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矿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医疗急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救,造成多人无谓牺牲! (2)向沟、池、井等事故现场鼓入新鲜空气或氧
气,设有事故通风的场所先打开风机通风。 在通风换气后实施救援。
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注意事项
(3)呼吸防护: 救援人員必須配戴空气(氧气)呼吸防护 器才能进入中毒现场救助中毒者。
氧气呼吸器
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注意事项
(4人员疏散: 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移离中毒者和疏散现
19.5~23.5% 15~19% 12~14% 10~12% 8~10%
6~8%
4~6%
症状
正常氧气浓度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 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判断力降低
呼吸减弱,嘴唇变青 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
在其中,≥8分钟:100%死亡 6分钟:50%可能死亡 4~5分钟:可能恢复
受限空间作业气体中毒的防护
1
受限 空间的
概念
受限空间是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炉、 塔釜、罐、仓、池(泡菜)、槽车、管道、 烟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 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 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船舱、 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 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以及农村储存红薯、 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通风不良的矿 井也应视同受限空间。
煤气中毒病人家庭自救措施
• 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 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匍匐 行动进入现场。
• 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 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
• 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有可能应同时控制煤气 来源
• 转移病人至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 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
正常动脉血管 管腔变窄
内膜破裂,斑块形成
血压的形成
• 心脏的舒 缩 • 血管张力 • 血液
脑梗死 和脑出血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眼底动脉 阻塞或破裂
肾功能 衰竭
矿区发病情况
• 2005年共8258人,高血压人数为1936人, 占总人数的24.6%,即大约每四人中就有一
人是高血压,其中40岁以下的高血压为509 人,占总人数的6.16%。
• 由于中枢神经对缺氧最为敏感,故最 先受累。煤气中毒对大脑影响最大。
煤气中毒病人的主要表现
• 初期:头痛 • 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 • 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 • 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煤气中毒
• 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煤气中毒时,往往为 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 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 自主运动,此时中毒患者有清醒意识,可 手脚已不听使唤。
气体中毒院前救助原则
(3)及时脱去被污染衣服,清洗污染的皮肤毛 发,防止毒物继续侵入 (4)预防性治疗:镇静,卧床观察,减少耗氧,保 持呼吸道畅、给氧、支气管解痉、止咳化 痰、雾化吸入、抗过敏、抗渗出等。 (5)重症转送
现场救援人员防护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注意防止救援人員中
毒。 绝对禁止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
浓度(mg/m3)
症状
停留时间
硫
0.012-0.03
硫化氢的嗅觉阈
10
最高容许浓度
8小时
化
70~150
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
1-2小时
氢
200~300
眼急性刺激症状、肺水肿
1小时
中
500~760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 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 15~60分钟
呕吐,甚至死亡
毒
几分钟甚至瞬
≥1000
意识丧失或死亡
防护装置
防毒面罩
防护眼镜
过滤式防 毒面具
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4、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 要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络信号。场所外 应配备有应对中毒、窒息的急救用品和设 备,还应注意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作业 时不要使用明火照明,禁止吸烟,不要使 用可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不要使 用不防爆的照明灯具和电器;要穿防静电 服
中毒概念
• 毒物侵入机体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 受限空间内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 气体被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人体中毒事 故。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气、硫化氢、氨气、 氮氧化物、氟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 煤气(主要有毒成分为一氧化碳)、甲醛 气体等。
窒息
窒息概念 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 息。可导致人体产生窒息的气体称为窒息 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两大类,每 类都有几十种。
场人员,疏散地确保空气新鲜,不要安置 在低洼处。
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1、进入密闭的塔、沟、池、釜、罐等危险 场所和下水道、废渣池、污水井作业前, 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 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必须先行将内存物质排除、清洗、强制 通风置换,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 国家标准以下,方可作业 3、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自给式呼吸保护器、 化学护目镜、安全带、救生绳等
窒息气体分类
• (1)单纯窒息性气体 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水蒸气
等,这类气体的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 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 大大降低,吸入这类气体会造成作业人员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导致机体缺氧而窒息 。
不同氧气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浓度(V/V)
间死亡(电击
样死亡)
(三)施救不当可能造成伤害程度加重
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受限空间 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 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在发现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已晕倒等异常情 况时,如果原因不明,且监护人又无适当的防护 用品,在报警后,监护人可“见死不救”
气体中毒院前救助原则
• 昏迷不醒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 无呼吸心跳者及时进行复苏抢救 • 尽快送有高压氧仓的医院进行抢救和高压氧仓治疗
煤气中毒——防患于未然
• 煤气器具安装不妥 或质量低劣
• 操作不当 • 房屋空间狭小且密
不透风。
机修厂协议工高血压并发症死亡病例
男性,56岁,高血压病史,以头晕、 恶心呕吐入院,出现急性心包积液、 猝死。诊断:主动脉夹层,死亡原因: 急性心包填塞,心源性猝死。
受限空间工伤死亡每年平均300多人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 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 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 死亡人数共2699人。
01~09年8月全国受限空间内中毒、窒息死亡≥3人的事故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28
200
煤气(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平安是一生的渴望。
煤气中毒
•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澡时 使用不当,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煤气中 毒主要原因。
• 煤气中毒——
• 一氧化碳与体 内血红蛋白结 合“联姻”
煤气中毒
•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迅速与血红蛋白 结合(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几乎是 氧的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 的能力,导致缺氧。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 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 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 ,在受限 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危 险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 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 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涉及的行业领域
150
100
58
50
0
2001年
370
88 2002年
436 323
109
81
2003年 2004年
死亡人数
382
94 2005年
321 252
82
66
2006年 2007年
事故起数
214 173
51
39
2008年 2009年1-8月
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
• 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包括中毒、窒息、 火灾、爆炸、淹溺、坍塌、化学腐蚀、触 电等,其中以中毒和窒息为主
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 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 体
硫化氢中毒症状
硫化氢防护
硫化氢中毒救护
1、首先要将浸湿的毛 巾等织物捂住口鼻,迅 速朝上风向撤离毒害污 染区域,并进行隔离、 洗漱、检查。
2、不要盲目奔 跑,大声呼叫 ,防止毒气吸 入和烟气呛入 。要借用敲打 声响,挥动光 、色等物达到 求救的目的
硫化氢中毒概述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 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 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硫化氢知识
理化性质
1、可燃、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2、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低洼处聚集,遇明火 迅速引着回燃。 4、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含硫矿物、废水以及下水道、隧
煤 矿 非煤矿山 化 工 炼 油 冶 金 建 筑电 力造 纸造 船建 材 食品加工 餐 饮 市政工程 城市燃气 污水处理 特种设备 其它
有些受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硫化 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瓦斯) 和其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并存 在缺氧危险,在其中进行作业如果防 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
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1、进入密闭的塔、沟、池、釜、罐等危险 场所和下水道、废渣池、污水井作业前, 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 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必须先行将内存物质排除、清洗、强制 通风置换,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 国家标准以下,方可作业 3、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自给式呼吸保护器、 化学护目镜、安全带、救生绳等
40秒后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窒息气体分类
(2)化学窒息性气体 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氟化氢等
气体,能使氧在人的机体内运送和机体组 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 缺氧。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所以窒息性 气体中毒首先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缺 氧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不 安,定向力障碍,呕吐,嗜睡,昏迷,抽 搐等。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1 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 散 2 受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 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3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 涌入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 危险。
(二)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 重后果
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 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急性化学物中毒常为突发的意外事故,现 场救治必须快速、及时、准确、先重后轻。 主要依靠自救、互救具体措施如下:
气体中毒院前救助原则
(1)脱离现场,转移至上风向及空气新鲜处 (2)重要脏器心、肺、脑的保护。注意呼吸、 脉率、血压及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 化,对心搏、呼吸抑制者采取人工呼吸和 心肺复苏。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
WHO 2002年的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在心血管疾 病所致死亡中,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约占700万;大约半 数30岁以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
直接危害(血压很高) 发展至高血压危象
间接危害(血压升高) 心、脑、肾、外周血管损害
血管平滑肌增厚,高压血流冲击使血管
矿区发病情况
2007年对两厂一矿的职工进行的体检结 果显示,露天矿体检人数925人,其中高血 压216人,其发病率为23.3%;大厂体检人 数950人,其中高血压214人,其发病率为 21.3%;中厂体检人数585人,其中高血压 84人,其发病率为14.3%。2012年度公司 健康体检9885人高血压2680人(27.11 %)。
大厂尾矿2.25事故
2014-2-25晨7时12分急诊科接到 来自大厂尾矿的求救电话,称有一工 人被不明气体熏倒于尾矿库一泵井内, 伤情不明。第一批救援人员。到达现 场时发现多名职工因接触井下有毒气 体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 呕吐等症状,并有一名工人接触有毒 气体后摔倒困于竖井深处,被困人员 于下午12点55分救援出井,已死亡, 男、41岁,死亡原因:窒息、有毒气 体中毒。
硫化氢中毒救护
硫化氢中毒救护
3、发现有人 晕倒在现场 ,不得无防 护措施入场 救护,应佩 戴正压式呼 吸器
注意事项
(1)硫化氢为高毒物,在有毒区域作业、救 人必须佩带呼吸器,不能在有毒区摘下呼 吸器吸气,防止中毒。
(2)硫化氢为易燃易爆气体,救人与作业时 要注意防火防爆
(3)禁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设有事故通风的场所先打开风机通风。 在通风换气后实施救援。
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注意事项
(3)呼吸防护: 救援人員必須配戴空气(氧气)呼吸防护 器才能进入中毒现场救助中毒者。
氧气呼吸器
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注意事项
(4人员疏散: 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移离中毒者和疏散现
19.5~23.5% 15~19% 12~14% 10~12% 8~10%
6~8%
4~6%
症状
正常氧气浓度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 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判断力降低
呼吸减弱,嘴唇变青 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
在其中,≥8分钟:100%死亡 6分钟:50%可能死亡 4~5分钟:可能恢复
受限空间作业气体中毒的防护
1
受限 空间的
概念
受限空间是指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炉、 塔釜、罐、仓、池(泡菜)、槽车、管道、 烟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 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 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船舱、 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 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以及农村储存红薯、 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通风不良的矿 井也应视同受限空间。
煤气中毒病人家庭自救措施
• 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 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匍匐 行动进入现场。
• 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 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
• 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有可能应同时控制煤气 来源
• 转移病人至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 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
正常动脉血管 管腔变窄
内膜破裂,斑块形成
血压的形成
• 心脏的舒 缩 • 血管张力 • 血液
脑梗死 和脑出血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眼底动脉 阻塞或破裂
肾功能 衰竭
矿区发病情况
• 2005年共8258人,高血压人数为1936人, 占总人数的24.6%,即大约每四人中就有一
人是高血压,其中40岁以下的高血压为509 人,占总人数的6.16%。
• 由于中枢神经对缺氧最为敏感,故最 先受累。煤气中毒对大脑影响最大。
煤气中毒病人的主要表现
• 初期:头痛 • 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四肢无力 • 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等症状 • 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煤气中毒
• 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煤气中毒时,往往为 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 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 自主运动,此时中毒患者有清醒意识,可 手脚已不听使唤。
气体中毒院前救助原则
(3)及时脱去被污染衣服,清洗污染的皮肤毛 发,防止毒物继续侵入 (4)预防性治疗:镇静,卧床观察,减少耗氧,保 持呼吸道畅、给氧、支气管解痉、止咳化 痰、雾化吸入、抗过敏、抗渗出等。 (5)重症转送
现场救援人员防护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注意防止救援人員中
毒。 绝对禁止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
浓度(mg/m3)
症状
停留时间
硫
0.012-0.03
硫化氢的嗅觉阈
10
最高容许浓度
8小时
化
70~150
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
1-2小时
氢
200~300
眼急性刺激症状、肺水肿
1小时
中
500~760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 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 15~60分钟
呕吐,甚至死亡
毒
几分钟甚至瞬
≥1000
意识丧失或死亡
防护装置
防毒面罩
防护眼镜
过滤式防 毒面具
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4、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 要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络信号。场所外 应配备有应对中毒、窒息的急救用品和设 备,还应注意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作业 时不要使用明火照明,禁止吸烟,不要使 用可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不要使 用不防爆的照明灯具和电器;要穿防静电 服
中毒概念
• 毒物侵入机体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 受限空间内产生或积聚的一定浓度的有毒 气体被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人体中毒事 故。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气、硫化氢、氨气、 氮氧化物、氟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 煤气(主要有毒成分为一氧化碳)、甲醛 气体等。
窒息
窒息概念 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过程称为窒 息。可导致人体产生窒息的气体称为窒息 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一般分为两大类,每 类都有几十种。
场人员,疏散地确保空气新鲜,不要安置 在低洼处。
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1、进入密闭的塔、沟、池、釜、罐等危险 场所和下水道、废渣池、污水井作业前, 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 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必须先行将内存物质排除、清洗、强制 通风置换,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 国家标准以下,方可作业 3、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自给式呼吸保护器、 化学护目镜、安全带、救生绳等
窒息气体分类
• (1)单纯窒息性气体 氮气、二氧化碳、甲烷、乙烷、水蒸气
等,这类气体的本身毒性很小或无毒,但 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 大大降低,吸入这类气体会造成作业人员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导致机体缺氧而窒息 。
不同氧气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浓度(V/V)
间死亡(电击
样死亡)
(三)施救不当可能造成伤害程度加重
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受限空间 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 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在发现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已晕倒等异常情 况时,如果原因不明,且监护人又无适当的防护 用品,在报警后,监护人可“见死不救”
气体中毒院前救助原则
• 昏迷不醒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 无呼吸心跳者及时进行复苏抢救 • 尽快送有高压氧仓的医院进行抢救和高压氧仓治疗
煤气中毒——防患于未然
• 煤气器具安装不妥 或质量低劣
• 操作不当 • 房屋空间狭小且密
不透风。
机修厂协议工高血压并发症死亡病例
男性,56岁,高血压病史,以头晕、 恶心呕吐入院,出现急性心包积液、 猝死。诊断:主动脉夹层,死亡原因: 急性心包填塞,心源性猝死。
受限空间工伤死亡每年平均300多人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 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 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 死亡人数共2699人。
01~09年8月全国受限空间内中毒、窒息死亡≥3人的事故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28
200
煤气(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平安是一生的渴望。
煤气中毒
•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澡时 使用不当,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煤气中 毒主要原因。
• 煤气中毒——
• 一氧化碳与体 内血红蛋白结 合“联姻”
煤气中毒
•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迅速与血红蛋白 结合(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几乎是 氧的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 的能力,导致缺氧。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 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 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 ,在受限 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危 险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 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 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涉及的行业领域
150
100
58
50
0
2001年
370
88 2002年
436 323
109
81
2003年 2004年
死亡人数
382
94 2005年
321 252
82
66
2006年 2007年
事故起数
214 173
51
39
2008年 2009年1-8月
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
• 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包括中毒、窒息、 火灾、爆炸、淹溺、坍塌、化学腐蚀、触 电等,其中以中毒和窒息为主
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 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 体
硫化氢中毒症状
硫化氢防护
硫化氢中毒救护
1、首先要将浸湿的毛 巾等织物捂住口鼻,迅 速朝上风向撤离毒害污 染区域,并进行隔离、 洗漱、检查。
2、不要盲目奔 跑,大声呼叫 ,防止毒气吸 入和烟气呛入 。要借用敲打 声响,挥动光 、色等物达到 求救的目的
硫化氢中毒概述
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 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 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硫化氢知识
理化性质
1、可燃、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2、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低洼处聚集,遇明火 迅速引着回燃。 4、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含硫矿物、废水以及下水道、隧
煤 矿 非煤矿山 化 工 炼 油 冶 金 建 筑电 力造 纸造 船建 材 食品加工 餐 饮 市政工程 城市燃气 污水处理 特种设备 其它
有些受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硫化 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瓦斯) 和其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并存 在缺氧危险,在其中进行作业如果防 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
预防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1、进入密闭的塔、沟、池、釜、罐等危险 场所和下水道、废渣池、污水井作业前, 首先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 在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必须先行将内存物质排除、清洗、强制 通风置换,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 国家标准以下,方可作业 3、作业人员必须佩带自给式呼吸保护器、 化学护目镜、安全带、救生绳等
40秒后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窒息气体分类
(2)化学窒息性气体 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氟化氢等
气体,能使氧在人的机体内运送和机体组 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 缺氧。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所以窒息性 气体中毒首先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缺 氧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不 安,定向力障碍,呕吐,嗜睡,昏迷,抽 搐等。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1 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 散 2 受限空间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 应急救援带来困难 3一些受限作业空间周围暗流的渗透或突然 涌入都会给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 危险。
(二)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 重后果
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 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急性化学物中毒常为突发的意外事故,现 场救治必须快速、及时、准确、先重后轻。 主要依靠自救、互救具体措施如下:
气体中毒院前救助原则
(1)脱离现场,转移至上风向及空气新鲜处 (2)重要脏器心、肺、脑的保护。注意呼吸、 脉率、血压及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 化,对心搏、呼吸抑制者采取人工呼吸和 心肺复苏。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
WHO 2002年的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在心血管疾 病所致死亡中,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约占700万;大约半 数30岁以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因于血压控制不理想。
直接危害(血压很高) 发展至高血压危象
间接危害(血压升高) 心、脑、肾、外周血管损害
血管平滑肌增厚,高压血流冲击使血管
矿区发病情况
2007年对两厂一矿的职工进行的体检结 果显示,露天矿体检人数925人,其中高血 压216人,其发病率为23.3%;大厂体检人 数950人,其中高血压214人,其发病率为 21.3%;中厂体检人数585人,其中高血压 84人,其发病率为14.3%。2012年度公司 健康体检9885人高血压2680人(27.11 %)。
大厂尾矿2.25事故
2014-2-25晨7时12分急诊科接到 来自大厂尾矿的求救电话,称有一工 人被不明气体熏倒于尾矿库一泵井内, 伤情不明。第一批救援人员。到达现 场时发现多名职工因接触井下有毒气 体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恶心、 呕吐等症状,并有一名工人接触有毒 气体后摔倒困于竖井深处,被困人员 于下午12点55分救援出井,已死亡, 男、41岁,死亡原因:窒息、有毒气 体中毒。
硫化氢中毒救护
硫化氢中毒救护
3、发现有人 晕倒在现场 ,不得无防 护措施入场 救护,应佩 戴正压式呼 吸器
注意事项
(1)硫化氢为高毒物,在有毒区域作业、救 人必须佩带呼吸器,不能在有毒区摘下呼 吸器吸气,防止中毒。
(2)硫化氢为易燃易爆气体,救人与作业时 要注意防火防爆
(3)禁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