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精准扶贫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No27 20
课题项目:主持兵团科协项目《2017兵团科技特派员专 项》 BT1720170050G
作者简介:刘晓静(1984.7—),女,汉,新疆伊犁人,研 究生,塔里木大学科技处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管 理、知识产权管理、科研档案管理、科协工作、科普宣传工作 等,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发展、里木大学科技处 新疆阿拉尔市 8433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精准扶贫尤为重要。想要做好精 准扶贫,还需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 远需求。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精准扶贫 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向着更高的水平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也成为我国发展必经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对我国扶贫工作产 生了不小的影响,包括贫困群众失业后,陷入贫困的风险增加; 地方扶贫资金增长比较慢;新扶贫政策要求比较高等多种方面。 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好精准扶贫,相关部门还需要针对当前存 在的问题,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扶贫工作的困境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困难 在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尤为重要。但 是,目前我国针对识别贫困户的方式与形式有所欠缺,不具备 科学的贫困识别标准[1]。事实上,贫困属于动态过程,通过静 态的标准很难真正识别贫困状态,同时,静态标准针对贫困户 的识别也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单一的。所以,在当前静态识 别标准当中,扶贫对象的识别往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而导 致群众对政府扶贫工作产生错误认知,引起群众不满,后期扶 贫工作也难以有序开展起来。 (二)部分贫困地区返贫率高,内生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的扶贫政策多以政府主导,在这种情况下,内 生动力不足,很多贫困地区的返贫率较高。同时,由于政府参 与度较高,目前的扶贫工作缺乏市场机制,导致市场利益资源 调节渠道受到阻碍,扶贫资源很难真正落到贫困户手中,资源 利用率相对比较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加上监管力度不足,导 致扶贫项目很难保证效果。久而久之,扶贫资源的过度消耗也 就造成了部分地区过高的返贫率,严重影响内生动力。 (三)扶贫政策异化,扶贫资金效益低 在精准扶贫当中,扶贫资金效益是影响扶贫效果的关键。 当前,政府行政化问题突出,导致扶贫政策出现异化,部分贫 困地区的实际需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从而阻碍了扶贫政策的 对接。加上部分政府对扶贫地区个性化需求与多样化了解程度 不深,难以真正根据当地的需求制作出符合实际发展的针对性 政策。在实施扶贫项目时,往往会产生对接效应不高的情况, 造成扶贫资金的渗漏,致使扶贫项目“造血”功能偏弱,影响 扶贫资金效益。
二、政府推进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类,采取有针对性的 措施 在影响政府精准扶贫效果的因素当中,无法准确识别贫 困户属于首要因素,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在经济新常态背 景下精准扶贫效果,就需要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分 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2]。政府可以起到牵头作用,将公益 组织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当中,让公益组织对精准扶贫对象进 行考查。同时,为了保证扶贫工作的公正性,政府与公益组织可 以将筛选程序与规范公开化,等到公益组织对扶贫对象进行筛选 后,再由政府做好精准考核与管理,建立长效的扶贫工作机制。 政府可以为精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并且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 析,找出导致其贫困的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推进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 在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原因当中,扶贫机制属于其中重要 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好精准扶贫,还需要 推进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3]。当前,扶贫资源十分有限,为了 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将扶贫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因此,政府 应该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实施动态化灵活配置,保证扶贫 资源能够精准化、高效率运用。在扶贫工作当中,应该严格遵 循不同贫困地区采取不同扶贫政策的原则,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 交流,改变传统静态管理机制,既要注重贫困户的识别,又要注 重脱贫户的退出,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达到最大化的利用。 (三)精准扶贫与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 新经济常态背景下,精准扶贫工作效率还与当地政府干部 的作为关系重大。因此,想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还需要充分 提升当地干部的重视度[4]。相关部门可以将精准扶贫与干部政 绩考核相结合。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与技术,将“定量” 评估与“定性”评估结合起来,要求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政绩与 领导升迁提拔挂钩,从而提升领导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 程度,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经济常态下做好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小康社 会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效率,政府需要明确当 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 准分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精准 扶贫与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等方式,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晓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华 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4):82-84. [2] 徐龙顺,李婵,宋娜娜,等.精准扶贫:理论内涵、实 践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菏泽两个村庄的调查[J].中南 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41-45. [3] 张佳,杨剑刚.经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7,06(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