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竹竿黎族语叫“卡洛”。
跳竹竿运动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参加活动的男女青年,轮换着击竿和跳竿,击竿者,四人一排,相向跪立,其间八根长竹竿平行放成四行,每人双手各握一根竹竿的顶端,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按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将手中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在八根竹竿的两端,各放一根枕竿,竹竿在枕竿上滑动分合,分合时均击打枕竿,发出“呱哒”“、呱哒”的节奏声响。
跳竿者四至八名,随着竹竿的分合、高低,灵巧地跳跃其间,并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如磨刀、筛米、交叉、小憩、穿门、鹿跳等等,动作优美、舒展,十分耐看。
按传统,击竿者分跪、蹲、站三种打法,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打越大。
跳竿者反应灵活,动作敏捷利落。
如谁的脚踝、腰肢或脖颈被竹竿夹住,就要被人用竹竿抬着扔出场外,被人嬉笑。
对巧过“三关”者,则用竹竿将其高高抬起,表示祝贺。
参加跳竹竿的人,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
【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竹竿】
1 打竿打竿一般由8人组成,在表演时分成两排,面对面相距4 m左右,或蹲或坐于两根粗竹竿的外边,双手各持一根细竹竿,由队长(或打竿队员之一)用口令或哨子指挥,集体统一按一定的节拍敲击粗竹竿,发出铿锵清脆的响声。
(1)节拍打竿的节拍可分为二拍、三拍、四拍、七拍等。
(2)打竿方法双手各拿一根细竹竿,同时向下敲击粗竹竿,可根据节奏一开一合敲击。
A 平碰法双手各拿一根细竹竿,与肩同宽,根据节拍,两竹竿在前胸处敲击一次或两次。
B 提敲法双手各拿一根细竹竿,在相合或分开之后,一手向下敲击粗竹竿,提、敲的次数根据节奏而定。
(三) 打竿方式
打竿方式是充分运用各种打法,发出各种不同节奏的声音。
1 2拍节奏
双手拿竿合敲一拍,分开后下敲一拍,周而复始。
(1) 双手合敲可以是两根细竿互碰。
(2) 双手合敲可以是两根细竿向下敲击粗竹竿。
(3) 分开下敲击一拍后,左手再下敲击一拍,同时右手抓竿上提0.50 m。
2 3拍节奏
(1) 分开敲2拍,合敲1拍,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2) 分开敲1拍,合敲2拍,周而复始。
(3) 分开敲1拍,上提碰击2拍,周而复始。
(4) 合击2拍,分开上提1拍,周而复始。
3 4拍节奏
(1) 分开敲2拍,合击2拍,周而复始。
(2) 分开敲3拍,合击1拍,周而复始。
(3) 合击1拍,间或上提1.5 m左右碰击1拍,翻身携竿转体2拍,周而复始。
4 7拍节奏
(1) 第1、3、5、6拍分开敲,第2、4、7拍合敲,周而复始。
(2) 第1拍分开下打,第2拍上提0.50 m合击,第3拍在同等状态下分开,第4拍站起上提1.5 m合击,第5、6拍翻身转体,第7拍在等高处合击,周而复始。
(四) 打竿姿势
1坐打:两脚盘腿坐下。
2蹲打:单膝跪蹲。
3站打:左脚(同伴用右脚)为轴转体360°,使两根细竹竿逆时针(同伴为顺时针)在空中转动。
二跳竹竿
跳竹竿动作有单腿跳、双腿并跳、转体单腿跳、分腿跳及翻跟斗等,再结合手上舞姿,按不同的节奏在细竹竿空隙中左跨右跳,既不能踩着竿,也不能被竹竿夹着,否则表演失败。
若要跳动轻松欢快应以前脚掌着地。
(一) 2拍跳法
1单腿跳进:左脚前跳1拍,右脚越竿前跳1拍。
2单腿进退:左脚前跳1拍,右脚越竿前跳1拍;左脚越竿前跳1拍,右脚越竿后跳1拍。
3转体180°跳进: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同时左转180°;右脚跳进1拍,左脚越竿跳进同时左转180°。
(二) 3拍跳法
1交换腿跳(二合一开为例):左脚跳进1拍,右脚原地跳1拍。
左脚越竿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
左脚原地跳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
2单脚连跳(一合二开为例):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右脚原地再跳1拍。
3单双脚连跳(一合二开为例):左脚跳进1拍,双脚越竿原地跳进1拍,双脚越竿原地跳1拍。
4分腿跳(二合一开为例):双脚跳进1拍,双腿分腿原地跳起1拍,左脚越竿跳进1拍。
(三) 4拍跳法
1踢腿跳:双脚跳进1拍,原地右踢腿跳1拍。
越竿跳进1拍,原地左踢腿跳1拍。
2脚跟点地跳:双脚跳进1拍;右脚原地跳1拍同时右脚跟右前点地,上身右倾;双脚越竿跳进1拍;左脚原地跳1拍,同时左脚跟左前点地,上身左倾。
(四) 7拍跳法
(开合合开开合为例)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跳进1拍,左脚跳进1拍,右脚越竿后跳1拍,左脚原地跳1拍同时右脚尖越竿点地收回;继续重复上一动作(左脚原地跳1拍同时右脚尖越竿点地收回),右脚原地跳1拍。
跳竹竿的动作不止上述几种,练习者在此基础上还可设计多种动作。
(五) 集体跳法
集体跳法是在个人动作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动作上要求队员整齐划一。
下面介绍几种集体跳的形式。
1纵向排列式纵向排列式是各队员一路纵队排好,然后队员从后台方向向前台方向一个接一个整齐跳出,出竿亮相后转身在竿外回队尾(如图2141)。
2并排式并排式以两人、三人、四人等形式手牵着手同时跳进,跳的过程中牵着的手向前摆,也可举于头上左右摆动,跳进的方向(如图2142)。
3双人变换式这里我们以4拍节奏(开开合合)为例。
两人面对面双手相牵侧对竿做好准备。
(1) 内侧腿跳进的同时举起牵着的双手,此时外侧腿向前小踢,头转向观众为1拍。
(2) 外侧腿落地跳的同时双手牵着下压,内侧腿后抛,头低下。
(3) 内侧腿越竿跳进的同时双手牵着上举,原方向不变。
(4) 外侧腿落地跳,转体的队员继续右(左)转90°,另一队员方向不变成面对背的位置关系。
(5) 内侧腿越竿跳进的同时转体队员左(右)转90°,另一队员方向不变。
(6) 外侧腿落地跳的同时转体队员继续左(右)转体90°,另一队员方向不变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
(7)~(12)跳法同(1)~(6)。
【跳竹竿的教学方法】
一、熟悉打竿法
熟悉打竿法是跳竹竿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初学者必经的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让初学者充分了解打竹竿的开合规律,明确踩脚位置。
先从简单的2拍节奏打起,掌握规律后再逐渐加大难度。
二、练习跳竿动作
以2拍节奏的单腿交换跳为基础。
1 老师完整示范和讲解(先以2拍节奏的单腿交换跳为基础,逐渐增加难度)。
2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原地)。
3学生徒手前进练习。
4学生在摆竿(竿不动)上练习。
5学生上竿练习。
(1) 听清敲击声,判断敲击竹竿的动作节奏。
(2) 看准竹竿开合的时机。
(3) 准确落脚。
(4) 跳动周期准确,并与竹竿的敲击节奏一致。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 夹踝现象
原因:练习者的跳动节奏与敲击节奏不一致。
纠正方法:加强对竹竿节奏的判断,然后徒手练习跳竿动作,熟练上竿可避免夹踝现象。
(二) 踩竿现象
原因:对不断敲击的竹竿的开合规律不熟悉。
纠正方法:先判断竹竿的节奏,再分析这一节奏的开合规律,最后以相应动作上竿练习,则可避免出现踩竿的错误动作。
(三) 跨跳现象
原因:动作不熟练,从而对不断开合的竹竿产生畏惧心理。
对动作进行徒手强化练习,熟练后再上竿练习,便可避免这一现象。
(四) 打竿不一致
原因:打竿者不默契或对不同节奏的打法不熟练。
纠正方法:前者的纠正方法是选出打竿队长,队长发出同一口令,这样节奏快慢便可一致;后者则是有针对性地训练打竿者,使之熟练地打出不同节奏。
四、教法注意事项
1跳竿时,要求练习者踝关节缓冲不要过大,稍紧张些,前脚掌触地时间要短。
2要重视和加强基本步伐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才能学好跳竹竿。
3跳竹竿的基本动作简单易学,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可加大各种步伐的难度,增加动作的变化,从而提高跳竹竿的教学效果。
【跳竹竿成套动作的编排原则】
跳竹竿成套动作的练习是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成套动作的练习,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单个基本动作技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韵律感、节奏感、耐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编排能力,为表演、比赛打下良好基础。
成套动作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套跳竿的效果。
一套成功的编排可以使练习者百练不厌,使观众赏心悦目。
在表演比赛中,在难度相等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就是成套动作的组织编排了。
在编排跳竹竿成套动作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编排要从实际出发
编排成套动作必须从跳竹竿队员的技术水平、性别出发。
对初学者而言,应以简单的基本动作为主,待练习者掌握了基本动作以后,再增加队形的变化和动作的多样性。
作为教学,应以巩固基本动作为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作为表演比赛,应以如何获得优异成绩为出发点。
2动作结构要新颖
成套动作要抓住观众、裁判的心,套路开始时动作要新颖,姿态要优美,队形要协调,一展开就能吸引住人,中间应以大跳、大抛、小转起伏交错,使动作有急有缓,层次清楚,突出高潮,最后以快速热烈的气氛及新颖的队形变化结束。
这样优美、紧凑、扣人心弦的编排必能获得好的竞赛效果。
3动作要与音乐协调一致
跳竹竿是有节奏,合乎韵律的,而音乐对人的感情、情绪有直接影响,因此跳竿时应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以增加跳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跳竹竿有铿锵快脆的特点,故选用音乐时应用明快、欢乐、韵律较强的音乐。
总之使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浑然一体。
跳竹竿的表演规则与场地、器材
一、跳竹竿的表演规则
1在表演时队员可穿民族服装。
2每队表演包括单人、双人及多人表演,但每队表演时间限制在5~6 min之内。
3表演道具可用木板鞋、扇子、花伞、彩带、彩球、花帽等各类民族配饰。
4竹竿必须在表演时和表演完毕才能搬进和搬出,以免影响其他队的表演。
5跳竹竿的裁判法可借鉴艺术体操、健美操的评判方法,根据编排和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6动作的规定。
(1) 跳竹竿的动作包括大跳、转体、绕摆、民间舞、现代舞等动作。
(2) 整套动作要有3种以上不同的打竿节奏。
(3) 动作编排要符合音乐并与打竿的节奏一致。
(4) 要体现出集体动作的典型特点,即动作统一、配合默契。
7每队表演时间规定在5~6 min之间,另加20 s作为入场时间。
8套路时间从第一个动作开始计时,裁判员在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停止计时。
二、跳竹竿的场地与器材
娱乐时对跳竹竿的器材没有严格规定,但教学、表演和比赛时对器材有严格的规定。
(一) 场地
长12 m、宽6 m的平坦水泥地、沙地、草地均可。
(二) 器材
1粗竹竿:需要2根粗竹竿,直径为10~12 cm,长为6 m。
2细竹竿:8~10根细竹竿,直径为4~6 cm,长为5 m。
3摆放方式:如图2143。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