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水平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一、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三、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四、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五、培养独立的
动手能力;六、培养科学观点和科学态度。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素质;科学态度;创新精神;能力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在
生物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渗透思想教育和科学观点教育,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而促进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整
体素质的目的。
一、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掌握科学实验方法,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基础。
我对初中学生先着重进行观察
能力的培养,然后指导实验设计,在实验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并在此基础
上归纳、演绎,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
每学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我们都做许
多科学小实验,因为实验是科研的基本方法,学会实验设计,熟练实验过程,精
辟解释结果是我训练目的。
一次我指导扦插实验设计时,同学们就如何提高成活
率展开讨论,矛盾集中在插条上的叶是去还是留。
叶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
利于插条生根成活;叶的蒸腾作用又使插条中水分散失,令插条不易成活,能否
两全其美,既不影响光合作用又使蒸腾最小?同学们有的设计出用塑料袋套住花
盆使局部湿度饱和,减少蒸腾;有的设计用喷雾法,在光照下连续喷雾,也不影
响光合作用。
这两种方法效果到底如何?大家用同样材料与遮阴法和去叶法进行
对照试验,观察几种方法的生根速度和成活率及成苗速度。
整个过程,学会了实
验的设计、实施和解释,并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也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
设计。
接着,我又让同学们独立设计新的实验,用不同类型的材料(草本类、灌木类、乔木类、藤本类)进行同种方法扦插实验,研究其扦插成活率高低的规律。
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我注意以自己工作中的严谨求实的
态度影响同学们,也注意培养同学们的这种工作态度。
如番茄种子的种植试验。
试验在初冬,不是番茄的生长季节,一段时间长相不好,同学们分析找原因,有
许多可能:可能温度不够;可能恒温不如变温更利于植物生长;可能透过玻璃的
阳光的质量和强度有所改变;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可能不够……然后大家查资料,了解番茄的习性,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通过查找懂得了许多知识。
然后再对症
下药:增加水盆提高湿度;定时开窗通风让阳光直射等。
同学们轮流值班,一丝
不苟,控制好阳光、温度、湿度、通风。
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
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提供的教学
资料要具有指向性和探究的可能性。
特别是现实的背景资料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认
识心理冲突,动摇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嫁接”一课,在课本的实践活动中却有一草本植物的嫁接(以蟹爪兰的嫁接为例)的方案,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蟹爪兰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怎么可以嫁接呢?嫁接后是怎样成活的呢?是不是教材出错了?又如:在“生物的遗传”课前,
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的一些特征,如眼皮的单、双,有无耳垂等,并试着加以
解释。
上课伊始,学生汇报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但谁都无法正确解释,学习的积
极性因而空前高涨。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
应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现实
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养成动脑的习惯。
四、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求异性和发散性,它是科学素质中宝贵的心理品质。
是
塑造开拓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在科技活动中,我鼓励同学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嫁接是同学们最乐意做的植物实验。
在砧木和接穗及选择上,常异想天开、
乱配鸳鸯,对此,我不急于否定,先强调嫁接技术是成功的关键,让他们去做,
尔后针对实验结果告诉他们:亲缘关系越近,嫁接成活率越高。
但远缘关系也不
等于完全没有希望。
马和驴交配产生骡是动物远缘杂交的成功事例。
再给他们作
关于细胞工程的讲座和介绍克隆技术,使他们明白人们正在不断改进实验手段,
用新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理想。
鼓励他们搞科研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又得严格
按科学规律办事。
五、培养独立的动手能力
培养初中生操作显微镜、绘图、实验、制作标本、养殖种植等多方面的动手
能力,是生物科技工作的基本技能。
一个生物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独立、熟练的动
手能力,也是良好素质的组成之一。
活动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动手做,指导他们
向更快更好努力。
每学年我都要在各班培养一些实验能手,不仅能在科技活动中
显身手,还能帮助老师在实验课上辅导其他同学,以及出黑板报、做标本、挂图、照片等教具。
六、培养科学观点和科学态度
科技活动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且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观点
教育更为重要。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科学观点,是学科的精髓。
让学生学会用科
学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和解决学科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初中
学生灌输进化的观点,用以解释变化发展的生物界,解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知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反过来自然环境也决定人类的兴衰存亡;还有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创
造性和发挥聪明才智的重要手段;另外,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生命是物
质的,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成的,人的意识是由物
质决定的;生物体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也是辨证
统一的等等。
学会用科学的和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伊利诺大学萨其博士认为:“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只要教师在教
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教会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养成动脑的习惯,从而发现真理,才能迎接二十
一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