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 第二章 第五节 中 亚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五节中亚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中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城市
记住中亚的气候和河湖特征
了解中亚的经济发展
【教学重点】
中亚的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中亚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特点。
【知识链接】
1、位置范围:位于亚洲大陆,西起海,东与国为邻,北与
毗连,南与接壤。
古代的就经过这里,现代的
也经过这里。
包括
五国,其中,与我国接壤的国家自北向南依次是
三个国家。
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2、地形:地势高,低
地形以、为主;主要的丘陵有:
主要的平原有、
气候:以什么气候为主?是什么自然带?
气候特征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
5、河流:多河和湖。
原因是什么?
居民多信仰教
7、农业:以为主,北哈萨克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荞麦等谷物和马铃薯,其中以小麦为主;中部和南部主要有棉花,小麦、水稻、玉米和甜菜,其中,棉花是最主要的农业
专业化产品,集中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有之称。
【思考】:(1)此种农业,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态问题?
(2)中亚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8、矿产:中国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中亚的石油、天然气加工能力有限,开采后大部分出口中。
【自主预习】
中哈石油管线
中国第一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已经累计输送原油2000多万吨。
这条大型长输管线西起哈萨克斯坦阿塔苏,经过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口岸进入中国,全长1200多公里,2006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
据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期统计,三年来管道原油输送量累计达到2039万吨,约占中国原油年进口量的12%。
【自学检测】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
A.冰雪融水B.湖泊水C.大气降水D.地下水2.图中甲湖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导致蒸发湖水急剧增加
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读“中哈输油管线建设示意图”,回答3—5题。
中哈输油管线建设示意图
3.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4.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A.里海沿岸B.巴尔喀什湖附近C.额尔齐斯河沿岸D.北部丘陵5.修建中哈输油管道的重要意义有()
①哈萨克斯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中国能减轻对时局动荡的中东的石油依赖
③使中国的供油管线更加安全
④将为中国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陆地能源供应源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预习疑问】
【课堂探究】
1、中亚的主要自然特征。
2、中亚的主要经济特征。
3、中亚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