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运动的衔接
• 镜头运动衔接的一般原则是:固定镜头接固 定镜头,运动镜头接运动镜头. • 如果以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则会令观众有” 急刹车”之感,视觉的连贯性被打破,剪辑所 要求的流畅性自然无法保证. • 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时需要注意的剪辑问 题是:动作的匹配,主体运动方向的一致,景别 与角度的错位问题.
• 具体来说,就是在以多景别,多角度的镜头组 接中,拉大景别与角度的差别,以消除相似的 景别与角度在观众视觉上形成的画面抖动 感,即错位的技巧. • 另一方面,利用人眼关注动作时就无法同时 注意景别,角度或者构图的变化,以动作的连 续达到镜头的流畅转换.即动接动的技巧. • 再者,在表现主体动作或者景物时,镜头运动 方式的衔接也是镜头流畅的重要因素.
• 研究证明,这时的最佳剪接点在动作变换瞬 间的暂停处.可能我们平时都没意识到自己 连贯动作中会有一瞬间的停顿,比如由坐姿 站起的时候,在动作真正开始之前有一个小 小的停顿,似乎是为动作积蓄力量,或者摆好 姿势.这个小瞬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动作变 换瞬间的暂停处”,也就是最佳剪接点.
图中红方块处为动接动的最佳剪辑点
• 这首先是由人们的视觉生理特点决定,人眼具有视 觉残留功能,视觉残留的功能是电影能够以每秒24 格播放静止画面实现动态效果的前提,但同时,视觉 残留也使得人们在观看影片时,在下一个镜头播放 后依然残留有上一个镜头的影像. • 明白这个原理,再试想,如果相连的两个镜头的景别 与角度过于接近,即画面上表现的被摄对象的形象 和大小过于接近,我们的视觉神经中残留的上一个 镜头的影像会与下一个镜头中的影像重叠,而这个 时候如果上下两个镜头的形象的动作或位置稍有 一点改变,视觉上就会产生”抖动”的感觉.
• 错位的原理也来自与人们的视觉心理,人们 在观看一组镜头时,总是抱有期待心理,希望 能看到更新鲜的东西,错位因此成为必需. • 从导演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改变角度,不改变 景别,就没有必要用两个镜头表现同一对象, 用不同的两个镜头表现同一对象的唯一目 的就是为了传达给观众不同的画面内容,或 者让观众了解事件的整体环境或者让观众 看到决定性的细节.
• 这时,寻求表现同一形象的相连两个镜头的 形象与大小的变化,就成为保证流畅的视觉 感受的必要条件. • 实践也证明,将形象与大小差别较大的两个 镜头相连,画面本身较大的区别使得观众不 会对两个画面作相似性处理,而很容易区分 开来. • 所以,景别与角度差异较大的相邻镜头反而 能达到流畅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错位” 的原理.
7.5.2流畅性技巧---动接动
• 在剪辑中谈动接动通常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 其一,是指在两个镜头中连续表现运动主体 的同一动作时,以两个镜头中动作的顺畅连 接达到既立体表现动作又使剪辑流畅的目 的. • 动接动表现主体动作时保证剪辑流畅的根 本在于动作衔接流畅自然,这有赖于剪接点 的准确定位.
7.5.1流畅性技巧---错位
• 定义:所谓的”错位”原则就是指,在影片(动 画片)中,表现同一对象时,相连的两个镜头的 景别和角度一定要错开,从景别上说,就是不 能将同景别的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同样,同 角度的两个镜头也不能相连. • 不了解视听语言的同学也许会觉得,同样景 别和角度镜头的表现内容非常相似,镜头的 组接也才会更加流畅,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动画片诞生之初,相邻的两个镜头的景别经 常是只差”一档”,比如说,中景接全景或者 近景,甚至是”半档”档差,比如,中近景接近 景.原因:档差稍大,观众会因为对视听语言的 不熟悉而不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从而无法 了解剧情的发展. • 今天,观众对这种语言比较熟悉了,更大档差 的镜头相连也不会引起观众对剧情的不理 解,相反,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观众有更 强烈的视觉刺激需求.
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
• 第1个镜头静止后再切至固定镜头,类似于固 定镜头接固定镜头的视觉效果,不会产生镜 头运动突然停下的不连贯感. • 以上是镜头运动剪辑时的一些规则,不过某 些时候规则也是可以打破的,并且可以通过 非常规的镜头剪辑方式表达特殊的意图.
7.5
镜头组接的基本要求之二 ----流畅性
• 如果说逻辑性是剪辑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影 片能够真实表现故事的基本保证,那么镜头 组接的流畅性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更 高要求,这主要是由观众的欣赏心理与导演 的成功意图决定的,观众希望能够不被打断 的观看影片,导演也希望能够完全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
• 观众希望流畅的观看影片的要求似乎与他 们的另一种要求相矛盾,这就是希望全面的 观看到事件发生的关键点,同时镜头画面长 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也会令观众的视觉感到 疲惫. • 观众的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要求使得导演 寻求以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多个镜头表现 同一个动作或者同一个场景,然而观众不被 打断的愿望又要求导演尽力减小镜头组接 间的跳动感,这时,是观众视觉生理的某些特 点为导演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 运动镜头的衔接除了要考虑”运动接运动” 以保证剪辑的流畅之外,通常的要求还有前 后相连的两个镜头的运动方向应该保持一 致.
• 运动镜头有时也可以接固定镜头,但需要注 意选择恰当的剪辑方式. • 如果以固定镜头接运动镜头,要么是在运动 镜头已经停止后,再接固定镜头;要么就是在 固定镜头中以主体的运动代替镜头的运动. • 同理,如果以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则要么运 动镜头起幅时是静止的,然后开始移动,要么 以固定镜头中主体的运动为镜头运动的原 动力.
错位----景别
• 对于景别错位的应用,除了注意错位的原则, 还要注意错位原则的运用也是有一定的限 度的,这也是由人们的视觉心理决定的. • 通常情况下,相邻两个镜头的差异不能无限 扩大,因为过大的差异会使得观众在视觉上 找不到上下两个镜头画面的联系,也就无从 建立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镜头组 接所传达的叙事会被中断,观众不知其所以 然.所以,错位原则很大程度上也由人们的心 理接受能力所决定.
• 所以说,在今天的影片中,相邻两个镜头在遵 守”错位”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可以更加自 由或随意. • 不同”档差”组接的镜头也传达出不同的 影片节奏,适合不同的故事与情绪表现. 小档差的镜头组合往往传达静谧的故事,节 奏缓慢. 大档差的组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节奏鲜 明.(大特写-全景,大全景)
• 大全景-近景-大全景-特写-全景-中景 • 这样的大档差错位给观众的是强烈的视觉 刺激,表现出主人公所处情势的紧张.
• 镜头运动衔接的一般原则是:固定镜头接固 定镜头,运动镜头接运动镜头. • 如果以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则会令观众有” 急刹车”之感,视觉的连贯性被打破,剪辑所 要求的流畅性自然无法保证. • 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时需要注意的剪辑问 题是:动作的匹配,主体运动方向的一致,景别 与角度的错位问题.
• 具体来说,就是在以多景别,多角度的镜头组 接中,拉大景别与角度的差别,以消除相似的 景别与角度在观众视觉上形成的画面抖动 感,即错位的技巧. • 另一方面,利用人眼关注动作时就无法同时 注意景别,角度或者构图的变化,以动作的连 续达到镜头的流畅转换.即动接动的技巧. • 再者,在表现主体动作或者景物时,镜头运动 方式的衔接也是镜头流畅的重要因素.
• 研究证明,这时的最佳剪接点在动作变换瞬 间的暂停处.可能我们平时都没意识到自己 连贯动作中会有一瞬间的停顿,比如由坐姿 站起的时候,在动作真正开始之前有一个小 小的停顿,似乎是为动作积蓄力量,或者摆好 姿势.这个小瞬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动作变 换瞬间的暂停处”,也就是最佳剪接点.
图中红方块处为动接动的最佳剪辑点
• 这首先是由人们的视觉生理特点决定,人眼具有视 觉残留功能,视觉残留的功能是电影能够以每秒24 格播放静止画面实现动态效果的前提,但同时,视觉 残留也使得人们在观看影片时,在下一个镜头播放 后依然残留有上一个镜头的影像. • 明白这个原理,再试想,如果相连的两个镜头的景别 与角度过于接近,即画面上表现的被摄对象的形象 和大小过于接近,我们的视觉神经中残留的上一个 镜头的影像会与下一个镜头中的影像重叠,而这个 时候如果上下两个镜头的形象的动作或位置稍有 一点改变,视觉上就会产生”抖动”的感觉.
• 错位的原理也来自与人们的视觉心理,人们 在观看一组镜头时,总是抱有期待心理,希望 能看到更新鲜的东西,错位因此成为必需. • 从导演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改变角度,不改变 景别,就没有必要用两个镜头表现同一对象, 用不同的两个镜头表现同一对象的唯一目 的就是为了传达给观众不同的画面内容,或 者让观众了解事件的整体环境或者让观众 看到决定性的细节.
• 这时,寻求表现同一形象的相连两个镜头的 形象与大小的变化,就成为保证流畅的视觉 感受的必要条件. • 实践也证明,将形象与大小差别较大的两个 镜头相连,画面本身较大的区别使得观众不 会对两个画面作相似性处理,而很容易区分 开来. • 所以,景别与角度差异较大的相邻镜头反而 能达到流畅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错位” 的原理.
7.5.2流畅性技巧---动接动
• 在剪辑中谈动接动通常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 其一,是指在两个镜头中连续表现运动主体 的同一动作时,以两个镜头中动作的顺畅连 接达到既立体表现动作又使剪辑流畅的目 的. • 动接动表现主体动作时保证剪辑流畅的根 本在于动作衔接流畅自然,这有赖于剪接点 的准确定位.
7.5.1流畅性技巧---错位
• 定义:所谓的”错位”原则就是指,在影片(动 画片)中,表现同一对象时,相连的两个镜头的 景别和角度一定要错开,从景别上说,就是不 能将同景别的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同样,同 角度的两个镜头也不能相连. • 不了解视听语言的同学也许会觉得,同样景 别和角度镜头的表现内容非常相似,镜头的 组接也才会更加流畅,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动画片诞生之初,相邻的两个镜头的景别经 常是只差”一档”,比如说,中景接全景或者 近景,甚至是”半档”档差,比如,中近景接近 景.原因:档差稍大,观众会因为对视听语言的 不熟悉而不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从而无法 了解剧情的发展. • 今天,观众对这种语言比较熟悉了,更大档差 的镜头相连也不会引起观众对剧情的不理 解,相反,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观众有更 强烈的视觉刺激需求.
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
• 第1个镜头静止后再切至固定镜头,类似于固 定镜头接固定镜头的视觉效果,不会产生镜 头运动突然停下的不连贯感. • 以上是镜头运动剪辑时的一些规则,不过某 些时候规则也是可以打破的,并且可以通过 非常规的镜头剪辑方式表达特殊的意图.
7.5
镜头组接的基本要求之二 ----流畅性
• 如果说逻辑性是剪辑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影 片能够真实表现故事的基本保证,那么镜头 组接的流畅性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更 高要求,这主要是由观众的欣赏心理与导演 的成功意图决定的,观众希望能够不被打断 的观看影片,导演也希望能够完全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
• 观众希望流畅的观看影片的要求似乎与他 们的另一种要求相矛盾,这就是希望全面的 观看到事件发生的关键点,同时镜头画面长 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也会令观众的视觉感到 疲惫. • 观众的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要求使得导演 寻求以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多个镜头表现 同一个动作或者同一个场景,然而观众不被 打断的愿望又要求导演尽力减小镜头组接 间的跳动感,这时,是观众视觉生理的某些特 点为导演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 运动镜头的衔接除了要考虑”运动接运动” 以保证剪辑的流畅之外,通常的要求还有前 后相连的两个镜头的运动方向应该保持一 致.
• 运动镜头有时也可以接固定镜头,但需要注 意选择恰当的剪辑方式. • 如果以固定镜头接运动镜头,要么是在运动 镜头已经停止后,再接固定镜头;要么就是在 固定镜头中以主体的运动代替镜头的运动. • 同理,如果以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则要么运 动镜头起幅时是静止的,然后开始移动,要么 以固定镜头中主体的运动为镜头运动的原 动力.
错位----景别
• 对于景别错位的应用,除了注意错位的原则, 还要注意错位原则的运用也是有一定的限 度的,这也是由人们的视觉心理决定的. • 通常情况下,相邻两个镜头的差异不能无限 扩大,因为过大的差异会使得观众在视觉上 找不到上下两个镜头画面的联系,也就无从 建立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镜头组 接所传达的叙事会被中断,观众不知其所以 然.所以,错位原则很大程度上也由人们的心 理接受能力所决定.
• 所以说,在今天的影片中,相邻两个镜头在遵 守”错位”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可以更加自 由或随意. • 不同”档差”组接的镜头也传达出不同的 影片节奏,适合不同的故事与情绪表现. 小档差的镜头组合往往传达静谧的故事,节 奏缓慢. 大档差的组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节奏鲜 明.(大特写-全景,大全景)
• 大全景-近景-大全景-特写-全景-中景 • 这样的大档差错位给观众的是强烈的视觉 刺激,表现出主人公所处情势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