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护法神:千里眼与顺风耳的故事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护法神:千里眼与顺风耳的故事简介
道教神系中,“千里眼”、“顺风耳”二神的地位不高,但在民间却有着广大的信众。

本文结合上古时期的眼睛与耳朵崇拜,结合《西游记》对二神的描写以及妈祖信仰,进一步对这两位道教守护神做一介绍。

一、耳聪目明
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在民间的名气很高,直接原因可能因为二神的非凡神力与人类自身的感官:视觉、听觉有关。

人们对光的追求,对声音的判断,是远古人类得以对抗自然,生存下来的基本技能,在此期间也诞生了早期的原始崇拜。

出土的三星堆文化的文物就有这类崇拜的痕迹。

眼睛崇拜与人们追逐太阳、追逐光辉的自然崇拜有关,寄托着人们对光明、对生活的希望。

而耳朵作为声音的通道,也受到了先民的崇拜。

人们往往对大耳朵的人会有天生的敬畏之感。

老子,姓李,单名叫“耳”。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

”老子是大耳,摐者,敲击乐器也,可“振聋发聩”,也与“耳”相关。

我们再来看看《西游记》中二神的出场: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西游记·第一回》)
小说家的笔法,极为细腻,仅用“看的真,听的明”等简短的词语便生动写出了二神在信息收集方面的高超本领,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千里眼、顺风耳分别为离娄与师旷。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此二人,名离娄者是千里眼,名师旷者是顺风耳。


《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焦循正义:“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

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

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离娄是黄帝时候的人,可在百步之外,明察秋毫。

师旷是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生而无目。

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二、护法神
道教神系中,有护法神之说。

护法神不但守护宗教与神,也守护宫观,更加会守护信徒,保平安,如王灵官、护法四元帅、六丁六甲
等。

护法神虽是道教神系中很小的一部分,却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某些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顺风耳、千里眼常与妈祖信仰结合出现。

传说中顺风耳、千里眼被妈祖所收服,随后常伴左右。

妈祖信仰最早由闽粤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其发展中不断吸收民间信仰,也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整个东南亚地区、日本等地。

千里眼、顺风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成为妈祖身边的护法二神。

随着妈祖信仰的发展,不断吸收各方文化,形成了成熟的信仰体系。

作为妈祖信仰的一部分,她身边的护法神,千里眼、顺风耳也随之普及开来。

广大信徒对这对护法神也是追崇备至,称作“千里眼将军”、“顺风耳将军”。

读者们如果再有机会去东南亚等地旅游,可以亲身前往各地的妈祖庙一览,在感受异国风情的同时,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远扬之举。

眼睛、耳朵崇拜所演化出的神明崇拜,与“聪明”、“振聋发聩”等这类词语一样,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