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探语文情感教学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语文情感教学的应用
摘要:本文着重从语文课堂中情感的培养入手,突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教育学生时,重感情投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实感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把爱的暖流注入学生的心灵中去,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培养
笔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部我教过的几届学生哪些课文你比较熟悉,在他们脱口而出的一些篇目中,屡次有《枣核》、《小桔灯》《挖荠菜》《济南的冬天》《春》……出现。

这些文章,有的是基本篇目,老师花了不少时间去教,有的是自读课文,往往三言两语带过。

但为何学生对这些文章记忆如此之深呢?学生们告诉我答案——因为上那些课文时,我们师生双方均曾沉浸于情感的交流,有极深的默契,故牢记在心。

情感的交流对于学习语文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情感是什么?情感在素质教育,尤其语文教学中作用如何呢?
(一)情感的内涵和在教育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感因素是与认识因素相对应的心理因素,情感教育是把情感和认知两大层面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情感,在素质教育中尤为不可缺乏,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而且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不少论述。

例如: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S.F.Gaidom)早就强调“热情”在人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M.Teman),通过研究得出热情、自信等积极情感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的结论。

我国南京师大朱小蔓教授多次强调情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热点。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和情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元素。

美国脑部研究所提出,真正决定人类智
慧的并非智商(IQ),而是情商(EQ),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

理论研究得出情感教育非常重要,而实践的结果如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凡是师生高度默契的,即进行了充分情感交流的课,效果绝对高于呆板,生硬的课,可以说事半功倍。

(二)情感教育的实际运行
清晰的记得,初一上《枣核》时的情景。

《枣核》乍看很平淡,很浅显,但细一推敲,发现此文无一华丽的词藻,却把这位友人的“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的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真不简单。

而初一学生尚无法领会,我就引导学生联想小学学过的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

不一会儿,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背诵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室中有了一个情感的小高潮,气氛十分活跃,至此,同学们对《枣核》的了解也加深了不少,中心也就水到渠成。

而仅仅是这样,我觉得挖掘不深,又联系我们葛江中学的创办史,激励学生们用葛江精神——“民族自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爱国为民”鞭挞自己,奋发努力。

我用歌曲《我的中国心》作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钧。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心国……”当那优美的歌词随着那雄壮的光缓缓泻出,全班鸦雀无声,但却能令人明显地感到每人都是热血沸腾。

当高唱此歌时,全体师生的情绪达到高潮,取得了深深的默契,每人心中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都在想为巨龙腾飞而努力。

无需讳言,这堂示范课取得了成功,校长当即要我写出论文进行交流,而我也从中尝到了情感运用的“甜头”,并为之而不断奋斗。

(三)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堂课中充沛的情感,效果为何会如此显著呢?笔者特此翻了很多教育心理学的书,得悉它有一定的理据。

首先,符合教育的有关原则——情感教育法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它创设不同的情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极大地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理解、判断、分析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符合心理学的有关原则——一节课45分钟,学生注意力往往只有15-20分钟的时间最为集中,其余的时间往往容易分心走神。

情感教学法则是采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如实物、图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形象化的语言,使用权知识传授由“静态”转达到“动态”,则“平面”变为“立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接受知识,分析总是提高认识。

(四)情感的培养
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明确,那么情感如何培养呢?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帮,人人都注重感情,“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要想让学生信你爱你,那你必须先要信他们、爱他们,要关注他们。

教师用满腔热情及时地了解、理解学生情况的每一细微变化及其原因,关心重视学生情感品质的健康发展,努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遵其言。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最重要渠道,情感关注道德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情感是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情感状态,是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关系,还必须感效应和活动倾向。

”教师对每位学生保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以赞许的目光给学生恰如其分的期待,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不厌其烦地给予引导等等,都有可能随时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当然,课后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更利于师生感情的加深巩固。

我的情感关注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我更关注的是那些自卑、自闭、被称为“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利用这些优点去激励他们,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有人
在关心,期盼着他,促使他们改掉陋习,积极进取。

班中有个孩子叫陈震,别人一说起他就摇头,但在换班时,他默默为班级涂墙的事让我深受震动,他也想为班级争光,无奈成绩过低,遭受白眼过多。

我找他多次交流,肯定优点,提出不足,并通过多渠道帮他补习落下的功课。

他一步一步向前了,在一次班级友谊赛中,他这位瘦小的守门员硬是没让对方进一个球,全班轰动,大家感激他,他腼腆一笑,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也不知道什么缘故,我与那些所谓“后进行”特有缘,实习结束,围着我洒泪告别的是他们,隔着老远,特意奔过来打招呼的是他们,返校探望的是他们,给我写信寄卡最多的是他们……孩子们都很可爱,只要你有一颗宽宏的心去爱他们,会发现优点闪闪烁烁,到处可见。

“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只要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重感情投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实感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把爱的暖流注入学生的心灵中去,我们的教育就一定有效,一定能成功,我们的教育目标也一定能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