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
2021年《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心得体会
![2021年《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7a5129f2b160b4e777fcfc8.png)
改革初期,改革的艰难更是让人百感交集,4年前人们眼中的国有企业,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标志,国企改革也因此尤为为难,每一步都是解难题、创难关、栉风沐雨、大浪淘沙,国有企业在改革中日益壮大,今天正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奋进——《血,总是热的》。
12月4日晚,青山桥项目部党工委全体党员、青年员工集体观看中央一套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周年》第五集《血,总是热的》。
本片讲述了,从1978年到22年,改革开放4年,我们国家走过来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这4年,是跌宕起伏的4年,是一路高歌猛进的4年。
四十年的改革与开放,四十年的探索与创新,四十年的繁荣与发展,四十年一代代儿女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伟大的中国!让我们在改革开放4周年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改革开放4年来,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影片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中孟两国共同承建的帕德玛大桥中的大型吊装船“天一号”将长15米,重36吨的巨型钢梁运送到架梁现场。
615米长的帕德玛大桥,是世界上地质最特殊,基础施工最难的桥梁,作为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施工总承包的中国中铁大桥局,克服设计、施工中的种种困难,向全世界展示了“一流建桥国家队”的建桥能力。
4年的沉淀,让中国企业有了足够自信,组团挑战顶级国际工程,这场国际大协作比拼的是体系实力、技术研发、装备水平、制造能力、人才储备、高端材料,这些都是改革历练出来的。
帕德玛大桥承载着孟加拉国人民千年梦想,也紧紧连接中国和孟加拉两国人民的心。
作为中铁大桥局的一员倍感深感荣幸和自豪,4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启发我们,“众志成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齐心协力,没有跨不过的沟坎”。
回望过往,珍惜当下,开创未来,让我们为打造一流的建桥国家队再立新功!相关阅读《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周年》观后感征文8篇。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10篇:2018.12.18《我们一起走过》(2)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10篇:2018.12.18《我们一起走过》(2)](https://img.taocdn.com/s3/m/8642a9e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c.png)
改革开放40年纪实观后感10篇:2018.12.18《我们一起走过》(2)推荐文章纪念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范文热度: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范文热度:改革开放走过40年心得体会范文热度: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范文热度:改革开放历经40年心得体会范文热度:篇6: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智慧,治大国如烹小鲜。
如果总是折腾,结果就会变得糟糕。
我们党擅长辩证思维,我们的老百姓都懂得,有时候快了就要慢点。
不怕慢,就怕站。
我们的渐进式改革发展速度并不慢,4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躬逢盛世,前有一国两制之丰功,后有一带一路之伟绩。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是一个足以闪耀史册的光辉时代。
响应华北大区党委号召,2018年12月6日,店里组织观看了央视的专题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看了纪录片中的一些似曾相识的老镜头,勾起了我脑海中尘封的回忆,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谈我的观后感:“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学习过初中政治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经典语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邓小平同志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社会地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也有30年了,或许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变。
90年代初,身处童年的我,很少看见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虽然谈不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也都是兄长穿剩下的,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娃哈哈、健力宝和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在我的视野,连环画已经被VCD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5寸的黄河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1寸的三洋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青年时代的我,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汽车、火车、飞机、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品牌的衣服已经挂进了我的衣橱,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不再稀奇,电脑笔记本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生活的点、线、面。
观《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
![观《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b937dd910ef12d2af9e75a.png)
观《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央视近期推出的大型历史政论片,片中从特区试点、农业农村改革、企业改革、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等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展开,记录了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观后深受触动和启发。
一、回顾沧桑巨变,增强四个自信。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改革从农村发轫,向城市推进,市场经济的大门由此打开;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喷涌而出,演化成推动制度变革的强大力量,尤其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40年前,中国人穿衣服崇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40年后的今天,商场里的各种衣服玲琅满目,任君挑选;40年前,坊间流传“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40年后的今天,则是“米仓满,面仓满,鸡鸭鱼肉随便选”;40年前,筒子楼里冒黑烟;40年后的今天,高楼大厦遍人间;40年前,自行车都属于“三大件”;40年后的今天,满街都是小轿车;40年前,购物需要各种“票”;40年后的今天,移动支付全搞定……改革开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它还通过40年的不断探索和推进,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的航母下水了,我们的飞船上天了,我们的环境变美了,我们的国际地位上升了……中国已经在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感悟石油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小的时候,我的太姥爷最喜欢给我讲他在学徒工时,跟着师傅一起保障石油运输时的故事,太姥爷自小家境贫苦,解放后进入玉门油田,跟师傅学习汽车维修,通过努力成长为一个“老八级”。
当时中国的石油行业还百废待兴,条件艰苦,运输只能靠卡车穿越茫茫沙漠和戈壁滩,而那些老“解放”卡车在经历如此恶劣的环境时,经常会出现故障,在途中“趴窝”了,这样不仅耽误了运输任务,更因为一旦车辆掉队,驾驶人员都会有生命威胁。
精编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5篇
![精编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9ad3c8998fcc22bcd10ddf.png)
精编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5篇1978年-2018年,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走过了四十年。
四十年来,从以前黑白两色单调的衣服,到现在五彩绚丽的衣服;从以前的大锅食堂一菜一汤,到现在的小锅食堂五菜一汤;从以前茅草土砖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以前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高铁飞机;从以前的单调重复的知识点,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从以前投影黑白的电影,到现在色彩3D的电影。
从老百姓衣、食、住、行、学、乐六点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来,中国人突破了一道道难关险阻,靠着艰苦奋斗、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中国人用双手书写了一部发展的壮丽史诗,沿着成功开辟的这条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澳门回归,2001年申奥成功,2003年神州飞天,2008年奥运圣火点燃北京,2010年上海世博......回望来路,不改初心,改革开放滋润了中国大地,一条巨龙已傲然屹立世界东方。
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现在的中国人民不仅站了起来,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注定影响着世界的进程。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历经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在历经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崛起的伟大复兴过程里,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朝,在此我想自豪的说:作为中国人真幸福!引进来,走出去,中国一刻都没有停下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将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努力奋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对于我们大部分80、90后而言,仿佛我们一出生就处于一个幸福的年代,没有战乱没有贫穷。
观影之前也很少听说关于改革开放的事迹,“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对于我们年轻人是比较陌生的。
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出生的样子,也是理所当然是这个样子。
其实不然,通过观片,才深知我们先辈前人走了一条多么艰难之路才有了我们这一代幸福稳定的生活。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9d832bcc17552707220895.png)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是一部大型纪录片,带我们一起见证祖国这40年来的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是感人的人,是让人自豪的,你有没有观看这部影片?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篇一12月3日晚,**兰园项目部全体职工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该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充分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靠着一次次解放思想突破了一道道难关险阻,靠着一桩桩变革创新书写了一部部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承前启后的基本国策,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强国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调整和深化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促进了生产力的全面提升,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0年来,中国的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建设跨越发展、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一条路使人民有穷变富,使国家由弱变强的康庄大道。
作为一名青年团员,现今的我,已经很难再去想象国家社会当年的境况,因为我们成长的环境,已经站在了祖国富强的肩膀上。
改革发展的前40年我们参与贡献不多,但在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上,新一代的团员青年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篇二12月3日晚21:30分,连镇铁路项目部广陵制梁场组织部分员工观看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全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72ff0abd64783e09122bf1.png)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篇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央台刚刚播出的十八集记录片,该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了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从1978年到2018年,数不清的第一次,雕刻出崭新的社会肌理,彰显着大国荣耀与勇气,对于一些人来说,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记忆并未走远,新的生活已然扑面而来,普通大众对改革的感受是生动而具体的,恢复高考、下海创业、南下打工、留学海外、取消农业税、教育医疗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影响和改善着数以亿计普通民众的生活甚至是命运,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决心与举措。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集中,展现了40年来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的巨大历史变迁,作为不惑之年的我,只记得上初中时吃食堂要交粮票,突然有一次开学,老师讲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再交粮票了,那是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词汇,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国家前行的脚步,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这有什么不同,能深切体会巨大变革对当时思想的冲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当年的改革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是我们的父辈。
这40年充盈了粮袋子,丰富了菜篮子,农民是粮满仓,酒满缸,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再是梦想,吃饭不再是农民的头等大事,见面问候语“吃了吗”是当年生活的深刻烙印,而今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记录片还讲述了国企改革、文化领域的改革、非公经济由弱变强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艰苦奋斗,勇于变革创新的历史,彰显了中国人民打开国门搞建设,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的决心与魄力,真实感人震撼。
作为一名交通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身边道路的变化,小时候走的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买东西需要去镇上,还需要骑自行车走好几里路,出远门需要坐很久的长途汽车再坐火车,奔波劳累耽误时间是很多人的记忆,如今我们出行高铁高速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转换时空,成倍提高效率,正是改革开放的列车,铿锵有力地带领我们奔向富强民主的未来。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1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1](https://img.taocdn.com/s3/m/f52c718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6.png)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年轻人,即使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我也能感受到它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
因此,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观看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活动,对整个展览非常感慨。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着极大的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贫困和城市的失业。
改革的开始,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看到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如邓小平的手稿、纪念品、画作、将军服装、书籍和手工艺品,这些都见证了中国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这样一个庞大的展览规模,不仅展现了40年来国家发展的成就,更是对几代人付出努力和奉献的尊重。
其次,我认为,改革开放是由人民而非自上而下的推动。
改革的成功,源于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大众能动性的发挥。
在改革初期,个人意识的觉醒对于政策的实施尤为重要。
诸如“南街村模式”等先进社会实践中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奠定了改革“从点到面”的基础。
改革阅历的老一辈怀着一腔热血对国家前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年轻一代延续老一辈人的奋斗,强健的国家成长,团结的人民繁荣幸福,共创互利共赢的未来。
展览中,我看到了极富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初中生李亿龙的感人事迹。
他为了照顾残疾弟弟辍学打工,捐出自己的积蓄1500元,鼓励弟弟学习,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成绩获得了新的生活。
正是这样一代接近社会又积极进取的新青年,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认识到: 走向未来,不是开创未来,而是一步步实现未来。
最后,改革开放的历史瞬间记录了当代中国争取经济自由、激发社会活力、翻转国家面貌的充满深远影响的历史变革。
走过展览,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启示和激励。
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了全球一些重要的理念和实践,例如跨境贸易、数字经济,以及包容性发展等。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doc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43cc9527d3240c8547ef22.png)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改革开放已然走过四十个年头,在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中有太多的感悟。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奋起直追,迎头而上,不错过任何发展的机会,拉小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下面是我带来的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
第一篇回顾40年光辉历程,如果有人问,改革开放最要紧、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用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唤醒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共产党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推翻三座大山,首先讲清了"谁养活谁"的道理,激发了被剥削被压迫者的阶级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不讲清道理,不解放思想,不确立新观念,任何革命都是搞不起来的。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革命,同样如此。
1976年,我退伍返乡,被安排在党校做了一名理论教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变革面前,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这场革命?党的理论工作者首当其冲。
以前党的基本理论无论是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党史,都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贯穿其中,党的各项工作也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个弯子转的不小。
对于我这样的青年党员来说,还问题不大,大不了从头学起。
可对于多年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党员、老同志来说,一时真的难以转过来。
他们认为不讲阶级斗争了,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人民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分析,建国30年了,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才是我们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党必须把主要精力用来发展生产,振兴经济。
环顾四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经济,特别是我国的台湾、香港和新加坡、韩国,他们利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大量吸引西方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亚洲“四小龙"。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393f8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4.png)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是一部大型纪录片,带我们一起见证祖国这40年来的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是感人的人,是让人自豪的,你有没有观看这部影片?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篇一12月3日晚,某某兰园项目部全体职工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该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充分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靠着一次次解放思想突破了一道道难关险阻,靠着一桩桩变革创新书写了一部部壮丽史诗。
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承前启后的基本国策,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强国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调整和深化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促进了生产力的全面提升,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0年来,中国的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建设跨越发展、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一条路使人民有穷变富,使国家由弱变强的康庄大道。
作为一名青年团员,现今的我,已经很难再去想象国家社会当年的境况,因为我们成长的环境,已经站在了祖国富强的肩膀上。
改革发展的前40年我们参与贡献不多,但在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上,新一代的团员青年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12月3日晚21:30分,连镇铁路项目部广陵制梁场组织部分员工观看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全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体会(范文)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9e8a3352d380eb63946d13.png)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
40周年》感想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这部纪录片展现了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摄制组采访了183位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还挖掘了大量历史素材,用40年来的时代歌曲、影视作品串起一段段改革岁月,旨在激起观众的共同记忆。
风雷激荡的四十年,当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更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80后和90后的孩子,看着国产动画到三维立体,看着老电影到新电视剧……,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的风雨历程,中国发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也凸显出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的深刻内涵。
透过似蛟龙腾空的港珠澳大桥、如鲲鹏展翅的北京大兴新机场,。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72ff0abd64783e09122bf1.png)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七篇篇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央台刚刚播出的十八集记录片,该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了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从1978年到2018年,数不清的第一次,雕刻出崭新的社会肌理,彰显着大国荣耀与勇气,对于一些人来说,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记忆并未走远,新的生活已然扑面而来,普通大众对改革的感受是生动而具体的,恢复高考、下海创业、南下打工、留学海外、取消农业税、教育医疗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影响和改善着数以亿计普通民众的生活甚至是命运,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决心与举措。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集中,展现了40年来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的巨大历史变迁,作为不惑之年的我,只记得上初中时吃食堂要交粮票,突然有一次开学,老师讲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再交粮票了,那是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词汇,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国家前行的脚步,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这有什么不同,能深切体会巨大变革对当时思想的冲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当年的改革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是我们的父辈。
这40年充盈了粮袋子,丰富了菜篮子,农民是粮满仓,酒满缸,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不再是梦想,吃饭不再是农民的头等大事,见面问候语“吃了吗”是当年生活的深刻烙印,而今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记录片还讲述了国企改革、文化领域的改革、非公经济由弱变强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艰苦奋斗,勇于变革创新的历史,彰显了中国人民打开国门搞建设,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的决心与魄力,真实感人震撼。
作为一名交通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身边道路的变化,小时候走的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买东西需要去镇上,还需要骑自行车走好几里路,出远门需要坐很久的长途汽车再坐火车,奔波劳累耽误时间是很多人的记忆,如今我们出行高铁高速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转换时空,成倍提高效率,正是改革开放的列车,铿锵有力地带领我们奔向富强民主的未来。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观后感两篇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观后感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e5a22bddccda38366baf17.png)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观后感两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第六集观后感从12月2日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十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在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每天播出两集。
无论刮风下雨,在这个时间点全家人都必定雷打不动的守在电视机前,这成了我和家人最幸福时刻。
这部纪录片是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呈现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
内容非常的震撼,也非常的激动人心。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4日晚上播出的第六集《爱拼才会赢》,这一集主要讲述了非公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
它聚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诞生和发展。
通过中国第一批个体户、中国第一位私营企业主、刘永好的新希望、李书福的造车梦等故事,讲述从允许非公经济主体参与社会财富创造,到给予他们平等的市场机会,从确立市场地位到参与改革顶层设计,国家一步步以政策、法规、制度等方式,肯定非公经济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之前,即便是倒腾针头线脑,也是不允许的。
那个年代,只允许国营和集体企业做生意。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发展个体经济,这一决定在当年可谓石破天惊。
改革的突破立竿见影,全国大约有10多万人加入到个体户的行列。
然而,个体经济的放开也并非一马平川。
冯爱倩是浙江义乌最早摆摊的小商贩。
当城市的个体户们拿到营业执照的时候,在农村,因为没有政策,冯爱倩他们还得偷偷摸摸,被抓住,还是会以投机倒把论处。
1982年8月,义乌先于全国,撕开了一道市场的口子,允许设立临时商贩聚集点摆摊卖货。
冯爱倩他们,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搞经营了。
从街巷起步,以一张张的小门脸为舞台,个体户们,用汗水挥洒着人生。
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今天的他们,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战略领域已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92f5b7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2.png)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纪录片,该片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采访,深入探讨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和成就。
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还探讨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向现代化之路,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种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此外,这部纪录片还展示了中国政府的改革决心和开放态度。
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开放的态度。
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改革和开放,不断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
这种决心和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纪录片,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还探讨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
神和创新精神。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改革决心和开放态度。
《我们一起走过》观后感改革开放40年的心得体会_作文2700字_观后感_
![《我们一起走过》观后感改革开放40年的心得体会_作文2700字_观后感_](https://img.taocdn.com/s3/m/e873b80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5.png)
《我们一起走过》观后感改革开放40年的心得体会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了,生活质量水平也提高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我们一起走过》观后感20xx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期盼,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展现了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
摄制组采访了183位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还挖掘了大量历史素材。
充分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靠着艰苦奋斗、思想解放,中国人突破了艰难险阻;靠着勇于变革、锐意进取,中国人用双手书写了壮丽的发展史诗;沿着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岁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
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继往开来,中国的发展永不止步,中国也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
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样也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在,是党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改革价值取向。
更多次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更要全力践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
2020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范文_
![2020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范文_](https://img.taocdn.com/s3/m/602747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7.png)
2020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心得体会改革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开放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不知不觉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四十个年头,它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我们始料未及,却又毫不意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年我坐过的火车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吹遍了祖国大地,吹亮了万家灯火,吹进了老百姓的心窝窝。
40年来,一江一河,一草一木,一家一户,一人一物,无不体现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回想起这些年我坐过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快,行程越来越稳,座位越来越舒服,设计越来越科技,服务越来越体贴。
我想,那一列列火车也是经过了春风的洗礼,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百姓的渴望、亲人的呼唤,惊艳了世界。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在十三岁那年,跟着爸妈去拜访一位远房亲戚,当时坐的是绿皮的普快。
刚上车的时候那叫一个激动,可是没过多久无聊就替代了新鲜感,因为走的是夜路,外面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
火车没有我希望的跑得那么快,而且逢站必停,感觉有时候会在一个地方停好久。
妈妈把我塞到上铺,不敢坐起来,怕磕脑袋,不敢动,怕掉下来,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我不踏实地迷糊了一夜。
20xx年,我来北京上大学,那时从我老家山东潍坊往返于北京的最快的列车是T字头的新空调特快,后来出过几年Z字头的直达特快。
学生时代舍不得花钱坐卧铺,每逢寒暑假,我们三五个同学搭伴儿一起挤硬座,唠唠嗑打打扑克一宿八个小时也就过去了。
记得当年全票是99元,学生票半价44块五。
一进车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浓浓口音的家乡话交流,感觉特别亲切。
当时特快列车的服务员态度也很好,在人挤人的情况下,还会时不时地提着大水壶给我们冲泡面,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收垃圾、清扫地上的瓜子皮。
那时候火车票只能去火车站或者代理售票点排队买票,还好我们有学生特权,寒暑假学校可以帮忙提前订票。
那个年代火车上买站票的人特别多,再加上学生的大行李箱,务工人员的大行李包,拥挤程度无法形容。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2018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2018](https://img.taocdn.com/s3/m/3a935ff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1.png)
观看《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2018站在四十年的节点,追忆似水流年,分享改革开放给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踩着改革开放的鼓点,感受波澜壮阔,秉承曾经的勇气决心和奋斗。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观看我们一起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的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心得体会回顾40年光辉历程,如果有人问,改革开放最要紧、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用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唤醒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共产党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推翻三座大山,首先讲清了"谁养活谁"的道理,激发了被剥削被压迫者的阶级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不讲清道理,不解放思想,不确立新观念,任何革命都是搞不起来的。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革命,同样如此。
1976年,我退伍返乡,被安排在党校做了一名理论教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变革面前,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这场革命?党的理论工作者首当其冲。
以前党的基本理论无论是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科学社会主义、党史,都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贯穿其中,党的各项工作也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个弯子转的不小。
对于我这样的青年党员来说,还问题不大,大不了从头学起。
可对于多年一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党员、老同志来说,一时真的难以转过来。
他们认为不讲阶级斗争了,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人民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分析,建国30年了,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才是我们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党必须把主要精力用来发展生产,振兴经济。
环顾四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经济,特别是我国的台湾、香港和新加坡、韩国,他们利用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大量吸引西方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亚洲“四小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
年》心得体会
下班后,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雪,可是丝毫不觉得冷,回到徐工人才家园急忙打开电脑,cctv1正在播放《万山磅礴看主峰》的纪录片。
徐工又一次登上央视,这种时刻怎可错过!
改革开放走过的四十年中,徐工专注于机械工程行业,撑起大国重器的一片天,当为中国工程机械万山中的最高峰。
虽然不止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徐工辉煌的发展史,但这次依然让人感触良多。
徐工挖掘机,用十年时间撰写了一部辉煌的奋斗史,作为一名新员工,我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
现在,我正在履带底盘公司实习,虽然仅仅两个月,但我对这个集体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深深的敬意,零部件虽小,确是主机产品的重要支撑,而且我们志存高远,要打造行业一流履带底盘品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是一颗螺丝钉,肩负起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让徐工挖掘机拥有世界最稳固的履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