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滑轮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八年级
第十章《机械与人》
10.2 滑轮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一、定滑轮:
1.定义:如右图所示那样,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
平衡条件来分析。

2.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就是滑轮的半径。

在如
图中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都是滑轮的半径,即为等臂杠杆。

3.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既不省距离也
不费距离。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

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不计绳重和摩擦)
二、动滑轮:
1.定义:如图所示,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2. 实质: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支点O在滑轮的边缘上. 随着动滑轮位置
的变化,支点O的位置也在变化。

如右图,O为支点,动力臂为l1为直径,阻力臂l2为半
径。

3. 特点: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省了力但要费距离。

动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注意: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动力F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三、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
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物G n
F 1
=
(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滑物G G n
F +=1。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使用滑轮组,综合了动滑轮能省力和定滑轮能改变用力
方向的优点,所以使用很广,使用滑轮组虽然能省力,但很费距离。

3.动力移动的距离S 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 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 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 倍,即S=nh 。

注意:判断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物体的方法——切割分离法。

假想讲所有绳子从中间切割开来,沿着割点向下数,凡是与动滑轮接触的段数之和即为几段绳子吊着物体(即为n )。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物绳nV V =。

【易错点】
当竖直拉动动滑轮时,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等于滑轮的半径,故动滑轮实质上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所以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情况下,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拉力F 和物重G 的关系是F=1/2G ,即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如图,当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时,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大小将变小。

且当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力的大小越大; 【规律总结】
滑轮组的相关计算总结如下表:
滑轮组的有关计算主要公式表
所求物理量 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 滑轮组水平拖动重物 S 与h 的关

S=nh (n 绳子的股数;S 拉力移动的距离;h 物体上升的距离)
S 拉=nS 物(S 拉拉力移动的距离;S 物物体移动的距离)
F 与
G 物的关

F= (忽略绳重及摩擦)(G

重物的重力;G

动滑轮重力)
F=(f 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V 物与v 拉的
V 拉=nV 物(V 拉——拉力的移动速度;V 物——物体移动的速度)
注意:
在确定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时,首先分清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其次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出来,数一数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即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则拉力
()1
F G G n
=
+动。

【典例分析】
1.(2021辽宁中考)如图所示,物体A 重150N ,物体B 重15N ,此时物体A 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滑轮重、绳轮及轮轴间的摩擦),物体B 匀速下降的速度是_______m/s ,物体A 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N 。

【答案】 0.4 30 60 【解析】
[1]由图可知绳子的段数n 为2,已知物体A 的速度,则物体B 下滑的速度为v B =2vA =2×0.2m/s=0.4m/s [2]物体B 施加在绳端的拉力F =G B =15N
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物体A 、B 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 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则11
22
A F F f =
= 所以物体A 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 =2F =2×15N=30N 【思路小结】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当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n 分之一;当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拉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n 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移动距离的n 倍。

【真题操练】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海州九年级)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B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
C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D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故AB 正确,AB 不符合题意;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在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D 错误,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2022上海八年级)旗杆顶端装有一个滑轮,如图所示。

若国旗以0.4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5牛,不考虑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国旗的重力G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分别是( )
A .5G =牛 0.4v =米/秒
B .5G =牛 0.8v =米/秒
C .10G =牛 0.2v =米/秒
D .10G =牛 0.4v =米/秒
【答案】A 【解析】
旗杆顶端装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故,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等于国旗的重力G ,国旗的重力为5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国旗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4米/秒,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2021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重0.5N )提升钩码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的操作是( )
A.竖直匀速提升0.5N的钩码B.竖直匀速提升1.0N的钩码
C.竖直匀速提升1.5N的钩码D.竖直匀速提升2.0N的钩码
【答案】A
【解析】
使用如图所示动滑轮提升钩码时,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拉力为F=1
2
(G+G动)
当钩码重力G≤G动时,F≥G
即当动滑轮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因为动滑轮重0.5N,所以提升钩码重力小于或等于0.5N时不能证明。

故选A。

4.(2022上海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

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田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拉力大于乙图中的拉力D.甲图中的拉力为乙图中拉力的两倍
【答案】C
【解析】
如图甲是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乙图为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二倍的距离,故甲
的拉力为500N,而乙要拉动物体和动滑轮,故乙的拉力为
1
500N10N255N
2
F=+=

()
所以甲图中的拉力大于乙图中的拉力。

故选C。

5.(2022上海八年级)如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这三个力的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
【解析】
三幅图物体重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则与地面摩擦力相同,第一幅图为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则拉力为F 1=f
第二三幅图为动滑轮,根据绳子段数关系可知,拉力分别为23,22
f
F F f == 综合可得312F F F >>,故选D 。

6.(2021广西凤山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重,挂上A 、B 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关系为( )
A .G A ∶G
B =1∶1 B .G A ∶G B =1∶2
C .G A ∶G B =2∶1
D .G A ∶G B =3∶1
【答案】C 【解析】
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所以绳子两端的力相等,动滑轮是省力杠杆,绳子上的力是轴上力的一半,所以G A =2G B ,故有G A ∶G B =2∶1,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7.(2021江苏灌云九年级期中)某同学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进行了正确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 .与同学分析可能的原因
【解析】
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动滑轮重力、不考虑绳与滑轮摩擦的情况下得出的,在实际的实验中应当考虑动两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故最不可取的是“实验失败,停止实验”,其它三个选项是可取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1贵州黔东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挂着一个滑轮,绳绕过滑轮后两端分别连接A、B 两物体,A、B两物体所受重力为G A=6N,G B=9N,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9N B.绳对B的拉力大小为9N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3N D.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为15N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A处于静止状态,则绳对A的拉力和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6N,故A错误;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且同一根绳子的拉力相等,所以绳对B的拉力为6N,故B错误;B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则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9N﹣6N=3N,故C正确;有两断绳子向下拉定滑轮,故定滑轮受到向下的拉力为2×6N=12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等于12N,故D错误。

故选C。

9.(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连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设物体重力为G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没有额外功。

选项A 中为动滑轮,拉力F 1=2G ;选项B 中为定滑轮,拉力F 2=G ;选项C 中滑轮组有效绳子段数n =3,则拉力F 3= 3
G
;选项D 斜面长为高的2倍,则 F 4=
2
G。

综上分析可知,F 1最大、最费力。

故选A 。

10.(2021河南睢县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重为100N 的物体A ,A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40N ,当用力F 拉绳子的自由端使A 匀速运动时,拉力F 的大小为(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轮间摩擦):( )
A .20N
B .50N
C .60N
D .70N
【答案】A 【解析】
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2根,A 与桌面间摩擦力为40N ,在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轮间摩擦时,拉力
11
40N 20N 2
F f n =
=⨯=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二、填空题
11.(2021江苏沭阳九年级)简单机械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 的树干相当于_________(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下同),图乙所示晾衣架在靠近天花板上的轮子是__________。

【答案】动滑轮定滑轮
【解析】
[1]在拉动时,A的树干与绳子一起运动,起到省力作用,相当于动滑轮。

[2]靠近天花板的轮子,轴是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

12.(2021江苏海州九年级)如图所示,小芳同学用图中所示的滑轮装置,分别用力竖直匀速提升重210N 的物体,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图_____,拉力F丙=_____N。

【答案】甲70
【解析】
[1]若不使用机械而直接提起重物,拉力向上,如图,甲为定滑轮,拉力方向向下,乙为动滑轮,拉力方向向下,丙为滑轮组,拉力方向向上,所以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图甲。

[2]图丙中动滑轮一共有三根绳子承担
重力,n=3,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大小为
210N
==70N
3
G
F
n



13.(2021广西八步八年级期末)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由图可知,滑轮______是定滑轮(选填“A”或“B”);如果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则乙图的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N(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

【答案】A500
【解析】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定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1]由图可知,滑轮A 不随物体一起运动,滑轮B 随物体一起运动,则滑轮A 是定滑轮,滑轮B 是动滑轮。

[2]乙图中是动滑轮,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可以省一半的力,则乙图中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11
100050022
N N F f =
=⨯= 14.(2021广西贵港八年级期末)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如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坠砣,其中左侧滑轮是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了_____cm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答案】定 15 【解析】
[1]由图可知,坠砣移动时,左侧滑轮的位置不会改变,所以左侧滑轮是定滑轮。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右侧滑轮是动滑轮,且n =2,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坠砣下降,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 =2s A ,坠砣串下降了30cm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了A 11
30cm 15cm 22
s h =
=⨯=
15.(2021黑龙江绥棱九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5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重800N 的物体A 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若增大拉力F 使物体A 沿水平地面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 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不计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间摩擦)。

【答案】150 不变 【解析】
[1]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和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将动滑轮与物体当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受到了向左的3段绳子的拉力,总拉力为150N,还受到了向右的地面给其的摩擦力,摩擦力与总拉力是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为150N。

[2]由于A与地面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16.(2021浙江东海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300N,动滑轮总重力为50N,定滑轮总重力为30N,人的重力为500N,人在吊篮里拉绳子使吊篮匀速向上运动,此时人拉绳子的力为_____。

【答案】170N
【解析】
将人、吊篮、动滑轮看作一个整体,由于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整体受力平衡;由图可知,有5段绳子承
受整体的总重力,则绳子的拉力
11
(300N50N500N)170N 55
F G
==⨯++=

17.(2021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若物体A重1500N,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9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拉力F=______N,物体A移动______m。

【答案】301
【解析】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绳端的拉力
11
90N30N
3
F f
n
==⨯=
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时,物体A向左移动的距离
11
=3m=1m 33
s s
=⨯

三、作图题
18.(2021贵州中考真题)用滑轮组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物G提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答案】
【解析】
因为要最省力,所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总共3股绳。

四、实验题
19.(2021陕西眉县八年级期末)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芳芳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有______段绳承担动滑轮,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物重的______分之一,但出现了上表中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除上述原因之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______。

【答案】 2 二 动滑轮有重力 不考虑绳子重力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 【解析】
(1)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相当于两段绳子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在忽略动滑轮和绳子重力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时,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拉力等于物体重力一半,即2
G F =

(2)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匀速竖直向上拉,拉力的力臂才等于轮的直径时,才能有“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即2
G G F +=
物动
20.(2021广西荔浦八年级期末)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

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杠杆。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竖直提升4N的重物,如图乙所示。

记录的数据如表。

①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_______;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重力的______。

②若还想继续研究用动滑轮匀速缓慢提起物体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则需要选择_______滑轮与
_______重力的物体来进行实验对比(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进行的实验如图丙所示。

他们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

【答案】力的方向等臂力的方向一半相同相同几分之一
【解析】
(1)[1]由甲图知道,三种拉力情况,每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都为4N,等于物重,故得出结论是:定滑轮能改变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沿不同方向拉重物时,拉力的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①[3]分析图乙实验中的数据知道,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分析实验数据知道,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重力的一半。

②[5][6]由控制变量法知道,若研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只需要改变拉力的方向,其它因素不变,则需要选择相同滑轮与相同的重力的物体来进行实验对比。

(3)[7]图丙中动滑轮被3段绳子吊起,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示数是0.8N,若动滑轮重、绳重和
摩擦不计,则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1
3
,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1.(2021广东广州九年级)小明要将物体A水平移动距离s,为了省力,他用图中的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移动。

现小明要验证该装置在本次使用中是否真的省力,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分析论证。

(1)实验工具___________(填图中没有显示的)
(2)实验步骤:( )
(3)分析论证:( )
【答案】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见解析见解析
【解析】
(1)[1]要将物体A水平移动距离s,故要测量距离;要验证该装置在本次使用中是否真的省力,故要测量拉力,因此所用的实验工具为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2)[2]①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拉动物体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s距离,记下测力计示数f;②按照上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和物体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s距离,记示数为F;③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不断改变移动距离,重复步骤①②多次实验;④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3)[3]若F<f,则该装置在本次使用中是真的省力;若F>f,则该装置在本次使用中不是真的省力。

五、计算题
22.(2021广西百色八年级期末)一辆重为2×104N的汽车陷入泥潭中,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拉动汽车移动2m,若已知汽车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N。

求这过程中
(1)绳头需要拉动多少距离?
(2)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F才能拉动汽车?
【答案】(1)6m ;(2)1000N 【解析】
解:(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n =3,绳头拉动的距离为
s 绳=ns 物=3×2m =6m
(2)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等的摩擦时,绳端的拉力至少为
311
31010003
N N F f n =⨯==
⨯ 23.(2021广西凤山八年级期中)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40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高了2m ,所用拉力为250N ;忽略绳重、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动滑轮的重力。

【答案】(1)4m ;(2)100N 【解析】
解:(1)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nh =2×2m=4m
(2)当匀速拉动时,当G =400N 时,拉力F =250N 。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受力分析可知
()1
F G G n =
+动
由上式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G 动=2FG =2×250N400N=10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