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的教学整体安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授新课,总结本章内容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练习
教学资源:多媒体、简易模型、其他
《第3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2—6周第4—11次
课时安排
15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1梁的内力计算的回顾
§3-2静定多跨梁
§3-3静定平面刚架
3、对称结构的计算
重点: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法计算(基本体系法);记忆常用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作业:7-12列方程计算;7-9列方程计算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3)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4)利用影响线求内力和支座反力
(5)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重点: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难点:机动法作连续梁影响线
作业:4-2、4-7、4-17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对称结构的特性及对称性的利用。
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力法校核。
重点: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的力法计算
难点: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作业:6-2 a、d;6-3 d;6-5 a;6-8 b、d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9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记住简支梁的四条影响线;掌握影响线的概念;
2、理解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掌握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3、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支座反力;
4、掌握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移动荷载、影响线;
§7-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7-2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
§7-3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7-4有侧移刚架的计算
§7-5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7-6对称结构的计算
§7-8小结
§7-9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法计算,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和基本结构的建立、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物理意义、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和弯矩图的绘制。
授课时间
第1—2周第2—4次
课时安排
6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2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2-1几何构造分析的几个概念
§2-2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2-3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2-4在求解器中输入平面结构体系
§2-5用求解器进行几何构造分析
§2-6小结
§2-7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授新课85分钟,总结本章内容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简易模型、其他
《第2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的教学整体安排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8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6章力法》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9-12周第19-24次
课时安排
1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力法
§6-1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
3.能熟练利用对称性,掌握半结构的取法。
4.理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力法计算结果的校核。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超静定结构的性质,超静定次数的确定,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思路方法;
2、力法基本概念,荷载作用下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排架、桁架和组合结构。
3、支座移动、温度改变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
《第4章影响线》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6周第1-4次
课时安排
8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影响线
§4-1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
§4-2静力法作简支梁影响线
§4-3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4-4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
§4-5机动法作影响线
§4-6影响线的应用
§4-7用求解器计算结构的影响线
§4-8小结
1、明确几何构造分析的目的,理解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能灵活运用三个规则对平面体系进行机动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则)
3、体系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2、掌握结点及支座的分类。
3、掌握平面杆系结构的类型。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支座和结点的类型
3、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
重点: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支座和结点的类型、结构的分类。
难点:如何对实际结构选择恰当的计算简图。
作业: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第1章绪论》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次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章绪论
§1-1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
§1-2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1-3杆件结构的分类
§1-4荷载的分类
§1-5学习方法
§1-6结构力学求解器简介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明确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6-2力法的基本概念
§6-3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6-4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6-5对称结构的计算
§6-7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
§6-9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6-12小结
§6、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2.熟练掌握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
2、能恰当选取隔离体和平衡方程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
3、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掌握三铰拱合理拱轴线的形状及其特征。
4、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其分类,熟练运用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
5、掌握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授课时间
第8周第1次
课时安排
16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9章矩阵位移法
§9-1概述
§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
§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系)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8章渐近法及其他算法简述》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4次
课时安排
8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8章渐近法及其他算法简述
§8-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8-2多结点的力矩分配
第5章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
§5-1应用虚力原理求刚体体系的位移
§5-2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5-3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5-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举例
§5-5图乘法
§5-6温度作用时的位移计算
§5-7用求解器进行位移计算
§5-8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5-9互等定理
§5-10小结
§5-11思考与讨论
习题
2、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
3、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4、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5、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及其合理拱轴线。
重点:截面法、微分关系的应用、叠加法作弯矩图;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
难点:简直梁叠加法,绘制弯矩图的技巧
作业:3-1 a、d、g、h;3-3 e、g、l;3-5 a;3-8 a;3-14 b、c;3-19 a
2、熟记常用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3、熟练掌握由弯矩图绘制剪力图和轴力图的方法。
4、掌握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
5、知道位移法即能解超静定结构也能解静定结构。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力、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以及基本未知量的确定;位移法典型方程
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法计算(基本体系法)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7章位移法》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3-15周第25-30次
课时安排
10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位移法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授新课,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习题课
授课类型:理论课、习题课
教学方式:讲授、练习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2、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3、图乘法求位移
4、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5、互等定理
重点:图乘法求位移
难点: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作业:5-1;5-15;5-20;5-29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领会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2.掌握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3.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4.熟练掌握图乘法求位移。
5.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等基本概念
(2)单结点结构的计算。
(3)多结点结构的计算
(4)对称结构的计算
重点: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计算单结点结构;多结点结构计算的思路;对称结构的计算。
难点:力矩分配法计算单结点结构的引入;分配约束力矩时负号的由来;多结点结构的计算过程
作业:8-1(a)、8-1(b)、8-5、8-9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8-3对称结构的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2、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单结点结构。
3、理解分配约束力矩时负号的由来;
4、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结构的思路,理解其计算过程。
5、掌握对称结构半结构的取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
4、结构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重点: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难点:如何正确应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对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二元体的概念。
作业: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9章矩阵位移法》教学整体安排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5章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6-8周第12-16次
课时安排
10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3-4静定平面桁架
§3-5组合结构
§3-6三铰拱
§3-7隔离体方法及其截取顺序的优选
§3-8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
§3-9用求解器确定截面单杆
§3-10用求解器求解组合结构
§3-11用求解器求解一般静定结构
§3-12小结
§3-13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熟练掌握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及内力图的形状特征,掌握绘制弯矩图的技巧。掌握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特点和受力特点。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练习
教学资源:多媒体、简易模型、其他
《第3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2—6周第4—11次
课时安排
15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3-1梁的内力计算的回顾
§3-2静定多跨梁
§3-3静定平面刚架
3、对称结构的计算
重点: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法计算(基本体系法);记忆常用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作业:7-12列方程计算;7-9列方程计算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3)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4)利用影响线求内力和支座反力
(5)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重点: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
难点:机动法作连续梁影响线
作业:4-2、4-7、4-17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对称结构的特性及对称性的利用。
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力法校核。
重点: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的力法计算
难点: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作业:6-2 a、d;6-3 d;6-5 a;6-8 b、d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9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记住简支梁的四条影响线;掌握影响线的概念;
2、理解静力法作静定梁影响线掌握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3、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支座反力;
4、掌握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移动荷载、影响线;
§7-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7-2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
§7-3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7-4有侧移刚架的计算
§7-5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7-6对称结构的计算
§7-8小结
§7-9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位移法计算,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和基本结构的建立、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其物理意义、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和弯矩图的绘制。
授课时间
第1—2周第2—4次
课时安排
6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2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
§2-1几何构造分析的几个概念
§2-2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2-3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2-4在求解器中输入平面结构体系
§2-5用求解器进行几何构造分析
§2-6小结
§2-7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授新课85分钟,总结本章内容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简易模型、其他
《第2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的教学整体安排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8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6章力法》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9-12周第19-24次
课时安排
1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力法
§6-1超静定结构的组成和超静定次数
3.能熟练利用对称性,掌握半结构的取法。
4.理解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力法计算结果的校核。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超静定结构的性质,超静定次数的确定,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思路方法;
2、力法基本概念,荷载作用下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排架、桁架和组合结构。
3、支座移动、温度改变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
《第4章影响线》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6周第1-4次
课时安排
8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影响线
§4-1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
§4-2静力法作简支梁影响线
§4-3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
§4-4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
§4-5机动法作影响线
§4-6影响线的应用
§4-7用求解器计算结构的影响线
§4-8小结
1、明确几何构造分析的目的,理解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能灵活运用三个规则对平面体系进行机动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则)
3、体系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2、掌握结点及支座的分类。
3、掌握平面杆系结构的类型。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支座和结点的类型
3、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
重点: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支座和结点的类型、结构的分类。
难点:如何对实际结构选择恰当的计算简图。
作业: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第1章绪论》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次
课时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1章绪论
§1-1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
§1-2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
§1-3杆件结构的分类
§1-4荷载的分类
§1-5学习方法
§1-6结构力学求解器简介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明确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6-2力法的基本概念
§6-3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6-4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6-5对称结构的计算
§6-7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
§6-9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6-12小结
§6、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2.熟练掌握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
2、能恰当选取隔离体和平衡方程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
3、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掌握三铰拱合理拱轴线的形状及其特征。
4、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其分类,熟练运用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
5、掌握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授课时间
第8周第1次
课时安排
16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9章矩阵位移法
§9-1概述
§9-2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
§9-3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系)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8章渐近法及其他算法简述》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周第1-4次
课时安排
8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8章渐近法及其他算法简述
§8-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8-2多结点的力矩分配
第5章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
§5-1应用虚力原理求刚体体系的位移
§5-2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5-3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5-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举例
§5-5图乘法
§5-6温度作用时的位移计算
§5-7用求解器进行位移计算
§5-8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5-9互等定理
§5-10小结
§5-11思考与讨论
习题
2、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
3、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4、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5、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及其合理拱轴线。
重点:截面法、微分关系的应用、叠加法作弯矩图;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桁架内力。
难点:简直梁叠加法,绘制弯矩图的技巧
作业:3-1 a、d、g、h;3-3 e、g、l;3-5 a;3-8 a;3-14 b、c;3-19 a
2、熟记常用的形常数和载常数。
3、熟练掌握由弯矩图绘制剪力图和轴力图的方法。
4、掌握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
5、知道位移法即能解超静定结构也能解静定结构。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力、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以及基本未知量的确定;位移法典型方程
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法计算(基本体系法)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7章位移法》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13-15周第25-30次
课时安排
10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7章位移法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授新课,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习题课
授课类型:理论课、习题课
教学方式:讲授、练习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2、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3、图乘法求位移
4、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5、互等定理
重点:图乘法求位移
难点: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作业:5-1;5-15;5-20;5-29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领会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2.掌握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3.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4.熟练掌握图乘法求位移。
5.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等基本概念
(2)单结点结构的计算。
(3)多结点结构的计算
(4)对称结构的计算
重点: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计算单结点结构;多结点结构计算的思路;对称结构的计算。
难点:力矩分配法计算单结点结构的引入;分配约束力矩时负号的由来;多结点结构的计算过程
作业:8-1(a)、8-1(b)、8-5、8-9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8-3对称结构的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
2、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单结点结构。
3、理解分配约束力矩时负号的由来;
4、掌握力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结构的思路,理解其计算过程。
5、掌握对称结构半结构的取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1)力矩分配法基本概念: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
4、结构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重点: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难点:如何正确应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对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二元体的概念。
作业: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结构力学AI》.龙驭球、包世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结构力学二》.张金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9章矩阵位移法》教学整体安排
《结构力学》.王焕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前节内容,讲授新课,安排习题,布置作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练习课
教学方式:讲授、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其他
《第5章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第6-8周第12-16次
课时安排
10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3-4静定平面桁架
§3-5组合结构
§3-6三铰拱
§3-7隔离体方法及其截取顺序的优选
§3-8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
§3-9用求解器确定截面单杆
§3-10用求解器求解组合结构
§3-11用求解器求解一般静定结构
§3-12小结
§3-13思考与讨论
习题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熟练掌握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及内力图的形状特征,掌握绘制弯矩图的技巧。掌握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特点和受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