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卢巧老师的教学实录蒸腾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 + 素
+- +- +- -
85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
+- +- +- -
87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43;- -
93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 -
+- +- +- -
104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
+- +- +- -
106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教学片段8:小结蒸腾作用过程中水的形态的变化; 联系实际和谚语引出蒸腾作用的意义,并要求学生 在书上做标记(34ˊ11" ―34ˊ56",共0ˊ45")。
点评:
1.联系引言中播放的关于水的“三态”动画 (前后呼应); 2.联系实际和谚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知道 学生知道什么); 3.关于蒸腾作用意义的要求,虽然教材只要求三点, 建议可以联系对环境的意义、对生物圈的意义(知识 拓展、联系后续学习的知识,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 识体系)。
5.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表达、交流的一 种方式,也是实验能力要求的重要内容);
6.建议:最好让学生提出设计思路和具体的方 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7.建议:适当延长学生讨论的时间,讨论时间 太短,仅仅40",一般要在3ˊ左右,避免 “搞形式、走过场”(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 意见和进行思想交流、交锋的时间)。
5.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行为主体(学生,表述 时可省略)、行为条件(具有本节课的特点)、 行为动词(可检测)、行为程度(可达成、连续、 累积)。
Ⅲ.总体点评
1.能够体现生物学课程理念
(1)科学的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技能是 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和接受学习的过 程中获得的;
(2)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 科学的能力,体验科学的思维、态度;
教学片段9:进行教学反馈,要求学生思考、分 析并交流“思考与练习” 中的实验设计是如 何处理枝条的;提出新的探究问题:①同一 植物不同部位叶片气孔的分布;②不同植物 叶片气孔的分布(34ˊ56"―44ˊ23",共 9ˊ27")。
点评:
1.再次解读图象、引证结论,学生参与的广
度、深度、质量都较好(当堂进行“反馈—矫
▲关于制定、表述教学目标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是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2.教学目标要多元化、多层次,具有连续性、一致 性、累积性、可达成性、可测性;
3.预设的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重点突出,但不一 定面面俱到,更不能牵强附会;
4.关于预设目标与达成目标、生成目标的问题;
第①条:描述蒸腾作用的条件和体内水分散失的形 式、主要部位,以及散失量;
▲能力目标: ①观察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培养推理思维和动手
实践能力。 点评: 1.观察、分析、推理、动手等能力都有所发展; 2.目标表述问题:“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推
理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标太大,不具体,而 且行为主体不明确(“培养”一词的主体似应是教 师); 3.修改建议为: ①尝试独立设计探究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实验,尝 试对实验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并得出结论; ②独立完成装片制作和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比较叶 的上、下表皮气孔的多少。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和实验,激发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点评:
1.学生的兴趣确有很大提升(看学生的眼神、 精神状态,思维状态、表达状况等);
2.目标表述问题:行为主体不明确(“激发” 一词的主体似应是教师)、缺少行为条件 (通过什么样的探究和实验?);
3.对隐性的情感目标挖掘不够,例如:
继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具体化)、 进一步认同求实的科学态度(具体化)、进 一步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等。
教学片段5:播放实验操作过程的录像
(15ˊ50"―17ˊ15",共1ˊ25",略)。
教学片段6:观察、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 现象,得出结论(17ˊ15"―28ˊ50",共 11ˊ35")。
点评:
1.师生共同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体验逻辑推理 的思维过程); 2.由定性研究过渡到定量研究,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 两个侧面来验证提出的两个问题(体验科学研究的方 法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
+- +- +- -
每个探究实验要有侧重点,一步步提高要求,要有个 梯度。
以上意见只是个人的一 些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
(3)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定性研 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有所发展。
2.蒸腾作用概念内涵的全面的建构,利用了学 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教学中提供 的事实,促使学生完成蒸腾作用概念的“同 化”过程。
3.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处理有自己的想法和特 色,例如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逻辑分析, 对图象的处理和解读等。但是还需要加强对教 材知识体系和隐性教学目标的钻研。 4.教学方法是以讲解为主,结合讨论和实验, 相对来说,学生参与讨论、实验和表达活动的 时间较少。 5.“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是七年级上 册教材中的第6个探究活动,教学中不知为什 么却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可能是 口误)。
教学片段7: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 上、下表皮的气孔;交流、记录观察结果
(28ˊ50"―34ˊ11",共5ˊ21")。 点评:
1.操作、记录和交流是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要求的 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生物学能力和科学素养); 2.建议:比较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要使其具有 可比性,例如比较相同面积内的气孔数量(观察的 科学性)。
5.建议:先出示“植物蒸腾失水”演示实验 的装置,后播放“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 验录像(体现直观性原则和提升观察能力; 将观察实物放在第一位)。
教学片段3: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10ˊ25"―13ˊ16",共2ˊ51")。
点评:
1.提出问题:假如说不想让叶片里的水分出来,应 该怎么做?(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6.因为没有看到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不知是如 何设计的,如果是探究的话,是否是全程探 究?或者探究的侧重点是什么?应该达到什么 程度?这些问题应该在教学中进一步明确。
“课标”要求 的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提示的探究步骤
问题 假设
制定实验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交流和表达
3.体现教材运用数学工具的编写意图,且比教材的要 求要高出一个层次(教师要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教 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4.学生参与绘制图象,师生共同分析、解读图象中的 四条线,并填加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此线与横轴及 四条线相交出A、B、C、D、E五个点,由此分、比较 四个叶片失水量的多少(利于提升思维能力和实现由 形象―抽象―形象的思维转化,这可以说明好的教学 设计和方法,会产生意外的收获和生成新的目标,但 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卢巧老师的教学实录蒸腾作用
教学片段1:引言,播放水的“三态”视频动画, 引入新课(0ˊ15“―2ˊ40”,共 2ˊ25") 。
点评: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教师知道学生知道什么);
2.体现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渗透科学发展的综 合性和相互交叉的特点)。
实施实验计划 分析与结论 (分析与结论的第3题,属笔头表达)
探究步骤

探究实验
问 假 制定 实施 分析 交流

题 设 实验 实验 及结 与表
计划 计划 论 达
15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 + - + - + - + - + -
29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 + - + - + - + - + -
正”);
2.注意强调了结论的一般性,避免绝对化(处 理好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语言避免绝对 化);
3.新的探究问题,为后续学习提出课题或满足 优秀的、有特长、有兴趣学生的要求(使探究 的活动不断深入,渗透科学发展的连续性;体 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Ⅱ.对制定的教学目标 的点评
▲知识目标: ①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
2.提供设计思路和具体的方法(并板书凡士林), 提出实验材料、条件和原理(为后面设计实验做 好铺垫,创造条件);
3.提出要解决的问题:①上下表皮是不是都有气孔? ②上下表皮的气孔一样多吗?(明确讨论的问 题);
4.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并指导(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发挥教师的指导 作用);
教学片段4:组织学生交流、表达讨论的 结果,板书学生实验设计的内容,出示实验设
计的表格(13ˊ16"―15ˊ50",共2ˊ34")。 点评:
1.出示实验设计的表格,将学生的设计规范化(教 师起到示范的作用);
2.建议:交流、表达实验设计的人数要增多,至少 应再问一问是否有不同的设计和意见(既注意求 同思维的发展,也要注意求异思维、敢于发表不 同意见的训练)。
3.引出课题和提出概念的外壳,为进一步学习、探究 蒸腾作用的现象、原理、部位、意义等概念的内涵 奠定基础(前概念—科学概念);
4.给学生一个植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认识(整体 性原理);
教学片段2:演示“植物蒸腾失水”的实
验,探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ˊ00"―10ˊ00",共 7ˊ)。
点评:
1.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明确实验组和对 照组的设置和区别,渗透实验设计中重要的 对照性原则、等同性原则(提升设计实验能 力、累积科学素养);
10布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提示的探究步骤提示的探究步骤提出问题提出问题问题问题作出假设作出假设假设假设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制定实验计划制定实验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分析与结论分析与结论交流和表达交流和表达分析与结论的第分析与结论的第33题属笔头表达题属笔头表达页页数数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步骤探究步骤问问题题假假设设制定制定实验实验计划计划实施实施实实验验计划计划分析分析及结及结论论交流交流与表与表达达1515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2929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7979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素8585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8787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9393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104104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106106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每个探究实验要有侧重点一步步提高要求要有个每个探究实验要有侧重点一步步提高要求要有个梯度梯度
(这是课标的要求;活动建议是:收集或实测不同植 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③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课标的要求是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 作用。)
点评: 1.用主体的行为动词表述,基本上符合要求,且能够 达成; 2.目标表述问题:比较笼统,能否再具体些,例如:
2.具体、直观、感性,为推理、归纳得出结论, 上升为理论创造条件(符合先感性后理性、 先具体后一般、先事实后概念、先现象后结 论的原则);
3.联系移栽的实际,运用蒸腾作用的原理解 决实际问题(体现STS的思想);
4.建议:对蒸腾作用的表述应该再强调其中 的要点,即内涵,如条件、水分散失的形式、 主要器官等(有效地建构蒸腾作用概念的内 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