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统计综合应运用 西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2课时《统计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2、教师谈话: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六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0页的统计表,比一比哪组同学做得最好,完成的更快。
3、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
4、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的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
5、展示某小组的填写的统计表。
6、提出要求:以组为单位,计算组内同学各年级时的平均身高。
提示:平均身高=总身高÷人数
7、以组为单位,汇总全班的身高资料,分计算全班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再填入统计表。
小学六年级班一至六年级身高统计表
8、议一议:
如果将上表制成统计图,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9、完成统计图。
学生独立计
算。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
学生小组讨
论,展示汇报。
学生独立完
成。
合作意识,体验
合作学习的愉悦
感。
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内讨
论,培养学生的
总结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10、比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②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教师订正。
二、课堂活动。
1、议一议:
(1)如果将全班同学按六年级时的身高分成5组,你将怎么分?怎样表示分组统计的结果?
(2)对全班六年级时的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整理分析?
三、课堂练习。
1、前进汽车厂去年1-6月汽车产量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平均每个月制造汽车多少辆?
2)6月份制造的汽车比1月份增长百分之几?
3)第一季度制造的汽车比第二季度制造的汽车少多少辆?
2、根据下面实验小学今年上半年各年级学生人
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年级258人二年级234人三年级280人四年级207人五年级305人六年级268人指名说一说。
学生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展
示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课后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总结能
力。
过小组内合作完
成,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语言表达能
力。
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体验
合作学习的愉悦
感。
对本节课内容进
行巩固练习。
3、哈尔滨市与南京市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1998年7月~10月)
4、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如果用这个圆代表总体,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2)如果用整个元代表参加北京奥运会的10000名队员,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扇形C呢?
四、拓展提高。
六年一班同学阅读课外图书情况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六年一班同学平均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最多的是多少?最少的呢?
(2)六年一班同学喜欢小说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如果全班40人,喜欢科普的有多少人?
(3)7~12月间,哪两个月份间读书量是上升趋势?那两个月份间读书量增长最多?
(4)9月份读书量比8月份降低了百分之几?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板书统计综合应用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
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