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九
241.集中片盘斜井开拓的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经主斜井1、片盘车场3、片盘运输平巷4,联络平巷或联络斜巷、上煤层超前运输平巷6,进入上煤层采煤工作面8,清洗采煤工作面后,乏风流经上煤层超前回风平巷7,回风联络平巷或联络斜巷、片盘回风平巷5、片盘上部车场、副斜井2、引风道,主扇风机排出地面。

242.片盘斜井开拓的特点
片盘斜井开拓的基本特点是井田沿倾斜划分片盘,沿走向不分采区,每个片盘整段回采,从井田边界向井筒方向连续推进(回采)。

1.优点。

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简单;初期工程量少,投资少,建井期短;沿煤层掘进施工容易,能进一步掌握煤层赋存和地质构造等情况;矿井生产系统、技术装备及生产管理比较简单。

2.缺点。

矿井内不能布置较多的采煤工作面,矿井生产能力小;各片盘服务年限短,井筒需要经常延伸,容易造成矿井延伸与生产相互干扰;对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的适应性差。

3.适用条件。

片盘斜井开拓方式适用于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井田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较小,煤层埋藏较浅的小型矿井。

片盘斜井的井筒一般沿煤层真倾斜方向向下掘进。

煤层倾角较大时,为减小井筒倾角,也可沿煤层伪斜方向掘进。

243.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条件
井田有两层可采煤层,煤层为缓倾斜煤层,埋藏不深。

井田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为两个阶段,设两个开采水平,标高分别为-100m和-280m,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6个采区。

244.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掘进顺序
井巷掘进顺序:在井田走向中部自地面向下在最下一个可采煤层的底板岩层中开掘主斜井、副斜井,当副斜井掘至+80m回风水平后,开掘辅助车场和总回风巷。

为便于矿井通风,在井田上部掘边界风井,掘回风石门与总回风巷相连。

主、副斜井掘至-100m第一水平后,开掘井底车场6,并在最下一个可采煤层m2底板岩层中掘主要运输大巷,并向两翼延长,当
掘至采区走向中部后,掘采区下部车场、采区运输上山、采区轨道上山与总回风巷连通,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然后,在采区上山的基础上掘区段运输石门、m1区段运输平巷,同时在井田浅部+80m回风水平,在采区上山的基础上掘区段回风石门、m1区段回风平巷,然后掘工作面开切眼,将m1区段运输平巷和m1区段回风平巷连通构成工作面,形成生产系统。

245.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运输系统
从采煤工作面17采出的煤经m1区段运输平巷13、区段运输石门12、区段溜煤眼和采区运输上山9进入采区煤仓,在运输大巷7的装车站装满一列车后,由电机车牵引列车至井底车场6后,卸载到井底煤仓,最后由主斜井1内安装的箕斗或胶带输送机运至地面。

246.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排矸系统
掘进巷道所出的矸石则用矿车装运至井底车场,由副斜井安装的绞车提升至地面。

247.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运料系统
井下所需的材料、设备,由材料车、平板车装载,经副斜井2绞车下放至井底车场6,由电机车经运输大巷7牵引至采区,由采区轨道上山10绞车提升下放至各区段石门,然后转运至各使用地点。

248.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中央边界式)通风。

新鲜风流由主、副斜井1、2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6,运输大巷7,采区下部车场8,采区上山9、10,区段运输石门12,m1区段运输平巷13,进入采煤工作面17,清洗采煤工作面后的污风风流经m1区段回风平巷16、区段回风石门15、采区回风上山、总回风巷4,再经总回风石门、边界风井5排出地面。

为保证风流畅通,应在适当地点构筑通风设施。

249.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排水系统
井下涌水经运输大巷7水沟流入井底车场6的水仓,然后由井底车场水泵房的水泵经副斜井中的排水管道排至地面。

当煤层倾角较小、瓦斯及涌水量较小时,可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

近水平煤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自地面向下开掘穿层斜井至开采水平后,根据井田延展
的主要方向布置开采水平大巷,然后在大巷两侧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方式开采。

250.斜井井筒层位选择
采用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地形、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和采用的提升方式不同,斜井可沿层(煤层、岩层)或穿层布置。

251.沿层斜井
当斜井倾角和方向与煤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倾角一致时,可沿层布置斜井。

沿煤层布置的斜井称为煤层斜井,沿岩层布置的斜井称为岩层斜井。

252.煤层斜井
斜井井筒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其主要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建井速度快,联络巷工程量少,初期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且能获得补充地质资料,掘进出煤可满足建井期间用煤的需要;主要缺点是井筒容易受采动影响,维护困难,保护煤柱损失大,当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性时不利于矿井防火,井筒坡度受煤层顶底板起伏和断层影响较大,不利于井筒提升。

煤层斜井一般适用于煤层赋存稳定,起伏变化不大,无自燃发火倾向,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质坚硬、煤层顶底板围岩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且煤层(组)下部为薄及中厚煤层的矿井。

253.岩层斜井
当不利因素较严重,布置煤层斜井不合理时,应将斜井井筒布置在煤层(组)下部稳定的底板岩层中,距煤层的法线以20~30m为宜,一般不小于15~20m。

岩层斜井与煤层斜井比较:其优点是容易使井筒的坡度保持一致,井筒变形量小,维护工作量小,维护费用低,安全条件较好;缺点是岩层斜井开凿施工困难,建井工期较长,初期投资较大,岩石井巷工程量较大,且排矸污染地面环境。

254.穿层斜井
当煤层倾角与要求的斜井井筒倾角不一致时,可采用穿层布置,即斜井井筒从煤层顶板或底板穿入煤层,直至开采水平,这种斜井井筒布置方式称为穿层斜井。

255.顶板穿岩斜井
从煤层顶板穿入煤层的斜井称为顶板穿岩斜井,一般适用于开采煤层倾角较小的缓斜煤层及
近水平煤层。

256.底板穿岩斜井
从煤层底板穿入煤层的斜井称为底板穿岩斜井,一般适用于开采倾角较大的煤层。

当煤层倾角较大时,也可在煤层(组)底板岩层内按伪斜方向布置斜井,但由于井筒穿过各水平时逐渐偏离井田中央,使上下水平两翼井田长度不均,也增加了井筒长度,因此这种布置方式较少采用。

257.反斜井
当煤层埋藏不深,倾角不太大,井田沿倾斜方向尺寸较小,因施工技术和装备条件等原因不宜采用立井开拓,受井上下条件限制又无法布置与煤层倾斜方向一致的斜井时,可采用使斜井井筒倾斜方向与煤层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称为反斜井。

反斜井开拓方式是根据井上下特定条件选定斜井井筒位置和倾斜方向,目的是使工业广场位置更为合理,斜井井筒到达煤层的距离较短,但矿井要向井田深部延深时,往往需采用暗斜井方式延深,增加了提升段数和运输环节,环节多、延深方式复杂,且压煤多,不适用于一般的情况。

故采用反斜井开拓时,反斜井以下煤层储量不宜大,开采水平数目不宜多。

当煤层倾角较大,采用底板穿岩斜井受到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折返式斜井。

258.斜井开拓方式类型
1.按开采水平分为斜井单水平和多水平开拓两大类,有时局部设辅助水平。

2.按准备方式分为斜井采区式开拓、斜井盘区式开拓、斜井带区式开拓。

斜井采区式开拓又可分为斜井上山式开拓,斜井上、下山式开拓和斜井混合式开拓。

3.按开采水平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分为斜井分煤层运输大巷、斜井集中运输大巷和斜井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开拓等。

259.斜井开拓装备及其基本特点
1.采用斜井开拓时,一般设3个井筒,主、副斜井及回风斜井;井筒垂深超过50m时,设运送人员井,计4个井筒。

一般装备主、副斜井两个井筒,主斜井一般用胶带输送机或箕斗运煤,并担负进风任务;副斜井一般采用绞车串车辅助提升,担负材料、设备等辅助提升和进风等任务。

主斜并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时,一般采用胶带机和架空乘人装置合一方式,并筒一侧敷设胶带输送机担负主运输任务,另一侧装设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取消运送人员井。

2.小型矿井的主、副斜井均装备绞车串车提升,或只装备主斜井一个井筒,采用绞车单钩或双钩串车混合提升。

3.提升运输设备对井筒角度的要求斜井井筒提升运输方式不同,对井筒倾角的要求也不同。

采用绞车串车提升时,并筒倾角不宜大于25°:采用箕斗提升时,倾角过缓,箕斗装煤不满,倾角过大,并筒施工困难,道床结构也较复杂,一般取25°~35°;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时,为防止煤炭沿输送带下滑,井筒倾角一般不超过17°,如井筒无淋水,且粉煤较多,并筒倾角也可达18°,随着大倾角胶带输送机的应用,并筒倾角也可扩大到25°~28°;采用无极绳绞车提升的井筒,其倾角不超过10°。

260.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条件
井田为缓斜煤层,有m1、m2两层可采煤层,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煤系地层底板为奥陶纪灰岩。

井田沿倾斜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下部标高分别为-300m和-480m,设-300m 和-480m两个开采水平,在阶段内沿走向划分为6个采区。

261.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掘进顺序
井巷掘进顺序:首先在井田中部开凿主井1、副井2,井筒掘到-300m第一水平后,开掘井底车场及主石门3;然后在最下一个煤层中或煤层底板岩石中开掘主要运输大巷4,并向两翼延伸。

当大巷掘至各采区下部边界中部时,开掘采区下部车场5、采区运输上山6、采区轨道上山7和采区回风上山19,同时在井田浅部中央开凿边界风井8到-120m回风水平,然后掘总回风石门和总回风巷9。

当采区运输上山6、采区轨道上山7和采区回风上山19与总回风巷9连通形成通风系统后,掘采区上部和中部车场,然后掘出区段平巷12、15至采区边界,最后掘开切眼将区段平巷12、15连通形成采煤工作面16后,便可进行回采。

262.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运煤系统
从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12、区段运输石门11、区段溜煤眼18,经采区运输上山6进入采区煤仓。

煤炭在大巷装车站装车后,由电机车牵引列车至井底车场3,由主井1内的箕斗将原煤提升到地面。

263.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运料系统
井下所需材料、设备,由矿车(或材料车、平板车)装载,经副井2下放至井底车场3,由电机车牵引至采区,经采区轨道上山7等转运至使用地点。

264.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排矸系统
‘-480m运输大巷掘进巷道所产生的矸石可装入矿车,经主石门运至井底车场,再由副井2内的罐笼提升至地面。

265.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由地面经主井1、副井2、井底车场及主石门3、轨道运输大巷4、采区下部车场5、采区运输上山6、区段运输石门11、区段运输平巷12,分两股进入两个采煤工作面16;清洗采煤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区段回风平巷15、区段回风石门14、采区回风上山19至总回风巷9,再经总回风石门,由边界风井排出地面。

为保证风流畅通,应在适当地点构筑通风设施。

266.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排水系统
采煤工作面及区段巷道等的井下涌水,经区段运输平巷12(或区段回风平巷15)、区段运输石门11(或区段回风石门14)、采区轨道上山7、采区下部车场5、轨道运输大巷4、主石门等巷道的水沟流入井底车场的水仓,再由水泵房的水泵经副井2中的管道排至地面。

267.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的开采顺序
1.沿煤层走向: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

2.沿倾斜方向:阶段下行式、区段下行式。

3.煤层间:下行式、一水平生产、二水平延深准备。

268.立井单水平开拓的条件
井田仅有m1煤层一个可采煤层,m1煤层为厚煤层,倾角α<12",煤层埋藏深,表土厚。

将井田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为两个阶段,将一水平设置为开采水平,沿煤层走向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主石门和运输大巷采用机轨合一布置方式,主石门入井方向的右侧,运输大巷井筒侧敷设胶带输送机,担负主运输任务,另一侧铺设轨道,担负辅助运输任务。

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两侧将一阶段和二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带区,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对拉工作面布置方式,开采水平以上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俯采,开采水平以下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仰采。

269.立井单水平开拓的掘进顺序
井巷掘进顺序:在井田中央从地面开凿主井1、副井2和风井13,当掘至开采水平标高后,
开掘井底车场3、运输大巷4、回风石门5、回风大巷6,当运输大巷4和回风大巷6向井田两翼掘进一定距离后,即可由运输大巷4掘进进风行人斜巷12进入煤层,并沿煤层掘进倾斜分带运输巷7和带区煤仓10;同时,由运输大巷4掘进运料斜巷11进入煤层后,沿煤层掘进倾斜分带回风巷8与回风大巷6连通;最后,当倾斜分带运输巷7、倾斜分带回风巷8掘进至井田上、下部边界时,沿煤层走向掘进开切眼,将倾斜分带运输巷7、倾斜分带回风巷8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即可进行回采。

270.立井单水平开拓的运煤系统
由采煤工作面采出的煤经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倾斜分带运输巷7的转载机运至带区煤仓10,通过运输大巷4的胶带输送机运至井底车场3的井底煤仓,装入主井1的箕斗,通过主井箕斗提升至地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