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习作7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7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七
教学要求:
1.晴朗的夜晚,远眺皎洁的月亮,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妙的遐想。
2.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4.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
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关于月夜的插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想象。
1.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晴朗的夜空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月缺月圆、繁星点点、流星飞逝……你们还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学生交流谈话)
2.描述,激发想象:美好的情景总能激起人无限的遐想,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啊飞……
二、激发情感,放飞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看月夜星空图,进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飞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思考、编撰故事.
三、激发练说,追求个性
1.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好吗?
出示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2.学生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组内互相交流、评议。
(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法,练习写作
1.学生自主构思,动笔写作。
2.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文体不限。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4.完成习作后自读,发现问题自行修改。
5.请同学们把习作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和他们一起修改。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15、刷子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
认识课文中的10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
教学重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
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
(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
(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
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
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的人叫“剃刀陈"……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
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zhàn)、和(hè)着琴音、必得(děi)、发怔(zhèng)、调(tiáo)浆、天衣无缝(fèng)
3。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三、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
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
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用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
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
──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
──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
──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
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自信)
6.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7。
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8.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刷墙技艺的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但可从这些描写中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
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
出示最后一小节.
2.为什么说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总结:这篇文章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起初,徒弟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一个小粉点也没发现,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是黑裤烧了个洞,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刷子李”确实技艺高超.但他的绝活是经过不断磨练,不断进取的结果。
“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感触很深,获益多多。
五、课后作业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夸一夸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刷子李
技艺高超
(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参考资料: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
他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
他以学者式的渊博和缜密,有条不紊地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
其实,这些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保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的意义……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
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25 詹天佑
一、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几个典型事例来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2。
抓住关键语句,品析语言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语言文字的表达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清晰准确.
4.借助资料阅读理解;借助词语展开想象训练;借助语言展开联想练习。
5.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通过了解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中的难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表现、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二)1.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既动笔墨又读书"和注意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创设情境--多层次情感朗读——想象、联想训练-—练笔跟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四、使用教材的构想
《詹天佑》一课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训练重点是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情感;通过想象和联想,是学生感受人物品质;通过练笔升华学生对人物情感的体验感受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略)
(二)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略)
(三)抓住主线,理清脉络(略)
(四)介绍有关詹天佑的资料,对人物及时代背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略)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主题
1。
同学们,中国这个已经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曾经有无数感动过我们的人,他们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哪些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脑海中.
(预设:学生介绍几位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人,比如:李时珍、岳飞、祖冲之、张衡、孔子……简单介绍。
)
【设计意图:由历史中感动我们的人物自然的引入本课的主人公詹天佑,明确詹天佑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大家刚才谈了很多在你心中留下烙印的中国的人物,各有各的充分理由.有这样一个人,虽然他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他就是--詹天佑【师板书:詹天佑】。
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资料介绍了詹天佑,初步认识了他,(深情地叙述)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怀念的名字,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每一次读《詹天佑》这篇课文,老师总一次次被一种强烈的情感感动着。
你们也想和我一样体会这份感动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詹天佑,认识詹天佑。
(二)导入新课,创造阅读话题
1.一提起詹天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就是——(生:京张铁路。
)【师板书: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始建于1905年, 2005年是京张铁路建成100周年,人们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来庆祝这一有意义的时刻.
[课件显示庆典活动以及詹天佑的铜像和邮票]
2。
看到人们为纪念一条铁路而进行这么隆重的庆祝活动时,你脑中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学生汇报:为什么一条铁路会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如此重的份量?……)
3。
看了这些材料,老师也和大家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其实,大家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已经对这些问题有了简单的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一条铁路的诞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京张铁路在咱们中国人心头有这样重的份量呢?今天就让我们到《詹天佑》这篇课文当中深入理解、体会吧。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让我们为之感动的工程师詹天佑。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汇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板书:杰出爱国】
(三)细读课文,感受感人瞬间
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快速浏览,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有了一个整体的回顾。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一定有许多的细节让我们难以忘怀,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100多年前的施工现场,捕捉那一个个令我们感动的场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细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言行,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受感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来感受人物的品质】
2.预设学生可能找到的关键句:
(1)“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a.课文说“遇到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从4-6自然段里边找一找。
(学生默读课文,并抓住文章中描写困难的关键语句进行体会和汇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表达。
)
b。
老师将课文中描写詹天佑遇到困难的部分词语摘录了下来,请大家自己读读。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狂风怒号黄沙漫天隧道渗水攀山越岭坠入深涧
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这些词语,想象一下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仿佛浮现出哪些画面?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语言内涵,感受詹天佑修筑铁路是所遇到的困难.】
(学生结合关键词语谈自己脑中的画面,感受詹天佑筑路的艰辛.)
这一切,就是詹天佑生活、工作、战斗的地方.了解了这些,你再来读读他在困难面前是怎么想的句子,你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屏幕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
c.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除了刚才我们读到的困难之外,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困难。
老师从课外资料中摘录了一份:
[屏幕出示以下文字,并配以背景音乐]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
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
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居庸关隧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偷窥,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看中国人出洋相。
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
铁路恰经其坟地,他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来贿赂,要求改道。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吗?
(预设: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感受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的内忧外患。
)
【设计意图:借助课外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理解体验,全面感受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不易。
】
了解到了这些,你再来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
[屏幕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意境中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决心。
】
这就是詹天佑,一个不屈不挠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们接着交流,4—6自然段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过程中还有那些言行让你深受感动?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课件出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请同学们特别注意“精密”这个词,读着这个词,你有什么体会,想一想,究竟有哪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如此认真呢?
(预设: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詹天佑可能在哪些小事中如此的认真,如:一颗螺丝钉的松紧,一个坡度的大小,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设计意图:借助语言展开想象练习,引导学生在联想中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
这就是詹天佑,一个事无巨细,事事要求精密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 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詹天佑的言行、想法,还要特别关注三个工程难关,因为这三个工程难关的攻克对于整个京张铁路的顺利通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詹天佑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克服这一个个的工程难关,他的方法是怎样实施的,又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利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注意,一会儿汇报的时候要讲清自己是根据课文中哪些字眼来进行绘图的,并谈谈你对这种设计的体会.
(学生利用四人小组合作结合文章内容绘图,汇报时要讲明自己是根据文中哪些字眼来绘图的,并根据所绘的图形谈对设计的体会,从而感受詹天佑的杰出。
)【设计意图:根据语言文字的描写来进行绘图理解,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清晰准确.】
同学们感受的很深入,图也画的很到位,这都源自于文章语言准确的表达。
可见在写文章时能够将意思准确的表达是多么的重要啊.
(四)深入探究,感受历史震撼
1。
刚才我们穿越历史,抓住一些细节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但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当中让我们深受感动的细节,不仅仅是这一些呀!究竟是什么激起了詹天佑筑路的热情,为什么这样一条长度仅仅为200公里的铁路会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如此中的分量呢?请同学们特别关注一下课文的2、3两个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两段文字中,哪些句子让你内心难以平静.请大家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并且边读边试着完成这样的体验填空。
【大屏幕出示研读体验题目】
读着课文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当读到( )这个句子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屈辱、振奋、担心……),因为().
【设计意图:借助语言文字的描写进行联想练习,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
】
2.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读着这一段文字,心情一定是很不平静的。
来,说说你读完后的内心感受?你是怎么写的就用怎样的语气去读。
(学生完成填空)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予以及时评价。
〉
3。
同学们,你可还记得八国联军在圆明园放的那一把罪恶之火,看着帝国主义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辱掠,如今因为一条铁路的修筑还对我们进行阻挠、要挟,面对他们的丑恶嘴脸,面对他们的种种罪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你们能容忍他们抢走我们的筑路权吗?你们心中最期盼的是什么呢?
(预设:希望有自己的工程师来修路,为中国人争气。
)
4。
在这危难的时候,是谁挺身站了出来?(詹天佑)
面对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着一路的高山深涧,面对着国人的殷殷期盼,詹天佑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詹天佑所面临着的巨大压力,我们无法想象。
但是詹天佑有没有犹豫?——没有。
有没有放弃?—-没有。
有没有动摇?——没有。
从哪句话看出来?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5.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很多困难,他总是想,读——
【屏幕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
6. 正是凭借着对中国铁路事业的执着,凭着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凭着自己的才华,詹天佑终于带领他的工程人员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吧——1909年8月11日,那是京张铁路竣工的日子.詹天佑提前完成京张铁路修筑计划,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5600万人民币,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去感受这个奇迹。
生齐读最后一段。
(五)练习写话,抒发内心情怀
1.虽然我们与詹天佑从未谋面,但是他那一言一行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想现在每个同学心中都在为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而鼓舞、呐喊,那就让我们将心中的感动转化为真挚的语言写下来,注意要写出詹天佑令你感动之处。
(音乐渐起)课件屏幕出示:
请将你心中的感动转化为真挚的语言,让它随着你的笔尖流泻,将詹天佑令你感动之处充分表达出来。
(学生写话。
)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描写训练检查学生达成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2。
放下你手中的笔,把我们内心的真情向詹天佑倾诉吧。
(和着音乐)
(学生汇报自己所写的内容)
3.是啊,詹天佑是中国人的杰出代表.孩子们,我们对詹天佑爷爷有着无尽的情怀要倾诉.让我们把所有的语言化作我们最崇高的队礼献给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生全体起立,向詹天佑的画像敬队礼)
(六)回顾全文,感受伟人价值
1.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要隆重地纪念京张铁路的肇建,深切的怀念詹天佑?
【板书:怀念、纪念】
(生有感情的谈出自己的观点。
)
2。
是呀,这样一个为中国争光的人,我们怎能把他忘记?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一位叫詹天佑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曾在上面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七)板书设计:
杰出
詹天佑怀念
爱国
京张铁路纪念
(八)练习作业设计
1。
小练笔:把你心中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写出来,读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2.拓展延伸:搜集一些和詹天佑一样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和事,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八、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
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
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
执教了这篇课文之后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一、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
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句话,我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进行体验。
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
”这句话引导学生抓住“困难”二字,从文中的键语句中,从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中反复的感受詹天佑的坚辛和坚定,并将这种体验在多层次的朗读训练中展现出来。
二、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情感,并进行简单的语言描写,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动手绘图的方法。
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动手绘图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来绘出施工图和线路图,并借助绘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升华,对人物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体验,同时对语言文字得到了一定的训练.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也让我明白了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