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19-2020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选出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
A.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胜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生色的死神的怀抱。
B.也唱其他故事,灌穿古今,引精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在无边的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得是雨的精魂。
2 .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冻僵躁热令人厌烦
B.练制累人和颜悦色
C.熔化幼稚筋疲力尽
D.姿势荧光小心冀冀
二、现代文阅读
深层次阅读赏析
韩干照夜白
刘墉
十五年前,她丈夫意外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
”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太贵,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
一个冬日的下午,天空中飘着密密的雪花。
她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钱?”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干照夜白》,我一怔,沉吟道:“韩干照夜白?韩干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
我没吭气,慢慢打开手卷,没看两尺,已经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
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孜孜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犹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
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
看不见她的表情,看见的似乎是瞬间长出的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而且这是仿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她没再说,站起身,以很快的速度收好那卷画,临走,用哀求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
我的心一沉,目送她踉踉跄跄地消失在漫天狂舞的雪花中……
后来有一次遇上她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
岁月在雪花中静静飘落……
今年一月的一天,天空中又飘起细细的雪花,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
画中是骠壮骏硕、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
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干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这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
”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腼腆:“我特地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
“你们家……”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
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
”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会一下子崩溃,所以我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
“那张画……”
“我带来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
我的心一热……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自己对他母亲的承诺。
此刻,雪花轻快地飞舞,和万家灯火相辉映,将纽约营造成一个温馨美丽的童话世界……
(注)韩干,唐玄宗时代的画马名家。
“照夜白”传说是唐玄宗的坐骑。
3 .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主人公收藏的《韩干照夜白》的真假为主要内容展开叙述,表现人物“美丽谎言”下的“美丽心灵”,揭示了“真爱能战胜一切不幸”的主旨。
B.小说中划横线句子“看见的似乎是瞬间长出的一片花白的头发”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了母亲听到假画消息时的绝望与崩溃。
C.小说中加点的“心一横”、“心一沉”、“心一热”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犹豫、担忧、感动的情感变化过程。
D.小说中三次写到“雪花”,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既对小说的结构起到勾连的作用,又象征着母子俩美好的心灵。
4 . (小题2)小说中的儿子早就知道家藏的这幅画是假的,为什么他说“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
5 . 读了这篇小说,你从“母亲”和“儿子”身上分别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6 . 小说末尾,写“我”为要不要告诉那位男士“其实他妈妈早知道画是假的”而颇费踌躇。
你认为该不该告诉?说说你的看法。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
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7 . 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舍身求法”是指为追求公平、正义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
B.这里的“中国人”是指所有的中国人。
C.“脂粉”是指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
D.“状元宰相”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8 .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这样的人现在确实很少
B.这样的人现在并不少
C.这样的人现在确实不多了
D.这样的人现在并不多了
9 . 对选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②段中前面说“笼罩了一切”突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B.选文第③段采用例证法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C.作为一篇经典的驳论文,全文采取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法。
选段是通过从正面提出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论证这个论点的正确性,从而直接驳斥了对方谬论。
D.①—④段先后巧妙地使用了仿拟、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文言文阅读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文)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③过五千,移文④旁郡。
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象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望其旗靡(__________)②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___)
③范兵不敌(__________)④范乃令军中褥食(___________)
11 . 用“/”划出下边一句话的朗读停顿。
(只划一处)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⑵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13 .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
乙文中,廉范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也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
廉范在作战中采用的妙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作答)
四、句子默写
14 .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2)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经典,完成下列小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15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中“绝望”一词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16 . 如何理解“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17 . “丑恶”指什么?如何理解“造出个什么世界”?
18 . 闻一多创作诗歌讲究“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本诗就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请举例分析其中的一美。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②羁旅:犹漂泊。
③寥落:冷落。
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⑤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
⑥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
19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
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
20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4分)
六、语言表达
21 .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将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
(1)家乡以其______(A.浓重B.沉重C.厚重)的文化积淀承载着悠久的中华历史。
(2)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和照顾,乃至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在______ (A.潜移默化B.潜滋暗长C.潜心贯注)地影响着孩子。
七、综合性学习
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流行语,往往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一个时代的各种面庞。
就在近几天,《咬文嚼字》编辑部按照往年惯例,()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除了“获得感”“互联网+”“创客”等与国家发展()的词汇外,“任性”“宝宝”“颜值”等网络流行语也相继上榜。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语言是生活的化身。
”一个时代中,与人们最贴近的,无疑就是生活本身。
②从各类网购节催生的“剁手党”,到社交网络捧红的“网红”;从寓意天马行空、想象奇特的“脑洞大开”,到强调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的“主要看气质”,网络上的流行语,无不源自每一个人的普通生活。
也正是普通生活点滴色彩的汇聚,才在时代的画卷中,()下多彩的中国。
可以说□“流行语”()的是时代浪潮下,生命个体的种种境遇,是最真实也是最具体的生活话语。
(1)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颁布休戚相关书写折射
B.发布息息相关书写折射
C.颁布生死与共抒写反射
D.发布紧紧相连抒写反射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文中“□”处应补出的标点符号是“,”。
B.文中“按照、贴近、普通、最”的词类依次是介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C.文中“咬文嚼字、相继上榜、脑洞大开、主要看气质”这些短语分别是联合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和述宾短语。
D.文中画线句①是个并列复句;句②是个复杂的单句,其句子主干是“流行语源自生活”。
23 . 七年级某班开展“走进安徒生童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班主任决定让你来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3)在为此次活动设计的校黑板报上,有同学搜集到下列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莫言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在生活中去感触,去阅读经典名著,多读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小说。
如看《安徒生童话》等,增加自己的想象力。
材料二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材料三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在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
(歌德:德国作家)
八、作文
2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孤独地寄居他乡,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诸葛亮却常常自比贤相管仲、名将乐毅。
二十七岁那年,自信的他迎来了茅庐三顾、隆中一对,走上通往千古名相的道路。
对于一个深知自己价值的人,生活是支配不了他的。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