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积极心理教育范式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积极心理教育范式初探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理念,对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对构建职业院校积极心理教育范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标签: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范式;探究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自1997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之后,积极心理学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心理学在本真价值上实现了平衡与回归,其核心是更加关注人的“积极一面”,关注人的积极体验,注重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
2011年“两会”提出建设“幸福中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理念,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开发和改善学生的积极潜力,最终实现人生幸福的理想状态。
一、打造人文校园,体验幸福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从积极学生观的角度入手,力图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创新精神。
我校近几年在企业化校园文化方面精心设计,在构建“绿色人文校园”上大胆创新。
走进学校的大门,由“工具和零件”组成富有职业学校时代气息的校标首先映入眼帘。
联想楼通道的墙壁上镶嵌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服务张家港经济建设”。
联通、同方、海尔、汇丰等一幢幢大楼都是用企业的名字命名,在各实训场所精心布置了大量的企业文化和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学校的画廊每年更换,汇集学校一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每个班级注重班级文化、专业文化的建设,让班级的每一面墙壁都赋予教育的意义;学校的文化墙更是赋予了深厚的积极心理内涵。
校园用整洁优美的绿化和人文景观,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熏陶,感染净化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
二、理念全面覆盖,普及幸福
学校的心理咨询固然重要,但只是面对部分学生,而且有种类似“医生”与“患者”的不正常角色。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能够建立起信任、接纳、尊重的朋辈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潜能优势,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即每个人都有整合内部力量来克服困境的心理资源,正在成长发展的职校生更是如此。
为此,积极心理教学體系要从发现学生优势并合理引导运用优势来展开,重在提高学生个性品格优势的发展。
为了弥补心理健康课不能普及到所有班级的缺点,可以开设中高职《心理健康》网络选修课,并记入学分,确保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能够接触到心理健康课,能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健康的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
心理方面的困惑与问题。
三、重视朋辈辅导,分享幸福
根据职校学生更愿意与同伴进行思想、心理交流的特点,学校在各班发展、培养学生心理委员,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让一批学生骨干凭着他们的责任心、亲和力及掌握的辅导技巧对身边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心理援助。
学校设立阳光心理社团,心灵关爱心灵,生命影响生命。
在这里一起分享心灵家园的阳光,共同感受心理健康的快乐。
成员们编排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心理微电影,体验丰富的心理生活,提高心理感悟能力;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挖掘潜能,增强自信心,开展心理瑜伽,让同学们得到心灵的放松;协助心理老师编辑心理小报《心语小报》,利用橱窗、展板、板报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全校性的心理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等。
同学们通过参加阳光心理社团活动,更加自信乐观,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幸福感,体现了人生价值。
四、开展多样活动,追求幸福
积极职业教育的理念,要求积极认识和建构职校学生心理世界。
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发掘职校学生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增强职校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和发展优势,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个性与人格。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大量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做人,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着力加强民主法制、文明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广泛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教育意义丰富的德育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强化激励机制,以“五杯竞赛”、优秀学生评比等为激励手段,推进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提高自主自律意识,培养自立自强能力,自觉“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成长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辩论赛、演讲赛、主题班会评比、十佳歌手比赛、手抄报比赛等使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而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也通过文化艺术节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学校通过开学典礼、休业式大会、美丽学生评选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M].王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6~37.
[2]崔景贵.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J].教育研究,201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