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李白传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李白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
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
诏三司
..亲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崔旰等乱,前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
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意君,人皆怜之。
垃在岳阳。
有集六十卷,今传。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粉,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
诗”,竞相沿袭。
逮开元
..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伟,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余。
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来有如子美者。
”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诚可信云。
《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胃曹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推举、举荐之意。
《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中"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
制度,孝廉是科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B.右拾遗,唐朝及后来朝代设置的小官,分左、右拾遗,是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
述得失。
C.三司,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
自永徽以后,武则天当政,以尚书刑部、御
史台、大理寺杂接,谓之"三司"。
D.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出自《汉书·李寻传》:“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
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积极入世,忠于朝廷。
虽然考进士未中,向玄宗献上三篇赋,被玄宗赏识,后来授予官职。
肃宗
即位后,想方设法投奔肃宗。
B.杜甫广交朋友,看重友情。
与房琯是布衣之交,房琯因兵败陈涛斜和窝藏董廷兰被罢免官职,杜甫上
疏为房琯辩解,唐玄宗大怒。
C.杜甫晚年贫病交加,颠沛流离。
流落剑南,与剑南节度使严武是世交,于是依附严武,严武对他非常
亲厚。
严武死后,杜甫漂泊无依。
D.杜甫才华横溢,深得后世推崇。
杜甫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让后人颇为受益,韩愈认为其诗可以和李白
并驾齐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2)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
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
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奇:奇特
B.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宵:在夜里
C.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拜访
D. 自棹.舟迎甫而还棹:用桨划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B.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C.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D.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
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 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2)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徒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州举有道,不应。
苏题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
...,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
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
..初,南入会稽,
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
璘起兵,逃还彭泽。
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
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
及卒,葬东麓。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B.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C.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D.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对人称字,以表尊敬。
B.纵横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统称为纵横术。
C.天宝,唐玄宗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
D.翰林,隋朝创立的官名,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天资聪颖,爱好广泛。
他十岁时通晓诗书,喜欢纵横术,击剑,喜好喝酒,想当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B.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
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
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
他侍奉玄宗,多次喝醉酒,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
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
李璘起兵失败后,他被贬夜郎,大赦后又受到牵连入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2)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5.李白虽然受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