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学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 CVC。(ⅠB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三、手卫生和无菌操作
1.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 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 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 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 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ⅠB类) 2.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ⅠB 类) 3.进行周围静脉置管时,若对插管部位进行皮肤 消毒后不再触碰该部位,则佩戴清洁手套即可。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指南亮点
1 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 培训和教育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 屏障措施 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 皮肤消毒 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 染的手段 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 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 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 择
6.对于须接受长期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应采用造瘘或植入等方式而非CVC。(ⅠA类) 7.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 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 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 员使用。(ⅠB类)
使用2%氯己定每日清洁皮肤1次以减少CRBSI。 (Ⅱ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八、导管固定装置
使用免缝合装置固定装置降低感染率。(Ⅱ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九、抗菌药/消毒剂涂层导 管
对于导管预计留置超过5天的患者,若采用综合 措施仍不能降低CLABSI率,推荐使用氯己定/ 磺胺嘧啶银或米诺环素/利福平包裹的CVC。综 合措施应包括至少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人 插入和维护导管的工作人员、使用最大无菌屏障 措施、置管时使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 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ⅠA类)
四、最大无菌屏障措施
1.在放置CVC、PICC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 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 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 (ⅠB类)
2.肺动脉插管时,应使用无菌套管进行保护。 (ⅠB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五、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在进行周围静脉置管前,采用消毒剂(70% 酒精、碘酒、聚维酮碘或葡萄糖酸氯己定)进行 清洁皮肤。(ⅠB类) 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 料前,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 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 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ⅠA类) 3.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 皮肤消毒作用差异。(未明确)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 插管部位。(ⅠA类) 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 应选用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Ⅱ类) 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 (ⅠA类) 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油脂,因其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
3பைடு நூலகம்
4
5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 配备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 染控制措施。(ⅠA类)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 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ⅠA类)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 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 (ⅠA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十、全身性抗生素预防
不要在插管前或留置导管期间,为预防导管定植 或CRBSI而常规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ⅠB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 择
(一)、外周及中线导管(midline catheter)
1.对于成人,应选择上肢部位进行插管。(Ⅱ类)
2.对于儿童,可选择上肢、下肢或头皮(新生儿 或小婴儿)部位进行插管。(Ⅱ类) 3.根据插管目的、维持时间、了解相关感染和非 感染并发症、插管操作者的个人经验等因素,选 择导管种类。(ⅠB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13.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 (未明确) 14.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 进行触诊。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 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 查插管部位。(ⅠB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七、患者清洁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7.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CVC置管,至少应每 7天更换敷料。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 险超过敷料更换的益处(ⅠB类) 8.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CVC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 不应频于每周1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 至插入部位愈合。(Ⅱ类)
9.对于已愈合的长期隧道CVC置管部位出口处, 覆盖敷料的必要性,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 择
6.对于使用透明敷料者,通过敷料外触诊辨别是 否有疼痛和肉眼观察,每天评估插管部位情况。 对于使用纱布或不透明敷料,除非患者有感染迹 象如局部压痛或其他可能CRBSI迹象,否则不应 揭除。(Ⅱ类) 7.当患者出现静脉炎(热、痛、红或触感静脉 索)、感染或导管故障时,及时拔出外周静脉置 管。(ⅠB类)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 择
(二)、中心静脉导管(CVC)
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 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 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ⅠA类)
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 (ⅠA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