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题2 分,共50分)
1.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材料表明
A.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B.牛耕在”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A. 注重农时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3.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早”“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
③ D.②④
4.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
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5.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

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己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

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B.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C.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D.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6.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
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 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 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 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7. 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

一家聚众或至千余
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

”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8. 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浦封王昏庸而残暴魔然创制出“炮烙之刑’,来对付前劝
谏他的臣子。

这种“炮”的制作材料应是
A. 石头 B.青铜 C. 铁 D. 黄金
9. 明代有家训指出,“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
商”。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C.轻商观念己有变化 D.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10.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和B 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11. 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
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文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D.出现晓市、夜市
12.《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时(鲁)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
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国国君失去民众信任 B.广大自耕农希望得到土地
C.贵族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D.土地私有权客观上被承认
13. 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
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D.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14. “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确信,他已抵达亚洲。

”事实上,他到达的是哪里
A. 非洲
B. 亚洲
C. 美洲
D. 大洋洲
15.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A. 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16.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 世纪中期到17 世纪中期称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
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 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 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
17.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
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18.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罕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
A.东西半球平等的交流 B.欧洲工业文明的到来
C.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D. 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
19.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
十个银币还不够。

”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商业危机 B.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经济危机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诞生了一批企业大王: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
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金融大王摩根及汽车大王福特等,与这种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重工业的发展 B.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
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 D.大垄断企业的出现
21.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军事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D.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资本丰义发展
22. 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
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23.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24.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局,被迫流亡他国。

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

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城市更能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 英国。

25. 对于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1820-1870年主要西方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
A. 广阔的殖民地和工业革命是英国占比重最大的主要原因
B. 美国在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
C. 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促进了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
26.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经济史权威估计,从1493 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的吨运抵欧洲。

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

……美洲白银18世纪产量约为74 000吨,其中有52 000吨运抵欧洲,其中40%约2 000吨运往亚洲。

另外留在美洲本土的白银约有3000吨横渡太平洋经马尼拉运抵中国.如果再加上日本和其他地方生产的白银,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土霸权及殖民利益而先后发生三次战争。

……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

——《英荷战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不可否认地发生了哪些改变。

(6 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

(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17世纪荷兰是如何进行殖民活动的,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6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材料二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4分)(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小农经济的特征。

指出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8分)
28.(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依据下列材料,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五: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2 )图三、图四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这一时期新兴产业有哪些(至少举两例)?图四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6分)
(3)图五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