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铁碳相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 度
Fe Fe3C Fe2C FeC
C
(6.69%C)
渗碳体是个亚稳定的相,石墨才是稳定的相。 但石墨的表面能很大,只有在极缓慢冷却或加入某 些合金元素使石墨的表面能降低,碳才能以石墨的 形式存在。
因此,铁碳相图有两类: Ⅰ 液体、固溶体和渗碳体之间亚稳平衡,是紧 靠铁端部分,其中C含量的范围是0~6.69% Ⅱ 液体、固溶体和石墨之间的稳定平衡,其中 C含量的范围是0~100%。
7.26%
P% 1 7.26% 92.74%
a) 硝酸酒精浸蚀 白色网状相为二次渗碳体
暗黑色为珠光体
b) 苦味酸钠的浸蚀 黑色网状为二次渗碳体
浅白色为珠光体
5. 共晶白口铸铁 ( Wc = 4.3% )
共晶白口铸铁组织金相图
共晶白口铸铁 ( Wc = 4.3% )
相组成: α +Fe3C
% 6.69 4.3 35.7%
A型
B型
b. 亚共晶成分铁-石墨相图凝固
如果碳含量偏低,则在共晶转变之前有较多的先 共晶奥氏体呈树枝状析出,此时奥氏体—石墨共 晶只能在枝晶间生长。此时石墨呈D型分布。
石墨在枝晶间呈点片状分布
D型
c. 过共晶成分铁-石墨相图凝固
过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凝固后组织中含有初 次石墨
C型:初次石墨呈粗大的片状 F型:初次石墨呈星状分布
6.69
Fe3C% 1 35.7% 64.3%
组织组成: Fe3C+P——Ld‘
Fe3C%
4.3 0.77 6.69 0.77
15.5%
P% 115.5% 84.5%
6. 亚共晶白口铸铁 ( Wc = 3.0% )
亚共晶白口铸铁组织金相图
亚共晶白口铸铁 ( Wc = 3.0% )
相组成: α +Fe3C
铁素体(Ferrite)
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α铁素体,简称为 铁素体(F);最大溶碳量为727℃时的 wc=0.0218%,最小为室温时的wc=0.0008%;性 能为:σb180~280MPa、σ0.2100~170MPa、 δ30%~50%,αk160~200J/㎝2 、硬度~80HB 。
Ld’
过共晶铸铁 4.30-6.69% F+Fe3C Fe3C+Ld’
补充:Fe-石墨相图
02
5
A
1538℃
H
B1493℃
J
N 1394℃
γ
G 910℃
αM P O770℃
P SS
Q 230℃
10
15
20 D 25
L
E 1154℃
C
E 1148℃
C
γ+G
738℃
727℃
α+G
D
G F F
K
K
1
2
3
M 770℃
0
纯铁的磁性转变点
N 1394℃
0
γ-Fe向δ-Fe的转变温度(A4)
O
770℃ ~0.5 ω(C)≈0.5%合金的磁性转变温度
P
727℃ 0.0218
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
S
727℃ 0.77
共析点(A1)
Q
600℃ 0.0057
600℃时碳在α-Fe中的溶解度
液相线:ABCD 固相线:AHJECF 五个单相区:L,δ,γ,α和Fe3C 七个两相区:L+ δ,L+ γ,L+ Fe3C, δ+ γ ,
0 0.53 4.30 6.69 2.11 6.69
0 0.09
说明
纯铁的熔点 包晶转变时液态合金的成分
共晶点 渗碳体的熔点 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 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 α-Fe向γ-Fe转变温度(A3) 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
J 1495℃ 0.17
包晶点
K
727℃ 6.69
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
4
5
6
与Fe-Fe3C相图的不同之处: 1)液相线:ABCD’
固相线:AHJE’C’F’ 2)在Fe-Fe3C相图中所有析出渗碳体的线、点,
在Fe-石墨相图中除位置除有所改变外,都是析 出石墨:
C’D’线析出初次石墨 E’S’线析出二次石墨 E’C’F’线通过共晶转变形成的共晶体是奥氏 体与片状石墨组成的团状组织。
% 6.69 3.0 55.2%
6.69
Fe3C% 1 55.2% 44.8%
组织组成: Fe3C+P+Ld’——?
7. 过共晶白口铸铁 ( Wc = 5.0% )
过共晶白口铸铁组织金相图
过共晶白口铸铁 ( Wc = 5.0% )
相组成: α +Fe3C
% 6.69 5.0 25.3%
碳含量
相组成 组织组成
工业纯铁 <0.0218% F+Fe3C
F
亚共析钢 0.0218-0.77% F+Fe3C F+P
共析钢
0.77% F+Fe3C
P
过共析钢 0.77-2.11% F+Fe3C Fe3C+P
亚共晶铸铁 2.11-4.30% F+Fe3C Fe3C+P+Ld’
共晶铸铁
4.30% F+Fe3C
6.69
Fe3C% 1 25.3% 74.7%
组织组成: Fe3C+Ld‘
Fe3C%
5.0 4.3 6.69 4.3
29.3%
Ld'% 1 29.3% 70.7%
总结:从Fe-Fe3C相图可知,铁碳合金室温下
的相组成物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并且随含碳量 的增加,渗碳量不断增多。而室温组织组成物却 有α、Fe3CⅢL、dP、 Fe3CⅡ、Fe3CⅠ 和Ld’。
4.2 Fe - Fe3C 相图分析
T
Fe
Fe3C
Fe - Fe3C 相图
A
T
匀晶相图 L+A
共晶相图
L
D
E
A
G 共析相图
A+
A+F S Fe3CⅡ F P ( F+ Fe3C )
P
Q P+F
P+Fe3CⅡ
1148℃
C
( A+Fe3C )
Ld
A+Ld+Fe3CⅡ
P+Ld’+Fe3CⅡ Ld’
( P+Fe3C )
各类铁碳合金中的石墨形态
1. 共析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石墨组成的,石墨呈点 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2. 碳含量大于2.08%的合金中,二次石墨和共析 石墨一般都依附在共晶石墨上生长。最终得到 片状石墨加铁素体组织。
a. 共晶成分铁-石墨相图凝固
石墨可有两种形态: A型 石墨无方向性均匀分布 B型 石墨呈片状与点状聚集成的菊花 状分布
3.共析转变反应式:
AS 727℃ ( FP + Fe3C ) P
4.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凝固
工业纯铁(iron):C%<0.0218%
钢(steel):C%:0.0218~2.11%,又分为: 共析钢(eutectoid steel): C%: 0.77% 亚共析钢(hypeutectoid steel) : C%: 0.0218~0.77% 过共析钢(hypereutectoid steel) : C%: 0.77~2.11%
不进行
充分进行 部分进行 不进行 不进行
F+G F+P+G
P+G Ld’+P+G
不进行 Ld’ +P+Fe3C
碳含量
相组成 组织组成
工业纯铁 <0.0218% F+Fe3C
F
亚共析钢 0.0218-0.77% F+Fe3C F+P
共析钢
0.77% F+Fe3C
P
过共析钢 0.77-2.11% F+Fe3C Fe3C+P
铸铁(cast iron): C%: 2.11~6.69%,有较好的铸造 性能、质脆,不能锻造。又分为: 共晶铸铁(eutectic cast iron): C%: 4.30% 亚共晶铸铁(hypoeutectic cast iron) : C%: 2.11~ 4.30% 过共晶铸铁(hypereutectic cast iron) : C%: 4.30~ 6.69%
碳在δ-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δ铁素体,(δ) ,最大溶碳量为1495℃时的0.09%。
奥氏体(Austenite)
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A),最高溶碳量为1148℃时的wc=2.11%; 奥氏体具有高塑性、低硬度和强度,其力 学性能为:σb400MPa、δ40%~50%、 170~220HB。
α+ γ,α+ Fe3C, γ + Fe3C 两条磁性转变线:MO(铁素体的)及过230℃的虚线
(渗碳体的)
三条水平相变线:HJB——包晶转变线 ECF——共晶转变线 PSK——共析转变线
1.包晶转变反应式:
LB + H 1495℃ AJ
2.共晶转变反应式:
1148℃
LC
( AE + Fe3C ) Ld
亚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亚共析钢 ( Wc = 0.45% )
相组成: α +Fe3C
% 6.69 0.45 93.3%
6.69
Fe3C% 1 93.3% 6.7%
组织组成: α +P
% 0.77 0.45 41.6%
0.77
P% 1 41.6% 58.4%
a
b
a)含碳量0.20%
L
2.08A
4.25
0.68A
0.0218F
α-Fe
G共晶 G二次 G共析 G三次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程
度
名称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显微组织
灰口 铸铁
麻口 铸铁 白口 铸铁
充分进行 充分进行 充分进行 部分进行
不进行
充分进行 充分进行 充分进行 部分进行
C型
F型
d. 进行变质处理
浇铸前在液体里加入镁或稀土元素并加入少 量硅:石墨呈球状——球墨铸铁
含碳量小于2.11%的合金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亚稳系统 转变的。
含碳量高于2.11%的合金,在实际生产中是把成分控制在 共晶或亚共晶范围内,在高温区,按稳定系统凝固与转 变,得到共晶与二次石墨;在低温区,按亚稳系统转变 得到珠光体。
A
1538℃
H
B1493℃
J
L
N 1394℃ γ+ L
1154℃
C
γ
E 1148℃
G 910℃
M O770℃
α PS
γ+Cm
738℃
727℃
α +Cm
D
L+Cm
F
K
230℃
Q
Fe
1
2
3
4
5
6 Fe3C
4.1 铁碳合金中的组元及相 纯铁(iron)
1600
温 度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奥氏体主要存在于727℃以上的高温范围内 ,利用这一特性,工程上常将钢加热到高 温奥氏体状态下进行塑性成形。
渗碳体(Cementite)
渗碳体是指晶体点阵为复杂正交点阵,化学式近 似于Fe3C的一种间隙式化合物,用符号Fe3C表示 ,其含碳量为wc=6.69%,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 度和耐磨性、脆性很大,其力学性能指标大致为 :硬度800HB、抗拉强度(σb)30MPa、伸长率 (δ)~0、冲击韧度(αk)~0。
材料科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第四章 Fe-Fe3C相图
Fe-Fe3C phase diagram
4.1 铁碳合金组元性质 4.2 Fe-Fe3C相图分析★ ★ ★ ★ 4.3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 ★ ★ ★ 4.4 Fe-Fe3C相图的应用 ★ ★ 4.5 碳钢★
1. 工业纯铁 ( Wc < 0.0218% )
纯铁组织 金相图
2. 共析钢 ( Wc = 0.77% )
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共析钢 ( Wc = 0.77% )
相组成:α+Fe3C 组织组成:P
% 6.69 0.77 88%
6.69 Fe3C% 1 88% 12%
3. 亚共析钢 ( Wc = 0.45% )
c
b)含碳量0.40%
c)含碳量0.60%
4. 过共析钢 ( Wc = 1.2% )
过共析钢组织金相图
过共析钢 ( Wc = 1.2% )
相组成: α +Fe3C
% 6.69 1.2 82.1%
6.69
Fe3C% 1 82.1% 17.9%
组织组成: Fe3C+P
Fe3C%
1.2 0.77 6.69 0.77
L+ Fe3CⅠ F
Ld+Fe3CⅠ
727℃ K
Ld’+Fe3CⅠ
0.0218%C 0.77%C Fe
2.11%C
4.3%C
6.69%C Fe3C
符 号 温 度/℃
A 1538℃ B 1495℃ C 1148℃ D 1227℃ E 1148℃ F 1148℃ G 912℃ H 1495℃
ω(C)/%
珠光体(Pearlite)
F+Fe3C的一种机械 混合物,用符号P表 示,其组织为层片状 结构,综合了铁素体 和渗碳体优点,其综 合力学性能好。
莱氏体(Ledeburite)
莱氏体是由A+Fe3C组成的一种机械混 合物,用符号Ld表示,其组织结构为渗 碳体基体上分布的奥氏体,主要体现了 渗碳体特点,硬而脆。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1538℃
1394℃ δ - Fe
γ - Fe
912℃
α - Fe 时间
力学性能:σb=176~274MPa σ0.2=98~166MPa δ=30~50%,ψ=70~80% HB=50~80 aK=1.5~2MNm/m2
应 用:主要应用于电子材料,作为铁芯。