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考试试卷及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屏障(píngzhàng)。

B.XXX(háo míng)。

C.祈祷(qí dǎo)。

D.山巅(shān diān)。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懊恼(ào nǎo)字帖回环曲折。

B.斑驳(bān bó)戎装尺九曲连环。

C.田笼(tián lǒng)镐头扑朔迷离。

D.摩擦(mó cā)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而且也是全球首次。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流出了漫无边际的黄土地,流出了黄皮肤人的群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1)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二范爱农。

以为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中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二、综合性学习(6分)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年级一班准备召开一次“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6分)(1)请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1分)(2)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

(3分)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纪伯伦说人的嘴唇能发出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她呵护我们成长,也带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母亲唱响心中的赞歌。

学会感恩母亲吧。

(3)母亲节,你会为母亲准备什么样的礼物?说说你的想法。

(2分)为母亲唱歌、写感恩卡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阅读(36分)(一)阅读《散步》中的几段文字,完成8~11题。

(11分)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部编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哺.育(bǔ) 祈.祷(qǐ) 哽.住(gěng ) 山涧.(jiàn ) B .怪诞.(dàn ) 机杼.(shū) 可.汗(kě) 诧.异(chà) C .云鬓.(bìn )浊.流(zhuó) 气魄.(pò) 惩.罚(chěng ) D .肃.静(sù) 污秽.(huì) 亘.古(gèn ) 胡骑.(jì) 2.下列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亦复如是.(这样) 木兰当户.织(门) B .阻抑..(控制) 亘.古(遥远) 出郭.相扶将(外城)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C .挚痛..(诚恳而深切) 哺育..(喂养) 旦.辞爷娘去(早晨) 关山度.若飞(越过) D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 .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 .闪送是目前同城速递行业的佼佼者。

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D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燕.山(yàn )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B .胡骑.(qí) 戎.机(rón ɡ) 傍.地走(bàn ɡ)C .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ī)D .可汗.(hán ) 鞍鞯.(jiān ) 鸣溅.溅(jiàn ) 2.找出并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3分)(1)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原。

___改为____ (2)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起我们民族的屏嶂。

___改为___(3)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 ____改为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_____________)(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_________)(3)狐仙姑深夜的谰语..。

(__________)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D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

B .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C .沙丘的移动虽然很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

D .在延安,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治、朴素、自然。

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比喻比喻对比B.比喻比喻对偶C.拟人比喻对偶D.拟人比喻对比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集合的号声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着行李。

B.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C.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

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D.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挣脱千年的羁绊③唤醒黎明的沉默④舞动大地的雄风A.④①③②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此诗中,诗人流露出的情思是()A.送别之情B.思归之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6.下面与“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相近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答案】C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B.图书博览会在烟台举办,到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烟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

【答案】A;【解析】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不能搭配。

C.“气宇轩昂”的意思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

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指不嫌麻烦,与语境不相符。

3.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

《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语言基础积累(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哺育(pǔ)狂澜(lán) 气魄(pò) 污秽(huì)B.祈祷(qǐ) 炽痛(zhì) 机杼(zhù) 亘古(gèn)C.惩罚(chéng) 谰语(lán) 田垄(lǒng) 默契(qì)D.金柝(tuò) 军帖(tiě) 蚱蜢(zà) 屏障(píng)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C.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景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D.在那恒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宏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5.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③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④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⑤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12分)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心还在喷涌..(fàn làn)..(pēn yǒng)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B.在那田陇.(lǒng)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gāo)头上有我的手印。

C.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D.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当户.织(门)当窗.理云鬓(窗户)B.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策.勋十二转(记) C.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D.赏赐百千强.(强壮) 出郭.相扶将(外城)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B.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C.他看着护城河发呆,心中明白那护城河是保卫京城的一道屏障..。

D.我困得受不了了,躺在床上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

4.【2020·黄冈改编】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C.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选文突出经典性,注重文质兼美,兼顾时代性。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5.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个结构相同的句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哺.育(bǔ) 祈.祷(qǐ)哽.住(gěng)山涧.(jiàn)B.怪诞.(dàn) 机杼.(shū)可.汗(kě)诧.异(chà)C.云鬓.(bìn) 浊.流(zhuó)气魄.(pò)惩.罚(chěng)D.肃.静(sù) 污秽.(huì)亘.古(gèn) 胡骑.(jì)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B.狂谰阻抑一泻万丈艰难险阻C.丰饶田垄踱来踱去巾帼英雄D.奔弛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返程高峰随之到来,为应对浩浩荡荡....的车流,交警部门称,已制订了交通应急处置方案。

B.他在国际上获得演艺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满城风雨....。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

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30分)1. 默写。

(7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木兰征战多年,功勋卓著。

(5)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读书,就像是隐身地串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阅读感悟和体验。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zhì痛的爱国情怀……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变成了享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锲.( )而不舍气pò( )zhì( )痛(2)“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 )(2分)A. 新鲜B. 少C. 鲜美D. 鲜明(3)上面的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4)把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3. (名著题)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练习。

(3分)《骆驼祥子》里除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厂主_____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______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____以及教书的曹先生等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评答案

单元测评一、1.答案:D解析:A项中“哺”应读bǔ,B项中“湃”应读pài,C项中“挚”应读zhì。

2.答案:C解析:“但”应为“旦”。

3.答案:A解析:B项中“花卉”是花草的总称,应该去掉“卉”字。

C项中“中国有”与“世界上没有”相矛盾,应把“世界上没有”改为“世界上独一无二”。

D项中“崇高的品德”是抽象名词,不能浮现在脑海中,可改为“慈祥的笑容”。

4.答案:A解析:“粗茶淡饭”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多指人特意追求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句中爷爷是长工,其生活应该是艰苦的,是被动接受一种贫困的生活方式,所以用“粗茶淡饭”不合适。

5.答案:A解析:所选的句子要与“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形成对偶,因此A项最恰当。

6.答案:C解析:A项是拟人;B项是比喻;D项是比喻。

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7.(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8.(1)打开我东边绣楼的门,坐坐我西边内房的床。

脱下我从军时的战袍,穿上我在家时的衣裙。

(2)(但是让)雄雌两兔一起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二、(一)9.答案: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解放解析:结合时代背景、文章主题和上下文语境,可以推知“监狱大门”指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指法国语言。

10.答案:对敌人的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解析:结合爱国主题和韩麦尔先生教授最后一课的特殊背景,可以推知韩麦尔先生的“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11. 答案:C解析:C项更贴近文章主旨,能从更深刻的角度说明“可怜的人”的含义。

12.答案:细节爱国解析:此处关于字帖的描写,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因此归在细节描写上更合适。

“小国旗”三个字流露出了爱国情感。

13.答案: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解析:结合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体会出本句是在嘲笑侵略者的愚蠢。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háo)浊.流(zhuó)呻.吟(shēn)浩浩荡.荡(dànɡ)B.田垄.(lǒnɡ)召.唤(zhào)磅.礴(pánɡ)苛.捐杂税(kē)C.辔.头(pèi)哽.住(ɡěnɡ)哺.育(pǔ)不可捉.摸(zhuō)D.机杼.(zhù)污秽.(huì)督.学(dū)永垂不朽.(xi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屏障蚱蜢澎湃坚难险阻B.斑斓懊悔宝藏一泄万里C.宛转山巅惩罚九曲连环D.谰语揣磨喧闹亦复如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该电影明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万丈....。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他有很高的收视率。

B.谁能否认李时珍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呢?C.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活动,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这次脱贫攻坚阶段总结会尽管时间短,但是内容很丰富,主题很鲜明,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

B.“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C.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气魄.(pò) 挚.痛(zhì) 澎湃.(bài) 哽.住(gěng)B.哺.育(fǔ)惩.罚(chěng)懊.恼(ào) 亘.古(gèn)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 镐.头(gǎo)胡骑.(jì)(解析:A.“湃”应读作“pài”;B.“哺”应读作“bǔ”,“惩”应读作“chénɡ”;D.“惨”应读作“c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3分)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解析:B.“暇”应写作“瑕”,“带”应写作“戴”;C.“至”应写作“致”,“手”应写作“翘”;D.“贴”应写作“帖”。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九曲连环....的黄河,有着母亲一样宽广的胸怀;大浪东流的长江,有着父亲一样雄浑的气魄。

B.看到黄河一泻万丈....,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C.突然,一群蚂蚁吸引了我的注意,蚂蚁大军浩浩荡荡....整齐有序地向草丛行进,像是去参加一场战争。

D.《白夜追凶》主打硬汉派画风,侧重在缜密发展的剧情中放大对人性的研磨,潘粤明扑朔迷离....的演技更是将一对性格完全相反的双胞胎演得十分逼真。

(解析:D.“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不能用来形容演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A.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极地科考。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开工建造,预计20 19年1月交付使用。

B.中国代表团在世界技能舞台上展示了中国青年技工的精湛技艺和顽强品质,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挚.痛(zhì)山涧.(jiàn)污秽.(huì)缠.绕(chán)B. 胸膛.(táng)默契.(qiè)喷涌.(yǒng)田垄.(lǒng)C. 召.唤(zhāo)镐.头(gǎo)辘.辘(lù)浆.液(jiāng)D. 仰.望(yáng)白桦.(huà)斑斓.(lán)怪诞.(dàn)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山巅.(diān)劈.开(pī)澎湃.(bài)B. 发源.(yuán)浊.流(zhú)滋.长(zī)C. 屏.障(píng)哺.育(pǔ)构筑.(zhù)D. 臂膀.(bǎng)体魄.(pò)狂澜.(lán)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挚.痛(zhì)胸膛.(táng)泛滥.(làn)亘.古(héng)B. 白桦.(huā)呻吟.(yín)碾.谷(niǎn)镐.头(gǎo)C. 斑斓.(lán)召.唤(zhào)谰.语(lán)嗥.鸣(áo)D. 山涧(jiàn)浆.液(jiāng)怪诞.(dàn)污秽.(hu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使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 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 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 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澎湃.(pài)发源.(yuán)屏障.(zhàng)B. 浊.流(zhú) 流泻.(xiè) 构筑.(zhù)C. 哺.育(bǔ) 山巅.(diān)劈.开(pī)D. 体魄.(pò) 宛.转(wǎn) 扮.演(bàn)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紫腾宛转操练忠诚责备B. 礼服绉边领结磨损口齿C. 摇晃督学视查穿戴钓鱼D. 晴朗赚钱宁可纵身戒尺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木兰诗》选自唐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 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 诗中“百”“十”“十二”等数字都是确指。

D.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5. 语言运用——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

第1页共10页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原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共5分)6. (1) 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魄.(pò)狂澜.(lán)屏.障(píng)苛.捐杂税(kē)B.誓.言(shì)挚.痛(zhì)亘.古(gèng)不可捉摸.(mō)C.哺.育(pǔ)胡骑.(jì)嗥.鸣(háo)酣.然入梦(hān)D.污秽.(huì)呜咽.(yàn)鞍.马(ān)浩浩荡.荡(d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督促攀谈俏壁骨碌B.镐头豁亮召唤呻吟C.浊流高梁埋葬山涧D.灌输瑶民劈开斑澜3.默写古诗文。

(共5分)(1)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京东的无人快递车上路,广泛引起了社会的讨论。

B.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C.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是许多观众所期待的,据统计,6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超过约30亿人次。

D.读者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03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ò)扮.演(bàn)澎湃.(bài)呜咽.(yè)B.哺.育(fǔ)攀.谈(pān)打颤.(zhàn)峭.壁(qiào)C.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炽.痛(chì)D.咀嚼.(jiáo)泛.滥(fàn)镐.头(gǎo)胡骑.(j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雄健魄势戎机一泻万丈B.亘古奔弛嗥叫高山之巅C.泛滥捉模阻抑亦复如是D.骨碌云鬂督促苛捐杂税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________着万顷绿地。

(2)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________,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________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________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_______不该错过。

A.滋养俗样子只要/就B.滋养错样子如果/就C.滋润错模样只要/就D.滋润俗模样如果/就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B.散文《老山界》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生动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C.《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国土的思念之情。

D.《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叙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魄.(pò)挚.痛(zhì) 澎湃.(bài) 哽.住(gěng)B.哺.育(fǔ) 惩.罚(chěng) 懊.恼(ào)亘.古(gèi)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参差.(cī)D.惨.白(chǎn)默契.(qì) 镐.头(gǎo)胡骑.(j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臆测绝壁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C.坦荡景至翘手浩荡D.恫吓字贴蚱蜢杳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春晚节目《扶不扶》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又发人深省。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B.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C.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5.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

B.《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叙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传奇故事。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6.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6分)(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

(2)《竹里馆》一诗中,作者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的诗句是:,。

(3)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与它相似的两句诗是:,。

7.名著阅读。

(3分)《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

他来自农村,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

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则又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

8.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祖国,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6分)(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2)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

(2分)(3)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你们班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2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完成9-13题。

(14分)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策勋()(2)著( )(3)帖()(4)安()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译文:。

11.第二段的中心意思是:。

(2分) 12.诗中是怎样描述木兰回到家中的心情的?试简略分析。

(3分)13.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

这个形象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3分)失根的兰花陈之藩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

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

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

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

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

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

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

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

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

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

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⑦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

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⑧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

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

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4.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3分)15.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2分)16.第②段末尾“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

(2分)17.第④段中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3分)18.第⑦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3题。

(13分)最后一课郑振铎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

发生了什么事?”“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

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和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

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

“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

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

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

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

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

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笔记着。

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

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

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

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