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3_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24/1/26
01
3. 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 虚实情况,以及物距和像距的大 小关系。
02
4. 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重 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2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论
1.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 倍焦距之间。
2024/1/26
参照物
机械运动
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运动和静止的相Βιβλιοθήκη 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 述也可能不同。
2024/1/26
7
运动的快慢
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用符号v表示。
2024/1/26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 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 m/s或m·s⁻¹。常用单位 还有千米每小时( km/h或km·h⁻¹)、厘 米每秒(cm/s或cm·s⁻¹ )等。
音调越高。
2024/1/26
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 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 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
音色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特色不同, 叫音色。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 构有关。
12
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
声的利用
声能传递信息,声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碎石等。
噪声的控制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引言 • 机械运动 • 声现象 • 光现象 • 透镜及其应用 • 质量与密度
2024/1/26
2
01
引言
2024/1/26
3
目的和背景
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 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和 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024/1/26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和实验能力
密度的公式
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 积。
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 kg/m³)。
2024/1/26
28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测量工具
天平、量筒、烧杯、滴管等。
2024/1/26
29
测量物质的密度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 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24/1/26
19
生活中的透镜
1 2
眼睛
人的眼睛就是一个凸透镜,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 状来改变焦距,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通过调节镜头与胶 片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投影仪
3
投影仪的镜头也是一个凸透镜,通过把倒立、放 大的实像投射到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2.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2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2024/1/26
4. 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 成像。
5.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25
06
质量与密度
01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
02
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
垂直、像是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03
成像、改变光路等
17
05
透镜及其应用
2024/1/26
18
透镜
透镜的定义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 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透镜的分类
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凸透镜和凹 透镜。
透镜的光学性质
感谢观看
2024/1/26
32
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其中s为路程,t 为时间。
8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s/t
测量工具
刻度尺、停表
2024/1/26
测量方法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将测量数据 代入公式v=s/t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9
03
声现象
2024/1/26
1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01
02
03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024/1/26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 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 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 波。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一般地,声音 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 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11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 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
4
教材内容和结构
01
教材内容包括力学、热 学、光学、电学等基础 知识
2024/1/26
02
教材结构清晰,按照知 识点和难度逐步深入
03
04
每个章节都配有丰富的 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附有实验指导和探究性 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动 手实践和创新思维
02
机械运动
2024/1/26
6
运动的描述
15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 去
2024/1/26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 光线平行;漫反射表面粗 糙,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
16
平面镜成像
2024/1/26
平面镜成像原理
2024/1/26
20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等。
2024/1/26
2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高度。
2024/1/26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同时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 中和人耳处三个方面入手。如给机器加消音器、在道路旁植树、戴耳罩等。
2024/1/26
13
04
光现象
2024/1/26
14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2024/1/26
测量步骤
1.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
2.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₁。
2024/1/26
30
测量物质的密度
1
3.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和物体的总体 积V₂。
2
4. 计算物体的体积V=V₂-V₁。
3
5.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ρ=m/V。
2024/1/26
31
THANKS
2024/1/26
26
质量
2024/1/26
质量的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性质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 度的改变而改变。
27
密度
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 这种物质的密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24/1/26
01
3. 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 虚实情况,以及物距和像距的大 小关系。
02
4. 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重 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2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论
1.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 倍焦距之间。
2024/1/26
参照物
机械运动
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运动和静止的相Βιβλιοθήκη 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 述也可能不同。
2024/1/26
7
运动的快慢
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用符号v表示。
2024/1/26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 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 m/s或m·s⁻¹。常用单位 还有千米每小时( km/h或km·h⁻¹)、厘 米每秒(cm/s或cm·s⁻¹ )等。
音调越高。
2024/1/26
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 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 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
音色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特色不同, 叫音色。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 构有关。
12
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
声的利用
声能传递信息,声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洁牙、超声波碎石等。
噪声的控制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引言 • 机械运动 • 声现象 • 光现象 • 透镜及其应用 • 质量与密度
2024/1/26
2
01
引言
2024/1/26
3
目的和背景
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 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和 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024/1/26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和实验能力
密度的公式
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 积。
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 kg/m³)。
2024/1/26
28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测量工具
天平、量筒、烧杯、滴管等。
2024/1/26
29
测量物质的密度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 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24/1/26
19
生活中的透镜
1 2
眼睛
人的眼睛就是一个凸透镜,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 状来改变焦距,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通过调节镜头与胶 片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投影仪
3
投影仪的镜头也是一个凸透镜,通过把倒立、放 大的实像投射到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2.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2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2024/1/26
4. 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 成像。
5.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25
06
质量与密度
01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
02
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
垂直、像是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03
成像、改变光路等
17
05
透镜及其应用
2024/1/26
18
透镜
透镜的定义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 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透镜的分类
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凸透镜和凹 透镜。
透镜的光学性质
感谢观看
2024/1/26
32
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其中s为路程,t 为时间。
8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s/t
测量工具
刻度尺、停表
2024/1/26
测量方法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将测量数据 代入公式v=s/t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9
03
声现象
2024/1/26
1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01
02
03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024/1/26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 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 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 波。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一般地,声音 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 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11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 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
4
教材内容和结构
01
教材内容包括力学、热 学、光学、电学等基础 知识
2024/1/26
02
教材结构清晰,按照知 识点和难度逐步深入
03
04
每个章节都配有丰富的 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附有实验指导和探究性 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动 手实践和创新思维
02
机械运动
2024/1/26
6
运动的描述
15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 去
2024/1/26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 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 光线平行;漫反射表面粗 糙,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
16
平面镜成像
2024/1/26
平面镜成像原理
2024/1/26
20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等。
2024/1/26
2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高度。
2024/1/26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同时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 中和人耳处三个方面入手。如给机器加消音器、在道路旁植树、戴耳罩等。
2024/1/26
13
04
光现象
2024/1/26
14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2024/1/26
测量步骤
1.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
2.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₁。
2024/1/26
30
测量物质的密度
1
3.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和物体的总体 积V₂。
2
4. 计算物体的体积V=V₂-V₁。
3
5.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ρ=m/V。
2024/1/26
31
THANKS
2024/1/26
26
质量
2024/1/26
质量的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性质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 度的改变而改变。
27
密度
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 这种物质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