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晨读材料:9.3d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晨读材料:9.3d
第 2 页
第 3 页
浆,沉默是春寒里芽苞中萌生的新绿……蛾,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终于把飞的梦幻变成现实;大海,在沉默了一度之后,终于把惊涛的壮观推出;地平线,在沉默了一夜之后,终于把日出的瑰丽托起……
——没有沉默,就没有孕育,就没有震荡,就没有突破!
太阳不语,不失光辉;高山不语,不失巍峨;蓝天不语,不失高远;大地不语,不失广博……
——沉默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品格。

受挫时要学会沉默——在沉默中镇定,在沉默中反省,在沉默中坚强,在沉默中撞击新的火花;成功时更需要沉默——在沉默中冷静,在沉默中清醒,在沉默中寻找新的起点,在沉默中确立新的目标。

有人说:语言是白银,沉默是金。

有人说:语言是一时的,沉默是永久的。

就语言与沉默二者比较,这话是很精辟的。

其实,事物的另一面是,沉默本身并非目的,沉默和语言又怎能截然分开;恰恰相反,沉默和语言的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才正是沉默的成功。

诗词鉴赏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

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而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

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好诗。

题目“春兴”,指明是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故诗的开头两句,就从春天的景物写起。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

杨柳的颜色已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

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洗刷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

异乡的春天已经
第 4 页
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

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一发不可收地漫涌上来。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新奇美妙的诗句。

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表现力。

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造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念的故乡——洛阳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

在诗人笔下,春风显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知晓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诗人的巧笔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

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

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惆怅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

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

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乡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这首诗所写的情事本极平常:看到暮春景色,触动了乡思,在一夜春风的吹拂下,做了一个还乡之梦。

而诗人却在这平常的生活中提炼出一段真挚的情感,在这里,艺术的想象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让惹人伤感的乡思乡梦显得如此温润暖人。

无疑,诗人超凡的艺术想象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