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判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考试题库(单选、
多选、判断)
1、单选题(共100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包括 8 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B)个细类(职业)。

A 、1738
B 、1838
C 、1888
D 、1938
2. 为了保证考务管理工作质量,应从( D )方面入手进行管理。

A 、六个方面
B 、七个方面
C 、八个方面
D 、九个方面
3. 对国家题库运行和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机构是( A )。

A 、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B 、省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C 、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D 、鉴定所站
4.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五级,其中高级技师为( A )。

A.一级
B. 五级
C. 三级
D. 特级
5. 《工人考核条例》于(C)经国务院批准,以劳动部部令颁布。

A、1984
B、1988
C、1990
D、1992
6. 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理论考场分为 30 个座位和( D )个座位。

A. 21
B.22
C.23
D.24
7. 职业技能鉴定( C )系统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的两大支柱和组织保障。

A 、监督检查
B 、质量保证
C 、组织实施
D 、政策法规
8. 技师、高级技师是 80 年代国家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 ( C ),是选拔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制度。

A 、等级
B 、技术职称
C 、技术职务
D 、荣誉
9. ( B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具有国家标准的权威性。

A、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位分类大典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标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细则
10. 考评人员职业道德的基础是( A )。

A 、廉洁公正
B 、等价交换原则
C 、市场规律
D 、社会风尚
11. 企业内员工职业技能鉴定实行的是( A )管理。

A 、社会化
B 、企业化
C 、标准化
D 、市场化
12. 以下哪项不是一个国家社会职业构成的决定性因素( D )。

A 、科技水平状况
B 、产业结构
C 、国民经济结构
D 、国际贸易水平
13. 技术标准与技术支持系统包括: ( C )。

A 、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培训大纲与培训教材、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系统
B、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系统、国家题库与鉴定指导
C、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培训大纲与培训教材、国家题库与鉴定指导
D 、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系统、培训大纲与培训教材、国家题库与鉴定指导
14. 考评员应具备( D )资格。

A.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B. 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C.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D.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15. ( C )是指试卷所测内容应结构性涵盖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的鉴定点。

A 、水平规则
B 、层次规则
C 、分布规则
D 、难度规则
16. 目前国家题库层次结构设计为最多( D )级。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六级
17.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取( B )方式。

A 、点线结合
B 、条块结合
C 、多面结合
D 、多元结合
18. 第三次技术等级标准修订工作,将技术工人的八级技术等级制度调整为( A )的职业资格等级制度。

A 、三级
B 、五级
C 、六级
D 、十一级
19.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特点是它与( B )紧密结合。

A 、工人技术等级制度
B 、工人工资等级制度
C 、工人技能等级制度
D 、工人岗位等级制度
20. ( D )指导协调地区、行业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A 、地方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B 、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D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21. 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结构包含职业概况、(A ) 四大部分。

(A)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比重表 (B) 基础知识、技能要求、要素细目表
(C) 基本要求、技能要求、比重表 (D) 职业道德、工作要求、要素细目表
22.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的指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对鉴定所进行月度检查
B 、审核决定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条件标准
C 、组织制订鉴定所的条件标准
D 、检查指挥鉴定所工作
23. 考评组长应具有( B )以上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验。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24. 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在 1978 年至 1987 年,经历了一个( B )阶段。

A 、初创
B 、恢复
C 、调整
D 、转轨
25.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发布时间是( A )。

(A)2000 年 3 月 (B)2000 年 9 月 (C)2000 年 7 月 (D)2000 年 5 月
26. ( D )是指从事本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行为的要求。

A 、工作内容
B 、相关知识
C 、基础知识
D 、职业道德
27. 高级考评员应当具有高级技师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具有丰富的考评经验,并取得考评员资格(B)年以上。

A、半
B、一
C、二
D、三
28. ( A )是整个职业技能鉴定测评工具体系的主体。

A 、试卷
B 、试题
C 、鉴定要素细目表
D 、鉴定比重
29. 某鉴定所(站)经有关部门审批授予鉴定资质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未经允许,现在该鉴定所(站)组织了一批技师级别的鉴定,该行为属于( A )。

A 、超范围鉴定
B 、正常鉴定
C 、异地鉴定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0. ( B )是指深入研究本职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A、爱岗敬业 B 、钻研技术 C 、公平公正 D 、尽职尽责
31. 以下哪个选项是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条件( B )。

A 、具有与所鉴定职业(工种)相适应的考场设备
B 、具有符合所鉴定职业(工种)标准要求的管理规章和制度
C 、具有组织管理人员和考评人员
D 、具备计算机管理的条件
32. 职业细类下所列的工种名称和序号是与( A )中的工种名称和序号相一致的,体现了工种分类与职业分类的衔接。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岗位分类目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大典》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岗位分类大典》
33. 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聘用考评人员时一定要与(B)签订协议。

A、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B、取得考评入员资质的人员
C、取得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D、取得本科学历上以的人员
34. 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理论考场分为 30 个座位和( D )个座位。

A. 21
B.22
C.23
D.24
3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质量评价的目的的是( B )。

A 、对试题和试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B 、确定试题和试卷质量
C 、为试题的修改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D 、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发展
36. ( C )确定了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工作地位。

A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
B 、《劳动法》
C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D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37. 在规定的(C)范围内,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对职业技能鉴定对象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工作业绩等进行考核、评审的人员。

A、职业(工种)
B、级别
C、职业(工种)及其资格级别
D、专业及其资格级别
38. 试卷难度反映的是在试卷中试题的总体平均难度水平,试卷应做到难易适中,
难度系数应掌握在( C ) 之间。

A 、0.45
B 、0.55
C 、0.65
D 、0.75
39. ( A )是考核命题的直接依据。

A 、鉴定点
B 、鉴定要素
C 、鉴定细则
D 、鉴定因素
40.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要实施考评时,要( A )。

A 、自觉维护考评现场秩序,及时处理违纪问题,并将处理结果上报鉴定部门
B 、自觉维护考评现场秩序
C 、及时处理违纪问题
D 、自觉维护考评现场秩序,及时处理违纪问题
41. 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是一种( B )。

A 、检测
B 、考试
C 、操作
D 、专业
42.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中的政策法规与行政管理系统包括:( A )。

A 、职业技能鉴定法律法规系统、行政管理系统
B 、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培训大纲与培训教材、国家题库与鉴定指导
C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系统
D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考评人员与专家队伍、考务管理与鉴定方法
43. 区分度通过( D )的比例差值来计算。

A 、试题难易度多少
B 、鉴定要素细目表
C 、鉴定点代码
D 、鉴定者与未通过鉴定者
44. 采用同一试卷不同群体和不同试卷同一群体进行考试的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得出其( B )。

A 、试题之间等值性系数
B 、试卷之间等值性系数
C 、试卷之间区分系数
D 、试题之间区分系数
45. 鉴定范围是指按职业活动领域,将( C )按具体范畴划分的集合。

A 、考核目标
B 、鉴定模型
C 、鉴定要素
D 、试卷摸板
46. 职业分类需考虑我国的信息统计,人口普查,劳动力管理,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工作的实际需要,这体现了职业分类的( B )原则。

A 、客观性
B 、适用性
C 、现实性
D 、开放性
47. 选拔考评人员要求本人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推荐,由( C )审核其有关资历证明。

A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B 、地市、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C 、省、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D 、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48. 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部对技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内容是( A )。

A 、调整职业资格等级
B 、考试方式改为“以考为主,以评为辅”
C 、国家一级技能竞赛获奖者可直接授予高级技师资格
49. 对某一特定职业进行分析与研究,通常采用( C )法。

A 、岗位分析
B 、技能分析
C 、职业分析
D 、工种分析
50. 建立一个( A )的职业标准体系是保证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

A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B 、以职业活动为起点,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C 、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导向
D 、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起点
51. 目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采取( A )方式。

A 、条块结合
B 、条块分割
C 、条条结合
D 、块块结合
52. 我国职业分类基本原则中的技术原则指的是( A )。

A 、工作性质的同一性
B 、工作标准的规范性
C 、工作特征的多样性
D 、工作内容的单一性
53. (C)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后,建立了相适应的考工定级制度。

A、1949
B、1954
C、1956
D、1966
54. 2014-2016年,我国经过7次下文减少(C)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A、234
B、334
C、434
D、534
55. 下列属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管理的内容有( B )。

A 、实行区域统一的证书编码方案 B、地区、行业证书编号的编制办法
C 、核定鉴定标准,办理证书程序
D 、建立证书编码系统
56. 申请参加考评人员的资格培训,应由本人申请,单位推荐,并经省、行业的( B )审核。

A 、行政主管部门
B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C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D 、主管部门
57. 以下哪项( C )是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基础。

A 、劳动力市场快速运行的需要
B 、企业生产资源配置追求公平的需要
C 、职业培训成果质量检验的需要
D 、人力资源回收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
58. ( B )划分时主要考虑了从业人员职责范围、受教育水平和我国政治制度、管理体制、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因素。

A 、整类
B 、大类
C 、中类
D 、小类
59. 以下哪一项制度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发展初期阶段的内容( D )。

A 、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
B 、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C 、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
D 、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
60. 考试过程中,考评人员须佩戴(C),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场。

A、身份证
B、工作证
C、考评人员证卡
D、监考证
61. 职业标准分为知识和技能两个部分,技能从特征去划分大致有操作型、心智型和( C )型三个类型。

A 、识记
B 、应用
C 、技巧
D 、能力
62. 职业分类应遵循( A )原则,遵循职业活动的内在规律,正确反映不同管理
①科学性②先进性③客观性④适用性⑤开放性⑥国际性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⑤⑥
63. 考评人员在同一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内连续从事考评工作不能超过(B)次。

A、两
B、三
C、四
D、五
64. (A)年,我国第一次进行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修订工作。

A、1963
B、1979
C、1988
D、1999
65. ( A )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机构。

A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B 、职业技能鉴定交流中心
C 、职业技能鉴定指挥中心
D 、职业技能鉴定领导中心
66. 每( A )鉴定结束后,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都应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必要
A 、次
B 、月
C 、半年
D 、年
67. ( A )反映了基础知识和每一项工作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的比例。

A 、理论知识比重表
B 、操作技能比重表
C 、基础知识比重表
D 、技能操作比重表
68. 我国的职业分类历史,可以追溯到( C )。

A 、母系氏族社会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69. 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实施鉴定时,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应向职业鉴定所(站)派遣负责现场督考工作的( D ),对考评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或提出处理意见。

(A)主考官 (B) 监考员 (C) 考评员 (D) 质量督考员
70. 鉴定内容目标体系不包括( C )。

A 、鉴定考核内容结构
B 、鉴定要素细目表
C 、操作模型
D 、组卷模型
71. 试卷的组成是按照以( A )为基础的组卷模型来确定的。

A 、考核目标要求
B 、命题技术逻辑程序
C 、试卷摸板和组卷模型
D 、鉴定要素和组卷模型
72. 评价层面中内容层面的人员构成主要是( C )。

A 、考生
B 、培训教师
C 、命题专家
D 、工作人员
73. ( A )年劳动保障部有关部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系
统地对职业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A、1999 B 、2000 C 、2001 D 、2002
74. ( B )是职业活动内容的定量化表述。

A 、考核试题库
B 、鉴定点库
C 、职业鉴定结构表
D 、考核内容结构表
75. 国家题库运行管理网络由三大子系统构成,其中的核心是( A )。

A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总库
B 、省级地方分库
C 、地市级地方分库
D 、部级行业分库
76. 我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建立于 50 年代初期,是从( A )移植过来的。

A 、原苏联
B 、美国
C 、英国
D 、日本
77. (B)年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试行)》颁发,标志着工人技术等级制度的建立。

A、1978
B、1983
C、1984
D、1987
先培训,后上岗”是在(C)中提出的。

A、《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
B、《红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劳动法》
78.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操作模型是依据技术模型确定的( A )。

A 、命题技术环节及其逻辑程序
B 、鉴定要素和考核执行标准
C 、试卷摸板和组卷模型
D 、鉴定要素和组卷模型
79. ( B )是依据事先确定的职业活动内容及其水平标准对考生职业技能进行评定。

A 、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
B 、职业技能鉴定的测量学特点
C 、测量学的特点
D 、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学特点
80. 试卷正文中各题型的顺序结构是按( A )的顺序排列。

A. 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论述—绘图
B. 判断—填空—选择—简答—计算—论述—绘图
C. 判断—选择—填空—简答—计算—论述—绘图
D. 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绘图—论述
81. 加强基础管理,确保鉴定质量要求要加强标准、教材、题库等职业技能鉴定的( A )工作。

A 、基础性
B 、复杂性
C 、综合性
D 、重要性
82. 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部分采用( C )的执行标准进行评判。

A 、常用
B 、适用
C 、通用
D 、实用
83. ( A )的颁布,填补了我国职业分类的空白,对劳动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A 、《中华人们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B 、《中华人们共和国岗位分类标
准》
C 、《中华人们共和国职业分类标准》
D 、《中华人们共和国岗位分类大典》
84. 以下哪一项( B )不是属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的专家组织机构。

A 、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方法专家委员会
B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委员会
C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
D 、职业道德指导委员会
85. ( A )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劳动法》。

A 、1995
B 、1998
C 、1999
D 、2000
86. ( C )技能鉴定工作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综合管理。

A 、军队技术兵种
B 、行业特有职业
C 、社会通用职业
D 、社会特殊职业
87. ( A )用于评价试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判定试卷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A 、信度评价
B 、效度评价
C 、难度评价
D 、区分度评价
88. 从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来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A )。

A 、职业技能鉴定是标准参照性考试
B 、职业技能鉴定是常模参照考试
C 、职业技能鉴定是绩效评价考核
D 、职业技能鉴定是业绩评价考核
89. 《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 D )制度。


(A)培训证书 (B) 学历文凭 (C) 职业资格证书 (D) 就业准入
90. 企业内员工职业技能鉴定实行( A ),即达到提高职工岗位工作能力和满足企业需求的目的,又能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职工的职业资格等级水平,为职工的工资和岗位晋升以及工作流动创造条件。

A 、社会化管理
B 、效率化管理
C 、科学化管理
D 、规范化管理
9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 B )方面。

A 、六个
B 、五个 C、四个 D 、三个
92. 考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公正性、( B )、保密性、相制约性。

A 、标准化
B 、程序化
C 、规范化
D 、制度化
93. ( A )是国家职业标准反映的职业能力水平的梯度。

A 、等级性原则
B 、实用性原则
C 、可操作性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94. 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审批机构为( C )。

(A)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B) 行业主管部门
(C) 地方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D) 教育部门
95. ( A )是指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

A 、工种
B 、岗位
C 、技能
D 、职业
96.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由( A )直接领导。

A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
B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C 、培训就业司
D 、国家科学技术部
97. 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是在( C )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A 、文化大革命
B 、辛亥革命
C 、建国初期
D 、改革开放
98. 职业技能鉴定属于( C )考试。

A. 常模
B. 常规
C. 标准参照性
D. 标准性
99. 考评人员是鉴定活动的(B、)。

A、次要因素
B、主导因素
C、主要条件
D、次要条件
100. 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是( D )。

A 、制定计划
B 、发布公告
C 、组织报名
D 、考场准备
2、多选题(共100题)
1. 考评员可承担(A、B、C、)职业技能的考核和评审任务。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D、技师
2.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标准是( ABCD )。

A 、客观
B 、公正
C 、科学
D 、规范
3. 作为一种命题模式,题库是建立在以下哪些要素的基础上( ABC )。

A 、充分有效的测量模型
B 、满足测量模型要求并有一定数量的试题
C 、满足测量模型要求的组卷模型
D 、强大的专家后援
4.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上岗具备的条件是(ABCD)。

A具备考评人员的基本条件 B资格培训
C考核合格 D单位聘任
5. 考评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职业技能标准,统一的场规则和考试方法对考核对象的相应等级(A、B、C)进行测试和评价。

A、理论知识
B、操作技能水平
C、鉴定结果
D、综合答辩
6. 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 ACD )原则。

A.公正性原则
B. 实践性原则
C. 程序化原则
D. 制约性原则
7. 我国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包含( AB )两类。

A 、工作原则
B 、技术原则
C 、规范原则
D 、标准原则
8. 以下属于国家题库建设的积极作用的有( ABCD )。

A 、为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B 、保证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
C 、是在全国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技术体系的主要措施
D 、是维护职业资格证书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9. 评价层面中的内容层面所具有的优点是( ABC )。

A 、增强命题专家责任心
B 、快速
C 、直接地提高试题命制的质量
D 、效果直接,接近实际情况
10. 我国( ACD )的颁布,奠定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及其机构的法律基础。

A 、劳动法
B 、职业技术标准规定
C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D 、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11.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的服务对象包括( ABC )。

A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B、职业培训机构 C、劳动者 D 、毕业生
12. 确定操作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一般由( ABCD )步骤构成。

A 、要素结构划分
B 、要素等级划分
C 、确定测量要素
D 、匹配测量要素
13. 国家职业标准由( ABCD )等部分组成。

A 、职业概况
B 、基本要求
C 、工作要求
D 、比重表
14. 为了保证试卷内容质量,编制试卷时,应遵循( ABD )的基本原则。

A 、水平原则
B 、层次原则 C. 距离原则 D 、分布原则
15. 以下选项不属于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结构比重表组成部分的是( AD )。

A 、技能知识比重表
B 、理论知识比重表
C 、操作技能比重表
D 、文化知识比重表
16. 以下选项属于评价基元种类的是( ABD )。

A 、理论模型基元
B 、试题分布基元
C 、操作模型基元
D 、统计分析基元
17. 以下属于职业资格工作网考务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是( ABCDE )。

A 、机构管理
B 、考评人员管理
C 、鉴定计划
D 、成绩管理
E 、证书管理
18. 考评人员签到的重要性在于(A、B、C、D)。

A、及时掌握考评人员的到达现场的情况
B、合理安排考评人员的考评任务
C、准时召开考务会议
D、对考评人员年终考核提供依据
19. 鉴定条件将会对鉴定结果产生影响并引起误差,其误差因素主要包括
( AD )。

A 、考评人员情况
B 、鉴定资源
C 、评分误差
D 、鉴定标准
20.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主要由 ( AC )组成。

A、鉴定内容目标体系 B 、鉴定命题过程体系 C 、鉴定测评工具体系
D、鉴定技术测评体系
21. 为保证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ABC )。

A. 如果有考评人员亲属参加鉴定时,该考评员自动回避考评工作
B. 考评人员在同一鉴定所不能连续鉴定三次
C.考评组成员中,每次人员轮换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D.考评组长必须是高级考评员
22. 以下属于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的有( ABC )。

A 、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本辖区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B 、负责本地区职业技能鉴定所资格审查和考评人员资格培训、考核工作
C 、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职业技能鉴定的考务管理和鉴定信息统计工作
D 、负责国家题库的运行管理,组织指导命题工作
23.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质量评价系统中主要采用了( ABC )搜集资料。

A 、实验法
B 、问卷法
C 、内容分析法
D 、文献资料法
24. 为保证理论知识试题内容质量,应避免(ABCD )。

A 、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B 、过分强调知识内在关联的学科化倾向
C 、过分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
D 、过分强调文字游戏式的提问方式
25.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评价系统中的进行评价包括( BCD )。

A 、效度评价
B 、相对评价
C 、绝对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26. ( ABD )有利于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保证体系。

A 、关注内部工作质量管理
B 、关注用户的反馈与需求
C 、拓宽资格证书的覆盖面
D 、完善鉴定的技术手段和各项基础工作建设
27. 以下对描述正确的是( ABD )。

A 、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物
B 、汇总鉴定考核成绩,并报鉴定指导中心
C 、指挥鉴定指导中心办理证书
D 、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
28.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职业标准内容结构中职业概况部分的内容是(AB )。

A 、职业名称
B 、职业能力特征
C 、鉴定要求
D 、基础知识
29. 操作技能要素等级划分应该从( AD )方面入手。

A 、职业活动的范围
B 、职业活动的标准
C 、职业活动的步骤
D 、职业活动的水平
30. 经验型命题的缺点是( CD )。

A 、能够充分反映内容专家的经验
B 、单批次命题速度较慢
C 、试卷内在质量难以控制
D 、难以重复使用
31. 考评人员应掌握(A、B、C、D)等考评方法。

A、问卷
B、操演
C、口试
D、阅卷
考评人员的基本条件(A、B、C、D)。

A、考评员应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B、考评人员需经过必要的培训
C、自觉遵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守则
D、热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2.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责任是( ABCD )。

A 、制订政策
B 、掌握政策
C 、依法监督
D 、接受投诉
33. 工作标准一般包括( CD )。

A 、行业工作标准
B 、企业工作标准
C 、部门工作标准
D 、岗位(个人)工作标准
34. 考评员在线培训系统的功能描述包括以下( BCD )。

A 、培训证书查询
B 、网上报名
C 、网上培训
D 、网上测评
35.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评价的内容包括对试题各方面属性的评价,如
( ABCD )。

A、信度评价 B 、效度评价 C 、难度评价 D 、区分度评价
36. 阅卷评分可能产生的误差包括( ABCD )。

A. 考评阅卷人员对试题的理解
B. 考评阅卷人员对评分标准的掌握
C. 评分人员个人情绪
D. 评分人员个人性格
37. 为了规范考评过程,对考评人员建立并实行(ABCD )制度。

A. 集训
B. 回避
C. 评议
D. 年度考核
38. “十五”期间,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方针包括以下
( CD )。

A 、完善机制
B 、提高效率
C 、面向市场
D 、扩大范围
39. 职业资格工作网依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遵照( ABCD )的原则组织建设工作。

A 、统一规划
B 、统一标准
C 、统一组织
D 、统一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