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检测
福建平潭岛稀有地貌:岛屿西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散布着一座庞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天涯,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构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战争共处〞的天文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掩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终年盛行西南风,风力6-7级。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该沙丘的沙源最能够来自
A. 河流堆积出露河床
B. 岛屿西南部海滨的沙滩
C. 就地岩石风化
D. 台湾岛下风力搬运而来
2.构成该沙丘的直接缘由最能够是
A. 海水退潮、涨潮,海水堆积
B.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 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 君山阻挠、增添风力,风力堆积
3.沙丘不移动的主要缘由是
A. 沙丘位于外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B. 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清楚
C. 植被根系兴旺,固沙作用清楚
D. 地形和河流改动沙粒运动方向
古湖(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堤的构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表示图,古潮堤呈线状或条带状散布,实测宽度在5-100米不等。

某调查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海水螺贝等化石。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4.推测古河流最能够经过
A. 甲地左近
B. 乙地左近
C. 丙地左近
D. 丁地左近
5.推测道口梁所在古湖堤构成时图示区域
A. 气候总体暖和湿润
B. 地壳抬升运动剧烈
C. 湖泊盐度添加快速
D. 风力堆积作用清楚
5.推测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
A. 砾石磨圆度都很差
B. 岩性都稳固致密
C. 都有海水生物化石
D. 都具有层理结构
读我国西南某区域图。

回答以下各题。

6.以下地质地貌景观,最有能够在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图示地域最不能够发作的环境效果是
A. 石质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沙尘暴
风化坑是岩石上因积水而发生的凹坑。

以下图为我国西北沿海某岛屿及风化坑的空间散布图。

依据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8.该岛屿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原
B. 山地
C. 丘陵
D. 盆地
9.依据资料判别,关于风化坑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多出如今坡度较小的基岩顶部
B. 其构成以海浪腐蚀作用为主
C. 其发育与河流的构成亲密相关
D. 风化坑的数量与坡度呈正相关
双河洞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是世界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堆积碳酸盐岩〕。

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进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响灵敏。

某科研队屡次进入双河洞内取样,搜集洞穴水并检测酸碱度。

以下图表示两个取样点搜集到的洞穴水酸碱度变化图。

回答以下各题。

10.推断双河洞构成进程中,地质作用环节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 地壳下沉一陆地腐蚀一地壳抬升一流水堆积
B. 地壳下沉一陆地堆积一地壳抬升一流水腐蚀
C. 地壳抬升一流水腐蚀一地壳下沉一陆地堆积
D. 地壳抬升一陆地堆积一地壳下沉一流水腐蚀
11.据图推测洞内最湿润的时间是
A. 4月1日
B. 5月1日
C. 8月1日
D. 9月1日
12.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
A. 空气活动性较差
B. 水温时节变化小
C. 白云岩堆积更好
D. 水量时节变化大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进程中的两种罕见堆积方式,构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堆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清楚。

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时向前延伸,构成的堆积物下细上粗,退积那么相反。

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结构区,是由临近洼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

以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堆积层堆积物粒径变化表示图。

读以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3.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堆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①堆积进程先进积前进积②河流搬运才干先增强后削弱③堆积进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才干先削弱后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图中河流
①分叉多②多为地下暗河③流量不动摇④易改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图中扇三角洲
①其构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②水体水面上升那么面积不时扩展③水体水面下降那么面积不时增加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堆积物颗粒由小变大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1.B
2.D
3.D
【解析】
1.河流入海,泥沙堆积,假设此沙丘是河流堆积出露河床构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左近;由景观图和资料中提及此处是庞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能够是河流搬运,A错误。

该地域气候湿润,假设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构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掩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构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错误;台湾岛植被掩盖率较高,风沙天气少,且距福建平潭岛悠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错误。

2.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左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错误;此处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构成的,B错误;该地地处福建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能够有冰川作用,C错误;由上题剖析可知该沙丘的构成主要是受该地域盛行的西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挠,气流抬升风力削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构成。

3.结合此地盛行北风和沙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外地君山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
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错误;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兴旺,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误。

4.A
5.A
6.D
【解析】
4.由资料〝古湖堤的构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推测出有河流经过地域古湖堤相对较宽,图中甲地推测古湖堤与实测古湖堤相距较远,说明有古河流经过,A正确。

5.由资料〝某调查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海水螺贝等化石〞可推测出,道口梁所在古湖堤构成时图示区域气候总体暖和湿润,地壳相对动摇、湖泊是海水湖,流水堆积作用清楚,风力堆积作用无法判别,A正确。

6.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都是堆积岩,能够有化石,但不一定都有化石,都具有层理结构,D正确;砾石磨圆度都很好,岩性不一定稳固致密。

7.A
8.D
【解析】
7.结合经纬度位置判别,图中甲位置于云贵高原,甲地能够为喀斯特别貌,与①图相符。

应选A。

8.图示为季风区,降水丰厚,为湿润地域,故与沙尘暴的构成不符。

应选D。

9.C
10.A
【解析】
9.图示等高距是20米,该岛屿的海拔200-500米之间,坎坷较大,地形类型是丘陵,C对。

等高线较密集,坎坷较大,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形平整,A错。

海拔在500米以下,不是山地,B错。

盆地地形中间低,周围高,D错。

10.依据资料判别,风化坑多出如今坡度较小的基岩顶部,A正确。

其构成以风力腐蚀作用为主,B错误。

其发育与河流的构成有关,C错误。

风化坑的数量与坡度呈负相关,D错误。

11.B
12.C
13.D
【解析】
11.依据资料,双河洞是白云岩洞穴,白云岩是一种浅海相堆积碳酸盐岩。

所以洞穴构成前,首先是地壳下沉,构成浅海,发作陆地堆积,构成白云岩层。

然后地壳抬升,受流水腐蚀,构成洞穴,B对。

A、C、D错。

12.白云岩溶蚀和堆积的双向转化进程,对洞穴水的酸碱度〔PH值〕变化反响灵敏。

据图推测洞内PH值越小时,洞内水汽越多,越湿润。

最湿润的时间是8月1日,C对。

A、B、D错。

13.与2号取样点相比,1号取样点空气湿度变化大,空气活动性较好,A错。

水温时节变化大,空气中水汽含量时节变化大,B错。

白云岩堆积、溶蚀转化更多,不表示堆积更好,C错。

PH值时节变化大,说明水量时节变化大,D对。

14.A
15.C
16.B
【解析】
14.读〝甲处堆积层堆积物粒径变化表示图〞可知,甲处早期堆积物下细上粗,表现为进积,河流搬运才干增强;前期堆积物下粗上细,表现为退积,河流搬运才干削弱。

应选A。

15.从〝某地扇三角洲表示图〞可以看出,河流分叉多,易改道,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①、④对,②错;从〝甲处堆积层堆积物粒径变化表示图〞可以看出,堆积物粒径大小变化清楚,说明流量不动摇,③对。

应选C。

16.扇三角洲是由临近洼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即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①对;水体水面上升那么扇三角洲面积不时增加,②错;水体水面下降那么扇三角洲面积不时扩展,③错;流水堆积作用,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由扇顶到扇缘表层堆积物颗粒由大变小,④对。

应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