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主学习
1.每个同学在课下都收集了一些人民币(钱袋里有1元以内的钱), 拿出看看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把你认识的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 好吗? (小组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一名同学任意拿出一张人民币, 说出这张人民币的面值。
二、合作探究
(一)初步认识
那老师想知道, 这么多的人民币你是怎么认识的?
2.1角=10分
1元=10角
六、教学反思: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中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这些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系统的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通过学生拿出人民币,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1、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课前准备的纸币和硬币。
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
本课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空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小组之间一起探索新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学习。
二、合作探究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学习方法和知识。让小组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三、巩固检测:
1.“想想做做“1.
小朋友们既然认识了人民币, 那现在我们用人民币去买些东西好吗? 出示“想想做做“1, 买这些物品分别要多少钱呢? 请你用线连一连。
2.“想想做做“3。
刚才我们买羽毛球用了5角钱, 除了拿一张5角的钱去买, 还可以怎样拿呢?你们自己拿拿看。
学生说教师出示相应的人民币
3.“想想做做“4。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三、教材分析
人民币是我们法定的货币,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学习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 不乱花钱的教育。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拿出人民币,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三、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加强感性认识。
四、巩固检测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真是离不开钱呀!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二、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 1
3、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教学课题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汇报预设:
生1: 可能按颜色、大小、材料分。
生2:我们按“元、角、分”分成3类, 分别为元币、角币、分币。
教师总结:他们小组分的方法是按着人民币的单位进行分类的, 人民币的单位是: “元、角、分”。 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 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 1块应该说成1元, 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出示1本练习本, 问: 买这本练习本要1元钱, 你能拿出1元钱吗?
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 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 10角就是多少元? 1元就是多少角?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谈一谈。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人民币的面值: 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文字、图案、颜色、汉语拼音来认识。
教师出示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同学们辨认。
(二)整理分类
小朋友们, 我们看看桌面上的人民币摆放得多乱呀? 怎么办呀? (整理)你们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整理。快动手吧!(学生分类并讨论, 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结果并说出根据什么进行的分类。
1.每个同学在课下都收集了一些人民币(钱袋里有1元以内的钱), 拿出看看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把你认识的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 好吗? (小组交流)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一名同学任意拿出一张人民币, 说出这张人民币的面值。
二、合作探究
(一)初步认识
那老师想知道, 这么多的人民币你是怎么认识的?
2.1角=10分
1元=10角
六、教学反思: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中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这些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系统的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通过学生拿出人民币,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1、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课前准备的纸币和硬币。
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
本课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空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小组之间一起探索新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学习。
二、合作探究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学习方法和知识。让小组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
三、巩固检测:
1.“想想做做“1.
小朋友们既然认识了人民币, 那现在我们用人民币去买些东西好吗? 出示“想想做做“1, 买这些物品分别要多少钱呢? 请你用线连一连。
2.“想想做做“3。
刚才我们买羽毛球用了5角钱, 除了拿一张5角的钱去买, 还可以怎样拿呢?你们自己拿拿看。
学生说教师出示相应的人民币
3.“想想做做“4。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三、教材分析
人民币是我们法定的货币,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学习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 不乱花钱的教育。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不乱花钱的教育。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拿出人民币,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三、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加强感性认识。
四、巩固检测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真是离不开钱呀!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二、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 1
3、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学生课前准备:(1)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教学课题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汇报预设:
生1: 可能按颜色、大小、材料分。
生2:我们按“元、角、分”分成3类, 分别为元币、角币、分币。
教师总结:他们小组分的方法是按着人民币的单位进行分类的, 人民币的单位是: “元、角、分”。 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 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 1块应该说成1元, 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出示1本练习本, 问: 买这本练习本要1元钱, 你能拿出1元钱吗?
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 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 10角就是多少元? 1元就是多少角?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谈一谈。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人民币的面值: 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字、文字、图案、颜色、汉语拼音来认识。
教师出示1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同学们辨认。
(二)整理分类
小朋友们, 我们看看桌面上的人民币摆放得多乱呀? 怎么办呀? (整理)你们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整理。快动手吧!(学生分类并讨论, 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结果并说出根据什么进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