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教师上起课来 ,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 殊不知 , 他们只是盲 目追求着课堂教学 中提问的次数 ,却忘记 了考虑所提问题的价 值, 什么问题都拿来 问。这在某种程度上已忽视 了对学生课堂教 学参与度 的分析 。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 同于“ 满堂
问”没有很好地去 区分学生 的参与是主动参与呢还是被动参与, ,
的不确定性。 三、 合作 、 讨论流于形式
应该说 , 目前来看 , 从 已经有很多教师都 已有意识地将新课 程引入了课堂。但是 , 仔细观察后 , 你就会发现 : 其实部分教师在 课堂上实行 的新课程 , 仅仅是一种形式 , 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 比如说 , 组织学生就 某一问题进行 讨论 时 。 只是为 了讨论 而 讨论 , 流于形式。 有些不需要 讨论的问题也在拿来讨论。 有些问题
就 流 于空 话 了。
在农村数学的课堂教学 中,教师时常 以
: 一节课的重点是否突出了, 难点是否 突破 了,
知识点是否完成了等作为评判标准 ,很少顾
及数学情感 目标 的挖 掘和思想方法 的渗透 。 试想 ,何 时才能依托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去 实现“ 教是为 了不教” 目的?又何 时才能达 之 到“ 教育” 教学” 与“ 的双丰收?这不是 一句空
是实质性参与呢还是形式性参与 , 以为只要回答 了, 就在参与了。 而事实上 , 教学 并不是越热 闹越好 , 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 。安 静、 有序 、 愉快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倡导 的。“ 活而不乱” 应该
是新课程背景下课 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 目标 。 四、 轻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 、
集体主义、 国主义教育……由此 可见 。 师 爱 教
研究表明 , 当数学和初 中生 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 时, 数学才 是活 的、 富有生命力 的,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 趣, 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 。 例如 : 九年义务教 育三年制初级 中学 苏科 版第六册 第七单元“ 解直角三角形” 的教 学 , 其宗 旨完全 是讲知识 的应 用与联 系实际的 , 而作 为初 中学生来说 , 学生应 用 的实际是 可行的 。 也是可能的。因此 , 在具体的教学 中应努力通过
s u x e d h i h u a s ij c
‘ 。 “ ’ ‘ ’ … ’ l … ‘ ” ‘ ’ ‘ ¨ ’ ¨ 。 ’ u “j 。 ‘ I h ‘ ’ ’ ’ ‘
☆ ☆数学大世界 研毙靓
‘ 【 ¨ It ’ } “ ‘ I } _‘ ’ ¨ . - ‘ - ・‘ l … ・ ‘ , 一 I ・ - ‘ 一 ’ h , I I I 。 J l ‘ … |I 。 j ¨ I I
话吗? 为此 , 我们教师完全有理由通过完整的
课堂教学去训 练学生 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能 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 进而形 成 良好的数
学素养 。
例如 : 学“ 教 代数初 步知识” 可对学生进 , 行归纳与概括 思想方法的渗透 ; 学“ 教 二元一 次方程 ( ) 可对学 生进行 函数思想 方法的 组 , 渗透 ; 教学“ 一元二 次方程” 可对学生进行 运 , 用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渗透 ;教 学 “ 函数及 图象” ,可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 方法 的渗 透 ; 结合“ 这 一章可对 学生进 行 圆
真的需要 讨论 了, 却只给予不到一分钟 的时间 。 学生还没说上 两
不正视农村初中数学这一基础学科在实施新
课程改革 中仍存在着问题 。 在此, 笔者就新课
i
程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浅 显分析。
一
、
过于重视知识 的训练
句话 , 就已草草收场 了。于是 , 学生的参与度 明显是不均衡的 , 学 生间的合作显然是 不够主动的, 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当然也
力。
新课程强调 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让学生 “ 起来 。可学生真 的“ 起来了 。 动” 动” 新的问题 …- *- …・ …・ 0-・ ・ - 也就随之而来 了。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 堂如一潭死水 , 有学生 积极参与的课 堂就如 同火 山爆发 了,这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 , 控 制课 堂纪律就 显得尤为 困难一 因为你放手让 学生去 自主学习 了, 却预料不到他们身上潜藏的力量 , 你就无法招架来 自于他们 的各式问题 , 控制课堂纪律也就好 比是登天了。最终导致教学任
…’…‘… …’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各项教学教 ? ・ ・ ・ ? 识 的理解和整合能力 , 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 只有这样 , 才
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教学教研 的新成果 不断涌现 ,教师也深知教育教学必须转变观 念, 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 素质 、 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全面发展上来 。 然而 , 在成绩与欣喜的背后 , 我们又不得 能应对新课程教学 的开放性 和创新性 , 也才能应对来 自学生方面
如果能积极主动 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 中所蕴 含的思想方法。适 时挖掘教 育点来进行数 学 课 堂教 学, 是十分可行 而又大有裨益的。 有 唯
如此 。 我们 的数学教学才是 完整的、 和谐 的。 二、 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
本章知识来贯彻理论联 系实际的思想。同时, 实问 的解决 在现 题 中发现的数 学概念 、 形成 的数 学思想和 方法 , 更能促进 学生在 以
后遇到相 关问题 时 自觉地运用有 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 、解决 问 题。 因而数 学教 学要注重营造真 实的教 学情境 , 选取有真实背景
的题 材训 练。
在当今实践新 课程 的进 程中 ,我们教师完全可 以把所谓的 “ 数学正规课” 搬到户外上成 “ 数学活动课” 大胆地让学生走 出教 , 室 , 出课堂 4 走 5分钟 固有 的时空 , 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去亲身感受 诸如测量学校旗杆 、度量护坡倾 角大小 、估测学校水池距离河 ( ) 江 面的高度 等实践活动。 我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 习得到实效 , 因为这不仅仅可 以极大调动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有效 地让学生获得学科 知识 的掌握 , 更重要的是培养 了学生的实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