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之父”和他的小脚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0
农家之友
名人铁事
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喻为“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王淦昌在科学圣坛上是一个闪光的人物,而这光芒的背后却有一个不可缺的
人,这就是他的妻子吴月琴女士。
从小订下娃娃亲
王氏家族是江苏常熟县一个颇有名气的中医世家,凭着祖上遗传下来的国医绝学,过着殷实的生活。
然而,当王淦昌4岁的时候,一生悬壶
济世的父亲突然英年早逝,9年之后,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早早地撒手人寰,空留下一座寂寥的大宅院给这位刚刚小学毕业的江南少年。
望着最小的外孙王淦昌过早地失去了父母之爱,像一叶飘泊的乌篷船没有一个可停泊生命的港湾,慈祥的外婆决定赐给他一个温馨的小家和女人。
那天傍晚,拿着小学毕业证书的王淦昌蹦蹦跳跳地跑到外婆家,刚一踏进门槛,就被坐在太师椅上的外婆叫了进去。
老夫人怜爱地伸手帮外孙擦去脸上的汗珠和泥水,长叹了一口气说:“淦昌啊,你总不能这样没爹没娘的过日子,外婆这些天寻磨着想
给你成个家,帮你找一个像妈妈一样烧火做饭,像姐姐一般疼你爱你的女人……”
“真的?”乍失母爱却不明白成家是啥含义的王滏昌好奇地问。
“嗯!”外婆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晚,外婆就派人到邻乡的老中医世家———吴家提迎娶的事情。
原来,吴家与王家是世交,在淦昌才3岁的时候,双方父母就为他与大他3岁的吴家女孩月琴订下了娃娃亲。
此时,王淦昌13岁、吴月琴16岁,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也该到了出闺婚嫁的年龄了。
于是,这一年,13岁的少年王淦昌便当上了新郎,娶亲那天,他身着一套黑色的杭纺长袍马褂,胸前挂着一朵红绸编成的大花,头戴瓜皮小帽,一副娃娃脸上荡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喜悦。
迎亲的队伍刚走近王家的大门口,当媒人将大红绣球的绸带一端塞到王淦昌的手里,让他牵着新娘进家时,他才勇敢地仰起头来,看了遮着红盖头的新娘一眼,居然发现新娘子比自己高出了一大截,本来就爱脸红的他刷地羞得红了脸。
“大花轿,颠又颤,大媳妇牵着
小郎倌人洞房!”站在王家大门旁边围观的一群少年突然众口一声地起哄开了。
王淦昌一听窘得无地自容。
夜一片静寂,新娘吴月琴羞涩地等着小丈夫掀开她的红盖头,忽然间懵懵懂懂成了新郎的王淦昌,窘迫得连抬头看新娘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了,哪敢上前掀开新娘的红盖头。
对这位比自己大3岁的新娘,与其说是将她作为大媳妇,毋宁说是当做大姐姐来接纳。
还未真正感受到外婆帮他筑的香巢的暖意,王滏昌就匆匆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客船,他考进了上海著名中学———浦东中学。
此时恰逢“五四”新文化浪潮的洗礼,那群负笈过海留洋归来的新文化运动斗士们的人格、学识、理念以及反叛精神影响着他的生活和思考。
每每想到自己乡下的老屋里藏着一个三寸金莲的“娘子”时,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悔和疼。
有几次,他鼓足勇气赶回老家里让外婆帮自己“退掉娘子”,但一踏进家门,一看到善良贤惠的“大姐姐”又是笑容可鞠地嘘寒问暖,又是忙里忙外地烧水做饭、洗衣纳鞋,到了嘴边的话硬是憋了回去。
“
”他的小脚夫人
阴张祖
王滏昌夫妇
源猿
.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之友2010.
10
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毕业后,王滏昌轻轻松松地考取了德国留学的官费研究生。
一向用血汗钱资助他念中学、大学的大哥也禁不住摇了摇头:“淦昌啊,你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怎么还‘我行我素’啊。
一个家毕竟要靠男人来支撑,你已在清华毕业,完全可以养家糊口了,还留哪门子学呀!”
入夜,三个调皮的孩子已经进入恬静的梦乡。
昏黄的油灯下,吴月琴仍像往常一样,一针一线地为丈夫纳鞋底。
豆大的火苗映在她的脸颊上,王淦昌倚靠在床上细看妻子,似乎这才发现妻子长得蛮漂亮酌,浑身上下透着少妇的成熟之美。
“月琴,我仔细想过了,不去留学啦,就守着你们娘儿四个过日子吧。
”王淦昌说。
“不许再说‘不去’两个字!”妻子柔软的纤手捂住他的嘴巴。
“我想通了,好男儿志在四方,何况你是做大学问的……淦昌,我只有一个请求,不论你今后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别忘了织塘镇上有你的家,有盼着你早日学成归来的妻儿老小……”
娃娃教授遇到“金陵才女”
4年后,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的王淦昌回到山东大学任教,1年后接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的邀请南下西子湖畔,到著名的浙大物理系任教授。
时年28岁的留德博士,他那渊博的学识一下就将浙大的骄子们迷住了,选修他的课的学生中,有一位有着秋潭似的大眼睛、常向他投来倾慕微笑的女学子,那甜美的笑靥中飞扬着一束让年轻博士怦然心动的电波。
这位总是翘着白玉般鹅蛋脸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课的女大学生是金陵人氏,是浙大的女才子。
金陵才女对王淦昌的仰慕完全源于他身上的天才、物理学家的秉赋和才气。
她听过当年王淦昌在莱茵河畔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故事,也知道在美国科协出的那本《世界百年科学大事记》只收入两位中国人,其中一位就是王淦昌。
然而,有一天,她悄悄地尾随“娃娃教授”步出浙大校门,发现下了黄包车的教授挽着他那挪着三寸金莲的大媳妇,后边还跟着几个小孩子,这像一把尖刀在一点点地宰割着女才子春情萌动的心。
女才子尖刻地说,“一个大科学家娶了大字不识几个的小脚大媳妇,这本身就是一桩畸形的婚配。
现在我郑重地告诉你,我是她的竞争者!”
“那是不可能的。
”王淦昌摇了摇头说,“作为男人,对月琴和孩子们,当然还包括你,我都必须有一种责任。
我们的关系只能界定在师生上,只可以聊聊彼此喜欢的话题。
”
相濡以沫77年
随着淞泸会战国民党军队败北,杭州落入日本侵略者的魔掌,浙江大学只好跟着逃难的队伍往大后方迁徙,王淦昌又在颠沛流离中染上了肺结核,校方的薪水已经好几个月发不出来了,一家7口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吴月琴肩上。
吴月琴在贵州省的小山城湄潭的荒山坡上开垦出了一片菜园,种上了蔬菜,养了一群鸡。
校长竺可桢看到后对王淦昌啧啧称赞道:“王教授,没想到你这‘小脚太太’真能干呀,让她给浙大的教职工家属传传经,垦荒自足,这是教授夫人用女人的双手击退日本鬼子兵啊。
”
第一次听到爱妻受到校长的公开表扬,王淦昌开始对自己的“小脚夫人”刮目相看了。
几天之后,吴月琴打听到羊奶能治疗肺结核,便从山民那里买来3只奶羊,满山遍野地赶着去放牧。
王滏昌的儿女们热爱自己的父
母,尤其尊重文化不高的母亲,他们无不带着骄傲的神情说:“我们父亲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有我们母亲的一份功劳。
”
新中国成立后,王淦昌代表中国前往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妻子吴月琴陪他共赴苏联。
一个连汉字都不会写的中国妇女,竟然来到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她勇敢而认真地学俄语,从1、2、3开始到必要的对话,居然可以毫不费力地上街购买物品,回来给丈夫做可口的饭菜……
1960年后,王淦昌化名“王京”走西部、进罗布泊,具体指挥“596工程”。
每当夜幕悄悄降临,他最牵挂的是妻子吴月琴。
1964年10月16日,寂静的罗布泊荒原上爆出一声巨响,蘑菇云冉冉升腾。
不久,王淦昌终于回到了北京。
一天晚上,他陪妻子去看原子弹爆炸的新闻纪录片,吴月琴在银幕上见到了丈夫的身影,不解地问:“淦昌,你怎么会在上边?”“我参与了这项工作。
”“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不能说。
这是总理的规定。
关于核实验的事情,他连邓颖超同志都不告诉哩。
”
1997年7月的一天傍晚,在林荫道上散步的王淦昌老人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撞倒,摔碎了右腿股骨胫。
90岁高龄的王淦昌教授经过5个月的住院保守治疗,居然奇迹般重新站了起来,他住院期间,吴月琴老人隔三差五地到医院看望他。
然而,当王淦昌教授完全可以行动时,94岁高龄的爱妻在一个夜晚竟也摔碎了右腿股骨胫,于1998年7月仙逝。
百日之后,他追随着自己赴天国的“小脚夫人”化蝶而去。
一代科学大师和他目不识丁的小脚夫人恩恩爱爱、相濡以沫走过了77年风雨岁月,这又何尝不令人称羡呢?
(摘自《文史月刊
》)
名人铁事
源源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