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练习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6课时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利用(),可以制作一件能发出()、()的声音的小乐器。

2、在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做一个初步的(),再寻找合适的()。

3、在收集到材料后,根据()制作小乐器。

4、排箫是由一排()的管子组成,每根管子底部都被()了。

5、在制作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进一步()设计。

二、判断题。

1、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做好自己的小乐器。

()
2、乐器的音准,在制作过程中就能准确达标。

()
3、在制作小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4、敲打饭碗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
5、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来确定小乐器的制作方法。

()
三、简答题。

简述橡皮筋琴的制作方法。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6课时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同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废旧材料高低不一强弱不同
2、设计材料
3、设计图
4、长短不一堵起来
5、改进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材料工具:纸盒、硬卡纸、橡皮筋、小塑料片、剪刀、尺、笔、胶水
2、制作方法:
(1)在纸盒的左侧剪一个大圆,用硬卡纸折成一个长三棱形。

(2)将纸三棱形粘贴在圆孔的右侧。

(3)将皮筋套在纸盒上,用小塑料片轻轻拨动皮筋,发出声音。

(4)调整皮筋的松紧,使皮筋分别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案教学设计
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
乐器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4课。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设计制作
的能力,本单元安排了设计制作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寻找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可
以发出高低、强弱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本课属于“设计与制作”课,为技术与工程的内容,对应课程标准技术工程领域主要概念为: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
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所以本课的核心是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在制造产品的活动当中解
决设计、制作等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动手做一直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四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前面几课当中,特别是上一课活动2的内
容,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于本课要求学生制作的小乐器。

学生了解
了物体产生强弱不同、高低不同声音的科学原理后,应该可以有
目的地进行乐器设计和材料收集。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出
现一些困难,但只要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应该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作品的制作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目标
1.能制作一个可以产生强弱、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2.能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设计、制作和调试小乐器。

3.对自己或他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一个可以产生强弱、高低
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
程中及制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
整。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等。

学具准备:制作小乐器的废旧材料、剪刀胶水等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同学们用自制小乐器演奏。

问题:前面几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能不能做小乐器?
(二)活动探究
1.任务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自带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可以发出高低或强弱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交流:分组汇报各自的想法,教师及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2.设计
媒体:展示排箫的照片,观察排箫的结构,并思考利用哪种材料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小排箫。

交流:分组汇报各自的想法,教师及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小结:以排箫制作为例,说明自制小乐器的环节、步骤及注意事项。

活动:指导学生确定自制乐器的类型、选用的材料和工具、设计草图(学生活动手册)。

3.制作
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小乐器,强调动手、协作能力的培养。

4.测试
活动:组织全班开展小小演奏会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小乐器上台演奏。

演示:学生轮流上台演奏,并介绍自己的小乐器结构与特点。

演奏时其他同学根据学生活动手册的评价表进行评价。

小结:教师对参加演奏的同学提出表扬。

讨论:小组同学根据评价结果,思考各自的小乐器如何改进,并进行组内交流。


报:请学生对有代表性的几个小乐器做出点评。

小结:指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产品都有改进的空间,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才能让产品越来越完善。

5.改进
任务:布置学生课后进行产品的改进。

七、板书设计
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第一单元第05课时《一起来养蚕》练习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一起来养蚕》
练习
一.填空题
1.蚕的一生要经历、、和四个不同的阶段。

2.刚出生的蚕卵是色的,形状是,蚕卵很细小,直径约毫米。

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色。

3.蚕卵孵化后的蚕宝宝像小蚂蚁,体小而黑,称为“”。

4.由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经过几次后逐渐成熟并。

经过10~15天,在茧里发育成。

5. 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配,然后产下。

二.判断题
1.蚕的生命是从蚕蛾开始的。

()
2.桑叶要新鲜、干净,表面没有水珠。

()
3.可以把整张桑叶放进盒中喂养蚁蚕。

()
4.刚孵出来的蚕宝宝很像蚂蚁。

()
5.把蚁蚕放在纸盒里饲养时,纸盒盖上要开几个透气孔。

()
6.蚕不会生病,所以在养蚕时不需要检查是否有病蚕。

()
三.连线题
下面是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

请按照养蚕过程中的观察给它们排序,并写出各个阶段的名称。

四.解答题
请你说几条在养蚕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案:
一.1. 卵幼虫蛹成虫
2. 淡黄略扁的圆形 1 紫黑
3.蚕蚁
4.蜕皮吐丝结茧蛹蛾
5.蚕蛾蚕卵。

二.1.× 2.√ 3.× 4.√ 5.√ 6.×
三.
①卵→③幼虫→④蛹→②成虫
四.1.桑叶要新鲜、干净,表面没有水珠。

2.蚁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

3.每天清洁饲养盒。

4.发现病蚕需要及时隔离。

5.防止蚕被其他动物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