的为Ⅱ1区、Y染色体特有的为Ⅱ2区)。
下列关于单基因伴性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B、位于Ⅰ区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正常
C、位于Ⅱ1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应患病
D、位于Ⅱ2区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解析:选A。
位于Ⅰ区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如男性患者为杂合子且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他的母亲可能正常,A 错误。
以伴性遗传原理考查性染色体异常现象的分析
3、(与细胞分裂异常结合)(xx海口市高三调研)如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
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3号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
A、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由图可知,图中1号的基因型为XbY,2号的基因型为XbXb,3号的基因型为XbXbY。
若是1号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应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若是2号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应是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断裂后,两条子染色体移向了细胞一极。
4、(与染色体变异结合类型)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
但果
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XXYXXXXYYYYOYXO性别雌性雄性雄性育性可育死亡可育死亡死亡不育
A、表中结果显示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
B、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3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
C、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两种类型解析:选B。
由题表中结果可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会影响果蝇的性别;XrXrY的个体可产生四种卵细胞,即XrXr、XrY、Xr、Y,XRY的个体可产生两种精子,即XR、Y,则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最多有8种,但XXX型和YY型的后代死亡,因此,后代中最多出现6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YY、XY两种类型。
染色体变异后,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用遗传图解解决(1)部分基因缺失:可用0代替缺失的基因,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a基因缺失,则变成XAX0XAY→XAX
A、XAY、X0X
A、X0Y。
(2)染色体缺失:可用0代替缺失的染色体,然后分析遗传图解,如XAXaXAY,若Xa缺失,则变成XA0XAY→XAX
A、XAY、0X
A、0Y。
考点二探究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学生用书P126]
1、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皆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①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都表现同一亲本的性状,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 BB(♀)bb(♂) 反交P bb(♀)BB(♂)
↓
↓F1
Bb
F1
Bb②若正交后代全表现为甲性状,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表现为甲性状,雄性全表现为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遗传图解如下:正交P XBXBXbY 反交P XbXbXBY
↓
↓F1 XBXb XBY
F1 XBXb XbY(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的方法。
①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
遗传图解如下:P
XbXb
XBY↓F1
XBXb
XbY②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
遗传图解如下:P
bb(♀)
BB(♂)↓F1
Bb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的判断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基本推论一: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基本推论二: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的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Ⅱ区
段上,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种。
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段上,则自然种群中由此两对等位基
因组成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
若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上,则该种群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
状的基因(
A、a)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上,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选取
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
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答案] (1)5 15 XAY
A、XAYa、XaY
A、XaYa (2)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①雌、雄个体中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②雄性个体都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分布与伴性遗传的关系(1)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情况分为三种:一是等位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二是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三是等位基因在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属于伴性遗传,后代性状都与性别相关联,且都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同。
(2)若等位基因A 与a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则在雌性个体中可形成XAX
A、XAXa、XaXa3种基因型,雄性个体中可形成XAY、XaY2种基因型,共5种基因型。
(3)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上,在一个群体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X
A、XAXa、XaXa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Y
A、XAYa、XaY
A、XaYa4种。
(4)将基因可能分布的两种情况依次代入,并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分析,即可获得答案。
1、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
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
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B、如果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株全为野生性状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雌、雄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解析:选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YA和XX,子代中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故A正确。
如果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Y和XaXa,子代中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故B正确。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亲本中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根据题中信息“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若该株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则后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故C错误。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代中雌、雄植株都有一半是野生性状,一半是突变性状,故D正确。
2、已知果绳的直毛与分叉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绳亲本,如何通过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1)实验步骤:取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正交和反交(或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正交和反交)。
(2)结果及结论:若正、反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1)直毛雌果绳分叉毛雄果绳(或直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 (2)性状表现一致
3、正常刚毛与截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若控制刚毛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正常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BY
B、XBYb、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表示为XBY。
现有各表现型的纯种果蝇,欲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1)方法:用表现型为________的雌果蝇和________的雄果蝇杂交,记录子代的性状表现。
(2)结果分析:若子一代
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1)截刚毛正常刚毛(2)
雌、雄果蝇全为正常刚毛雄果蝇全为截刚毛,雌果蝇全为正常刚毛,
[学生用书P127])[核心体系构建][填充] ①测交验证②基因在染色体上③伴X隐性遗传④伴Y遗传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范答题必备]
1、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两个学说(1)萨顿: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摩尔根: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分析(1)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果蝇,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2)F1雌雄交配,F2红眼和白眼果蝇比是3∶1,说明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若白眼果蝇总是雄性,则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五大特点(1)隔代遗传;(2)交叉遗传;(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女性患病,其父亲、其儿子必患病;(5)男性正常,其母亲、其女儿均正常。
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五大特点(1)代代遗传;(2)交叉遗传;(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4)男性患病,其母亲、其女儿均患病;(5)女性正常,其父亲、其儿子均正常。
,
[学生用书P127])
1、(xx山东潍坊月考)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基因为
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
1∶1∶1∶1解析:选D。
不同的遗传方式正反交后子代性状会有不同的表现规律,这些规律可用来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类型,A 正确;反交结果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说明眼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正确;从正交结果可以看出,暗红眼为显性,在两种杂交结果中,雌性果蝇基因型相同,C正确;正交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 和XAY,自由交配后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暗红眼∶朱红眼=1∶1,D错误。
2、(xx北京二校期末检测)果蝇的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交配得F2,则下列关于杂交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和红眼短翅
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
C、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代为AaXBXb和AaXBY,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A错误;F2雄果蝇为X-Y,Y染色体来自父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B正确;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41/2+1/41/2=1/4,C错误;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为3∶1,D错误。
3、(原创题)某种果蝇的眼色有暗红眼、朱红眼和白眼。
现用纯种朱红眼果蝇和纯种白眼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暗红眼雌蝇为双杂合
C、F2中暗红眼果蝇有6种基因型
D、F2中朱红眼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暗红眼解析:选D。
根据题意,控制眼色的基因(假设为
A、a和
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一对为X染色体),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F1暗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B项正确;F1暗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暗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F2中暗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有23=6种基因型,C项正确;F2中朱红眼(AAXbY或AaXbY)与白眼果蝇(aaX -X-)杂交,后代有可能出现暗红眼,D项错误。
4、(致死类)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如果褐色
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B、2/3与2∶1
C、1/2与1∶2
D、1/3与1∶1解析:选B。
雌兔为(XTO),雄兔为(XtY),两兔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分别为XTXt、XtO、XTY、OY,因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因此子代只有XTXt、XtO、XTY三种基因型的兔,且数量之比为1∶1∶1,子代中XTXt为褐色雌兔,XtO为
正常灰色雌兔,XTY为褐色雄兔,故子代中褐色兔占2/3,雌雄之比为2∶1。
5、(xx高考安徽卷)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和
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杂交1 ♂甲乙♀
杂交2 ♀甲乙♂↓ ↓雌雄均为褐色眼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解析:选B。
由题干和杂交
1、2组合分析可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鸟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由于控制鸟类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可以判断两对基因中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可排除A项。
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可排除D项。
杂交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表现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
杂交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
6、(xx高考全国卷Ⅱ)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
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
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解析:(1)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女孩的基因型为AA时,2个A基因一个来自于父亲,一个来自于母亲。
由于祖父和祖母的基因型均为Aa,其父亲的A基因可能来自于该女孩的祖父也可能来自于祖母。
同理也不能判断来自于母亲的A 基因的来源。
(2)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女孩的基因型为XAXA,则其父亲的基因型一定是XAY,其中XA必然来自于该女孩的祖母,而Y基因来自于其祖父;该女孩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若该女孩母亲的基因型为XAXA,则XA 可能来自于该女孩的外祖父也可能来自于外祖母,若该女孩母亲的基因型为XAXa,则XA来自于外祖父,因此不能确定母亲传递给该女孩的XA基因是来自于其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1)不能。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