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容量及进出线缆选择计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 计算电流:Ijs=Pjs/(220×cosϕ )(A) UPS容量:S=220×Ijs×(1.2 ~1.3)=(Pjs/ cosϕ )×(1.2~
1.3)(VA) UPS最大输入电流:Is=S/220 (A) 单相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1)依据Is:Ϭ1=Is/(3~5 ) (A/mm²) (2)依据Isj:Ϭ1=Ijs/(3 ~5 ) (A/mm²) 单相出线电缆截面选择:Ϭ2=Ie/(3~5)A/mm²
作时间应按不少于1h或按工艺设置全停车时容性负载:(开关电源、电子镇流器) • 1)输出直流电压中含有交流脉动电压和
相应的交流脉动电流 • 2)交流脉动电压峰值Vp=√2×Ud • 3)电压与电流之间是积分关系; • 4)电压不能突变,电流可以突变,
• 5)电流相位超前电压, cosϕ≥1
1.2倍,对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时,其额定输出功率应为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 3 蓄电池组容量应由用户根据具体工程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选定; 4 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工作制,宜按连续工作制考虑。 6.3.4 当UPS装置容量较大时,宜在电源侧采取高次谐波的治理措施。 6.3.5 UPS配电系统各级保护装置之间,应有选择性配合。
UPS重复接地备选方案《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922
(1)设计时,应按照设置人工接地极实现重复接地的基本方案设计; (2)施工中,具体实施困难时可按照以下备选方案调整:
此备选方案能够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强电的进线配电箱就地与建筑物的基础钢筋、 金属管道必须有可靠连接,且UPS配电箱与强电进线箱的PE连接不可能断线 (穿镀锌金属钢管保护)
以浙大院设计图中的计算为例
Pe=22.5KW
Ie=Pe/Ve=Pe/220=102.3A
Kx=1
Pjs=Kx×Pe=22.5(KW)
cosϕ=0.9
Ijs=Pjs/(√3×380×cosϕ )=22500/1.732×380×0.9=37. 99(A)
UPS容量: S=√3×380×Ijs×1.2=1.732×380×37.99×1.2=30,004 (VA)
293
UPS重复接地问题
老版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3.7.6.5规定:“不间断 或应急电源系统输出端的中性线(N极),应采用重复接地。”
新版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未见此规定,但是在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以下规定,而且是 强制条款:
38/5=7.6 (mm²),取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有关UPS的规 范
6.3.3 UPS装置的选择,应按负荷性质、负荷容量、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等要求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UPS装置,宜用于电容性和电阻性负荷; 2 对电子计算机供电时,UPS装置的额定输出功率应大于计算机各设备额定功率总和的
UPS最大输入电流: Is=S/(√3×380)=30000/(1.732×380)=45.6A
三相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1)依据Is:Ϭ1=Is/(3~5 ) =45.6/3= 15.6 (mm²),取 16mm²电缆
10mm²电缆
45.6/5=9.12(mm²),取
(2)依据Ijs:Ϭ1=Ijs/(3 ~5) =38/3= 12.7 (mm²),取 16mm²电缆
UPS容量及进出线缆选择计算
(一)三进单出UPS(40KVA以下,7KVA以上) 额定负荷功率:Pe(KW)=输出侧的单相负荷之和 额定负荷电流:Ie(A)=Pe/Ve=Pe/220 负荷利用系数:Kx=1 (主要负荷:安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计算负荷功率:Pjs=Kx×Pe(KW) 负荷功率因数:cosϕ=0.8~0.9 (0.8:电感性负荷;0.9:电容性
条文说明: 6.3.3 UPS不间断电源装置的选择 第3款 蓄电池组容量决定了不间断电源UPS装置的储能(蓄电池放电)时间。不间断电源
装置UPS与快速自动启动的备用发电机配合使用时,其储能时问应按不少于10min设计。 不间断电源UPS装置与无备用发电设备或手动启动的备用发电设备配合使用时,其工
负荷) 计算电流:Ijs=Pjs/(√3×380×cosϕ )(A) UPS容量:S=√3×380×Ijs×(1.2~1.3)=(Pjs/
cosϕ )×(1.2~1.3)(VA) 1.2——规范要求:负载为计算机设备时应乘的系数; 1.3——规范要求:负载为其他设备时应乘的系数
UPS最大输入电流:Is=S/(√3×380) 三相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1)依据Is:Ϭ1=Is/(3~5 ) (mm²) (2)依据Ijs:Ϭ1=Ijs/(3 ~5) (mm²) 单相出线电缆截面选择:Ϭ2=Ie/(3~5) mm²
(二)三进三出UPS 三相出线电缆截面选择:与进线电缆截面相同。 三相负荷平衡分配:最大相负荷不大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
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三)单进单出UPS(6KVA及以下) 额定负荷功率:Pe(KW)=输出侧的单相负荷之和 额定负荷电流:Ie(A)=Pe/Ve=Pe/220 负荷利用系数:Kx=1 (主要负荷:安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计算负荷功率:Pjs=Kx×Pe(KW) 负荷功率因数:cosϕ=0.8~0.9 (0.8:电感性负荷;0.9:电容性
• 6)无功损耗和电压浪涌冲击较小
电感性负载特性分析
电感性负载:(变压器、电感镇流 器) 1)电压与电流之间是微分关系; 2)电流不能突变,电压可以突变; 3)电流相位滞后电压π/ 2; cosϕ˂1 4)无功损耗和电压l浪涌冲击较大
三相不平衡度《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92
三相不平衡度计算《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92~
1.3)(VA) UPS最大输入电流:Is=S/220 (A) 单相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1)依据Is:Ϭ1=Is/(3~5 ) (A/mm²) (2)依据Isj:Ϭ1=Ijs/(3 ~5 ) (A/mm²) 单相出线电缆截面选择:Ϭ2=Ie/(3~5)A/mm²
作时间应按不少于1h或按工艺设置全停车时容性负载:(开关电源、电子镇流器) • 1)输出直流电压中含有交流脉动电压和
相应的交流脉动电流 • 2)交流脉动电压峰值Vp=√2×Ud • 3)电压与电流之间是积分关系; • 4)电压不能突变,电流可以突变,
• 5)电流相位超前电压, cosϕ≥1
1.2倍,对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时,其额定输出功率应为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 3 蓄电池组容量应由用户根据具体工程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选定; 4 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工作制,宜按连续工作制考虑。 6.3.4 当UPS装置容量较大时,宜在电源侧采取高次谐波的治理措施。 6.3.5 UPS配电系统各级保护装置之间,应有选择性配合。
UPS重复接地备选方案《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922
(1)设计时,应按照设置人工接地极实现重复接地的基本方案设计; (2)施工中,具体实施困难时可按照以下备选方案调整:
此备选方案能够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强电的进线配电箱就地与建筑物的基础钢筋、 金属管道必须有可靠连接,且UPS配电箱与强电进线箱的PE连接不可能断线 (穿镀锌金属钢管保护)
以浙大院设计图中的计算为例
Pe=22.5KW
Ie=Pe/Ve=Pe/220=102.3A
Kx=1
Pjs=Kx×Pe=22.5(KW)
cosϕ=0.9
Ijs=Pjs/(√3×380×cosϕ )=22500/1.732×380×0.9=37. 99(A)
UPS容量: S=√3×380×Ijs×1.2=1.732×380×37.99×1.2=30,004 (VA)
293
UPS重复接地问题
老版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3.7.6.5规定:“不间断 或应急电源系统输出端的中性线(N极),应采用重复接地。”
新版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未见此规定,但是在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以下规定,而且是 强制条款:
38/5=7.6 (mm²),取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有关UPS的规 范
6.3.3 UPS装置的选择,应按负荷性质、负荷容量、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等要求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UPS装置,宜用于电容性和电阻性负荷; 2 对电子计算机供电时,UPS装置的额定输出功率应大于计算机各设备额定功率总和的
UPS最大输入电流: Is=S/(√3×380)=30000/(1.732×380)=45.6A
三相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1)依据Is:Ϭ1=Is/(3~5 ) =45.6/3= 15.6 (mm²),取 16mm²电缆
10mm²电缆
45.6/5=9.12(mm²),取
(2)依据Ijs:Ϭ1=Ijs/(3 ~5) =38/3= 12.7 (mm²),取 16mm²电缆
UPS容量及进出线缆选择计算
(一)三进单出UPS(40KVA以下,7KVA以上) 额定负荷功率:Pe(KW)=输出侧的单相负荷之和 额定负荷电流:Ie(A)=Pe/Ve=Pe/220 负荷利用系数:Kx=1 (主要负荷:安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计算负荷功率:Pjs=Kx×Pe(KW) 负荷功率因数:cosϕ=0.8~0.9 (0.8:电感性负荷;0.9:电容性
条文说明: 6.3.3 UPS不间断电源装置的选择 第3款 蓄电池组容量决定了不间断电源UPS装置的储能(蓄电池放电)时间。不间断电源
装置UPS与快速自动启动的备用发电机配合使用时,其储能时问应按不少于10min设计。 不间断电源UPS装置与无备用发电设备或手动启动的备用发电设备配合使用时,其工
负荷) 计算电流:Ijs=Pjs/(√3×380×cosϕ )(A) UPS容量:S=√3×380×Ijs×(1.2~1.3)=(Pjs/
cosϕ )×(1.2~1.3)(VA) 1.2——规范要求:负载为计算机设备时应乘的系数; 1.3——规范要求:负载为其他设备时应乘的系数
UPS最大输入电流:Is=S/(√3×380) 三相进线电缆截面选择: (1)依据Is:Ϭ1=Is/(3~5 ) (mm²) (2)依据Ijs:Ϭ1=Ijs/(3 ~5) (mm²) 单相出线电缆截面选择:Ϭ2=Ie/(3~5) mm²
(二)三进三出UPS 三相出线电缆截面选择:与进线电缆截面相同。 三相负荷平衡分配:最大相负荷不大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
最小相负荷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三)单进单出UPS(6KVA及以下) 额定负荷功率:Pe(KW)=输出侧的单相负荷之和 额定负荷电流:Ie(A)=Pe/Ve=Pe/220 负荷利用系数:Kx=1 (主要负荷:安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计算负荷功率:Pjs=Kx×Pe(KW) 负荷功率因数:cosϕ=0.8~0.9 (0.8:电感性负荷;0.9:电容性
• 6)无功损耗和电压浪涌冲击较小
电感性负载特性分析
电感性负载:(变压器、电感镇流 器) 1)电压与电流之间是微分关系; 2)电流不能突变,电压可以突变; 3)电流相位滞后电压π/ 2; cosϕ˂1 4)无功损耗和电压l浪涌冲击较大
三相不平衡度《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92
三相不平衡度计算《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