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摘要:工程造价管控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减少不必要支出,在实施过程中将有效保证企业经济利益。
现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普遍技术含量较低,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施工单位数量比较多,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实施科学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一、建筑工程管理造价控制的现状
1.1工程造价计算出现失误
工程造价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从事该计算的工作人员,需要有非常广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
由于工程造价计算的复杂,相关工作人员在计算时,必须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项目。
力图保证工程造价计算的合理与准确,为整个工程的实施奠定基础,以免给施工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忽视建筑工程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可以判定该项目的规模,合理分配建设的时间以及投资,判断采用何种技术方案最为合理,为项目的施工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
如今,建筑行业内对建筑工程缺乏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时的周边环境等缺乏科学的验证。
在最后的施工过程当中,使工程的造价难以控制,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1.3设计方案不合理
设计方案对计算建筑工程的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情况下,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基本上没有把设计作为重点。
因此,从事造价工作人员也并不重视设计方案与造价控制之间的关联。
1.4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随意的进行工程的变更,也是使得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失去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情况的变化,经常会进行工程的变更。
这些变更有一些是由于建筑单位造成的,也有一些是由于监理单位造成的。
由于对工程的施工阶段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没有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工程的投入成本远远大于设计的预算,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2.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主要依赖于决策者。
决策阶段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
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建筑项目的成功,它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
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和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在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注重是各种资料的积累,结合建筑项目实际的情况和已知的指标。
其次,在预算进行编制时,要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预估,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再次,在决策阶段控制时需要注意将工程的造价进行全方面的考核,以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依据,及时的调整工程项目的方案。
2.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并且对工程的造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过程中,要确定最优方案,使工程效益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2.1优化设计方案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项目由于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工程造价超过原本的预算的后果。
因此,应当优化设计方案,实地考察,结合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做出多种技术方案的前提下,选择能够使效益最优化的方案。
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也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节约工程所需要的时间周期等。
2.2.2用限额设计来控制工程造价
限额设计指的是把工程的投资分为多个部分,根据工程量分解到各个工程分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确保工程的投资限额不超过预算。
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各个分部,以及其预算指标等等,有利于施工单位加强对工程的管理。
2.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耗时较长的一个阶段。
在此阶段当中,由于很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施工变得十分复杂。
在此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较高。
为了保证此阶段中能对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3.1选择可靠的施工队伍
施工阶段中,施工队伍的质量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支可靠的施工队伍应该具备信誉度高、施工技术强、管理严格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当中,必须选择能够把设计方案完美变成现实的可靠性高的队伍,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
2.3.2订立严密的施工合同
严密的施工合同是工程质量的保障,该合同的内容在招投标书中就应当明确。
施工合同当中,应当有建设行业的相关的规范要求。
还要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规范约定。
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互相扯皮等的现象,要做事先的约定。
并且将约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能够确保签约双方按照合同办事。
2.4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这是建筑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阶段当中,中心任务是要合理准确的计算工程预算的造价。
工程的预决算,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技术,不仅要熟练了解施工过程、施工工艺,还需要对工程的造价的程序进行熟练的掌握,对工程分部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树立全局观念。
此外,为了有效的控制造价,整个过程都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严格进行,保证每一笔资金的用处公开化,明了化,防止不应列入支出的计划外的费用,加入到成本当中。
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每笔资金项目的用处进行核实,保证结算的准确性。
二、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创新管理模式
当前社会发展变化迅速,很多建筑企业在大规模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更新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一些建筑企业没有适应时代形势,部分中小企业仍是家庭式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分散管理导致内部出现一些实际问题。
随着经济转型,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必须要让内部人员改变原有的认识,立足实际情况进行管理模式的改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实现对建筑成本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提前为准备阶段成本控制做好准备。
3.2优化设计变更的处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难免出现设计变更,建筑工程实现动态管理,将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需要重视对建筑设计变更的处理。
所以工程造价人员应该考虑到此种情况,结合整个项目的发展,以一种积极的管理态度实现项目变更费用的合理控制。
第一,在决策及设计环节做好各项评估,并且立足实际情况提前进行价格校准。
第二,相关参与主体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判断可行性。
第三,后期需要根据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检验,把控变更费用,保证整个程序的科学运行,这样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3.3改进对建筑材料价格差别的处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约70%为建筑材料费,在材料采购环节需要考虑到市场供需状况,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各种材料的价格差异比较大。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需要从建筑材料方面入手,材料采购环节应该设定具体管控目标,全面分析所需材料的市场信息,进而确定建筑材料一段时间内的可能波动范围,加强建筑材料成本控制以达到预想目的。
采购建筑材料过程中,在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要以预算目标为准,在适应范围内才可进行采购。
在建筑材料差别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落实,实现对建筑材料相关费用的动态控制,减少在相关方面的资源浪费,进而实现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
结束语:
由以上论述可知,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强化造价成本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投入,保障建设企业的利益,让工程建设相关参与方在发展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所以在未来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立足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加强造价控制,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实现全过程的造价管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龙,关于如何加强工程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考[J].工程技术. 2019(10)
[2]卢业城,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J]. 城镇建设. 2017
[3]张林,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