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突发挥发酚污染应急处理中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9~1. 64
7. 84
0. 30
亚硝酸盐 / (mg·L - 1 )
0. 032~0. 227 0. 106
耗氧量 / (mg·L - 1 )
1. 42~3. 21 1. 90
2. 2 试剂 、仪器与分析方法 试剂 :苯酚 ,分析纯 ;聚合氯化铝 ( PAC) ,液体 ,
含铝 6% ~7% ;木质粉末活性炭 , 200目 ;高锰酸钾 , 工业品.
第 28 卷第 12 期 2008年 12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Acta Scientiae Circum stantiae
Vol. 28, No. 12 Dec. , 2008
刘韵达 ,胡勇有 ,何向明 ,等. 2008. 饮用水源突发挥发酚污染应急处理中试研究 [ J ]. 环境科学学报 , 28 (12) : 2503 - 2508 L iu Y D , Hu Y Y, He X M , et al. 2008. Pilot study on emergent treatments of raw water suddenly polluted by phenols [ J ]. Acta Scientiae Circum stantiae, 28 ( 12) : 2503 - 2508
取 4次取样的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并分析误差.
3 结果 (Results)
3. 1 突发挥发酚污染特征分析 挥发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 ,有苯酚 、甲酚 、氨基
酚 、硝基酚 、萘酚 、氯酚等 ,而以苯酚 、甲酚污染最突 出. 在原水中加入苯酚模拟不同污染倍数的挥发酚 污染原水 ,观测其浊度 、COD、色 、味 、感官来确定突 发挥发酚污染的特征 ,结果如表 2所示. 50~200倍 挥发酚污染 ,各项指标较原水无明显变化 , 200倍以 上挥发酚污染时 ,有轻微的嗅味. 对 200倍挥发酚污 染原水 ,在 100 r·m in - 1下搅拌 3h后 ,挥发酚浓度仅 减少了 0. 002m g·L - 1. 因此 ,突发挥发酚污染的特征 是 :轻微嗅味 ,色度 、浊度、COD几乎无变化 ,感官上无 明显特征 ,在水中存留时间长. 本研究确定以 100倍 (苯酚浓度 0. 2mg·L - 1 )的挥发酚污染原水进行中试.
图 1 应急处理中试工艺流程图 Fig. 1 Flow chart of the emergent treatment p ilot2scale p rocess
12期
刘韵达等 :饮用水源突发挥发酚污染应急处理中试研究
2505
2. 3. 2 中试方案 苯酚在配水池投加 , 聚合氯化 铝 ( PAC)在快速混合池投加. 先将粉末活性炭搅拌 成炭浆 ,分别投加到吸附池 、反应池前和反应池中. 臭氧和高锰酸钾在预氧化池投加 ,臭氧采用水射式 投加. 在设定工艺参数下稳定运行 0. 5h 后开始计 时 ,间隔 4h取样 1次. 2. 4 数据处理方法
Abstract: The removal of phenol after normal water treatment p rocesses ( coagulation, p recip itation and filtration) and emergent treatment p rocesses such as adsorp tion by activated carbon were compared in a 2 month p ilot study treating 4 m3·h - 1 of raw wastewater. Pre2oxidation by ozone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were emp loyed when phenol pollution occurred suddenly in the raw water. The p ilo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enol treated by normal coagulation and p recip itation was less than 10%. Sand filtration could p revent contam ination for 12 hours. Three emergent treatment p rocesses enhanced the removal of phenol.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enol adsorbed by activated carbon was up to 44% while 50% was removed by p re2oxidation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 0. 5 mg·L - 1 ) . The p recip itated effluent reached the accep ted standard ( 0. 002 mg·L - 1 ) after a p re2ozonation p rocess in which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enol was nearly 90%. Keywords: drinking water; phenol; powder activated carbon; ozone; potassium permanganate; emergent treatment
摘要 :通过为期 2个月规模为 4m3·h - 1的中试试验 ,考察了常规给水工艺 (混凝 、沉淀和过滤 )对突发挥发酚污染原水的处理情况 ,重点考察了 活性炭吸附 、臭氧预氧化和高锰酸钾预氧化等 3种应急工艺的除酚效能. 结果表明 ,常规混凝沉淀对挥发酚的去除率低于 10% ,砂滤在 12h内 可起到拦截挥发酚的作用. 3种应急工艺均可提高挥发酚的去除效果 ,起到应急的作用. 其中活性炭吸附对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 44% ; 在 015mg·L - 1的投量下高锰酸钾预氧化可达到 50%的除酚效率 ;臭氧预氧化可使沉淀出水挥发酚达标 (0. 002mg·L - 1 ) ,挥发酚去除率约 99%. 关键词 :饮用水源 ;挥发酚 ;粉末活性炭 ;臭氧 ;高锰酸钾 ;应急处理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经贸委技术创新项目 (粤经贸创新质量 [ 2006 ]428号 ) Supported by the Guangdong Econom ic and Trade Comm ission Creative Technology Program (No. [ 2006 ] 428) 作者简介 : 刘韵达 ( 1982—) ,男 , E2mail: reyals@163. com, Tel: ( 020) 39383786; 3 通讯作者 (责任作者 ) , E2mail: ppyyhu@ scut. edu. cn B iography: L IU Yunda ( 1982—) , male, E2mail: reyals@163. com , Tel: ( 020) 39383786; 3 Correspond ing author, E2mail: ppyyhu@ scut. edu. cn
为此 ,本研究以北江水为实验原水 ,展开粉末 活性炭吸附 、臭氧预氧化及高锰酸钾预氧化等 3 种 应急工艺处理模拟突发性挥发酚污染原水中试. 考 察了以混凝 、沉淀和过滤为主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和
3种应急处理工艺对酚的去除效果 ;探明了活性炭 投加量 、投加方式对除酚的影响并确定了其应急处 理能力 ;探明了臭氧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除酚的影 响 ,给出了技术经济评价. 本研究结果可作为突发 性原水挥发酚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的技术储备及 借鉴.
仪器 :威固 VGO3230臭氧发生器 ; UV2550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4 2氨基安 替 比 林 氯 仿 萃 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挥 发 酚. 碘量法测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
2. 3 中试试验方法 2. 3. 1 中试装置 中试装置由常规混凝处理单元 (混合反应 、斜管沉淀 、砂滤 ) 、污染物配水单元以及 应急加药单元构成 ,设计处理水量为 4m3·h- 1. 吸附 池停留时间 45m in;氧化池氧化时间 15m in;滤池滤 料为河砂 ,厚 2m ,过滤周期为 24h. 装置流程如图 1 所示.
1 引言 ( Introduction)
近年来 ,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 ,对 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苯酚为代表的挥发酚 类化合物 ,是一类高毒性物质 ,存在于很多种化工 企业的生产废水中 , 受污水体中检出率和超标率 很高.
粉末活性炭吸附是应用最广泛的除酚方法 ,在 40μg·L - 1的含酚纯水中投加 15m g·L - 1的粉末活性
文章编号 : 025322468 (2008) 1222503206 中图分类号 : X507 文献标识码 : A
P ilot study on em ergen t trea tm en ts of raw wa ter sudden ly polluted by phenols
L IU Yunda1 , HU Yongyou1, 3 , HE Xiangm ing2 , CHENG J ianhua1 , ZHANG M inju2 , HU Junyou1 , KANG Yuwei2
2 材料和方法 (M aterials and methods)
2. 1 实验原水 实验原水取自北江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见表 1.
水质指标
波动范围 均值
浊度 /N TU
7 ~54 20. 20
表 1 原水水质 Table 1 Raw water quality
氨氮
pH
/ (mg·L - 1 )
7. 56~8. 20
2504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28卷
苯酚的质量比为 20∶1,搅拌 10m in,苯酚去除率可达 94. 4% (姜洪泉等 , 2003). 虽然在不同 pH 条件下苯 酚氧化的机制不同 ,但 pH 值对苯酚的去除率却影 响不大 (钟 理 , 2002 ). 然 而 , 这 些 研 究 主 要 针 对 μg·L - 1级的含酚微污染水源水除酚 ,其研究结果并 不能直接用于以瞬间高浓度的饮用水源·L - 1以下 (马军等 , 1994). 活 性炭投加点的选择对有机物微污染的去除十分关 键 (王建平等 , 2006; 张小满等 , 1998 ). 对突发有机 物污染研究也一致认为投加点设置在吸水井最为 有效 (陈 忠 林 , 2006; 傅 金 祥 等 , 2007; 陈 蓓 蓓 等 , 2007). 采 用 氧 化 法 除 酚 , 在 中 性 条 件 下 , 投 加 4 mg·L - 1的高锰酸钾可使含苯酚 100μg·L - 1纯水降低 至 4μg·L - 1以下 ,且确定高锰酸钾最佳投量最为重 要 (张锦等 , 2000). 在 pH = 8. 0 ~9. 0,高铁酸盐和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2. Nanhai Development Company L im ited, Foshan 528200 Rece ived 8 Ap ril 2008; accepted 3 Sep tember 2008
饮用水源突发挥发酚污染应急处理中试研究
刘韵达 1 ,胡勇有 1, 3 ,何向明 2 ,程建华 1 ,章民驹 2 ,胡军有 1 ,康宇炜 2
1.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006 2. 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 528200 收稿日期 : 2008204208 录用日期 : 2008209203
图i应急处理中试工艺流程图232中试方案苯酚在配水池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在快速混合池投加先将粉末活性炭搅拌成炭浆分别投加到吸附池反应池前和反应池中臭氧和高锰酸钾在预氧化池投加臭氧采用水射式投加在设定工艺参数下稳定运行半小时后开始计时间隔4h取样1次2a数据处理取4次取样的钡i试数据的平均值并分析误差3结果results1突发挥发酚污染特征分析挥发酚类化台物种类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