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测量方法范海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化学物品引起的伤口、温度引起的伤口、血官性疾病引起的伤 口 3、以皮肤的生理结构分类:部分皮层损失的伤口、全部皮层损失的伤 口、 4、以伤口内组织的颜色分类: (1)红色伤口:伤口内有健康的肉芽组织;常见于干净或正在愈合 当中的伤口(处于愈合过程中) (2)黄色伤口:伤口内有腐肉、渗出液或感染(伤口暂无愈合的准 备) (3)黑色伤口:伤口内有缺乏血液供应的坏死组织,软或硬结痂 (伤口无愈合倾向) (4)混合伤口:有不同颜色的组织,以百分比来描述各颜色组织所 占的比例。
5.伤口潜行的测量:指伤口皮肤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空 穴。通常外表可见伤口边缘内卷。(1)测量方法:同 伤口深度测量方法,沿伤口四周边缘逐一测量。
(2)记录方法:用顺时针方向记录,如潜行6-7点3厘 米。
6.窦道的测量:周围皮肤与伤口床之间形成的纵形腔隙。能 探到腔隙的底部或盲端。
方法:同伤口深度测量方法
粉红色或红色:提示毛细血管损伤 绿色:提示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 黄色或褐色:伤口出现腐肉或由泌尿道/肠瘘的渗
出物 灰色或蓝色:应用银离子敷料有关
渗液粘稠度 高粘稠度:由于感染或炎症而含有大量蛋白质
有坏死组织 肠外瘘 某些敷料的残余物
低粘稠度:由于静脉疾病或充血性心脏病而导致蛋 白质含量低 泌尿道、淋巴系统或关节腔瘘管
渗液气味:
无味、臭味
腐烂气味——伤口有细菌生长或感染伤口有坏死组织、 粪便污染,如肠瘘管伤口
肉芽:肉芽组织是指小血管及结缔组织増生逐 渐填满伤口。 健康:牛肉样鲜红柔软发亮 血流不足:淡红色、淡白或白灰色
腐肉:松散,呈黄色,失去活力 坏死:棕色或黑色,失去活力 上皮化:出现上皮细胞,呈粉红色 感染:皮肤周围红、肿、热、痛 解剖结构暴露:骨、筋膜、血管、神经
干 —— 没有可见 的湿润
第一层敷料 没有浸液
湿润 —— 潮湿 —— 饱和 —— 漏出
可见少量 可见少量 第一层敷料 全层敷料
渗液
渗液
潮湿及穿透 已浸透及
至外敷料 渗液溢出
第一层敷料 第一层敷料
有微量浸液 有大量浸液
渗液处理的目标
渗出液量的评估:
无渗出:24小时更换的纱布不潮湿、是干燥的 少量渗出:24小时渗出量少于5毫升,每天更换纱布不
7.瘘管:探测时无盲端,伤口表面与脏器相通
二、伤口容量的测量
方法:消毒透明薄膜把伤口粘紧,生理盐水注入伤口 腔,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出和记录
不足:体位、液体滞留、疼痛
一、判别伤口的类型: 评估伤口发生的原因:如电击伤、机械伤、
温度伤、化学伤、放射性或血管性病变等 二、伤口的位置:
记录伤口在解剖区域相关的位置,如骶尾部、 肩部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伤口好发于身体不同的部位
评估伤口是在固定部位还是伸展部位、皮肤皱 褶处、骨隆突处、关节部位
三、伤口的大小及深度
ICU 范海燕
1. 伤口的定义 2. 伤口的分类 3. 伤口的评估
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 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 功能受损。
1. 按伤口性质分类 2. 按系统性分类 3. 按手术的不同性质分类
1、以愈合时间的长短分类:急性伤口、慢性伤口 2、以受伤的原因分类:物理性原因、电源伤害的伤口、幅射线引起的
超过1块 中等量渗出:24小时渗出量在5-10毫升,每天至少需
要1块纱布,但不超3块。 大量渗出:24小时渗出量超过10毫升,每天需要3块或
更多的纱布。
伤口中有中---大量的渗液,应考虑皮肤保护
渗液的颜色:
澄清:通常被认为是正常,注意葡萄球菌感染或 来自泌尿道或淋巴道
浑浊、粘稠:提示炎症反应或感染,渗液含有白 细胞和细菌
测量格纸——测量形状、大小 4. 照相机——直接取得伤口真实照片
不足:伤口颜色与真实的有差异
要在同一角度和距离
受技术和器材的影响,尊重隐私
一. 伤口尺寸
1.表面的测量:测量表面最宽最长处,以头坐标,纵 轴为长,横为宽
2.深度的测量 :
3.伤口的范围:
4.评估创面:坏死组织、结痂、肉芽组织约占伤口的多少百 分比
压疮分期 糖尿病足溃疡分级法 静脉性溃疡分级法
清洁伤口 清洁污染伤口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伤口评估的目的: 供医护人员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 评估治疗和护理效果 促进沟通及延续性护理 预知可能花费的治疗时间和金钱 提供教学和科研资料
1. 判别伤口的类型:以伤口受伤的原因 2. 伤口的位置 3. 伤口的大小及深度 4. 渗出液:量、性质、颜色及气味 5. 伤口外观(基底) 6. 伤口周围皮肤情况 7. 疼痛 8. 伤口有无感染
水肿: 伤口表皮增生: 伤口周围的组织硬度: 愈合嵴: 周围皮肤浸渍、过敏
伤口疼痛类型: 急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 混合性疼痛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测量频率由伤口的类型决定
慢性伤口1次/1-2周 急性伤口1次/2-4小时或每次换敷料时
1. 线状测量工具(尺)——测长宽 2. 无菌长棉棒或探针——测深度、潜行、窦道 3. 描模工具:消毒好的透明 X光片或新式敷料上附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